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趁你沒注意 更年期悄悄走來 記者探訪省內首家“更年期聯合門診”

“最近總是發熱出汗,晚上睡不著,總想發脾氣,到醫院檢查才知道這是更年期症狀。”最近,市民李女士致電天府早報建議,關注一下更年期相關常識。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更年期,

更年期該如何的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應該注意什麼呢?天府早報記者來到省內首家“更年期婦科內分泌聯合門診”,請四川省人民醫院婦科主任李梅醫生給大家支招。

看更年期病的患者不少

案例A 堅持治療 失眠等症狀緩解了

李梅的門診病人裡,

很多都是因為,出現了一陣陣發熱、出汗、睡不著覺、脾氣特別大、感覺什麼都不順心這些症狀,然後來求醫。憑藉多年的經驗,李梅醫生告訴她們,“這是更年期到啦。”

曾經有一位患者,在52歲的時候來到醫院,找到李梅醫生,因為潮熱和失眠的困擾,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患者十分尷尬。看診後經檢查得知,沒有激素補充治療禁忌,可以吃藥治療。在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後,效果非常明顯,

所有症狀都得到了很好的緩解,直到用藥3個月後,患者聽說長期服用這個藥物會有不良影響,故自行停藥,而後出現了病情的反復,再次就醫後一直用藥到現在,且病情十分穩定。

李梅告訴記者,很多患者不清楚情況,以為服用雌激素,就會對身體有影響,其實不然,正是因為經過了醫生的各項檢查,排除了用藥禁忌,最後的用藥是在醫生和臨床藥師的共同把關下配出的,

所以一方面對更年期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我們會提醒患者隨訪不良反應的發生,因而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案例B 擅自停藥 她錯過最佳治療期

在診室內,記者碰到一名64歲的患者。她在10年前,因為停經等症狀去一家醫院治療,在接受了激素替代治療後效果明顯,也是因為旁人勸說,擔心長期用藥會影響身體健康,擅自停藥。由於年齡原因,

停藥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現在頻繁出現尿路感染,骨質疏鬆症狀也十分明顯。雖然現在患者有意願繼續口服藥物治療,但在這個年齡階段,口服激素治療所帶來的風險已遠遠大於獲益,因此只能通過外用雌激素來改善泌尿生殖道症狀,但療效遠不及在視窗期進行激素補充治療那麼樂觀。

因此,李梅醫生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復強調,有病症不可怕,科學正確的治療才是最好的。

例如,還接診過一名22歲的患者,姑娘是一名餐廳服務員,16歲月經初潮,僅2年時間,18歲的時候,就出現了停經現象。來醫院檢查後,各項指標提示,屬於原發性的卵巢早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目前狀況良好。

醫生提醒 調整生活方式 保持心情愉悅

李梅說,更年期是每個婦女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是女性由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段歲月。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出現一些身心症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必過分焦慮。而它的本質就是一個身體內分泌變化的過程。

更年期的時間跨度很長,每個人所表現的症狀輕重不同,輕的可以安然無恙,重的可以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會發展成為更年期疾病。有的人覺得這些症狀忍一忍就過去了,不需要治療。

但實際上,除了近期危害,缺乏雌激素還會帶來遠期危害,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比如骨質疏鬆(如腰背疼痛、骨折等)、泌尿生殖道萎縮症狀(如尿急尿痛、陰☆禁☆道炎等)、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

近年來,女性卵巢早衰年齡多有提前,多見於四十歲左右的女性,甚至不乏二三十歲的,多因遺傳、免疫、病毒或疾病所致。“這類女性的更年期症狀比絕經期的女性更嚴重,更需要專業的保護與治療。”李梅稱,激素補充治療是目前緩解卵巢早衰相關症狀的最有效方法,患者用藥後可以維持年輕狀態,5%的女性甚至可以恢復正常排卵。

李梅建議更年期婦女,多參加體育活動,防止久坐。經常參加運動者的身體代謝情況、平衡、肌肉力量、認知以及生活品質更好,而心臟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以及乳腺癌的發生率則顯著較低。保持正常的體重,健康飲食,提倡戒煙、限酒。積極改進生活方式,增加社交活動和腦力活動,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相關連結>>>何為“更年期”?

老人們常說,“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會煩躁易怒、看什麼都不順眼、話多嘮叨、還愛挑別人刺等,這就是更年期”。而醫生們則是從生理角度來評判,隨著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會有潮熱、盜汗、睡眠障礙、抑鬱焦慮等方面的體現。更年期綜合症,是女性在進入更年期以後,常常受到各種更年期症狀的侵擾,84%的婦女會至少經歷一種典型的更年期症狀。

按理說,更年期屬於每一個人,但在國內,它專屬於女性。李梅告訴記者,雖然國外有明確的指南推薦,男性更年期時有睾酮替代療法,國內也有口服睾酮製劑在市面上銷售,但因重視程度不夠,國內對於男性更年期的治療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空白。

首內首家“更年期婦科內分泌聯合門診”由四川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和藥學部攜手打造,診室今年8月15日開設,每週二開診,一天可以看六七十名患者。

如何度過更年期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起居生活要有規律性,按時睡眠和起床,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工作之余應適當參加勞動和運動。晨運值得提倡,半小時至1小時即可,可用來打球、跳舞或打太極等,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去做,持之以恆。

飲食調理

在更年期的時候,可以加強鍛煉,少吃一點,這樣可以遠離肥胖。肥胖的人可以開始慢慢減肥啦。這時候的飲食要特別的注意,千萬別吃那些辛辣的,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一方面不營養而且對身體不好。所以更年期的時候吃的方面一定要做到營養均衡、物種多樣,這樣飲食才對身體好,滿足身體日常的需求。專家指出,女性的身體在不同的生理階段所發生的變化較大,要學會相應的調養方法,讓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渡過一個輕鬆快樂的更年期。

學會自我認同

日常生活要輕鬆愉快,明白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階段,瞭解更年期會出現的各種症狀。有了心理準備後,進入更年期以後的女性就更應以冷靜的態度和平常心去看待更年期所遇到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並認同已經發生改變的自己,這樣及時做好心理調整,緩解心理症狀,平安渡過。

嘗試自我宣洩

事實證明,善於宣洩的人往往身體健康,而不善於宣洩的人則往往造成身體自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精神穩定性差、情感波動大,因此學會自我宣洩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多跟他人傾訴、交流、化干戈為玉帛,並學會制怒、換位思考等。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還要有那麼一點阿Q精神,但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還要把握個度,既不要太壓抑,也不能太失控,保持平穩的心態。

天府早報記者趙霞攝影報導

出現一些身心症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必過分焦慮。而它的本質就是一個身體內分泌變化的過程。

更年期的時間跨度很長,每個人所表現的症狀輕重不同,輕的可以安然無恙,重的可以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會發展成為更年期疾病。有的人覺得這些症狀忍一忍就過去了,不需要治療。

但實際上,除了近期危害,缺乏雌激素還會帶來遠期危害,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比如骨質疏鬆(如腰背疼痛、骨折等)、泌尿生殖道萎縮症狀(如尿急尿痛、陰☆禁☆道炎等)、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等)。

近年來,女性卵巢早衰年齡多有提前,多見於四十歲左右的女性,甚至不乏二三十歲的,多因遺傳、免疫、病毒或疾病所致。“這類女性的更年期症狀比絕經期的女性更嚴重,更需要專業的保護與治療。”李梅稱,激素補充治療是目前緩解卵巢早衰相關症狀的最有效方法,患者用藥後可以維持年輕狀態,5%的女性甚至可以恢復正常排卵。

李梅建議更年期婦女,多參加體育活動,防止久坐。經常參加運動者的身體代謝情況、平衡、肌肉力量、認知以及生活品質更好,而心臟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以及乳腺癌的發生率則顯著較低。保持正常的體重,健康飲食,提倡戒煙、限酒。積極改進生活方式,增加社交活動和腦力活動,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相關連結>>>何為“更年期”?

老人們常說,“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會煩躁易怒、看什麼都不順眼、話多嘮叨、還愛挑別人刺等,這就是更年期”。而醫生們則是從生理角度來評判,隨著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會有潮熱、盜汗、睡眠障礙、抑鬱焦慮等方面的體現。更年期綜合症,是女性在進入更年期以後,常常受到各種更年期症狀的侵擾,84%的婦女會至少經歷一種典型的更年期症狀。

按理說,更年期屬於每一個人,但在國內,它專屬於女性。李梅告訴記者,雖然國外有明確的指南推薦,男性更年期時有睾酮替代療法,國內也有口服睾酮製劑在市面上銷售,但因重視程度不夠,國內對於男性更年期的治療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空白。

首內首家“更年期婦科內分泌聯合門診”由四川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和藥學部攜手打造,診室今年8月15日開設,每週二開診,一天可以看六七十名患者。

如何度過更年期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起居生活要有規律性,按時睡眠和起床,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工作之余應適當參加勞動和運動。晨運值得提倡,半小時至1小時即可,可用來打球、跳舞或打太極等,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去做,持之以恆。

飲食調理

在更年期的時候,可以加強鍛煉,少吃一點,這樣可以遠離肥胖。肥胖的人可以開始慢慢減肥啦。這時候的飲食要特別的注意,千萬別吃那些辛辣的,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一方面不營養而且對身體不好。所以更年期的時候吃的方面一定要做到營養均衡、物種多樣,這樣飲食才對身體好,滿足身體日常的需求。專家指出,女性的身體在不同的生理階段所發生的變化較大,要學會相應的調養方法,讓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渡過一個輕鬆快樂的更年期。

學會自我認同

日常生活要輕鬆愉快,明白更年期是人生必經階段,瞭解更年期會出現的各種症狀。有了心理準備後,進入更年期以後的女性就更應以冷靜的態度和平常心去看待更年期所遇到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變化,並認同已經發生改變的自己,這樣及時做好心理調整,緩解心理症狀,平安渡過。

嘗試自我宣洩

事實證明,善於宣洩的人往往身體健康,而不善於宣洩的人則往往造成身體自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精神穩定性差、情感波動大,因此學會自我宣洩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多跟他人傾訴、交流、化干戈為玉帛,並學會制怒、換位思考等。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還要有那麼一點阿Q精神,但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還要把握個度,既不要太壓抑,也不能太失控,保持平穩的心態。

天府早報記者趙霞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