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青州這幾個地方入選了鄉村旅遊標杆項目~

日前,濰坊市旅發委公佈了2017年度上半年鄉村旅遊標杆示範項目名單,我市廟子鎮聖峪口村、彌河鎮赤澗農業公園、王墳鎮清風峪農莊、胡林古景區旅遊規劃、上白洋村柿子溝旅遊區總體規劃和彌河鎮赤澗村鄉村旅遊建設規劃在列,

這些專案是由市旅遊局、財政局聯合檢查審核推薦,經濰坊市旅發委組織協力廠商專家組檢查驗收和綜合評估後確定的,將獲得相應數額的獎補資金。

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些項目為啥能入選~

鄉村旅遊標杆示範村——聖峪口村

廟子鎮聖峪口村位於青州市西南山區,村莊三面環水、一面依山而建、美景渾然天成、山水一色。村內環境保護良好,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建有青州市第一個展示農耕文明及當地民俗的“記憶”博物館,籮筐、風箱、石磨、鑼鼓等集中展示當地特有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向遊客真實展示大生產時候的勞作、生活景象;建有親子果蔬採摘園,

種植杏樹、桃樹等果樹、蔬菜區種植黃瓜、柿子、芸豆、茄子、南瓜等品種讓孩子感受在大自然採摘的奇妙樂趣,體驗農耕文化;開設兒童射箭課程、體驗課程,讓遊客在山水環繞間鍛煉體魄,感受運動之美;組織淄博、濱州、青島等戶外俱樂部,開展公益主題性質的登山比賽,深受戶外運動愛好者歡迎。

聖峪口村投資20余萬元建立大型停車場兩處,可同時容納標準55座大巴車90餘輛,

村內道路沿線有完備的指示標示,安裝標準化照明設備,實現夜間照明無死角覆蓋,投資5萬元安裝全視角監控設備,保障村人員、設備安全。依託緊鄰黃花溪的地域優勢,下一步按照計畫,形成黃花溪景區+聖峪口村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共同體,將休閒旅遊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農業旅遊標杆示範點——赤澗農業公園

彌河鎮赤澗農業公園坐落於彌河鎮赤澗村西部,是一個集有機水果蔬菜種植生產、自助採摘、觀光旅遊、種植體驗,以及農家餐飲、休閒垂釣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鄉村農業旅遊專案,公園規劃占地面積1500畝,分為有機果蔬種植區(自助採摘)、農業體驗區、休閒垂釣區、支前糧站紀念館、鄉村風光遊覽區以及遊客綜合服務區等六個功能區,將有機果蔬種植與鄉村休閒旅遊相結合、農產品自助採摘與種植體驗相結合、感受鄉村風情與享受特色美食相結合,構建一體化的有機農業特色旅遊園區,讓遊客深入農產品生產一線,親身體會種植的辛勞與收貨的喜悅,增強遊客的農業生產體驗感,同時與赤澗支前糧站博物館相結合,讓遊客在瞭解傳統農業生產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赤澗農業公園從2014年起運營,種植體驗、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傳承更是得到了遊客的追捧,年接待遊客6萬人次,成為青州採摘休閒的重要去處,也成為青州旅遊文化的一大亮點。赤澗村於2017年5月4日與北京萬諾普旅遊規劃設計院簽訂規劃設計合同,目前《山東省青州市彌河鎮赤澗村鄉村旅遊建設規劃》已經編制完成,處於待評審階段。

農業旅遊標杆示範點——清風峪農莊

清風峪農莊坐落于青州市王墳鎮東部,距離青州市區15公里。北距駝山風景區10公里,緊鄰下逄路,交通便利。該專案由青州金色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預計總投資3800余萬元,專案計畫於2018年底全部建設完成,目前建設完成的部分已面向遊客開放,受到遊客的一致追捧,其中果樹採摘期日接待遊客達到數幾百人,多者上千人。預計專案全部建成後,將提供各類就業崗位30餘個,間接帶動就業230餘人。

整個專案計畫分兩期進行建設,主題打造:農業觀光、山果採摘、農家樂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景區。專案將農業生產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突出遊客的農業體驗、增強農業知識。特色鮮明,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一期各項目已初步建設完成,共計投資2200萬元。

先後完成入口景觀區、園區內道路、生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以及高標準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成300畝有機葡萄、獼猴桃、蟠桃、蘋果、梨、杏果樹採摘園建設;建設生態垂釣場、1000平米荷花池各一處;初步建設完成葡萄、獼猴桃觀光長廊。二期計畫投資1600余萬元,主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建設:少兒農業科普中心;拓展訓練場地建設及訓練器材投入;遊客接待的餐飲住宿建設;園區河道治理及後續種植園區擴建投入,擴建生態垂釣中心3000平方米。

鄉村旅遊專案規劃——柿子溝旅遊區

上白洋村位於青州市城區西南的王墳鎮,離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7公里,距青州城區約35公里,緊鄰仰天路,交通便利。

全村共260戶,942口人,耕地850畝,荒山6800畝。村民以傳統種植業和林果業為主,這裡群山環抱,綠樹蔥蔥,環境優美,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夏季到來,河水潺潺,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被譽為江北小周莊。山上綿延幾十公里,溝溝坎坎山上山下都種滿了柿子樹,是中國北方有名的柿鄉。且還有跑馬古道、觀星台、百年流蘇、黃櫨林、黑松林等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是休閒、度假、避暑、探險、野營的理想場所,受到四方遊客青睞。基於獨特的旅遊資源,在上級各部門的支持下,柿子溝鄉村旅遊專案現已動工建設。

柿子溝鄉村旅遊項目以“打造美麗柿子溝、建設幸福白羊村”為總體目標。以習總書記“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為指示精神,打造“山裡老家-柿子溝”鄉村旅遊區。專案開發以鄉村旅遊合作社為模式,以青山綠水石文化、自然生態景觀為基礎,以“一路一河一基地”為提升措施,用十公里環山跑馬古道將各個特色景點進行串聯,整合旅遊資源,重新包裝推介,配套建設服務設施,並通過旅遊合作社建設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基地,打造集休閒旅遊、農家餐飲接待、綠色農產品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最終實現林地生態保護與集體農民雙增收的共贏。

現在已新修環山路6千米,新建5000平方米停車場一處,清理河道1千米,註冊柿子溝旅遊合作社,新建“濰水人家”農家樂品牌示範戶10戶。下一步將建設500畝綠色農業觀光基地,開發石道人、觀星台等旅遊景點。

鄉村旅遊專案規劃——胡林古景區

胡林古村位於王墳鎮西南部,全村77戶,285口人,總面積4.11平方公里。該村原名“槲林穀”,因村中山谷遍佈原始的槲樹而得名。

胡林古村歷史悠久,“先有胡林古,後有青州府”的傳說流傳甚廣,相傳胡林古是青州轄區內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古村落。這可以從胡林古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殘存的古村落遺址以及村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得到印證。胡林古村裡的街道房屋全是石頭的造型,讓人感覺這裡才是原生態,村內有保存著明代中後期建築遺風的古民居殘存27處,保存較好的院落有12處,建築面積達20畝。依山而建的房子,古樸簡單的山村生活,蜿蜒的村路,悠閒舒適的人居環境,無不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胡林古村是青州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胡林古秘密發展黨員,成立地下黨組織,建立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共益都縣委、縣府因抗日形勢需要,轉移到胡林古村,馮毅之等兩位縣長在此辦公,指揮抗戰,領導革命,直到1945年8月益都縣委才隨攻城部隊進城。至今當年的縣委縣府遺址保存完好。老縣委的辦公場所,所在的院落、迎賓牆、吃水用過的水井還保存完好;村中一處房屋的後牆上還保存有五六十年代生產隊的工分榜。縣委縣府 遺址被列為青州市重點保護文物,並於2012年撥款5萬元對遺址房屋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現在這些已開發為紅色旅遊景點。

胡林古四面環山,綠樹環繞,鬱鬱蔥蔥,現有人工林4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5%,該村的東邊有一山嶺叫東長嶺,這裡生長著三四人不能合圍的大栗子樹六七十棵,栗子樹樹齡有近千年,這些飽經風霜的栗子樹,雖然顯得老態龍鍾,但仍鬱鬱蔥蔥,每一棵都枝繁葉茂,秋季碩果累累。村南嶺上有成片的青石山區少有的黑松林,進松林,山風吹來,濤聲陣陣。村南面還有近千畝的天然灌木林,到秋季楓葉一紅,滿山紅葉惹人醉。這裡不僅是人間仙境,更是修心養性的天然氧吧。

由於海拔高,植被好,山外山裡兩重天,溫差有七八度,是一處夏季避暑勝地。雨季到來懸泉瀑布星羅棋佈,到處流淌著山泉水,到處是滴水的崖石,潺潺的小河,轟鳴的瀑布。村裡的岩壁,因常年滴水,被雕刻得如奇石盆景,引人入勝,誰見了都驚奇這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千姿百態,風情萬種。如果登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陡崖峭壁,直入雲端,山石乖巧,形態崢嶸。山谷裡有個老泉,常年流水,到了冬天是漂亮的高峰冰掛。據考察這裡就是天賜河、和石河的源頭。

胡林古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該村重要的旅遊資源。現在已開發出司馬懿觀星台、跑馬場、蠟燭台、東長嶺栗子林、單崮堆、雙崮堆、石牛屋、劍山、槲樹林、老縣委、工分榜等旅遊景點,每逢星期雙休日、節假日前來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現在新建1500㎡停車場一處,發展農家樂10餘戶。下一步將加大投入,加強景區道路、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發展農家樂、建購物超市以提高旅遊接待水準和能力,加強旅遊景點建設,健全旅遊標識、衛生等服務設施,進一步使鄉村旅遊上檔次上水準。

歡迎關注青州市旅遊局微信公眾平臺!

全市權威旅遊資訊期待與您分享!

關注方法:

☆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字“青州市旅遊局”關注

☆通訊錄右上角點擊添加按鈕—搜索公眾微信號—“青州市旅遊局”—點擊關注

☆通過“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關注

☆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

快速分享:

點擊右上角“…”—“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是一個集有機水果蔬菜種植生產、自助採摘、觀光旅遊、種植體驗,以及農家餐飲、休閒垂釣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鄉村農業旅遊專案,公園規劃占地面積1500畝,分為有機果蔬種植區(自助採摘)、農業體驗區、休閒垂釣區、支前糧站紀念館、鄉村風光遊覽區以及遊客綜合服務區等六個功能區,將有機果蔬種植與鄉村休閒旅遊相結合、農產品自助採摘與種植體驗相結合、感受鄉村風情與享受特色美食相結合,構建一體化的有機農業特色旅遊園區,讓遊客深入農產品生產一線,親身體會種植的辛勞與收貨的喜悅,增強遊客的農業生產體驗感,同時與赤澗支前糧站博物館相結合,讓遊客在瞭解傳統農業生產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赤澗農業公園從2014年起運營,種植體驗、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傳承更是得到了遊客的追捧,年接待遊客6萬人次,成為青州採摘休閒的重要去處,也成為青州旅遊文化的一大亮點。赤澗村於2017年5月4日與北京萬諾普旅遊規劃設計院簽訂規劃設計合同,目前《山東省青州市彌河鎮赤澗村鄉村旅遊建設規劃》已經編制完成,處於待評審階段。

農業旅遊標杆示範點——清風峪農莊

清風峪農莊坐落于青州市王墳鎮東部,距離青州市區15公里。北距駝山風景區10公里,緊鄰下逄路,交通便利。該專案由青州金色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預計總投資3800余萬元,專案計畫於2018年底全部建設完成,目前建設完成的部分已面向遊客開放,受到遊客的一致追捧,其中果樹採摘期日接待遊客達到數幾百人,多者上千人。預計專案全部建成後,將提供各類就業崗位30餘個,間接帶動就業230餘人。

整個專案計畫分兩期進行建設,主題打造:農業觀光、山果採摘、農家樂為主題的鄉村旅遊景區。專案將農業生產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突出遊客的農業體驗、增強農業知識。特色鮮明,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一期各項目已初步建設完成,共計投資2200萬元。

先後完成入口景觀區、園區內道路、生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以及高標準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成300畝有機葡萄、獼猴桃、蟠桃、蘋果、梨、杏果樹採摘園建設;建設生態垂釣場、1000平米荷花池各一處;初步建設完成葡萄、獼猴桃觀光長廊。二期計畫投資1600余萬元,主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建設:少兒農業科普中心;拓展訓練場地建設及訓練器材投入;遊客接待的餐飲住宿建設;園區河道治理及後續種植園區擴建投入,擴建生態垂釣中心3000平方米。

鄉村旅遊專案規劃——柿子溝旅遊區

上白洋村位於青州市城區西南的王墳鎮,離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7公里,距青州城區約35公里,緊鄰仰天路,交通便利。

全村共260戶,942口人,耕地850畝,荒山6800畝。村民以傳統種植業和林果業為主,這裡群山環抱,綠樹蔥蔥,環境優美,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夏季到來,河水潺潺,頗具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被譽為江北小周莊。山上綿延幾十公里,溝溝坎坎山上山下都種滿了柿子樹,是中國北方有名的柿鄉。且還有跑馬古道、觀星台、百年流蘇、黃櫨林、黑松林等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是休閒、度假、避暑、探險、野營的理想場所,受到四方遊客青睞。基於獨特的旅遊資源,在上級各部門的支持下,柿子溝鄉村旅遊專案現已動工建設。

柿子溝鄉村旅遊項目以“打造美麗柿子溝、建設幸福白羊村”為總體目標。以習總書記“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為指示精神,打造“山裡老家-柿子溝”鄉村旅遊區。專案開發以鄉村旅遊合作社為模式,以青山綠水石文化、自然生態景觀為基礎,以“一路一河一基地”為提升措施,用十公里環山跑馬古道將各個特色景點進行串聯,整合旅遊資源,重新包裝推介,配套建設服務設施,並通過旅遊合作社建設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基地,打造集休閒旅遊、農家餐飲接待、綠色農產品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最終實現林地生態保護與集體農民雙增收的共贏。

現在已新修環山路6千米,新建5000平方米停車場一處,清理河道1千米,註冊柿子溝旅遊合作社,新建“濰水人家”農家樂品牌示範戶10戶。下一步將建設500畝綠色農業觀光基地,開發石道人、觀星台等旅遊景點。

鄉村旅遊專案規劃——胡林古景區

胡林古村位於王墳鎮西南部,全村77戶,285口人,總面積4.11平方公里。該村原名“槲林穀”,因村中山谷遍佈原始的槲樹而得名。

胡林古村歷史悠久,“先有胡林古,後有青州府”的傳說流傳甚廣,相傳胡林古是青州轄區內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古村落。這可以從胡林古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殘存的古村落遺址以及村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得到印證。胡林古村裡的街道房屋全是石頭的造型,讓人感覺這裡才是原生態,村內有保存著明代中後期建築遺風的古民居殘存27處,保存較好的院落有12處,建築面積達20畝。依山而建的房子,古樸簡單的山村生活,蜿蜒的村路,悠閒舒適的人居環境,無不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胡林古村是青州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胡林古秘密發展黨員,成立地下黨組織,建立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共益都縣委、縣府因抗日形勢需要,轉移到胡林古村,馮毅之等兩位縣長在此辦公,指揮抗戰,領導革命,直到1945年8月益都縣委才隨攻城部隊進城。至今當年的縣委縣府遺址保存完好。老縣委的辦公場所,所在的院落、迎賓牆、吃水用過的水井還保存完好;村中一處房屋的後牆上還保存有五六十年代生產隊的工分榜。縣委縣府 遺址被列為青州市重點保護文物,並於2012年撥款5萬元對遺址房屋進行了保護性修繕,現在這些已開發為紅色旅遊景點。

胡林古四面環山,綠樹環繞,鬱鬱蔥蔥,現有人工林400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5%,該村的東邊有一山嶺叫東長嶺,這裡生長著三四人不能合圍的大栗子樹六七十棵,栗子樹樹齡有近千年,這些飽經風霜的栗子樹,雖然顯得老態龍鍾,但仍鬱鬱蔥蔥,每一棵都枝繁葉茂,秋季碩果累累。村南嶺上有成片的青石山區少有的黑松林,進松林,山風吹來,濤聲陣陣。村南面還有近千畝的天然灌木林,到秋季楓葉一紅,滿山紅葉惹人醉。這裡不僅是人間仙境,更是修心養性的天然氧吧。

由於海拔高,植被好,山外山裡兩重天,溫差有七八度,是一處夏季避暑勝地。雨季到來懸泉瀑布星羅棋佈,到處流淌著山泉水,到處是滴水的崖石,潺潺的小河,轟鳴的瀑布。村裡的岩壁,因常年滴水,被雕刻得如奇石盆景,引人入勝,誰見了都驚奇這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千姿百態,風情萬種。如果登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陡崖峭壁,直入雲端,山石乖巧,形態崢嶸。山谷裡有個老泉,常年流水,到了冬天是漂亮的高峰冰掛。據考察這裡就是天賜河、和石河的源頭。

胡林古村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該村重要的旅遊資源。現在已開發出司馬懿觀星台、跑馬場、蠟燭台、東長嶺栗子林、單崮堆、雙崮堆、石牛屋、劍山、槲樹林、老縣委、工分榜等旅遊景點,每逢星期雙休日、節假日前來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現在新建1500㎡停車場一處,發展農家樂10餘戶。下一步將加大投入,加強景區道路、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發展農家樂、建購物超市以提高旅遊接待水準和能力,加強旅遊景點建設,健全旅遊標識、衛生等服務設施,進一步使鄉村旅遊上檔次上水準。

歡迎關注青州市旅遊局微信公眾平臺!

全市權威旅遊資訊期待與您分享!

關注方法:

☆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字“青州市旅遊局”關注

☆通訊錄右上角點擊添加按鈕—搜索公眾微信號—“青州市旅遊局”—點擊關注

☆通過“掃一掃”掃描二維碼關注

☆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

快速分享:

點擊右上角“…”—“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