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梁山征討田虎首戰,盧俊義揚眉吐氣,戰前佈置卻沒人能懂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前文介紹了梁山征遼的九次戰爭,從今天開始介紹征遼結束後梁山面對的第二個對手——河北田虎的戰爭。今天要說的是第一仗——陵川之戰。

話說梁山兵馬進駐衛州,當地官員告之田虎分別派兵進攻輝縣和武涉,宋江打算分兵增援,吳用提出了一個計策:“陵川乃蓋州之要地,不若竟領兵去打陵川,則兩縣之圍自解。”這時典型的圍魏救趙之計。從這個細節來看吳用,對兵法還是頗有心得的。

盧俊義主動提出率部進攻陵川,得到宋江的同意。宋江隨即調撥了馬軍一萬及步軍五百給盧俊義,並挑選了五虎將中秦明、董平等十名馬軍頭領及魯智深、武松、李逵、鮑旭等九名步軍頭領隨同盧俊義參戰。盧俊義出發後,吳用還對宋江表示:“賊兵久驕, 盧先鋒此去,

必然成功。”

盧俊義領了兵馬,隨即做出一系列戰前部署,令黃信、孫立領三千兵去陵川城東五裡外埋伏, 史進、楊志領三千軍去陵川城西五裡外埋伏。其餘的四千五百兵馬由自己親自率領,向陵川城進發。

鎮守陵川城的田虎部將一共有三人:董澄、沈驥、耿恭,守軍兵力不足四千。聽說梁山大軍兵臨城下,耿恭提出差人到蓋州求援,而董澄自持驍勇善戰,拒絕了耿恭的建議,留下耿恭率一千軍馬守城,自己則率沈驥及二三千兵馬出城迎敵。

兩軍在城外擺開陣勢,梁山派出的美髯公朱仝與董澄單挑不到十個回合便向東敗退,董澄拍馬追趕,小李廣花榮又與董澄交鋒三十多個回合難分勝負。這時,吊橋邊沈驥見董澄不能取勝,拍馬向前助戰。花榮見狀,又是撥馬向東便走。

城頭的耿恭見狀,唯恐中了梁山的埋伏,打算鳴金收兵,不料梁山陣中“忽沖出一彪軍來, 李逵、魯智深、鮑旭、項充等十數個頭領飛也似搶過吊橋來, 北兵怎當得這樣兇猛,不能攔當。耿恭急叫閉門,說時遲,那時快,魯智深、李逵早已搶入城來。”這樣一來,城門很快便梁山佔領。隨著城池被占,董澄、沈驥先後被殺,這一仗以梁山的勝利而結束。

總的來看,這場戰事的經過非常簡單,梁山的人馬是守軍的數倍,加上戰鬥過程中梁山誘使董澄所部離開吊橋,趁虛攻佔城門,都顯示了盧俊義戰前所做的充分準備。

不過,盧俊義戰前的分工有一點卻非常令人不解。原文是這樣

(盧俊義)先令黃信、孫立領三千兵去陵川城東五裡外埋伏,史進、 楊志領三千軍去陵川城西五裡外埋伏。(盧俊義說道):“今夜五鼓,銜枚摘鈴,悄地各去。明日我等進兵,敵人若無準備,我兵已得城池,只看南門旗號,眾頭領領了軍馬,徐徐進城。倘敵人有準備,放炮為號,兩路一齊殺出接應。”

按照這個部署,兩路伏兵能起到的作用只有一個,待守軍出城與梁山交戰後進行接應。而戰鬥開始後,董澄率部出城迎戰,朱仝、花榮兩人的誘敵,顯然是為了伏兵殺出。但實際交戰過程中,殺出來的並非伏兵,而是盧俊義陣中的五百步兵。

直到陵川城被破,“盧俊義教軍士快于南門豎立認軍旗號,好教兩路伏兵知道”。那麼,這兩路伏兵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難道守軍出城交戰也能稱為“無準備”?倘若真是如此,伏兵在城外五裡埋伏也就完全沒有必要了。不知這個分析有無道理,還請諸位指正。

總的來看,這場戰事的經過非常簡單,梁山的人馬是守軍的數倍,加上戰鬥過程中梁山誘使董澄所部離開吊橋,趁虛攻佔城門,都顯示了盧俊義戰前所做的充分準備。

不過,盧俊義戰前的分工有一點卻非常令人不解。原文是這樣

(盧俊義)先令黃信、孫立領三千兵去陵川城東五裡外埋伏,史進、 楊志領三千軍去陵川城西五裡外埋伏。(盧俊義說道):“今夜五鼓,銜枚摘鈴,悄地各去。明日我等進兵,敵人若無準備,我兵已得城池,只看南門旗號,眾頭領領了軍馬,徐徐進城。倘敵人有準備,放炮為號,兩路一齊殺出接應。”

按照這個部署,兩路伏兵能起到的作用只有一個,待守軍出城與梁山交戰後進行接應。而戰鬥開始後,董澄率部出城迎戰,朱仝、花榮兩人的誘敵,顯然是為了伏兵殺出。但實際交戰過程中,殺出來的並非伏兵,而是盧俊義陣中的五百步兵。

直到陵川城被破,“盧俊義教軍士快于南門豎立認軍旗號,好教兩路伏兵知道”。那麼,這兩路伏兵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難道守軍出城交戰也能稱為“無準備”?倘若真是如此,伏兵在城外五裡埋伏也就完全沒有必要了。不知這個分析有無道理,還請諸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