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絕大多數孕媽產檢時,都怕聽醫生說這4個字!

很多孕媽都把懷孕後的每次產檢比作一場戰役,小編覺得極貼切!懷孕確實是寶寶與孕媽一起並肩作戰的過程!

糖耐量檢查是正常的,勝利!

唐氏綜合症篩查過了,勝利!

超聲大排畸是正常的,

勝利!

......

但是,好不容易熬到了孕中晚期,產檢時醫生看了檢查報告單,對你說:胎位不正!

此刻,相信絕大多數孕媽都會震(meng)驚(bi),不禁發問:之前超聲檢查都好好的啊,怎麼突然就胎位不正了呢!寶寶為什麼會胎位不正啊?如果胎位不正,是不是就得剖腹產啊?

別急,胎位不正也沒大家想像中那麼恐怖啦!

01

什麼是胎位不正?

一般來說,孕28周前,寶寶都比較小巧,還可以在媽媽肚子裡游來遊去,沒有固定的姿勢;但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到了32周以後,子宮對他來說就相對擁擠了,這個時候他的姿勢就比較固定了。

絕大多數寶寶都是頭朝下、後腦勺朝著前面,這就是胎位正;這種胎位也最有利於後續分娩過程。

除了這種胎位以外,

其他體位都屬於胎位不正,主要包括以下3種:

1. 枕後位

寶寶雖然腦袋也是朝下,但後腦勺不是超前,而是朝後。這種情況會給順產帶來一定不便,不過好歹大部分寶寶還是可以順產的;

2. 臀位

最常見的一種胎位不正,寶寶屁股沖下蹲著,或者伸直了一條腿,呈“金雞獨立”樣;

3. 橫位

寶寶直接平躺在肚子裡。

02

為何會胎位不正?

一般出現胎位不正,孕媽自身的原因居多。

寶寶活動範圍過大:孕媽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等;

寶寶活動範圍過小:孕媽羊水過少、子宮畸形(如子宮縱膈)、雙胎甚至多胎等。

胎頭銜接受阻:骨盆狹窄、前置胎盤、胎兒過大等。

寶寶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也會引發胎位不正。

03

還有糾正的機會嗎?

當然有!研究顯示,

90%的胎位不正後續都會自行“轉正”的!

但是,如果孕28周之後胎位還是不正,就必須重視了,孕28~34周之間是糾正胎位不正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了,等到孕38周之後就很難糾正了。

1. 胸膝臥位法

通常來說,沒有併發症的孕媽可嘗試“胸膝臥位”來糾正胎位。一次5~10分鐘,一天2~3次。

具體做法:

(1)跪姿,抬高臀部,讓大小腿成直角,前臂撐地;

(2)保持大小腿直角,壓低前身,手撐開平放於地面,胸部儘量貼地。

各位孕媽要注意,需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醫生的指導進行上述動作,千萬不要勉強。如果孕媽有前置胎盤、先兆早產、心臟疾病、胎兒有臍帶纏繞等情況,就不適合做了。

但是,近期研究對上述方法的有效性產生了爭議,覺得這個動作對於改變胎兒體位並沒有幫助。能“轉正”的胎兒即使不做這個也能自動“轉正”,不能“轉正”的胎兒做了也沒用。

所以各位孕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再來決定是否採用。

2. 手法矯正

目前臨床工作中醫患矛盾較多,該方法雖然成功率較高,但實施起來有一定風險,所以應用的也越來越少。

一般是在孕37周後進行,一旦矯正過程中出現臨產徵兆或是出現胎盤早剝,可以立即行剖宮產,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安全。

04

胎位不正還能順產嗎?

目前來看,如果寶寶是臀位多以剖宮產為主,但也不是不能順產。

如果臀位元還想順產,需要滿足很多條件,具體還是需要產科醫生根據孕媽和胎兒的情況綜合來看,做好充分的產前評估。

再來決定是否採用。

2. 手法矯正

目前臨床工作中醫患矛盾較多,該方法雖然成功率較高,但實施起來有一定風險,所以應用的也越來越少。

一般是在孕37周後進行,一旦矯正過程中出現臨產徵兆或是出現胎盤早剝,可以立即行剖宮產,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安全。

04

胎位不正還能順產嗎?

目前來看,如果寶寶是臀位多以剖宮產為主,但也不是不能順產。

如果臀位元還想順產,需要滿足很多條件,具體還是需要產科醫生根據孕媽和胎兒的情況綜合來看,做好充分的產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