華文網

醫藥生物:把握政策導向 關注低估值績優股

投資要點:

二級市場行業回顧:受益於新版醫保目錄落地,2月醫藥板塊上漲2.47%,小幅跑贏大盤0.56個百分點,在28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21位。六大子板塊均實現上漲。其中,生物製品板塊以3.61%的漲幅領漲;醫療器械、化學製藥和中藥板塊漲幅居中,分別上漲2.97%、2.66%和2.31%;表現相對較差的是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板塊,漲幅均不足1個百分點。

醫藥生物:把握政策導向 關注低估值績優股

醫藥板塊估值情況:2月,醫藥板塊整體估值(TTM)40.58倍,環比上升了2.42個百分點。醫藥板塊相對於全部A股(非金融)的估值溢價率為24.86%(上月25.14%),估值溢價風險進一步降低。

超七成上市藥企2016年業績“報喜”。截至2017年3月27日,A股235家醫藥上市公司中,有123家披露了2016年度業績快報或年報。

在這123家公司中,有93家業績實現正增長,“報喜”比例超75%。

行業資料跟蹤: 維生素原料藥行情穩定,多數品種價格持續上漲。維生素A和泛酸鈣價格略有下跌,維生素c價格確立上漲趨勢且彈性較大。此次維生素c價格首次在50元左右站穩近三個月,並再次向上突破至60元/kg,確立了上漲趨勢。我們分析:由於上次高點是150元/kg左右,未來上漲空間較大。

抗生素:2月份7種主要抗生素及中間體價格保持平穩:除硫氰酸紅黴素價格上升10元/千克外,其餘抗生素產品價格與1月份保持不變。

激素類中間體:1月份皂素和雙烯的價格分別為540元/千克、935元/千克,2月份上升至550元/千克、950元/千克。受國家環保政策情況和下游工藝路線改變影響,預計激素類中間體價格未來將承受一定壓力。 沙坦類原料藥:2月份價格與上月保持一致,厄貝沙坦和纈沙坦價格分別為525元/千克、625.00元/千克。

中藥材指數:截止2017年3月21日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值為1248.5點。3月前兩周,價格指數漲幅排在前列的品種依次為桃膠、劉寄奴、木賊、金果欖、蟋蟀、片薑黃、前胡等,其中桃膠漲了23.81%。下跌較大的品種有橘核、皂角刺、胡椒、使君子、石斛、蛇蛻、亞麻子、瓦楞子等,其中跌幅最大的橘核跌了9.60%。

投資策略:2月醫藥板塊行情回暖,整體表現略好於大盤。隨著16年年報及17年一季報的披露和預披露,加之新版醫保目錄、兩票制等政策接連發佈,我們建議關注具有業績支撐;估值合理;且受行業政策利好的各細分領域龍頭個股,如雲南白藥、康美藥業、益佰製藥、上海醫藥、恒瑞醫藥、東阿阿膠等。

另外,受環保壓力持續加大的影響,VC供給端存在缺口,價格有望延續上漲,建議關注國內VC龍頭公司東北製藥。

風險因素:創業板回檔風險,上市公司業績不及預期;VC價格波動風險。

雲南白藥:混改逐步落地 迎接新白藥新發展

雲南白藥 000538

研究機構:國泰君安 分析師:胡博新,丁丹 撰寫日期:2017-01-09

新白藥征程起航, 維持增持評級。不考慮混改可能帶來的增量,維持靜態盈利預測2016-18EPS 2.95/3.40/3.77元。從混改方案公佈,到上市公司激勵優化,內生外延並舉帶來的增量業務,我們預計未來業績增長加速將逐步顯現,維持公司增持評級。目前中藥板塊同類公司平均估值26X,給予同等水準估值,維持目標價90元。

集團混改獲批,期待市場化改革。集團混改完成後,省國資和新華都持股比例為50%:50%。在目前已經公佈混改的地方國資試點企業中,白藥控股的方案具有一定突破性。產業資本的引進且在股東層面和國資委擁有等比股權,有望推動上市公司經營和激勵的進一步市場化,並在經營策略上帶來更大的進取空間。

品牌價值延伸,發掘資源潛力。公司優秀的管理能力在過去業績成長中已得到充分驗證,也積累深厚的品牌和管道資源。目前在藥品、日化健康和中藥材資源領域,公司都儲備豐富的儲備。繼前十年的從無到有打造白藥牙膏的輝煌後,未來有望進一步推進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乃至醫療服務的全產業鏈整合,實現二次騰飛。

加強資本實力,有望加速並購拓展。新華都實業增值254億元為白藥控股增強了資金實力,上市公司自身現金流充沛,為打開外延空間、培育新項目,整合大健康產業資源奠定了強大資本開支基礎。

風險提示:混改進程不確定性,從機制變化到經營變化需要時間;新產品拓展低於預期;外延拓展低於預期。

益佰製藥:受益醫保目錄調整 高管增持彰顯信心

益佰製藥 600594

研究機構:招商證券 分析師:李勇劍,李珊珊 撰寫日期:2017-03-09

獨家品種洛鉑在完成前期醫院拓展工作後於2016年取得爆發,醫保取消限制後有望繼續放量;公司產品受益醫保目錄調整:4個新增,2個取消限制,2個調整為甲類,後續空間巨大;核心管理人員增持合計1.59億元的公司股票,顯示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我們看好公司腫瘤藥品+醫生集團+腫瘤專科醫院/治療中心的閉環模式,期待公司醫保受益藥品的持續放量和腫瘤醫療服務帶來的業績彈性,維持推薦。

2016年洛鉑銷售額爆發,取消限制後有望繼續放量。2016年獨家品種洛鉑在完成前期醫院拓展後取得3.61億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約80%。新醫保目錄取消了洛鉑原來“限其他鉑類藥物無效或不能耐受”的限制,該產品未來將與順鉑等進行直接競爭,有利於的充分發揮其副作用小等優勢,後續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多品種受益醫保目錄調整。17年醫保目錄調整,公司產品艾愈膠囊、理氣活血滴丸、丹燈通腦滴丸、婦科調經滴丸4個藥品新進入醫保目錄,洛鉑和複方斑蝥膠囊解除適應症限制,葆宮止血顆粒和婦炎消膠囊醫保分類由乙類調整為甲類,同時艾迪注射液沒有被劃分為輔助用藥。艾愈作為公司腫瘤領域的獨家品種,預計潛在規模5億以上;獨家品種理氣活血滴丸有望成為公司心血管類的重磅品種,市場潛力巨大。

收購綿陽富臨醫院,醫療服務專案陸續落地。公司已與四川富臨實業集團簽訂協定,在後者完成富臨醫院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之後,以1.35億元收購富臨醫院90%的股權。該醫院是公司在西南地區的第一家綜合性醫院,對公司在西南地區的醫療服務業務具有戰略意義,預計公司後續還會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項目落地,為17年醫療服務業績的高成長提供支撐。

高管增持彰顯信心。近日,包括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內的25名高管合計增持906萬股公司股票,占總股本的1.14%,增持金額1.59億,均價17.50元/股。核心高管集體大額增持充分表明了其對公司發展規劃和前景的高度認可;同時利益捆綁有望激發經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17和18年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2%和19%,EPS分別為0.59元和0.70元。我們認為公司藥品銷售將得到此次醫保目錄調整的極大推動,看好公司腫瘤醫療服務業務的持續落地,維持推薦。

風險提示:地方藥品政策風險;招標降價風險;醫療服務標的並購進度不達預期風險。

上海醫藥:政策推動分銷發展 工業保存量尋發展

上海醫藥 601607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江維娜 撰寫日期:2017-03-24

事項:

上海醫藥公佈年報,2017年起北京3600多家醫療機構將全面推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評論:

2016年業績總體符合預期。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14.5%,預期為13.3%),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2.0億元(+11.10%,預期為14.1%),扣非淨利潤29.3億元(+15.6%),EPS1.19元(+11.1%,預期為1.22元)。16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124.2億元(+5.01%),其中低價藥收入增速達29%。分銷業務收入1086億元(+15.9%),毛利率5.89%(-0.13%),毛利率微降的原因是並購企業毛利率較低。16年業績略低於我們預期的主要原因是16年下半年我們考慮到兩票制推行,判斷政策對如公司在內的大型醫藥批發公司業績將有所提升,先一步將16年EPS從原先的1.19元上調至1.22元,過於樂觀。

政策助力,公司分銷業務市占率、盈利能力有望齊升。2017年起北京3600多家醫療機構將全面推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上藥科園信海在北京純銷排名前三,醫藥分開將提升公司市占率。兩票制持續推行,我們維持之前在報告《行業整合提速,建議買入低估值避險商業龍頭》中的觀點,認為兩票制有利於大型醫藥批發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公司分銷業務未來3-5年內利潤增長可能提速,但更可能表現為持續5-10年內維持15%左右穩定複合增長。公司分銷業務中含部分調撥業務,考慮到兩票制對公司的影響,調撥業務將逐步轉為純銷業務,不考慮收入上的變動,相應業務利潤率將大幅提升。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穩步推進。公司積極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目前立項70個產品,研發投入約5297萬(占總研發投入7.9%)。目前報表上體現投入較少的原因是:雖然公司16年已經啟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但17-18年才會有較大現金流上的投入,因此我們預計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帶來的研發費用將從17年開始有較大規模體現。公司作為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與上海市10家三甲醫院已經簽署了相應戰略合作協定,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有望以較高性價比穩步推進。

低價藥提價效應漸顯,有望持續受益於低價藥改革。2016年公司新增2個過億品種地高辛和甲氨蝶呤,這兩個產品15年銷售收入均為小千萬級,提價後銷售收入提速明顯。我們梳理了公司旗下產品,主要的子公司擁有眾多低價藥品種,我們認為低價藥改革將持續利好公司,未來有望湧現更多如地高辛、甲氨蝶呤般收入數倍增長的產品。

工商業一體化公司穩健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合理估值28元。公司目前給予的業績指引為:2020年前收入達2000億,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未來的外延並購主要將側重於醫藥工業(生物藥和化藥)和醫藥商業。我們預測17-19年EPS分別為1.37元、1.57元、1.80元,考慮到公司是工商業一體化龍頭企業,可以享有一定估值溢價,給予17年20X估值,合理估值28元,維持“買入”評級。

恒瑞醫藥:研發產品線是公司最大看點 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恒瑞醫藥 600276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江琦 撰寫日期:2017-03-14

投資要點

恒瑞醫藥是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公司推行以研發支撐銷售、以銷售反哺研發的良性互動機制,構建了豐富的研發產品線。我們預計公司創新藥將陸續進入收穫期,為長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3月10日,公司公佈了2016年年報,實現收入110.94億元(+19.08%)、淨利潤25.89億元(+19.22%)、扣非淨利潤25.90億元(+19.30%)、經營性現金淨流量25.93億元、EPS 1.104元。公司2016Q1/Q2/Q3/Q4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08%/19.62%/20.14%/15.73%、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5.02%/22.60%/20.35%/10.07%、扣非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4.09%/23.04%/20.72%/10.36%。同時公告利潤分配預案,擬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1.35元(含稅),每10股送紅股2股。業績略低於預期。

各產品線均保持快速增長。1. 腫瘤藥品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收入同比增長25.68%。預計創新藥阿帕替尼保持快速放量,收入10億左右(含稅)。產品銷量方面,環磷醯胺同比增20.55%、來曲唑片同比增長11.72%、伊立替康同比增長15.84%、替吉奧膠囊同比增長17.34%、多西他賽同比增長5.94%、奧沙利鉑小幅下降6.27%。2. 造影劑產品營業收入較去年增長30.05%。產品銷量方面,碘佛醇同比增長22.44%、碘克沙醇同比增長57%。3. 手術麻醉產品同比增長19.14%。產品銷量方面,右美托咪定銷量同比增長44.34%、吸入用七氟烷同比增長19.28%、順苯磺酸阿曲庫銨銷量同比增長10.51%、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快速推進,老品種有望迎來新的增長期。公司目前已遞交9項產品參比製劑備案材料,完成4個產品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工作。如果公司仿製藥能夠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有望在招標和醫保支付中獲得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老品種進入新的增長期。

製劑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海外產品線有望進一步豐富。2016年,公司國外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1.47%。2017年至今,公司已經獲得阿曲庫銨和多西他賽ANDA批件。公司後續產品有望陸續在海外申報、獲批,並逐步在海外建立銷售隊伍,國際市場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 創新和銷售良性迴圈,新藥逐漸進入收穫期(請參考正文詳細分析)。公司有豐富的創新藥研發梯隊,覆蓋腫瘤免疫治療組合、ADC、長效升白藥、糖尿病等多個領域。創新藥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已獲批上市。目前有17個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在創新藥開發上,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創新藥申請臨床,每2-3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

盈利預測於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製劑出口快速發展,創新藥陸續進入收穫期,未來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36、164和196億元,同比增長22.82%、20.04%和20%,歸母淨利潤為31.39、38.39和47.17億元,同比增長21.23%、22.33%和22.85%。參考可比公司,我們給予2017年45倍PE,對應股價60.3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新藥研發不達預期的風險;藥品降價風險。

東阿阿膠:阿膠領導品牌 價值回歸典範

東阿阿膠 000423

研究機構:國泰君安 分析師:胡博新,丁丹 撰寫日期:2017-03-15

繼續看好阿膠資源價值回歸和衍生品增量空間,維持增持評級。阿膠塊銷量恢復,衍生品繼續放量,疊加提價影響,維持盈利預測2017-19年EPS3.31/3.77/4.28元。阿膠價值回歸空間廣闊,衍生品資源潛力尚未充分發掘,公司大股東和核心高管一致增持,也充分彰顯對未來發展信心。考慮東阿阿膠的品牌優勢突出,給予目標估值2017 年PE23X,目標價75元,維持增持評級。

滋補上品,價值回歸空間巨大。東阿阿膠作為滋補上品,與人參、鹿茸一併被譽為“滋補三寶”,雖然經過連續提價,但目前平均服用成本低,價值回歸仍有巨大空間。同時,驢皮資源日趨緊張和滋補養生需求升級,行業逐步走出低價競爭模式,趨向品牌和高質產品,更利於推進價值回歸。預計未來2~3年阿膠塊銷量可保持穩定,價格穩步提升。

拓展衍生品,尋找增量市場。以阿膠資源為基礎,公司持續創新,拓寬阿膠的功能邊際,並已形成豐富衍生品梯隊。第一大衍生品複方阿膠漿收入超過10億元,功能定位氣血雙補,提價和包裝升級後,快消品屬性提升,增長迅速。第二大衍生品桃花姬阿膠糕收入4億元,定位高端美顏食品,行銷推廣持續創新,增長迅速。

掌控驢皮資源保障品質。為應對驢皮價格上漲,公司儲備了充足驢皮原料,同時公司通過自建頭毛驢基地,積極推動農戶養殖,爭取2020年實現原料自給,保障驢皮供應的品質和成本可控。

風險提示:阿膠塊銷量波動風險;驢皮價格上漲風險;原料供給風險。

目前中藥板塊同類公司平均估值26X,給予同等水準估值,維持目標價90元。

集團混改獲批,期待市場化改革。集團混改完成後,省國資和新華都持股比例為50%:50%。在目前已經公佈混改的地方國資試點企業中,白藥控股的方案具有一定突破性。產業資本的引進且在股東層面和國資委擁有等比股權,有望推動上市公司經營和激勵的進一步市場化,並在經營策略上帶來更大的進取空間。

品牌價值延伸,發掘資源潛力。公司優秀的管理能力在過去業績成長中已得到充分驗證,也積累深厚的品牌和管道資源。目前在藥品、日化健康和中藥材資源領域,公司都儲備豐富的儲備。繼前十年的從無到有打造白藥牙膏的輝煌後,未來有望進一步推進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乃至醫療服務的全產業鏈整合,實現二次騰飛。

加強資本實力,有望加速並購拓展。新華都實業增值254億元為白藥控股增強了資金實力,上市公司自身現金流充沛,為打開外延空間、培育新項目,整合大健康產業資源奠定了強大資本開支基礎。

風險提示:混改進程不確定性,從機制變化到經營變化需要時間;新產品拓展低於預期;外延拓展低於預期。

益佰製藥:受益醫保目錄調整 高管增持彰顯信心

益佰製藥 600594

研究機構:招商證券 分析師:李勇劍,李珊珊 撰寫日期:2017-03-09

獨家品種洛鉑在完成前期醫院拓展工作後於2016年取得爆發,醫保取消限制後有望繼續放量;公司產品受益醫保目錄調整:4個新增,2個取消限制,2個調整為甲類,後續空間巨大;核心管理人員增持合計1.59億元的公司股票,顯示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我們看好公司腫瘤藥品+醫生集團+腫瘤專科醫院/治療中心的閉環模式,期待公司醫保受益藥品的持續放量和腫瘤醫療服務帶來的業績彈性,維持推薦。

2016年洛鉑銷售額爆發,取消限制後有望繼續放量。2016年獨家品種洛鉑在完成前期醫院拓展後取得3.61億的銷售額,同比增長約80%。新醫保目錄取消了洛鉑原來“限其他鉑類藥物無效或不能耐受”的限制,該產品未來將與順鉑等進行直接競爭,有利於的充分發揮其副作用小等優勢,後續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多品種受益醫保目錄調整。17年醫保目錄調整,公司產品艾愈膠囊、理氣活血滴丸、丹燈通腦滴丸、婦科調經滴丸4個藥品新進入醫保目錄,洛鉑和複方斑蝥膠囊解除適應症限制,葆宮止血顆粒和婦炎消膠囊醫保分類由乙類調整為甲類,同時艾迪注射液沒有被劃分為輔助用藥。艾愈作為公司腫瘤領域的獨家品種,預計潛在規模5億以上;獨家品種理氣活血滴丸有望成為公司心血管類的重磅品種,市場潛力巨大。

收購綿陽富臨醫院,醫療服務專案陸續落地。公司已與四川富臨實業集團簽訂協定,在後者完成富臨醫院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之後,以1.35億元收購富臨醫院90%的股權。該醫院是公司在西南地區的第一家綜合性醫院,對公司在西南地區的醫療服務業務具有戰略意義,預計公司後續還會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項目落地,為17年醫療服務業績的高成長提供支撐。

高管增持彰顯信心。近日,包括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內的25名高管合計增持906萬股公司股票,占總股本的1.14%,增持金額1.59億,均價17.50元/股。核心高管集體大額增持充分表明了其對公司發展規劃和前景的高度認可;同時利益捆綁有望激發經營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17和18年歸母淨利潤增速為22%和19%,EPS分別為0.59元和0.70元。我們認為公司藥品銷售將得到此次醫保目錄調整的極大推動,看好公司腫瘤醫療服務業務的持續落地,維持推薦。

風險提示:地方藥品政策風險;招標降價風險;醫療服務標的並購進度不達預期風險。

上海醫藥:政策推動分銷發展 工業保存量尋發展

上海醫藥 601607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江維娜 撰寫日期:2017-03-24

事項:

上海醫藥公佈年報,2017年起北京3600多家醫療機構將全面推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

評論:

2016年業績總體符合預期。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14.5%,預期為13.3%),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2.0億元(+11.10%,預期為14.1%),扣非淨利潤29.3億元(+15.6%),EPS1.19元(+11.1%,預期為1.22元)。16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124.2億元(+5.01%),其中低價藥收入增速達29%。分銷業務收入1086億元(+15.9%),毛利率5.89%(-0.13%),毛利率微降的原因是並購企業毛利率較低。16年業績略低於我們預期的主要原因是16年下半年我們考慮到兩票制推行,判斷政策對如公司在內的大型醫藥批發公司業績將有所提升,先一步將16年EPS從原先的1.19元上調至1.22元,過於樂觀。

政策助力,公司分銷業務市占率、盈利能力有望齊升。2017年起北京3600多家醫療機構將全面推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上藥科園信海在北京純銷排名前三,醫藥分開將提升公司市占率。兩票制持續推行,我們維持之前在報告《行業整合提速,建議買入低估值避險商業龍頭》中的觀點,認為兩票制有利於大型醫藥批發企業提高市場佔有率,公司分銷業務未來3-5年內利潤增長可能提速,但更可能表現為持續5-10年內維持15%左右穩定複合增長。公司分銷業務中含部分調撥業務,考慮到兩票制對公司的影響,調撥業務將逐步轉為純銷業務,不考慮收入上的變動,相應業務利潤率將大幅提升。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穩步推進。公司積極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目前立項70個產品,研發投入約5297萬(占總研發投入7.9%)。目前報表上體現投入較少的原因是:雖然公司16年已經啟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但17-18年才會有較大現金流上的投入,因此我們預計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帶來的研發費用將從17年開始有較大規模體現。公司作為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與上海市10家三甲醫院已經簽署了相應戰略合作協定,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有望以較高性價比穩步推進。

低價藥提價效應漸顯,有望持續受益於低價藥改革。2016年公司新增2個過億品種地高辛和甲氨蝶呤,這兩個產品15年銷售收入均為小千萬級,提價後銷售收入提速明顯。我們梳理了公司旗下產品,主要的子公司擁有眾多低價藥品種,我們認為低價藥改革將持續利好公司,未來有望湧現更多如地高辛、甲氨蝶呤般收入數倍增長的產品。

工商業一體化公司穩健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合理估值28元。公司目前給予的業績指引為:2020年前收入達2000億,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2%,未來的外延並購主要將側重於醫藥工業(生物藥和化藥)和醫藥商業。我們預測17-19年EPS分別為1.37元、1.57元、1.80元,考慮到公司是工商業一體化龍頭企業,可以享有一定估值溢價,給予17年20X估值,合理估值28元,維持“買入”評級。

恒瑞醫藥:研發產品線是公司最大看點 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恒瑞醫藥 600276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江琦 撰寫日期:2017-03-14

投資要點

恒瑞醫藥是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公司推行以研發支撐銷售、以銷售反哺研發的良性互動機制,構建了豐富的研發產品線。我們預計公司創新藥將陸續進入收穫期,為長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3月10日,公司公佈了2016年年報,實現收入110.94億元(+19.08%)、淨利潤25.89億元(+19.22%)、扣非淨利潤25.90億元(+19.30%)、經營性現金淨流量25.93億元、EPS 1.104元。公司2016Q1/Q2/Q3/Q4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08%/19.62%/20.14%/15.73%、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5.02%/22.60%/20.35%/10.07%、扣非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4.09%/23.04%/20.72%/10.36%。同時公告利潤分配預案,擬每10股派送現金股利1.35元(含稅),每10股送紅股2股。業績略低於預期。

各產品線均保持快速增長。1. 腫瘤藥品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收入同比增長25.68%。預計創新藥阿帕替尼保持快速放量,收入10億左右(含稅)。產品銷量方面,環磷醯胺同比增20.55%、來曲唑片同比增長11.72%、伊立替康同比增長15.84%、替吉奧膠囊同比增長17.34%、多西他賽同比增長5.94%、奧沙利鉑小幅下降6.27%。2. 造影劑產品營業收入較去年增長30.05%。產品銷量方面,碘佛醇同比增長22.44%、碘克沙醇同比增長57%。3. 手術麻醉產品同比增長19.14%。產品銷量方面,右美托咪定銷量同比增長44.34%、吸入用七氟烷同比增長19.28%、順苯磺酸阿曲庫銨銷量同比增長10.51%、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快速推進,老品種有望迎來新的增長期。公司目前已遞交9項產品參比製劑備案材料,完成4個產品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工作。如果公司仿製藥能夠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有望在招標和醫保支付中獲得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老品種進入新的增長期。

製劑出口保持快速增長,海外產品線有望進一步豐富。2016年,公司國外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1.47%。2017年至今,公司已經獲得阿曲庫銨和多西他賽ANDA批件。公司後續產品有望陸續在海外申報、獲批,並逐步在海外建立銷售隊伍,國際市場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 創新和銷售良性迴圈,新藥逐漸進入收穫期(請參考正文詳細分析)。公司有豐富的創新藥研發梯隊,覆蓋腫瘤免疫治療組合、ADC、長效升白藥、糖尿病等多個領域。創新藥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已獲批上市。目前有17個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在創新藥開發上,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創新藥申請臨床,每2-3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

盈利預測於投資建議:公司是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製劑出口快速發展,創新藥陸續進入收穫期,未來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36、164和196億元,同比增長22.82%、20.04%和20%,歸母淨利潤為31.39、38.39和47.17億元,同比增長21.23%、22.33%和22.85%。參考可比公司,我們給予2017年45倍PE,對應股價60.3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新藥研發不達預期的風險;藥品降價風險。

東阿阿膠:阿膠領導品牌 價值回歸典範

東阿阿膠 000423

研究機構:國泰君安 分析師:胡博新,丁丹 撰寫日期:2017-03-15

繼續看好阿膠資源價值回歸和衍生品增量空間,維持增持評級。阿膠塊銷量恢復,衍生品繼續放量,疊加提價影響,維持盈利預測2017-19年EPS3.31/3.77/4.28元。阿膠價值回歸空間廣闊,衍生品資源潛力尚未充分發掘,公司大股東和核心高管一致增持,也充分彰顯對未來發展信心。考慮東阿阿膠的品牌優勢突出,給予目標估值2017 年PE23X,目標價75元,維持增持評級。

滋補上品,價值回歸空間巨大。東阿阿膠作為滋補上品,與人參、鹿茸一併被譽為“滋補三寶”,雖然經過連續提價,但目前平均服用成本低,價值回歸仍有巨大空間。同時,驢皮資源日趨緊張和滋補養生需求升級,行業逐步走出低價競爭模式,趨向品牌和高質產品,更利於推進價值回歸。預計未來2~3年阿膠塊銷量可保持穩定,價格穩步提升。

拓展衍生品,尋找增量市場。以阿膠資源為基礎,公司持續創新,拓寬阿膠的功能邊際,並已形成豐富衍生品梯隊。第一大衍生品複方阿膠漿收入超過10億元,功能定位氣血雙補,提價和包裝升級後,快消品屬性提升,增長迅速。第二大衍生品桃花姬阿膠糕收入4億元,定位高端美顏食品,行銷推廣持續創新,增長迅速。

掌控驢皮資源保障品質。為應對驢皮價格上漲,公司儲備了充足驢皮原料,同時公司通過自建頭毛驢基地,積極推動農戶養殖,爭取2020年實現原料自給,保障驢皮供應的品質和成本可控。

風險提示:阿膠塊銷量波動風險;驢皮價格上漲風險;原料供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