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有隋煬帝楊廣,楊勇就能當個好皇帝嗎?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和皇后獨孤氏的第二個兒子。

從立太子角度上,他其實沒有太大的優勢,排行老二,不是長子。

在他之前,哥哥楊勇在隋文帝登基後三天就被冊封為太子。

而在隋文帝臨終之前,也想重新立楊勇為儲君。

有了隋煬帝道德敗壞的反襯,大家似乎肯定楊勇是個“救世主”。

如果沒有楊廣的陷害,楊勇真的能當一個好皇帝嗎?

楊勇的優點

楊勇早在楊堅還是北周隨國公時,就被立為世子。

在隋文帝建國同年被立為太子。

除了他是嫡長子之外,肯定也有出色的才能。

楊堅從來沒有想過讓長子打頭陣,他很明白既然已經決定要走上帝王之路。

楊勇作為儲備的國君,要保護在後方,學習定國安邦。

楊勇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

在楊廣打天下的時候,他在守城。

在楊廣征江南的時候,他在學為君之道。

為了當一個好皇帝,他學習了二十年。

能在父母手下當二十年太子,楊勇的優點應該也是矚目的。

他長得帥,不過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兒子都長得不錯。

這點雖然在政治上沒有特別大的用處,起碼第一面很有親和力,手底下的人更願意親近他。

顏值即是正義啊!

他很好學,如果不好學,能學習二十幾年為君之道嗎?

雖然這不是他的本心,起碼他明白作為一國儲君的責任。

喜歡吟詩作對,為人溫和,頗有情調。

最主要的是他主張以人為本,以德治天下,頗有文景時期無為而治的味道。

治理剛剛穩定下來的國家似乎是不錯的理念。

楊勇的缺點

那麼看起來還不錯的太子楊勇,又為什麼被隋文帝和獨孤後廢掉?

真的僅僅因為楊廣的陷害嗎?

不一定。

楊勇最大的缺陷在於他率性,往小了說,他比較自我。

而在父母眼裡就是恣意妄為。

楊勇不喜歡獨孤後給他婚配的元氏,元氏是隋朝大將軍之女,北魏皇族後裔,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元氏本身很有武將的豪爽和耿直,不會曲意逢迎,這種特點放在一個武將身上很恰當。

作為太子妃,特別是楊勇這種風花雪月的太子的正妻,兩個人就有些格格不入。

沒有共同語言,沒有相同的脾氣性格,三觀不合。

楊勇很難喜歡這位出身高貴,目空一切的妻子。

這時候雲氏出現了,雲氏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歌女,會唱歌跳舞,撫琴奏樂。

出身不高,卻能曲意逢迎,投其所好。

楊勇非常喜歡這個小妾,和她生了三個兒子。

在古代或許算不了什麼大事。

明朝就特別喜歡選擇出身不高的淑女進宮為妃,防止後戚干政的情況。

但是在母親獨孤後眼裡可真是要了親命了。

獨孤後一生什麼都可以容忍,唯獨不能容忍男人對妻子的不忠貞。

女人一生只能有一個男人,男人為什麼一生不能只有一個女人?

自己的丈夫隋文帝貴為天子,還和她一夫一妻的生活著。

三宮六院全是虛設。

楊勇作為兒子,居然敢左擁右抱?

元氏剛烈,丈夫不喜歡自己,她就當丈夫不存在,直接跟婆婆打小報告。

沒過多久元氏一病就死了,從生病到去世前後就兩天。

獨孤後很懷疑是兒子楊勇毒死了元氏,為了立出身低賤的雲氏為正妻。

楊勇的風流韻事成了他和母親之間最大的裂縫。

快四十歲的楊勇實在不覺得自己多幾個妾有什麼問題,妻子又不是自己喜歡的,還不能追求自己的真愛嗎?

獨孤後覺得兒子沒有絲毫悔意,更加討厭大兒子了。

楊勇除了在感情上比較隨性,其他事情上更是如此。

他一用空就在太子宮裡,彈琴作曲,吟詩作對。

什麼都想講檔次,排場。

生活是需要高品質,更何況是當今太子的生活。

他想用打造一副黃金的鎧甲,穿在身上一定能彰顯他的身份。

隋文帝聽說了以後,開始懷疑大兒子是傻子。

鎧甲是上戰場護具,你又不上戰場,護具用純金打造,又笨重防禦力又未必提高。

隋文帝絕對是那個時代少有的“鳳凰男”。

雖然他出生貴族,可他特別講節約。

隋文帝每次吃飯就一個葷菜,想想慈禧每頓都108道菜。

隋文帝要是泉下有知,棺材板早就壓不住了。

隋文帝穿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當了皇帝以後,以前的舊衣服也都捨不得扔。

普通家長還好說,作為一國之君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而且隋朝並不是沒有錢。

楊勇就第一個看不慣父親這種病態的節儉。

不過他也明白,沒必要改變父親,可是他的父親卻想改變兒子。

隋文帝不止一次提醒兒子,少花點錢,別瞎講究。

楊勇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你歸你說,我歸我做。

最後隋文帝直接禁止所有大臣縱容太子講排場的劣性,大臣見到太子不許行大禮。

楊勇和父母之間從今天的角度看,說白了就是代溝而已。

個人作風和習慣的問題,父母或許看得很嚴重,好像不改就會死。

楊勇三十多歲,快四十歲,自己的兒子都成家立業了,他有自己的主張和三觀。

不是父母能輕易改變的。

雙方的隔閡和裂隙越來越大,這才讓楊廣看到了可乘之機。

能當個好皇帝嗎?

楊勇最大的性格特點是隨性,二十幾歲的人隨性,可以說他沒長大,可以說他閱歷少。

可楊勇都奔四的人了,依舊隨心隨欲,就成了缺點了。

不從君臣的角度出發,從孝順父母的角度來說,楊勇明明知道父母不喜歡,他還是要去做。

這不能算一種孝順的行為。

太子手下也有不少謀士大臣,他們不知道皇帝皇后不滿意太子嗎?

他們一定知道。

他們會不勸勸太子嗎?

他們一定會勸。

可事實證明楊勇從來沒有聽過手底下人一言半語。

他沒有君王該有的納諫之心。

楊廣在扳倒楊勇時,和宰相楊素聯手,為楊勇設下了不少的陷阱。

有人站出來替楊勇辯駁嗎?

除了楊勇的親家高熲為他說了幾句話,之後被罷官。

其他人完全是出於道義為楊勇說話,換言之,今天換了別人是嫡長子,要被廢除。

大臣們也會站出來,並不是為了楊勇本人。

說明他沒有的政治敏感和自己的勢力。

他缺乏作為一個政治家該有的頭腦。

這樣一個年僅四十的太子,即使繼位,最好也就是一個大家記不住的中庸皇帝。

最差是走陳後主的老路。

甚至未必有隋煬帝的功勳。

女人一生只能有一個男人,男人為什麼一生不能只有一個女人?

自己的丈夫隋文帝貴為天子,還和她一夫一妻的生活著。

三宮六院全是虛設。

楊勇作為兒子,居然敢左擁右抱?

元氏剛烈,丈夫不喜歡自己,她就當丈夫不存在,直接跟婆婆打小報告。

沒過多久元氏一病就死了,從生病到去世前後就兩天。

獨孤後很懷疑是兒子楊勇毒死了元氏,為了立出身低賤的雲氏為正妻。

楊勇的風流韻事成了他和母親之間最大的裂縫。

快四十歲的楊勇實在不覺得自己多幾個妾有什麼問題,妻子又不是自己喜歡的,還不能追求自己的真愛嗎?

獨孤後覺得兒子沒有絲毫悔意,更加討厭大兒子了。

楊勇除了在感情上比較隨性,其他事情上更是如此。

他一用空就在太子宮裡,彈琴作曲,吟詩作對。

什麼都想講檔次,排場。

生活是需要高品質,更何況是當今太子的生活。

他想用打造一副黃金的鎧甲,穿在身上一定能彰顯他的身份。

隋文帝聽說了以後,開始懷疑大兒子是傻子。

鎧甲是上戰場護具,你又不上戰場,護具用純金打造,又笨重防禦力又未必提高。

隋文帝絕對是那個時代少有的“鳳凰男”。

雖然他出生貴族,可他特別講節約。

隋文帝每次吃飯就一個葷菜,想想慈禧每頓都108道菜。

隋文帝要是泉下有知,棺材板早就壓不住了。

隋文帝穿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當了皇帝以後,以前的舊衣服也都捨不得扔。

普通家長還好說,作為一國之君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而且隋朝並不是沒有錢。

楊勇就第一個看不慣父親這種病態的節儉。

不過他也明白,沒必要改變父親,可是他的父親卻想改變兒子。

隋文帝不止一次提醒兒子,少花點錢,別瞎講究。

楊勇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你歸你說,我歸我做。

最後隋文帝直接禁止所有大臣縱容太子講排場的劣性,大臣見到太子不許行大禮。

楊勇和父母之間從今天的角度看,說白了就是代溝而已。

個人作風和習慣的問題,父母或許看得很嚴重,好像不改就會死。

楊勇三十多歲,快四十歲,自己的兒子都成家立業了,他有自己的主張和三觀。

不是父母能輕易改變的。

雙方的隔閡和裂隙越來越大,這才讓楊廣看到了可乘之機。

能當個好皇帝嗎?

楊勇最大的性格特點是隨性,二十幾歲的人隨性,可以說他沒長大,可以說他閱歷少。

可楊勇都奔四的人了,依舊隨心隨欲,就成了缺點了。

不從君臣的角度出發,從孝順父母的角度來說,楊勇明明知道父母不喜歡,他還是要去做。

這不能算一種孝順的行為。

太子手下也有不少謀士大臣,他們不知道皇帝皇后不滿意太子嗎?

他們一定知道。

他們會不勸勸太子嗎?

他們一定會勸。

可事實證明楊勇從來沒有聽過手底下人一言半語。

他沒有君王該有的納諫之心。

楊廣在扳倒楊勇時,和宰相楊素聯手,為楊勇設下了不少的陷阱。

有人站出來替楊勇辯駁嗎?

除了楊勇的親家高熲為他說了幾句話,之後被罷官。

其他人完全是出於道義為楊勇說話,換言之,今天換了別人是嫡長子,要被廢除。

大臣們也會站出來,並不是為了楊勇本人。

說明他沒有的政治敏感和自己的勢力。

他缺乏作為一個政治家該有的頭腦。

這樣一個年僅四十的太子,即使繼位,最好也就是一個大家記不住的中庸皇帝。

最差是走陳後主的老路。

甚至未必有隋煬帝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