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獄模式”宣告失敗,特斯拉再次墮入產能陷阱後老闆被“打臉”

7月份交付了首批Model 3之後,特斯拉老闆埃隆-馬斯克說,為了應對高達50萬單的預定量,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將會進入“地獄模式”。

但從那以後直到9月底,整個第三季度,特斯拉僅僅完成了區區260輛Model 3的生產,並交付了其中的220輛。

一個地獄般的數字。

從來沒有一個車企能把客戶已經支付了訂金的訂單,延宕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看起來特斯拉正在這麼做,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這麼做。

換句話說,馬斯克沒有兌現自己對於產能的承諾,他所說的有關產能的“地獄模式”,失敗了。

如果從產品角度去找原因的話,只能說明Model 3在公開展示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一輛完成度足夠高的車型,這種情況持續到現在,只能說明特斯拉對於供應鏈的掌控力糟糕透頂。

現在看來,7月份交付的那批Model 3真的只是為了應付媒體的質詢,

並實現馬斯克有關“7月份交付”的諾言。

但特斯拉還是毫無意外地掉入了產能陷阱。

在海外建立工廠紓解產能瓶頸的努力是可行的,但那也得在差不多2年後才能見到效果,並且需要消耗大量對於特斯拉來說無比重要的現金資產。

特斯拉甚至在“勸說”Model 3的預定者轉而選擇Model S,這就有點扯了。

事情很清楚,埃隆-馬斯克對於產能問題一籌莫展,除了他那張滿嘴跑火車的大嘴。

而對於Model 3的訂購者來說,註定會有一個比想像中更長的——購車歷程。

這是個挑戰。

對於特斯拉來說當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