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畢業生買房租房都只要八折!一圖讀懂大學生留漢新政

讓留漢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經過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研究決定,11日,武漢正式發佈留漢大學生畢業落戶、住房、收入新政。《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武漢市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3份重磅檔出臺。

據瞭解,這是繼6月發佈《關於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後的政策升級版,其中,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探索聚才武漢樣本,武漢再次引領全國。

今年1月,武漢提出實施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3月,宣佈大學生在讀期間,可以個人名義繳存公積金,解決留漢大學生住房難問題;4月,全面放開大學生落戶門檻;設立人才安居房建設基金;每年提供1萬個以上基層社會服務崗位,

吸納大學生就業。6月,出臺9項貼心政策措施,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各領域。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實施後,武漢相關部門深入到大學畢業生群體,以及高校、企業等相關單位,再次進行調研,進一步完善細化留漢大學生落戶、住房、收入政策,優化人口結構,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實現留漢大學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為全國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新政重點解決好落戶、住房、收入三大問題,確保5年留下100萬大學畢業生——

實行大學生落戶與就業創業政策全脫鉤,確保大學生落戶零門檻,打造“門檻最低、手續最簡、機制最活”大學生落戶政策;

加快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近期啟動建設“長江青年城”,打造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的典範樣本;

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確保大學畢業生留漢工作收入不低於全國主要中心城市平均水準。

武漢市留漢大學畢業生

落戶、住房、收入三個專項政策問答

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三個專項政策是如何出臺的?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政策有什麼新的突破?符合哪些條件可以申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記者就這些重大政策出臺公眾關注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武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問:為什麼出臺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專項新政策?

答:為深入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該《若干政策措施》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普遍好評。截至今年9月底,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11%。

同時,有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讓留漢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把武漢打造成“大學生最友好城市”的要求,及時評估政策實施效果,並圍繞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的具體措施建議,形成了印發的三個專項政策。出臺這三個專項政策,目的是進一步敞開大學畢業生落戶大門、完善大學畢業生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大學畢業生留漢工作收入水準,把武漢打造成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為全國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問:此次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的通知》有何新突破?

答:今年來,我市一直在積極探索“門檻最低、手續最簡、機制最活”的系統化戶籍改革新模式。此次新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放寬年齡限制條件。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受年齡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5周歲放寬至不滿40周歲;普通高校專科學歷、非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0周歲放寬至年齡不滿40周歲。

二是取消擇業期限制條件。不再按畢業3年內和超過3年、普通高校和非普通高校設置不同的限制條件。

三是取消就業創業限制條件。落戶與就業創業政策“全脫鉤”,就業的取消勞動合同和社保證明,創業的取消營業執照和半年以上繳稅證明等材料。

問:出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實施意見的現實意義有哪些?

答:推進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住房制度改革重要論述的實際行動,是實現“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建設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是實現大學畢業生安居樂業的實事,是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事,是培育城市未來重要競爭力的要事。

建設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85萬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該標準獲得了普遍認可。

接下來,武漢將倡議推動用人單位積極執行最低年薪標準,並支持市屬國有企業作出表率。據市工商聯、市總工會瞭解,一批骨幹民企和知名外企也會帶頭回應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倡議,積極為大學畢業生提高薪酬水準。同時積極加大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工作力度。在勞動合同中突出有關薪酬水準的條款,增加用人單位對員工給付薪酬的約束力。

政策

遠高全市最低標準

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高校畢業生的薪酬水準。此次新政確定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為: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是指導性標準,用人單位可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給予合理的薪酬。此次出臺的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總體水準在同類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時遠高於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1750元/月。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中,大學專科生年薪是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近2倍,博士研究生達到近4倍。

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滿後的最低年薪項目包括每月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各種補貼和獎金等貨幣化收入。上述收入包括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不包括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

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由市人社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聯合向社會公開發佈,實行動態調整,原則上隨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同步調整發佈。

解讀

“新一線”城市掀起人才爭奪戰

今年4月,鳳凰衛視《問答神州》欄目組來漢,主持人吳小莉與80後創業者、鬥魚直播聯合創始人張文明交談武漢創業環境時,張文明直言,武漢企業待遇低,長期以來並不是大學畢業生的首選。

武漢是中部六省最大的城市,有著最發達的商業,物價幾乎接近一線城市水準。7月調研中,武漢相關部門直面問題: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武漢高校畢業生實際薪酬水準差距較大,與部分副省級和省會城市相比,競爭力和吸引力也不強。

制定出臺合理的大學畢業生最低年薪標準,將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在全社會營造愛才、引才、重才的良好氛圍,增強大學生對武漢城市的認同感,吸引到更多高端就業者,形成人才—企業良性迴圈,在“新一線”城市人才爭奪戰中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

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三個專項政策是如何出臺的?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政策有什麼新的突破?符合哪些條件可以申請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記者就這些重大政策出臺公眾關注的一系列問題,採訪了武漢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問:為什麼出臺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專項新政策?

答:為深入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該《若干政策措施》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普遍好評。截至今年9月底,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比去年同期增長311%。

同時,有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讓留漢大學畢業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把武漢打造成“大學生最友好城市”的要求,及時評估政策實施效果,並圍繞大學畢業生“落戶”“住房”“收入”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的具體措施建議,形成了印發的三個專項政策。出臺這三個專項政策,目的是進一步敞開大學畢業生落戶大門、完善大學畢業生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大學畢業生留漢工作收入水準,把武漢打造成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為全國探索“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問:此次推出的《關於進一步放寬留漢大學畢業生落戶試行政策的通知》有何新突破?

答:今年來,我市一直在積極探索“門檻最低、手續最簡、機制最活”的系統化戶籍改革新模式。此次新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放寬年齡限制條件。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受年齡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5周歲放寬至不滿40周歲;普通高校專科學歷、非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0周歲放寬至年齡不滿40周歲。

二是取消擇業期限制條件。不再按畢業3年內和超過3年、普通高校和非普通高校設置不同的限制條件。

三是取消就業創業限制條件。落戶與就業創業政策“全脫鉤”,就業的取消勞動合同和社保證明,創業的取消營業執照和半年以上繳稅證明等材料。

問:出臺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實施意見的現實意義有哪些?

答:推進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住房制度改革重要論述的實際行動,是實現“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建設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是實現大學畢業生安居樂業的實事,是推進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事,是培育城市未來重要競爭力的要事。

建設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85萬平方米,以6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該標準獲得了普遍認可。

接下來,武漢將倡議推動用人單位積極執行最低年薪標準,並支持市屬國有企業作出表率。據市工商聯、市總工會瞭解,一批骨幹民企和知名外企也會帶頭回應武漢市委市政府的倡議,積極為大學畢業生提高薪酬水準。同時積極加大勞動合同與集體合同工作力度。在勞動合同中突出有關薪酬水準的條款,增加用人單位對員工給付薪酬的約束力。

政策

遠高全市最低標準

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直接影響高校畢業生的薪酬水準。此次新政確定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為:大學專科生4萬元、大學本科生5萬元、碩士研究生6萬元、博士研究生8萬元。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是指導性標準,用人單位可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給予合理的薪酬。此次出臺的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總體水準在同類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時遠高於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1750元/月。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中,大學專科生年薪是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近2倍,博士研究生達到近4倍。

大學畢業生在試用期滿後的最低年薪項目包括每月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各種補貼和獎金等貨幣化收入。上述收入包括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不包括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

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由市人社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聯合向社會公開發佈,實行動態調整,原則上隨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同步調整發佈。

解讀

“新一線”城市掀起人才爭奪戰

今年4月,鳳凰衛視《問答神州》欄目組來漢,主持人吳小莉與80後創業者、鬥魚直播聯合創始人張文明交談武漢創業環境時,張文明直言,武漢企業待遇低,長期以來並不是大學畢業生的首選。

武漢是中部六省最大的城市,有著最發達的商業,物價幾乎接近一線城市水準。7月調研中,武漢相關部門直面問題:與國內一線城市相比,武漢高校畢業生實際薪酬水準差距較大,與部分副省級和省會城市相比,競爭力和吸引力也不強。

制定出臺合理的大學畢業生最低年薪標準,將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在全社會營造愛才、引才、重才的良好氛圍,增強大學生對武漢城市的認同感,吸引到更多高端就業者,形成人才—企業良性迴圈,在“新一線”城市人才爭奪戰中再贏第二次人口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