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名妓去世,張大千為她作畫,齊白石為她題碑,人們捐款厚葬

一個風塵女子,一生中竟兩次與歷史風雲際會,比起古代的蘇小小、薛濤這樣以歌舞詩詞傳為佳話者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她就是晚清名妓賽金花,一生三次嫁作人婦,又三番淪入煙花,

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女人。

今天從現存的一些老照片來看,賽金花本人似乎並沒有令人驚豔的傾國之色,她更像是一樹氣息曖昧的夜繁花,在歷史的風煙深處,閃爍著幽麗的光芒。

賽金花原籍安徽黟縣,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於一個士紳家庭。

母親病逝後,隨父親移居到蘇州。賽金花天生麗質,從小就常引得過往的行人都對她行注目禮。1886年,在一個遠房親戚的引薦下,十四歲的賽金花來到了香風細細的花船上,成了一名賣笑不賣身的“清倌人”,改名為傅彩雲。沒過多久,笑靨如花、柔情似水的賽金花就紅遍了蘇州。這時的賽金花越發光彩照人,豔光四射。

1900年7月21日,八國聯軍殺進北京城,老百姓死傷枕藉。在度過了戰爭初期的混亂和動盪之後,聯軍的士兵從燒殺搶掠的亢奮中漸漸恢復過來,開始對北京實行分區佔領,著手恢復秩序。北京最早恢復的商業活動,竟然是娼業。八大胡同的業務超常繁盛,聯軍的大兵們在京城裡四下亂竄,尋花問柳。

慈禧太后跑了,但是賽金花還留在了八大胡同裡。賽金花當時住在八大胡同之一的石頭胡同,而石頭胡同當時正好歸德軍管轄。那一夜德國兵闖進石頭胡同,敲響了賽金花的房門。讓德國兵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位名噪一時的煙花女子,居然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士兵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她居然還很鎮定地向一個小軍官問起了德國的某某先生和夫人,

而那某某先生和夫人都是德國的上層人物,並且家喻戶曉。她還順手拿出了和這些德國要人的合影照片來給這幾個德國大兵看。德國兵一時弄不清她的來歷,只好打道回府。

第二天清晨,德軍派來兩個士兵,開著一輛轎車,堂而皇之地把她接回司令部。這才有了賽金花和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的歷史性會見。就這樣,賽金花成了德國司令部的座上客,她常常身著男裝,

腳蹬皮靴,同瓦德西一起,騎著戰馬在大街上並轡而行,“賽二爺”的大名迅速躥紅,傳遍了九城。

賽金花開始並沒有多少崇高的想法,沒想過要做什麼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懸的巾幗英雄,她為德軍採購糧餉,在琉璃廠羅家大院內設立了採購糧秣辦事處,她這個擔保人當然有利可圖。她還為德國軍官找來妓☆禁☆女供其淫樂,她自己則坐收漁利。她並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妓☆禁☆女來一趟軍營就能得到一百元錢,這樣的差使姑娘們還求之不得呢!

當時,八國聯軍進京後,大力搜剿義和團,北京城裡腥風血雨。精通歐語的賽金花在這時脫穎而出,她對瓦德西說:“軍隊貴有紀律,德國為歐洲文明之邦,歷來以名譽為第二生命,尤其不應該示人以野蠻瘋狂。”這一席話勝過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辭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清末小說《九尾龜》也曾有這樣的記載,說賽金花到紫禁城與瓦德西相見,看到國人眼中神聖的皇家宮苑被聯軍佔領,面目全非,愛國心油然而起:“我雖然是個妓☆禁☆女,卻究竟是中國人,遇著可以幫助中國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

1936年冬天,賽金花油盡燈滅,享年六十四歲。死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在陶然亭“香塚”旁草草下葬。墓為大理石砌成,墓碑為高1.8米的花崗岩,據說墓碑是著名書畫家齊白石所題。陶然亭還有記述賽金花生平的三塊石刻:彩雲圖、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為樊增祥為賽金花作的長詩。而墓碑旁邊散落著張大千名作《彩雲圖》的碑刻,碑刻上記錄了賽金花傳奇的一生,詳細而酣暢淋漓,成為千古絕唱。

反而認為妓☆禁☆女來一趟軍營就能得到一百元錢,這樣的差使姑娘們還求之不得呢!

當時,八國聯軍進京後,大力搜剿義和團,北京城裡腥風血雨。精通歐語的賽金花在這時脫穎而出,她對瓦德西說:“軍隊貴有紀律,德國為歐洲文明之邦,歷來以名譽為第二生命,尤其不應該示人以野蠻瘋狂。”這一席話勝過任何堂而皇之的外交辭令,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清末小說《九尾龜》也曾有這樣的記載,說賽金花到紫禁城與瓦德西相見,看到國人眼中神聖的皇家宮苑被聯軍佔領,面目全非,愛國心油然而起:“我雖然是個妓☆禁☆女,卻究竟是中國人,遇著可以幫助中國的地方,自然要出力相助。”

1936年冬天,賽金花油盡燈滅,享年六十四歲。死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在陶然亭“香塚”旁草草下葬。墓為大理石砌成,墓碑為高1.8米的花崗岩,據說墓碑是著名書畫家齊白石所題。陶然亭還有記述賽金花生平的三塊石刻:彩雲圖、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前彩雲曲》和《彩雲後曲》為樊增祥為賽金花作的長詩。而墓碑旁邊散落著張大千名作《彩雲圖》的碑刻,碑刻上記錄了賽金花傳奇的一生,詳細而酣暢淋漓,成為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