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產值500億的辣條,是怎樣行銷的?

時間倒回6個月前,伴隨著樂天“薩德”事件的不斷發酵,

不少中國企業陸續發聲表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當屬辣條界的“扛把子”——衛龍。

顯然,”衛龍“早就不是我們之前認識的那個辣條了。

這些年,它不僅摘掉了垃圾、三無產品的帽子,而且還華麗轉身,成功遠銷國外,售價高達12美元(合人民幣七八十塊),成為繼老乾媽辣醬之後第二種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

不僅如此,它還成功吸引了BBC的注意被老外譽為“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受歡迎的小吃”,就連拍攝BBC視頻的兩位元大叔也忍不住在節目中坦言“我非常喜歡辣條”、“這個市場據估計每年有500億”。

而就是這樣辣條界的“網紅”品牌,竟然是由一個21歲的高中生締造的。

1999年,劉衛平21歲,僅有高中學歷的他十分敢幹,帶著辣條配方,他跑到了河南漯河。

低學歷做低門檻的低端食品,劉衛平掙扎了整整3年,終於攢夠了自己開廠的錢。2003年,當時成龍正火,劉衛平將自己的品牌取名叫“衛龍”。

如今,衛龍總占地面積300多畝,擁有員工3000餘人,而總公司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雖然從網站上並不能獲得資產總額和利潤總額等具體資料,但是衛龍辣條作為辣條屆的扛把子,年產值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500-600億。

那為什麼和它一起的辣條君都退出了,只有它還毅力不倒呢?

1.實拍生產環境

大部分人對辣條的心情是又愛又擔心,愛在它的辛辣美味,卻又擔心其的非透明的生產流程存在衛生安全問題。部分有關辣條是在露天的骯髒場地晾曬生產、生產辣條的原材料是衛生紙、避孕套,

地溝油等謠言一度甚囂塵上。

由此,衛龍董事長劉衛平將衛龍搬進了新修建的廠房,建立了全自動化的生產車間。

為了洗清"垃圾食品"的印象,衛龍邀請專業的攝影團隊進入車間拍攝公司宣傳片,將衛龍辣條生產流程透明化,可以說降低了人們對辣條生產"黑匣箱"的猜測和擔憂;

另外也在淘寶上開放了官方直播。幾經努力,成功為衛龍辣條除了"黑"。

2.搞怪簡約包裝

衛龍推出了簡約風的辣條包裝,全白的底調+搞怪語句,非透明包裝放棄舊有包裝向消費者直接展示產品的理念。

新包裝乾淨清爽的外表體現出來的高級感,可以在諸多辣條品牌中升級打怪了。

但小編不禁想問:真的不是蘋果粉設計的嗎?

3. 品牌形象年輕化

衛龍在互聯網上的形象一直都比較逗逼和趣味性,瞭解到一般吃衛龍的人都是娛樂、遊戲、二次元的8090用戶。暴漫的互聯網屬性也很強,吃衛龍的用戶也很喜歡看暴漫,兩者的用戶是高度重合的,於是衛龍和暴漫二者的合作就產生了人手至少一張表情包。

4. 產品定位民族化

衛龍辣條在宣傳之初就將自己定調為傳統的、民族的和親民的。在樂天事件持續發酵情況下,果斷宣佈撤櫃下架、不再合作。

5. 線下門店體驗店

在高大上的線下門店內,一包包不同口味的辣條被當做展品盛放在玻璃展示櫃內。從裝修風格到商品陳列方式,和海報一樣依舊濃濃"蘋果"風,瞬間感覺檔次高了幾個度。

總結:

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電商的知識,請加小編:lure0105(元典 驗證007)

可以在諸多辣條品牌中升級打怪了。

但小編不禁想問:真的不是蘋果粉設計的嗎?

3. 品牌形象年輕化

衛龍在互聯網上的形象一直都比較逗逼和趣味性,瞭解到一般吃衛龍的人都是娛樂、遊戲、二次元的8090用戶。暴漫的互聯網屬性也很強,吃衛龍的用戶也很喜歡看暴漫,兩者的用戶是高度重合的,於是衛龍和暴漫二者的合作就產生了人手至少一張表情包。

4. 產品定位民族化

衛龍辣條在宣傳之初就將自己定調為傳統的、民族的和親民的。在樂天事件持續發酵情況下,果斷宣佈撤櫃下架、不再合作。

5. 線下門店體驗店

在高大上的線下門店內,一包包不同口味的辣條被當做展品盛放在玻璃展示櫃內。從裝修風格到商品陳列方式,和海報一樣依舊濃濃"蘋果"風,瞬間感覺檔次高了幾個度。

總結:

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電商的知識,請加小編:lure0105(元典 驗證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