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億邦動力網鄭敏:服務資源是跨境電商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

近日,成都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發展專家研討會在成都雙流區成功舉辦。作為2017中國(成都)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峰會的前哨,此次研討會邀請了成都雙流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春禧、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籌)常務副主任、成都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金泉、成都市商務委員會巡視員李皓以及跨境電商行業內專家學者等共40余位嘉賓參加,

並共同探討了跨境電商在政策方面所面臨的現狀,並對成都的跨境電商發展提出了建議。

研討會上,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家諮詢委專家、億邦動力創始人鄭敏表示,無論是內貿電商還是外貿電商,

要發展最重要的是服務資源在哪裡。

“一個城市要發展跨境電商,並不是要將所有的工廠和貨物集中到本地。例如杭州,他們發展跨境電商也不是把杭州變成一個跨境電商上的大碼頭。從內貿電子商務來看,杭州是在全國內貿電子商務中占比是最大的,但是杭州真正的網上零售額,賣出去的金額在全國占比不到10%。因此,貨、工廠、賣家並不一定要在本地,

但是重要的是服務資源在那兒。” 鄭敏說到。

(億邦動力創始人鄭敏)

同時,針對成都跨境電商的發展,鄭敏則認為成都跨境電商是從零發展到現在,比很多啟動很早的城市發展的都要好。

跨境電商“大城”成都將如何繼往開來?

作為中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

2016年以來成都跨境電商業務發展迅猛。尤其是成都自貿試驗區的成功獲批,有力的提升了成都在全國和西部的開放地位和優勢,2016年成都多項商務指標名列副省級城市前三,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

在“硬體”上,成都擁有良好的跨境電商貿易基礎:

第一,成都雙流機場是中西部最繁忙的樞紐機場,擁有84條國際及地區航線,以及西部第一大航空口岸,

為發展跨境電商提供了最寬廣的航空物流國際大通道。

第二,穩定運行兩年的蓉歐快鐵,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紐帶和國家開放型經濟的動脈,西部的輕工產品和機械設備,將借助跨境電商B2B出口到“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成都還是西部網路消費的中轉樞紐,連續今年的“雙十一”,成都地區電商總處理量高達幾千萬件。

不過成都跨境電商在地理、運輸等有著先發優勢條件,

但發展依然面臨一些難題有待解決。成都市商務委員會對外貿易處處長竇川指出成都跨境電商在發展中還面臨著非常多的困惑和問題。

首先是,稅管機制有待破題。它的發展跟傳統的外貿有很大差異,特別是眾多的中小經營主體和電商主體在國內進項採購時,很難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據,這樣就導致在出口之後身份的認證,特別是出口退稅方面無法取得,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化的發展。

其次是政策的掣肘。很多企業也因為這個原因也不願意陽光通關,國內很多大型平臺企業服務的賣家都是通過灰色的出關方式出口,這對下一步跨境電商的發展會形成非常大的障礙。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則指出,成都跨境電商的發展要充分依託成都本身的資源條件,其中包括依託于成都西部的中心城市,利用成都消費之都的背景,這對跨境進口的一些消費需求是拉動成都進口發展的動力來源。

為時一天的研討會上,眾專家對成都跨境電商發展獻言獻策,包括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帥青紅、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阿裡研究院政策研究專家郝建彬等等專家學者也都對成都的跨境電商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建議對成都跨境電商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成都的跨境電商發展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如何能夠在原有基礎更上一層樓,這是包括成都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等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化的發展。

其次是政策的掣肘。很多企業也因為這個原因也不願意陽光通關,國內很多大型平臺企業服務的賣家都是通過灰色的出關方式出口,這對下一步跨境電商的發展會形成非常大的障礙。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則指出,成都跨境電商的發展要充分依託成都本身的資源條件,其中包括依託于成都西部的中心城市,利用成都消費之都的背景,這對跨境進口的一些消費需求是拉動成都進口發展的動力來源。

為時一天的研討會上,眾專家對成都跨境電商發展獻言獻策,包括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帥青紅、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阿裡研究院政策研究專家郝建彬等等專家學者也都對成都的跨境電商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建議對成都跨境電商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成都的跨境電商發展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如何能夠在原有基礎更上一層樓,這是包括成都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等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