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廖昌永朗誦春夜喜雨:成都是一座被詩詞“養育”起來的城市

廖昌永是當前活躍於世界歌舞劇舞臺的極少數傑出的中國歌唱家之一。今天,回到家鄉成都的廖昌永老師,不僅聲情並茂的朗誦了杜甫名詩《春夜喜雨》,還向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透露,

自己小時候讀書時,語文老師就把古詩譜上曲,讓他們唱出來。“唱起來很快就把這些詩詞背熟,現在我在做的中國藝術歌曲,應該和當時有關係。”作為成都人,廖昌永還有一個願望。“希望有機會把描寫成都的古詩詞譜曲,做成音樂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弘揚咱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年輕人能夠真正瞭解這些優美的詩詞。”

成都是一座被詩詞“養育”起來的城市

成都不僅是詩詞包裹的城市更是為味蕾而生的 ¥23.9 購買

對於“成都詩詞大會”,廖昌永沒有吝惜自己的讚美。在他看來,從一個城市的文化建設以及城市的精氣神來講,這樣的活動是非常好的事情。“不管是《朗讀者》,還是《中國詩詞大會》,這在當下的綜藝節目中,

絕對算得上‘一縷清風’。這幾年,國家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弘揚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傳承和創新,廖昌永記得書畫大家范曾先生曾這樣描述,“傳承和創新的關係就像蒸汽機的關係一樣,傳承是活塞,創新是蒸汽,只有當兩者不斷交替作用,蒸汽機才能起作用,兩者缺一不可。”廖昌永告訴記者,對於西方優秀的音樂、文化,對於咱們都是借鑒,我們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看得出來是有脈絡可尋。高速發展的當下,沒有強求人們要寫唐詩宋詞。但是我們要瞭解我們中國文脈的傳承,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來學習、來朗誦這些古詩詞,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能夠在成都舉行“詩詞大會”,廖昌永直言是最適合不過的。“有很多描寫關於成都的古詩詞,應該說成都就是一座被詩詞‘養育’起來的城市。有那麼多大詩人在成都生活過、流連過,

李白、杜甫等等,他們都留下非常多的對成都的讚美。諸如像‘花重錦官城’這樣優美的詩句。現在成都做自己的詩詞大會,非常及時而且很有必要。”關於描寫成都的美好詩詞,廖昌永坦言太多了,信手拈來就是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用音樂表達中國古詩詞“太美了”

這些年,除了在全世界演出以及學校的工作之外,

廖昌永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對中國藝術歌曲的整理,這當中就包含了對不少古詩詞的音樂演繹。“從《詩經》誕生之時,‘詩’和‘音樂’就在一起。你看西方的德國、奧地利藝術歌曲,就是用最精美、最有藝術感的詩來譜成曲。席勒、舒伯特、舒曼,這種形成獨特音樂題材的類別,就叫藝術歌曲。”中國詩詞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古代起,詩人就將詩詞和音樂緊密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宋詞,它們都有自己的詞牌,江城子、滿江紅。我們現在做這樣的工作,就是傳承。每次我在國外演唱這些中國的藝術歌曲時,大家都覺得太美了。”廖昌永舉例,就像杜甫的《秋興八首》,講心情、講風景、講國家情懷,“真的是美得不得了。”

廖昌永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我記得小時候讀書,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班主任,為了讓我們能夠儘快背誦古詩詞,就把這些詩詞譜成曲,讓我們用歌唱的方式唱出來。一唱起來,效果特別好,很快就記住這些詩詞。現在我做這些的收集、創作,和那個時候有關係的。”無論是“風雅頌”范曾先生音樂會,還是毛澤東詩詞音樂會,廖昌永一直在做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工作,“我們不能以我們自己固有的思維去低估普通民眾的理解能力,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文化底蘊深厚,尤其在成都,普通民眾具有足夠的藝術欣賞力。我們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來做這樣的事情。”

當然,他還有一個“私心”,希望能把描寫成都的古詩詞來改編,做成音樂會。“就像現在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這樣小眾的節目放在前幾年,唯收視率為王的年代,根本不可想像。現在那麼火,說明我們年輕人對這種傳統文化有需求和渴望。比方有那麼多描寫成都的優美詩詞,我們如果把它改編做成音樂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讓更多人來喜愛詩歌,非常棒。”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任宏偉 攝影記者 陶軻

編輯 官莉

“比如說宋詞,它們都有自己的詞牌,江城子、滿江紅。我們現在做這樣的工作,就是傳承。每次我在國外演唱這些中國的藝術歌曲時,大家都覺得太美了。”廖昌永舉例,就像杜甫的《秋興八首》,講心情、講風景、講國家情懷,“真的是美得不得了。”

廖昌永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我記得小時候讀書,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班主任,為了讓我們能夠儘快背誦古詩詞,就把這些詩詞譜成曲,讓我們用歌唱的方式唱出來。一唱起來,效果特別好,很快就記住這些詩詞。現在我做這些的收集、創作,和那個時候有關係的。”無論是“風雅頌”范曾先生音樂會,還是毛澤東詩詞音樂會,廖昌永一直在做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工作,“我們不能以我們自己固有的思維去低估普通民眾的理解能力,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文化底蘊深厚,尤其在成都,普通民眾具有足夠的藝術欣賞力。我們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來做這樣的事情。”

當然,他還有一個“私心”,希望能把描寫成都的古詩詞來改編,做成音樂會。“就像現在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這樣小眾的節目放在前幾年,唯收視率為王的年代,根本不可想像。現在那麼火,說明我們年輕人對這種傳統文化有需求和渴望。比方有那麼多描寫成都的優美詩詞,我們如果把它改編做成音樂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讓更多人來喜愛詩歌,非常棒。”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任宏偉 攝影記者 陶軻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