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上期中考試了!快把孩子的拖延症改掉!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畫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

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

拖延的人自己也不願意拖延,並進行了自我調節,只是調節失敗了。從這一點來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我們家兒子做事情特別慢,不管是起床、吃飯、做作業,都特磨蹭,不拖到最後絕不行動,我真是拿他沒辦法啦!”

這是好多爸媽的心聲,就不明白孩子明明可以很快完成的事情,為什麼非要一拖再拖。而且爸媽很焦慮,如果養成了拖延的壞毛病,

對以後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為啥拖延?孩子拖延,父母該怎麼做?

多鼓勵,少暴力施壓

每當孩子慢吞吞的時候,多給點鼓勵,比催促,更有效。早上,小周周,不急不慢的刷牙,洗臉,吃飯,媽媽一直催,沒穿好鞋,出門,就摔倒在臺階上,縫了7針。後來,周周媽媽,

每次鼓勵他, 8:15分肯定能出門,你看你都開始吃飯了,就剩下穿鞋了。

對於喜歡拖延的孩子,多階段性鼓勵他,利於他聽進去“時間來不及了”,如果簡單暴力對待他,只會讓孩子不拖延了,反而馬虎了。

妙招:父母要孩子做一件事,可以給予充分的尊重,給到機會選擇,例如你是扔垃圾還是洗碗呢?當一件事是孩子自己主動選擇的,而不是父母安排的,他積極完成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多信任,少懷疑孩子

保持孩子選擇的熱情,多點信任。制定好規則,商量好幾點出門,不停地催,有時加快了速度,但是縱容了孩子,讓他漸漸失去時間觀念。如果想讓孩子保持速度,不要催促他;如果想讓孩子提速,不要打破規則。

一個不需要父母催的孩子,

都有“一段血淚史”。小時候上學遲到,被校長罰站在校門口的經歷,讓我自己學會了看時間和自我催促。

孩子不急,告訴他後果,讓他享受後果,其實,是對孩子最好的信任,因為他能成長,能不拖延,就是你不信任,沒有給機會。

妙招:父母要給到孩子足夠的自由活動的時間,承諾做完了作業,有多少時間是孩子完全自由安排的,不要去不干涉孩子玩一些大人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

要接納孩子,那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

多陪伴,少控制速度

喜歡拖延的孩子,很多事喜歡享受過程,不考慮後果的孩子。遊樂場,經常看到玩很久的孩子,還哭著不肯回去,其實您的孩子,還沉浸在過程中,沒有考慮後果。其實你只需要和他談好規則,講清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可以變規則,切記直接抱走和一味遷就。

很多陪孩子練琴,做作業家長都知道,只要你陪著,他做的又快又好;如果沒有陪伴,他效率很低。

妙招:父母安排孩子做一件事時,得瞭解他是否能勝任,儘量安排他做擅長的事,這樣比較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信。對不太會做的事,父母要有耐心教會孩子,允許他們犯錯,孩子才可能在過程中去學會新的技能,並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而不是採用拖延。

當然,孩子拖延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追求完美、僥倖心、專注力弱等,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拖延,我們爸爸媽媽都應該對孩子多一份關注,多一份探究,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愛,去瞭解問題背後的原因,也許問題就是答案本身。

講清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可以變規則,切記直接抱走和一味遷就。

很多陪孩子練琴,做作業家長都知道,只要你陪著,他做的又快又好;如果沒有陪伴,他效率很低。

妙招:父母安排孩子做一件事時,得瞭解他是否能勝任,儘量安排他做擅長的事,這樣比較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信。對不太會做的事,父母要有耐心教會孩子,允許他們犯錯,孩子才可能在過程中去學會新的技能,並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而不是採用拖延。

當然,孩子拖延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追求完美、僥倖心、專注力弱等,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拖延,我們爸爸媽媽都應該對孩子多一份關注,多一份探究,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愛,去瞭解問題背後的原因,也許問題就是答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