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長群裡的戲精們,真是一屆賽過一屆啊!

當微信開始普遍起來,如何正確使用微信家長群?這是一個難題。

家長群本是老師用來和各位家長溝通的,用來公·布一些班·級事·宜的,沒想到現在卻成了各位戲精家長的表演場所,

不進群不知道,一進群嚇一跳,這還是家長群嗎?這分明是“橫店”啊,處處是演員啊~

(一)

最近網上有個吐槽家長群裡戲精的熱帖,源於生活、真實再現了大多數家長群的生態。

看了覺得膝蓋中箭。

開學當天,家長們就在群裡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作文大賽,

針對圍繞“開學見聞”和“感恩老師”兩大主題各抒己見。

文如泉湧,詩如尿崩。

不會寫詩的,拼字數!

還有主動給自己家小孩加戲的,而且這次表演的還是“奶奶輩”人物:

奶奶戲精退散,英語戲精來了↓

還有“炫富精”,竟然在群裡秀起了工·資:

還有的家長,在群裡特立獨行,可以說是非常社會了↓

拜託,這是家長群!如果你希望特立獨行的教育你家兒,如果你希望你兒不做作業就光玩,那你別把他送去學·校啊!!

還有老師最討厭的刷屏風暴,尤其是教師節這樣的節日當天:

一點原創精神都沒有,每個家長排隊發,不發的好像會被老師記本子上,話說回來,你以為這樣在微信群裡複製粘貼幾句毫無營養的祝福老師真的會開心嗎?

(二)

刷屏風暴出現在教師節、中秋節、春節(包括但不僅限於各類節假日)也就算了,它甚至每天都會出現!

我的家長群就是這樣。

剛開·學的幼稚園小班,老師體諒大家擔心不安的情緒,每天會拍一段小視頻發到家長群裡。

這樣的視頻我特別珍惜,每天都會瞪大眼睛找自己的娃,30個孩子的班級,有時候被老師拍到的可能就只是個後腦勺,可是看個後腦勺也安心啊!

然後,家長群就會瞬間被以下評論淹沒:老師辛苦啦、活動好棒啊、寶貝真開心啊、怎麼沒看見我家寶寶啊、我家寶寶好像熱了老師幫忙脫外套啊、我家寶寶冷了老師幫忙穿外套啊、我家寶寶怎麼沒參與是不是不高興了啊……迴圈滾動播放。

為了不錯過老師的通知和視頻,每次都要刷半天消息才能翻到也就算了,最怕的,是家長群裡的撕逼。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同學小米有四個群:有老師的家長群、沒老師的家長群、有老師的家委會群、沒老師的家委會群,“前兩天討論給老師送禮發錯群,拼命撤回,緊張得我啊!”小米說,心累!

有一天終於出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A媽媽在群裡說,班級沒有值日生,是老師自己打掃,還有一位C媽媽在幫忙,所以提倡其它家長報·名,幫老師打掃衛生:

之後,整個群裡一下午刷了幾百條資訊,基本都是“老師辛苦了”、“老師真偉大”云云,也有不少人報·名。

然而之後,老師看到了,婉言謝絕。但A媽媽似乎並不甘心……

這位老師可以說是很好了,然而有的家長(比如A媽媽)卻並不珍惜,反而不斷給自己加戲!

這時候,一位B媽媽說話了。剛開始,她說的還是比較委婉的,意思也很明顯:不贊成A媽媽的提議。

估計很多人家長心想:終於有人出來說句公道話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B媽媽竟然也是一位“戲精”。她並沒有適可而止,而是隆重推出了她家娃!

以為你是來說公道話的,沒想到也是來表演的???

不過老師還是謝絕了!接下來大家可以感受下,當戲精A媽媽碰到戲精B媽媽,會發生什麼:

看有人勸架,A媽媽的語氣軟了下來:

而最後爸爸們也加入了勸架的行列,不過也都不是來勸架的。。。

你看從頭至尾老師說了幾句,全是一群戲精家長在表演!!!

3

其實孩子們的家長群,它並不是一個讓家長交流的地方。在家長群裡當網紅也好、拉幫結派也好,有意義嗎?沒有。

不要自戀,不要自嗨,不要在家長群裡滿足社交需求,以及不要把家長群當成曬娃朋友圈。在孩子上·學期間,你真正需要幫助他維護的是師生關係,所以使用家長群真正的重點只有四個字:配合老師。

有經驗的老師會提前聲明自己對家長群的管理風格,跟隨老師起舞就好,不要給自己加戲。

如果家長對老師或者學·校有什麼意見或問題,請私聊老師私下回饋,有時候家長沒搞清狀況就發到群裡,家長一討論事情就發酵了,影響非常不好。

一般來說,家長群的主要功能是佈置作業、發通·知、發照片,如果不是老師要求收到請回·複,真的沒必要刷屏。

因為老師並不需要一個氛圍活躍、動不動就討論得熱火朝天的家長群,她們只需要家長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不給她們製造麻煩就好了。

不發的好像會被老師記本子上,話說回來,你以為這樣在微信群裡複製粘貼幾句毫無營養的祝福老師真的會開心嗎?

(二)

刷屏風暴出現在教師節、中秋節、春節(包括但不僅限於各類節假日)也就算了,它甚至每天都會出現!

我的家長群就是這樣。

剛開·學的幼稚園小班,老師體諒大家擔心不安的情緒,每天會拍一段小視頻發到家長群裡。

這樣的視頻我特別珍惜,每天都會瞪大眼睛找自己的娃,30個孩子的班級,有時候被老師拍到的可能就只是個後腦勺,可是看個後腦勺也安心啊!

然後,家長群就會瞬間被以下評論淹沒:老師辛苦啦、活動好棒啊、寶貝真開心啊、怎麼沒看見我家寶寶啊、我家寶寶好像熱了老師幫忙脫外套啊、我家寶寶冷了老師幫忙穿外套啊、我家寶寶怎麼沒參與是不是不高興了啊……迴圈滾動播放。

為了不錯過老師的通知和視頻,每次都要刷半天消息才能翻到也就算了,最怕的,是家長群裡的撕逼。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同學小米有四個群:有老師的家長群、沒老師的家長群、有老師的家委會群、沒老師的家委會群,“前兩天討論給老師送禮發錯群,拼命撤回,緊張得我啊!”小米說,心累!

有一天終於出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A媽媽在群裡說,班級沒有值日生,是老師自己打掃,還有一位C媽媽在幫忙,所以提倡其它家長報·名,幫老師打掃衛生:

之後,整個群裡一下午刷了幾百條資訊,基本都是“老師辛苦了”、“老師真偉大”云云,也有不少人報·名。

然而之後,老師看到了,婉言謝絕。但A媽媽似乎並不甘心……

這位老師可以說是很好了,然而有的家長(比如A媽媽)卻並不珍惜,反而不斷給自己加戲!

這時候,一位B媽媽說話了。剛開始,她說的還是比較委婉的,意思也很明顯:不贊成A媽媽的提議。

估計很多人家長心想:終於有人出來說句公道話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B媽媽竟然也是一位“戲精”。她並沒有適可而止,而是隆重推出了她家娃!

以為你是來說公道話的,沒想到也是來表演的???

不過老師還是謝絕了!接下來大家可以感受下,當戲精A媽媽碰到戲精B媽媽,會發生什麼:

看有人勸架,A媽媽的語氣軟了下來:

而最後爸爸們也加入了勸架的行列,不過也都不是來勸架的。。。

你看從頭至尾老師說了幾句,全是一群戲精家長在表演!!!

3

其實孩子們的家長群,它並不是一個讓家長交流的地方。在家長群裡當網紅也好、拉幫結派也好,有意義嗎?沒有。

不要自戀,不要自嗨,不要在家長群裡滿足社交需求,以及不要把家長群當成曬娃朋友圈。在孩子上·學期間,你真正需要幫助他維護的是師生關係,所以使用家長群真正的重點只有四個字:配合老師。

有經驗的老師會提前聲明自己對家長群的管理風格,跟隨老師起舞就好,不要給自己加戲。

如果家長對老師或者學·校有什麼意見或問題,請私聊老師私下回饋,有時候家長沒搞清狀況就發到群裡,家長一討論事情就發酵了,影響非常不好。

一般來說,家長群的主要功能是佈置作業、發通·知、發照片,如果不是老師要求收到請回·複,真的沒必要刷屏。

因為老師並不需要一個氛圍活躍、動不動就討論得熱火朝天的家長群,她們只需要家長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不給她們製造麻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