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一年賺34億美元的部門,輝瑞正考慮賣掉它

近日,據外媒報導,全球Top生物製藥公司輝瑞宣佈,正在考慮出售或拆分旗下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部門。

而說起這個部門,其實很多人都不算陌生,它的產品包括大名鼎鼎的止痛藥布洛芬(Advil)、家喻戶曉的維生素善存(Centrum)和痤瘡膏Preparation H。

業內人士預計,這項業務的出售價格將達到營收的4倍左右,即略低於140億美元的水準。不過,有兩名從事醫療保健相關業務的銀行家則表示,輝瑞的目標是不會低於150億美元。在他們看來,儘管OTC藥物的利潤率低於處方藥,

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加強,一些品牌的OTC藥物具有較強的增長持續性。

誰將接手?

消息人士透露,瑞士食品巨頭雀巢等有意收購這項業務,以及現有的OTC藥物生產商和一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也有意向,其中包括利潔時、寶潔、葛蘭素史克、雅培和強生等。

其中,雀巢的可能性最大。該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Mark Schneider曾在上個月向投資者稱:正在探索食品和醫療保健行業板塊之間的邊界及繼續發現新的機會,

並表示該公司可以拿出10%的銷售額用於業務組合調整。

儘管拜耳公司和賽諾菲也擁有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但前者正忙於66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的交易,後者正忙於吸收勃林格殷格翰集團旗下的消費者業務,發起收購的可能性不大。

為何剝離?

在全球10大暢銷消費者醫療保健品牌中,輝瑞醫療保健業務中就包含了兩個——布洛芬和善存。

此外,它還擁有10個在2016年中的銷售額皆超過1億美元的品牌。

那為何還是要決定賣了它呢?輝瑞首席執行官Ian Read對外表示,“雖然消費者醫療保健業務與核心生物製藥業務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繫,但與核心業務之間有著足夠明顯的界限,並非一體化的。因此將其剝離公司,公司的價值可以得到更完整的體現。”

運作坎坷

事實上,輝瑞想剝離醫療保健業務也不是“心血來潮”。

在投資者看來,成熟的OTC消費品和新藥是完全不同的產品,對兩者的期待也完全不同。如果是在創新藥“大年”時,投資者希望多投入新藥;反之則希望投資成熟的OTC消費品,畢竟新藥研發燒錢太厲害,像是“無底洞”。因此,與其在一起“互相拖後腿”,還不如獨立經營。

近年來,號稱“宇宙大藥廠”的輝瑞走的不是太順利,為了把總部轉移到美國之外,不惜以“天價”收購阿斯利康和艾爾建,

但是這兩項交易都被美國政府以“避稅”和“反壟斷”名義拒絕了。這一次,輝瑞已經聘用了森特爾維尤合夥公司、古根海姆證券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擔任財務顧問。交易能否如願完成?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