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雲棲大會超詳乾貨:馬雲投入千億成立達摩院,要比阿裡活更久

智東西 文 | Lina 漠影 Origin

在智東西頭條號回復“馬雲”,獲取阿裡雲棲大會現場PPT下載!

智東西10月11日消息,今天,2017年阿裡雲棲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正式開幕,這是阿裡雲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會議,

為期四天(11-14日),由2個主論壇,超過120場分論壇組成,參會人數達到了4萬人。

智東西作為特邀媒體,在接下來幾天裡將在雲棲大會現場帶來一系列重磅報導~本文除了開幕主論壇的核心乾貨內容,還附上馬雲現場演講全程視頻、以及幾位元阿裡巴巴核心技術大佬的演講PPT近百張。

這是雲棲大會舉辦的第八年(由開發者大會演進而來),本年的主題是“飛天智慧”,在開幕式的主論壇上,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用將近40分鐘的時間詳細講述了阿裡投資一千億人民幣成立的全球研究院——“達摩院”的想法,以及科學家和企業家之間在新時代的關係。

馬雲還提出了達摩院的三個原則:一定要活得比阿裡久;至少要服務世界20億人口;必須要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

馬雲之後,阿裡雲總裁胡曉明發佈了阿裡雲的十余項硬體、軟體、服務產品。其中有阿裡全新自研的雷神伺服器,也有新一代高性能資料庫POLARBD,還有按秒計費的高彈性雲計算服務等。

順便一提的是,昨晚,阿裡巴巴股價上漲,市值一度突破了4700億美元,

超過了世界最大雲服務商亞馬遜~不過,收盤時阿裡股價回落,市值停在4630億美元,仍略低於亞馬遜。

一、成立阿裡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

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了包含了新零售、新科技、新金融、新製造、新能源的“五新”理論。

而今年,馬雲則全程在介紹阿裡巴巴全球研究院——阿裡巴巴達摩院(DAMO,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Outlook)。

阿裡巴巴達摩院是一個研究性機構,包括了全球性自建實驗室、高校合作實驗室、以及產學研開放平臺三個部分,由阿裡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

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畫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高校合作實驗室則包括浙江大學-阿裡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美國伯克利大學聯合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阿裡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清華大學-螞蟻金服數字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以及等一系列阿裡巴巴創新研究計畫。

達摩院還將與這些高校設立產學研開發平臺,以資料智慧、金融科技、人機自然交互、智聯網等為主題,讓更多的高校、教授、實驗室參與進來,同步研發多個項目。

而且,阿裡巴巴達摩院還引進了由全球10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包括世界人工智慧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散式運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畫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二、前18年公司內部不准提建立研究院

馬雲說,在BAT中,阿裡巴巴一直被認為是技術最薄弱的一家。但是,18年來阿裡隊技術的投入超過大家的想像,整個阿裡擁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沒有一天停下對技術的投入和發展。只是因為阿裡的商業做得太好了,所以技術被忽視了。

在阿裡的18年歷史中,尤其是前10年裡,絕對不允許公司內部提出成立研發部門、研究院的事情。在前10年裡,阿裡每天想的事都是“如何活下來”而絕大部分研究院其實研而不發,沒有資金、沒有盈利、研究院無從談起。

而18年後,阿裡想明白了。阿裡要做一個跟微軟研究院、英特爾研究院、貝爾研究院不同的研究院,有了阿裡18年來的技術資料積累,有了全球5億消費者的支援,有了大量優秀的商業模式,現在阿裡可以做一個“想明白了的”研究院——達摩院。

三、兩周前剛拍版定的名字

首先從名字說起,達摩院這個聽起來非常佛學的名字,其實起名就是兩個禮拜以前的事。兩個禮拜前,馬雲說自己接到下屬一個電話,告訴他阿裡研究院這個名字已經有了,那麼我們該叫什麼呢?研究院?社科院?

馬雲說,“不一定要叫這種(嚴肅的)名字嘛,我覺得叫達摩院就很好。叫達摩院這個名字會不會很奇怪?沒事,雅虎剛叫出來耶很奇怪,穀歌剛叫出來也很奇怪,Intel我至今沒搞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都叫著叫著就習慣了。”

阿裡將會學習貝爾實驗室、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的經驗,但也要走出自己的路。今天中國的人才、技術、資本、擔當,都可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院。

四、達摩院一定要活得比阿裡久

馬雲為達摩院提出了三個原則:

1)一定要活得比阿裡久。

馬雲說,達摩院是阿裡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有一天即使阿裡巴巴不在了,達摩院也要繼續存在。如果阿裡要活102年(現在已經18年了),那麼達摩院至少還要再活85年。

2)至少要服務世界20億人口。

阿裡巴巴需要在2036年之前參與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目前阿裡已經是第21大經濟體——為全世界解決1億就業,服務20億消費者,為1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空間。而達摩院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生的。

3)必須要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

一個研究院僅僅為了興趣(Fun)或是僅僅為了盈利(Profit)來做研究都是不行的,達摩院是一個解決問題+興趣+盈利(Solving Problems with Fun and Profit)的研究院。

今天的阿裡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公司,擁有海量的資源、人才、商業模式的阿裡不能只為賺取利益為唯一目的。21世紀,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要解決偉大的問題。阿裡需要對世界未來有擔當,解決人類普惠共用、可持續發展、健康幸福的問題。

此外,還有一條,那就是——達摩院必須要有自己盈利的能力,要靠自己賺錢。這是達摩院跟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最大不同之一。阿裡巴巴達摩院不是阿裡體系內的達摩院,而是獨立的經濟體。

未來,阿裡巴巴的利潤不是靠市場規模市場預算取得的,而是技術帶來的利潤。

當然,賺錢並不是立刻的事情,阿裡未來5年會先對達摩院投入一千億人民幣啟動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建設實驗室、招募人才。

馬雲認為,在我國,企業家和科學家存在割裂,企業家認為科學家研而不發,科學家則認為企業家一心求財。在新時代,企業家需要與科學家結合,企業家要有味人類造福的擔當,而所有科學家也要有企業家的結果、效率、公平意識。

五、機器不能有智慧,機器可以有智慧

最後,馬雲又提到了之前對於人工智慧和人類大腦的思考——也就是之前面對AlphaGo語出驚人的評價:So TM What。讓機器和人類比下象棋,就像讓人類跟汽車賽跑一樣沒有意義。

人類有關懷、愛、價值觀,這讓人類有了智慧——機器做不到智慧,但是機器能夠有智慧。人類現在對大腦的認知只有8%,讓機器向人學習思考方式好不到哪兒去。機器不是要像人一樣思考,但需要像人一樣會學習。

六、又軟又硬的阿裡雲:一大波廣告+重磅發佈

馬雲講過很多段子過後,阿裡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則直接扔出了一大堆鋪面而來的乾貨,非常幹,也非常硬。

然後,是又一波阿裡雲計算的成果介紹。

胡曉明說,阿裡雲得益於中國的產業轉型,已經成為全世界雲計算增長最快的公司。阿裡雲有超過100萬付費用戶,超過80%的創業公司把代碼放在阿裡雲的平臺上,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500強企業開始使用阿裡的雲服務。

1)阿裡雲:為創業公司、大企業、政府服務升級提供計算支援

有意思的是,胡曉明在講雲計算的時候,並沒有太多地扯到人工智慧,而是講雲計算要怎麼服務產業升級,他表示,阿裡的雲計算正在跟服務業和製造業發生緊密的聯繫。

胡曉明把阿裡雲目前主要服務的物件列了一大堆,總結下來,大致有三類:小企業(創企)、大公司、政府。

在小微企業方面,杭州正在推動“10萬企業上雲”的活動——將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大量企業服務搬到阿裡雲上來。胡曉明稱,在上雲之後,通過阿裡雲提供的計算服務對資料的挖掘支援,智慧製造才能真正開始。

阿裡雲具體是怎麼來提供這個支援的(以及用了阿裡雲有什麼好處)?胡曉明舉了一大堆大企業的例子來說明——真的是一大堆。

這些例子又分為雲服務主要作用的三大方向——計算、存儲、安全。

計算方面,阿裡雲把資料彙聚到一起,通過高性能計算進行資料採擷與方案優化。比如阿裡雲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優化了恒逸的發電技術,每提升1%的效率,就能節省450噸煤。

華大基因與阿裡共同開展2020計畫, 用2000塊以下的成本,在24小時內對自己的基因完成測序。

而在存儲方面,比如飛利浦中國的全部資料中心都搬到了阿裡雲之上,IT運維成本縮減了50%。南京銀行的資料從IBM提供的傳統實體機資料中心上遷移下來,轉移到阿裡雲上。

而在安全方面,全球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使用阿裡雲的安全技術攔截超過90%的網路攻擊,抵禦惡意發票。

除了服務企業,阿裡雲也在為政府的服務升級提供支援。

比如浙江近水樓臺先得月,正在進行“資料多跑路,百姓少跑路”的服務型政府轉型,阿裡提供的資料庫、互聯網架構能力、資料平臺能夠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説明老百姓在辦理相關事務時可以多使用遠端服務,或者得到更多資訊支援。

國家稅務總局也在通過阿裡雲進行稅務大資料分析。

在人工智慧已經讓大家審美疲勞過後,胡曉明又重新說起了一些阿裡雲更實際的作用: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為大企業轉型、為政府提高服務提供支援。

2)阿裡雲機關槍:十餘款軟硬體齊發佈

而要提供規模龐大的計算、存儲、安全服務支援,就離不開強大的硬體、軟體、架構支援。於是胡胡曉明跟機關槍一樣一口氣發佈了阿裡雲的十幾款新軟硬體產品。在此我們按分類的邏輯來介紹。

首先在硬體方面,首先發佈了阿裡雲雷神自研伺服器,完全由阿裡雲研發。它採用模組化設計,支援異構加速,因此對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的支持性也較高,其計算性能相對現在提升了50%

然後是神龍雲伺服器,它服務的是有更多要求的專業客戶。它既能提供物理機的穩定,又有虛擬機器的彈性,而且還可以支援再次的虛擬化,依靠它,阿裡雲得以打通專有雲的平臺服務。

在軟體這一邊,阿裡雲首先拿出了新一代的高性能資料庫,它的性能提升了6倍,而成本降低了90%,還100%相容MySQL。它的單個資料庫實例容量最大規格為100TB,而且是共用存儲,能夠快速擴容。

資料庫之外,阿裡雲還祭出了新一代計算平臺MaxCompute+PAI。這一計算平臺的性能提升了兩倍,在全球的BigBench測評中排名第一。

在有軟硬體的支援之後,阿裡雲拿出了一系列的服務。

先是全球最具性價比彈性計算服務,阿裡雲為此自研了計算虛擬化技術,還反傳統地推出了秒級擊飛的模式,算一秒鐘收一秒鐘的錢,果然是非常彈性。

接著著是智慧存儲,其特點在於存儲的同時就可以進行資料採擷,不用再調出資料、應用額外的工具另行計算。存儲的同時完成計算。

還有阿裡專有雲:直接開一輛載著伺服器的卡車進入企業廠房,提供專門的資料計算服務。這使得它擁有金融級容災能力,滿足企業高性能需求,也相容數十家硬體廠商,支援超快速交付。

計算和存儲都覆蓋之後,阿裡雲對資料還有新的全鏈路資料加密方案服務,如果其客戶在晶片層級有加密服務還會有額外的最高等級加密。

此外,阿裡雲還發佈了通過雲計算渲染把城市三維圖像呈現出來的DataV 3D城市,它擁有百萬級地標,同時支持十萬個三維建築圖,即時交通圖景,能夠極大地方便城市規劃與管理。

此外還有為阿裡雲進軍IoT提供支援的邊緣計算閘道,它是搭建雲端一體化IOT的基礎設施,作用是推動物聯網向智聯網發展。

更遠一些,阿裡雲還有面向未來的終極計算——量子計算。

阿裡雲和中科院提前幾年佈局了這一研究方向。目前,阿裡在籌建自己的量子計算團隊,將在軟體、硬體、演算法上更多投入,找到量子計算的應用。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東西是,阿裡雲碼上公益平臺。這是一個為公益組織提供説明的開發者平臺,它連結志願者和公益組織,説明其進行公益產品的開發。

七、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 王堅的思考 城市大腦

去年在這裡我們講到智慧城市的發展,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

我後來想了很多,人類是大自然的偉大發明。

未來會有80%的生活在城市,城市發展對資源的佔用是驚人的,每位小車成員佔用80平米的道路面積。

人類是逃不出自己發明的城市,人類發展到最後是需要解決資源的問題。

在城市裡,今天我們是生活在道路的孤島上;這個孤島被道路給佔據了。

資料資源會成為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而這個自然資源和過去的土地資源有很大的區別。

有了資料資源,借助城市大腦,資料消滅了從攝像頭到紅綠燈的距離,阿裡巴巴去年從去年開始在蕭山試點。

15分鐘一次信號燈控制策略更新,在杭州的城市大腦,資料成為了警力,每天有120萬輛車在路面形式,50%的路過快速路,每輛車在高架上的行駛時間節省大約10%。

蘇州的城市大腦,資料改變了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兩個公交試點的客流量分別增加了17%和10%。

城市大腦成為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城市資料資源的即時處理、城市運行狀態的即時分析、城市工控資源的即時調配。

2022年亞運會時的蕭山,城市大腦成為城市必須的基礎設施。

八、杭州:崛起的電子商務之都、移動支付之城

順便一提,根據浙江省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介紹,這些年裡,隨著杭州政府的大力推進,再加上阿裡巴巴、海康威視、浙大人工智慧實驗室、枝江實驗室等產學研機構的入駐,杭州市已經形成資訊經濟引領,服務業主導的產業格局。資訊經濟已經連續十個季度增幅10%以上,占杭州GDP比重達到了25%,而杭州也憑藉著11.28%的淨人才流入率位居全國第一。

在北上廣深等老牌一線城市之外,杭州正逐漸崛起,成為資訊時代的新型城市。而在智東西本次的杭州之行中也頗有感觸,不僅整個城市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業(支付寶的天下~)異常發達,而且開會的這個雲棲小鎮平時基本沒什麼人,唯有在開雲棲大會的時候熱鬧不已,酒店餐館全部爆滿,簡直是專為阿裡雲棲大會而造的城鎮。

結語:達摩院,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

隨著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新零售等領域的不斷落地,雲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為AI提供強大計算能力,而是逐漸延展成為一個承載各項人工智慧技能的計算平臺,也成為了AI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前18年裡,馬雲不允許公司內部提出成立研究院的事情,因為阿裡要專心思考如何活下來。而18年後,馬雲花了整場演講詳細介紹這個阿裡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的建立可以看作是阿裡步入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此後阿裡將會進一步投入研發,逐步轉型成AI時代的科技公司。

達摩院還將與這些高校設立產學研開發平臺,以資料智慧、金融科技、人機自然交互、智聯網等為主題,讓更多的高校、教授、實驗室參與進來,同步研發多個項目。

而且,阿裡巴巴達摩院還引進了由全球10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包括世界人工智慧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散式運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畫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二、前18年公司內部不准提建立研究院

馬雲說,在BAT中,阿裡巴巴一直被認為是技術最薄弱的一家。但是,18年來阿裡隊技術的投入超過大家的想像,整個阿裡擁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沒有一天停下對技術的投入和發展。只是因為阿裡的商業做得太好了,所以技術被忽視了。

在阿裡的18年歷史中,尤其是前10年裡,絕對不允許公司內部提出成立研發部門、研究院的事情。在前10年裡,阿裡每天想的事都是“如何活下來”而絕大部分研究院其實研而不發,沒有資金、沒有盈利、研究院無從談起。

而18年後,阿裡想明白了。阿裡要做一個跟微軟研究院、英特爾研究院、貝爾研究院不同的研究院,有了阿裡18年來的技術資料積累,有了全球5億消費者的支援,有了大量優秀的商業模式,現在阿裡可以做一個“想明白了的”研究院——達摩院。

三、兩周前剛拍版定的名字

首先從名字說起,達摩院這個聽起來非常佛學的名字,其實起名就是兩個禮拜以前的事。兩個禮拜前,馬雲說自己接到下屬一個電話,告訴他阿裡研究院這個名字已經有了,那麼我們該叫什麼呢?研究院?社科院?

馬雲說,“不一定要叫這種(嚴肅的)名字嘛,我覺得叫達摩院就很好。叫達摩院這個名字會不會很奇怪?沒事,雅虎剛叫出來耶很奇怪,穀歌剛叫出來也很奇怪,Intel我至今沒搞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都叫著叫著就習慣了。”

阿裡將會學習貝爾實驗室、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的經驗,但也要走出自己的路。今天中國的人才、技術、資本、擔當,都可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院。

四、達摩院一定要活得比阿裡久

馬雲為達摩院提出了三個原則:

1)一定要活得比阿裡久。

馬雲說,達摩院是阿裡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有一天即使阿裡巴巴不在了,達摩院也要繼續存在。如果阿裡要活102年(現在已經18年了),那麼達摩院至少還要再活85年。

2)至少要服務世界20億人口。

阿裡巴巴需要在2036年之前參與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目前阿裡已經是第21大經濟體——為全世界解決1億就業,服務20億消費者,為1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空間。而達摩院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生的。

3)必須要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

一個研究院僅僅為了興趣(Fun)或是僅僅為了盈利(Profit)來做研究都是不行的,達摩院是一個解決問題+興趣+盈利(Solving Problems with Fun and Profit)的研究院。

今天的阿裡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公司,擁有海量的資源、人才、商業模式的阿裡不能只為賺取利益為唯一目的。21世紀,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要解決偉大的問題。阿裡需要對世界未來有擔當,解決人類普惠共用、可持續發展、健康幸福的問題。

此外,還有一條,那就是——達摩院必須要有自己盈利的能力,要靠自己賺錢。這是達摩院跟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最大不同之一。阿裡巴巴達摩院不是阿裡體系內的達摩院,而是獨立的經濟體。

未來,阿裡巴巴的利潤不是靠市場規模市場預算取得的,而是技術帶來的利潤。

當然,賺錢並不是立刻的事情,阿裡未來5年會先對達摩院投入一千億人民幣啟動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建設實驗室、招募人才。

馬雲認為,在我國,企業家和科學家存在割裂,企業家認為科學家研而不發,科學家則認為企業家一心求財。在新時代,企業家需要與科學家結合,企業家要有味人類造福的擔當,而所有科學家也要有企業家的結果、效率、公平意識。

五、機器不能有智慧,機器可以有智慧

最後,馬雲又提到了之前對於人工智慧和人類大腦的思考——也就是之前面對AlphaGo語出驚人的評價:So TM What。讓機器和人類比下象棋,就像讓人類跟汽車賽跑一樣沒有意義。

人類有關懷、愛、價值觀,這讓人類有了智慧——機器做不到智慧,但是機器能夠有智慧。人類現在對大腦的認知只有8%,讓機器向人學習思考方式好不到哪兒去。機器不是要像人一樣思考,但需要像人一樣會學習。

六、又軟又硬的阿裡雲:一大波廣告+重磅發佈

馬雲講過很多段子過後,阿裡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則直接扔出了一大堆鋪面而來的乾貨,非常幹,也非常硬。

然後,是又一波阿裡雲計算的成果介紹。

胡曉明說,阿裡雲得益於中國的產業轉型,已經成為全世界雲計算增長最快的公司。阿裡雲有超過100萬付費用戶,超過80%的創業公司把代碼放在阿裡雲的平臺上,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500強企業開始使用阿裡的雲服務。

1)阿裡雲:為創業公司、大企業、政府服務升級提供計算支援

有意思的是,胡曉明在講雲計算的時候,並沒有太多地扯到人工智慧,而是講雲計算要怎麼服務產業升級,他表示,阿裡的雲計算正在跟服務業和製造業發生緊密的聯繫。

胡曉明把阿裡雲目前主要服務的物件列了一大堆,總結下來,大致有三類:小企業(創企)、大公司、政府。

在小微企業方面,杭州正在推動“10萬企業上雲”的活動——將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大量企業服務搬到阿裡雲上來。胡曉明稱,在上雲之後,通過阿裡雲提供的計算服務對資料的挖掘支援,智慧製造才能真正開始。

阿裡雲具體是怎麼來提供這個支援的(以及用了阿裡雲有什麼好處)?胡曉明舉了一大堆大企業的例子來說明——真的是一大堆。

這些例子又分為雲服務主要作用的三大方向——計算、存儲、安全。

計算方面,阿裡雲把資料彙聚到一起,通過高性能計算進行資料採擷與方案優化。比如阿裡雲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優化了恒逸的發電技術,每提升1%的效率,就能節省450噸煤。

華大基因與阿裡共同開展2020計畫, 用2000塊以下的成本,在24小時內對自己的基因完成測序。

而在存儲方面,比如飛利浦中國的全部資料中心都搬到了阿裡雲之上,IT運維成本縮減了50%。南京銀行的資料從IBM提供的傳統實體機資料中心上遷移下來,轉移到阿裡雲上。

而在安全方面,全球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亞洲航空使用阿裡雲的安全技術攔截超過90%的網路攻擊,抵禦惡意發票。

除了服務企業,阿裡雲也在為政府的服務升級提供支援。

比如浙江近水樓臺先得月,正在進行“資料多跑路,百姓少跑路”的服務型政府轉型,阿裡提供的資料庫、互聯網架構能力、資料平臺能夠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説明老百姓在辦理相關事務時可以多使用遠端服務,或者得到更多資訊支援。

國家稅務總局也在通過阿裡雲進行稅務大資料分析。

在人工智慧已經讓大家審美疲勞過後,胡曉明又重新說起了一些阿裡雲更實際的作用: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為大企業轉型、為政府提高服務提供支援。

2)阿裡雲機關槍:十餘款軟硬體齊發佈

而要提供規模龐大的計算、存儲、安全服務支援,就離不開強大的硬體、軟體、架構支援。於是胡胡曉明跟機關槍一樣一口氣發佈了阿裡雲的十幾款新軟硬體產品。在此我們按分類的邏輯來介紹。

首先在硬體方面,首先發佈了阿裡雲雷神自研伺服器,完全由阿裡雲研發。它採用模組化設計,支援異構加速,因此對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的支持性也較高,其計算性能相對現在提升了50%

然後是神龍雲伺服器,它服務的是有更多要求的專業客戶。它既能提供物理機的穩定,又有虛擬機器的彈性,而且還可以支援再次的虛擬化,依靠它,阿裡雲得以打通專有雲的平臺服務。

在軟體這一邊,阿裡雲首先拿出了新一代的高性能資料庫,它的性能提升了6倍,而成本降低了90%,還100%相容MySQL。它的單個資料庫實例容量最大規格為100TB,而且是共用存儲,能夠快速擴容。

資料庫之外,阿裡雲還祭出了新一代計算平臺MaxCompute+PAI。這一計算平臺的性能提升了兩倍,在全球的BigBench測評中排名第一。

在有軟硬體的支援之後,阿裡雲拿出了一系列的服務。

先是全球最具性價比彈性計算服務,阿裡雲為此自研了計算虛擬化技術,還反傳統地推出了秒級擊飛的模式,算一秒鐘收一秒鐘的錢,果然是非常彈性。

接著著是智慧存儲,其特點在於存儲的同時就可以進行資料採擷,不用再調出資料、應用額外的工具另行計算。存儲的同時完成計算。

還有阿裡專有雲:直接開一輛載著伺服器的卡車進入企業廠房,提供專門的資料計算服務。這使得它擁有金融級容災能力,滿足企業高性能需求,也相容數十家硬體廠商,支援超快速交付。

計算和存儲都覆蓋之後,阿裡雲對資料還有新的全鏈路資料加密方案服務,如果其客戶在晶片層級有加密服務還會有額外的最高等級加密。

此外,阿裡雲還發佈了通過雲計算渲染把城市三維圖像呈現出來的DataV 3D城市,它擁有百萬級地標,同時支持十萬個三維建築圖,即時交通圖景,能夠極大地方便城市規劃與管理。

此外還有為阿裡雲進軍IoT提供支援的邊緣計算閘道,它是搭建雲端一體化IOT的基礎設施,作用是推動物聯網向智聯網發展。

更遠一些,阿裡雲還有面向未來的終極計算——量子計算。

阿裡雲和中科院提前幾年佈局了這一研究方向。目前,阿裡在籌建自己的量子計算團隊,將在軟體、硬體、演算法上更多投入,找到量子計算的應用。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東西是,阿裡雲碼上公益平臺。這是一個為公益組織提供説明的開發者平臺,它連結志願者和公益組織,説明其進行公益產品的開發。

七、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 王堅的思考 城市大腦

去年在這裡我們講到智慧城市的發展,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

我後來想了很多,人類是大自然的偉大發明。

未來會有80%的生活在城市,城市發展對資源的佔用是驚人的,每位小車成員佔用80平米的道路面積。

人類是逃不出自己發明的城市,人類發展到最後是需要解決資源的問題。

在城市裡,今天我們是生活在道路的孤島上;這個孤島被道路給佔據了。

資料資源會成為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而這個自然資源和過去的土地資源有很大的區別。

有了資料資源,借助城市大腦,資料消滅了從攝像頭到紅綠燈的距離,阿裡巴巴去年從去年開始在蕭山試點。

15分鐘一次信號燈控制策略更新,在杭州的城市大腦,資料成為了警力,每天有120萬輛車在路面形式,50%的路過快速路,每輛車在高架上的行駛時間節省大約10%。

蘇州的城市大腦,資料改變了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兩個公交試點的客流量分別增加了17%和10%。

城市大腦成為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城市資料資源的即時處理、城市運行狀態的即時分析、城市工控資源的即時調配。

2022年亞運會時的蕭山,城市大腦成為城市必須的基礎設施。

八、杭州:崛起的電子商務之都、移動支付之城

順便一提,根據浙江省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介紹,這些年裡,隨著杭州政府的大力推進,再加上阿裡巴巴、海康威視、浙大人工智慧實驗室、枝江實驗室等產學研機構的入駐,杭州市已經形成資訊經濟引領,服務業主導的產業格局。資訊經濟已經連續十個季度增幅10%以上,占杭州GDP比重達到了25%,而杭州也憑藉著11.28%的淨人才流入率位居全國第一。

在北上廣深等老牌一線城市之外,杭州正逐漸崛起,成為資訊時代的新型城市。而在智東西本次的杭州之行中也頗有感觸,不僅整個城市的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業(支付寶的天下~)異常發達,而且開會的這個雲棲小鎮平時基本沒什麼人,唯有在開雲棲大會的時候熱鬧不已,酒店餐館全部爆滿,簡直是專為阿裡雲棲大會而造的城鎮。

結語:達摩院,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

隨著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新零售等領域的不斷落地,雲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為AI提供強大計算能力,而是逐漸延展成為一個承載各項人工智慧技能的計算平臺,也成為了AI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前18年裡,馬雲不允許公司內部提出成立研究院的事情,因為阿裡要專心思考如何活下來。而18年後,馬雲花了整場演講詳細介紹這個阿裡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的建立可以看作是阿裡步入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此後阿裡將會進一步投入研發,逐步轉型成AI時代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