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可燃冰國家儲量排名:中國可燃冰儲量全球第一

每日財經網訊 可燃冰國家儲量排名: 中國可燃冰儲量全球第一,中國可燃冰儲量在全球遙遙領先,“祖國媽媽”再也不擔心石油危機了。

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種固態物質,存在於海底或陸地凍土帶內,因可像固體酒精一樣直接點燃,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可燃冰”。1立方米可燃冰可釋放出160~180立方米的天然氣,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因此是世界各國爭相研究、勘探的重點,

未來有望取代石油。

20世紀80年代初起,世界各主要資源國都將可燃冰開發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在近些年全球新一輪的可燃冰勘查開採熱潮中,美、日、印、德等國紛紛將可燃冰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納入其國家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編制了詳細的發展路線圖。

目前,全球可燃冰研發活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和印度等國。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也制定了試采計畫。日本於2013年和今年在同一海域進行了兩次試采,均因出砂問題失敗。

2010年底,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探成果報告》通過終審,

科考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鑽探目標區內圈定11個可燃冰礦體,顯現出良好的資源潛力。“海洋六號”入列後,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區域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調查海域包括瓊東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東沙海域等區域,調查的重點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礎上圈定重點勘探區域。

試采現場指揮部地質組組長陸敬安說,勘探顯示,神狐海域有11個礦體、面積128平方公里,資源儲存量1500億立方米,相當於1.5億噸石油儲量,“成功試采意味著這些儲量都有望轉化成可利用的寶貴能源”。

神狐海域可燃冰儲量還只是我國可燃冰蘊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員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佈面積5242平方公里;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樣也有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必備條件……此次試采實現了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完全自主創新可燃冰儲量豐富,但是如果一直只躺在南海海底,則發揮不了其價值。但可燃冰開採難度巨大,迄今鮮有國家嘗試。

據估計,在我國215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區下,可燃冰的遠景資源量可達350億噸油當量,我國海域可燃冰控制資源量達40億噸油當量。按照中國戰略規劃的安排,2006~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2050年,中國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

迄今鮮有國家嘗試。

據估計,在我國215萬平方公里的凍土區下,可燃冰的遠景資源量可達350億噸油當量,我國海域可燃冰控制資源量達40億噸油當量。按照中國戰略規劃的安排,2006~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2050年,中國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