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學者領銜馬雲千億達摩院:8名中美院士,9名電腦專家

(原標題:十學者領銜馬雲千億達摩院:8名中美院士,9名電腦專家)

阿裡巴巴CTO張建鋒(花名行癲)在雲棲大會上宣佈阿裡巴巴達摩院正式成立

10月11日,阿裡巴巴集團宣佈成立研究機構“達摩院”,作為承載“NASA”計畫的實體組織。馬雲表示未來將為此投入超過1000億元。

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慧、智聯網、金融科技等。

達摩院公佈的學術諮詢委員會目前包含10人,分別是北京大學教授高文、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梅宏、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北京大學資訊學院院長黃如、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泰斗邁克爾·喬丹、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李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資料研究所主任教授周以真、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亨利·利維、哈佛醫學院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喬治·丘奇、以色列數學家Avi Wigderson。

這10人中,包括了3名中國院士和5名美國院士。從國別看,共有4人在中國高校任教,其餘6人在美國高校任教。

從領域看來,從事電腦和資訊技術相關研究的共有9人,只有1人是生物學家。值得一提的是,有4名在美國任教的電腦專家關注分散式運算。

以下為達摩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成員簡歷:

:1956年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博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電腦學會理事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曾擔任中科院計算所所長、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數位視訊編碼、電腦視覺、模式識別與多模態人機交互、虛擬實境,在高效視頻編碼演算法、視頻檢測與分析方法、人臉識別演算法與系統、大詞彙量手語識別與合成演算法與系統、移動視頻檢索理論與演算法等方面做出貢獻。

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因對於基於物件的視頻表達與可伸縮視頻編碼,以及視頻編碼標準化的貢獻,2008年當選為電氣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

:1963年5月生於貴州,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梅巨集主要從事軟體工程和系統軟體領域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多次獲國際會議最佳論文與優秀論文榮譽。

獲國家技術發明專利授權10余項。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兩次擔任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科技成果獎勵。曾任國家863計畫專家組成員、國家863計畫“十二五”資訊技術領域先進計算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等。現任中國電腦學會大資料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全國資訊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全國信標委大資料標準工作組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網路與空間安全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66年12月出生,浙江溫州人,現任浙江大學校長。浙江大學電腦應用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曾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

吳朝暉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電腦應用,曾任“十五”863軟體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十一五”863資訊領域專家組成員,國家現代服務業支撐計畫專家組副組長。

:北京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國際固態及積體電路會議程式委員會主席。2015年當選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

作為課題負責人,她先後主持“九五”國家電子預研、863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等多項國家級項目,與美國Motorola公司、日本Fujitsu公司、韓國三星公司也有合作專案。

邁克爾·喬丹(Michael I. Jordan)

:1956年出生,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泰斗。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和科學院三院院士。

這名與籃球傳奇巨星同名的學者,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地位並不遜色“飛人”在NBA的地位。喬丹教授過的學生包括深度學習領軍人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等。

喬丹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人工神經網路——復發神經網路,這是深度學習的基礎之一。

:1954年出生,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ACM會士、IEEE會士。

提出分散式存儲設計思想,對後來的分散式運算、平行計算和與計算具有深遠影響。

李凱是重復資料刪除技術公司Data Domain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

周以真(Jeannette Marie Wing)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資料研究所主任、電腦系教授。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擔任領導職位。2017年6月卸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她的研究領域包括安全和隱私、形式化方法、程式設計語言以及分散式和併發系統,是電腦思維的領軍人。

亨利·利維(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ACM會士、IEEE會士。

研究領域為作業系統、分散式系統和處理器結構。他是雲計算公司Skytap和績效管理公司Performant的聯合創始人。

喬治·丘奇(George M. Church)

:1954年出生,美國遺傳學家、分子工程師。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他是“人類基因組計畫”領軍人物、哈佛醫學院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也開創了個人基因組檢測的時代。他的團隊運用CRISPR技術對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進2013年,丘奇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首次報導了CRISPR-Cas9系統在哺乳動物基因組編輯中的應用。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電腦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奈望林納獎。

研究領域包括複雜理論、平行計算、圖論、密碼學、分散式運算和神經網路。

現任中國電腦學會大資料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全國資訊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全國信標委大資料標準工作組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網路與空間安全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1966年12月出生,浙江溫州人,現任浙江大學校長。浙江大學電腦應用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曾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

吳朝暉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電腦應用,曾任“十五”863軟體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國家“十一五”863資訊領域專家組成員,國家現代服務業支撐計畫專家組副組長。

:北京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國際固態及積體電路會議程式委員會主席。2015年當選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

作為課題負責人,她先後主持“九五”國家電子預研、863重大專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等多項國家級項目,與美國Motorola公司、日本Fujitsu公司、韓國三星公司也有合作專案。

邁克爾·喬丹(Michael I. Jordan)

:1956年出生,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泰斗。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人文和科學院三院院士。

這名與籃球傳奇巨星同名的學者,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地位並不遜色“飛人”在NBA的地位。喬丹教授過的學生包括深度學習領軍人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等。

喬丹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人工神經網路——復發神經網路,這是深度學習的基礎之一。

:1954年出生,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科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ACM會士、IEEE會士。

提出分散式存儲設計思想,對後來的分散式運算、平行計算和與計算具有深遠影響。

李凱是重復資料刪除技術公司Data Domain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

周以真(Jeannette Marie Wing)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資料研究所主任、電腦系教授。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擔任領導職位。2017年6月卸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

她的研究領域包括安全和隱私、形式化方法、程式設計語言以及分散式和併發系統,是電腦思維的領軍人。

亨利·利維(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ACM會士、IEEE會士。

研究領域為作業系統、分散式系統和處理器結構。他是雲計算公司Skytap和績效管理公司Performant的聯合創始人。

喬治·丘奇(George M. Church)

:1954年出生,美國遺傳學家、分子工程師。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他是“人類基因組計畫”領軍人物、哈佛醫學院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也開創了個人基因組檢測的時代。他的團隊運用CRISPR技術對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進2013年,丘奇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首次報導了CRISPR-Cas9系統在哺乳動物基因組編輯中的應用。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電腦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奈望林納獎。

研究領域包括複雜理論、平行計算、圖論、密碼學、分散式運算和神經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