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漫步青島|青島共有多少個歷史文化街區?一張地圖帶你看遍!

青島建城雖然只有百餘年歷史

但歷史與文化卻一點也不少

青島歷史文化街區有13個

它們記錄了城市發展軌跡

承載了無數青島人的成長回憶

一張地圖帶你看遍13個歷史文化街區分佈

↓↓↓

哪13個?

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

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街區

魚山歷史文化街區

八關山歷史文化街區

觀海山歷史文化街區

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

觀象山歷史文化街區

黃台路歷史文化街區

上海路——武定路歷史文化街區

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

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

奧帆中心歷史文化街區

下面就隨小編來看一下其中幾個歷史文化街區吧~

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

遠近聞名的中山路,青島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中心,貫通南北,是青島百年歷史的見證,流淌著青島人無數的青春回憶。

“頭頂盛錫福,腳踏新盛泰,身穿謙祥益,手戴亨得利。”這句順口溜勾勒出上世紀中山路繁華時尚的剪影。各種銀行舊址、百年老字型大小都坐落於此,過去節假日這裡人山人海,人們的休閒時光在這裡度過。

遊玩攻略

中山路適合帶著相機靜靜地邊走邊拍。

走遍各個銀行舊址,見證過去青島金融中心的蛻變。在中國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走累了在中山路壹號吃個下午茶;沿著中山路一直漫步到海邊,走一圈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棧橋。

魚山路歷史文化街區

西至大學路,北至魚山路、福山路,東至福山支路,南至海岸線。

這裡涵蓋的每一條路都風韻十足,尤其以圍繞著小魚山蜿蜒的一條條小路,鳳梨油子、佈滿牆面的爬山虎、石階梯、錯落有致的老建築......一步一風景。

這裡的每一棟建築都有故事,遺留著大量名人的生活氣息,梁實秋故居、赫崇本故居、聞一多故居、洪深故居、沈從文故居、康有為故居遍佈周圍。

看慣了高樓大廈,走進小巷裡,這樣慢節奏的市井生活是不是也格外嚮往。

遊玩攻略

愜意的週末,在充滿情調的大學路走一下午,在路邊的咖啡店和雜貨鋪裡小憩;愜意的週末,順著魚山路一路上行,尋找老建築上佈滿的爬山虎,還有那市井生活,拍幾張好看的照片;愜意的週末,登上小魚山,將碧海藍天、紅瓦綠樹盡收眼底;愜意的週末,一起尋找名人的足跡,探尋他們的故事……

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街區

八大關,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地方,一年四季風景各不相同。

鬱鬱蔥蔥的樹木,清幽的道路,四季盛開的繁花,正陽關路種滿紫薇;居庸關路的五角楓,深秋時節紛紛揚揚落下,把整個八大關點綴的分外美麗;紫荊關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海棠點綴著甯武關路。

這裡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麥、希臘、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各式建築,逛遍這裡看遍整個世界,“萬國建築博覽會”絕不是浪得虛名!

太平角緊鄰八大關,多了幾分靜謐。長長的木棧道、幽長的小徑、海浪拍岸的聲音、加上道路邊老建築的風韻,這裡的景致絲毫不輸八大關。

遊玩攻略

在四季景色皆不同的八大關狂按快門;逛遍花石樓、公主樓和各國建築;在第二海水浴場踩踩沙子玩玩水,落潮時趕趕海;看看太平灣落日餘暉。

觀海山歷史文化街區

西以聊城路、濟甯路、平原路為界,北至膠州路,東沿江蘇路。

觀海二路是青島著名的環形路,它圍著觀海山轉了一圈,從平原路進去,無論向左、向右都會轉回原處。嚴格說,觀海二路不是“O”形而是“Q”形,因為在西邊有一支路直通觀海山巔。

觀海山海拔66米。觀海山巔,膠澳督辦趙琪建有一處觀海亭,為青島十景之一,詩雲“風帆葉葉遠浮空,海色山光上下同。最是雨餘東望處,紅樓翠岩夕陽中。”

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

每當在老城區,抬頭總會看到三個紅點,近看是三個紅色圓球,這裡便是信號山。德國佔領青島時期在山上建有信旗台,專為船舶入港時傳遞信號,故得名“信號山”。

紅學家俞平伯曾為信號山題寫過一首詩:“故人邀我作東遊,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郁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將信號山風貌描寫的淋漓盡致。

龍山路有曾經風靡一時的地下商城,信號山公園門口幾步之遙的地方是著名的江蘇路基督教堂,對面是青醫附院過去的野戰醫院,南段還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值得花上時間逛一逛。

遊玩攻略

登上信號山,俯瞰青島老城區的風貌,登上信號山的旋轉廳,360°無死角俯瞰青島;欣賞漂亮的德國古堡式建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如今依然可見堪比歐洲宮廷般奢華;紅色屋頂搭配綠色尖頂鐘樓,江蘇路基督教堂雖沒有天主教堂那般富麗堂皇,卻不失低調美,別忘登上鐘樓,遠眺大海。

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

臨邑路以南、熱河路-江蘇路以東、無棣四路-萊蕪二路以西區域。

青島的道路,基本上是按地名來命名,一地一名。無棣路街區算是例外,無棣,是山東的一個縣城,但在青島有無棣路、無棣一、二、三、四等以無棣縣命名的馬路,如果再算上無棣緯一、二、三、四路的話,青島一共有九條馬路以無棣縣命名,這在青島絕無僅有。

這裡是青島市居住建築類型最為豐富的片區。其中集中成片分佈的港務局宿舍區等,都是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城市建設的重要見證。所以來到這裡,就盡情感受青島最傳統的居住建築類型吧!

奧帆中心歷史文化街區

奧帆中心位於浮山灣畔,北海船廠原址,毗鄰五四廣場和東海路,市內的著名風景點“燕島秋潮”位於基地內燕兒島山的東南角,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和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遊玩攻略

奧帆中心遊玩攻略不多說,漫步海邊、逛逛博物館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

西以濟南路為界,北至膠甯高架路,東沿聊城路、禹城路、濟甯路、安徽路,南至德縣路、保定路、大沽路。

幾十年前中山路很繁華,它所輻射的四方路也是繁華的根據地,承載著無數老青島的市井生活和笑容。

一到夏天的傍晚,無數的大嫚小夥聚集於此,喝著啤酒吃著烤肉,酒足飯飽再溜達一圈。

這裡也是一片老字型大小的聚集地,讓我們有歲月可以重溫。

遊玩攻略

來到四方路就去那些仍然堅守的餐廳吃一頓飯吧!再去裡院轉轉,去市場和街頭小店轉轉感受一下老青島曾經最日常的市井生活。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

館陶路,一條在青島老到不能再老的一條路,一條相當有故事的街。早在20世紀初,這裡就稱為青島的金融貿易中心,被譽為“青島的華爾街”、“青島的外灘”。

這條街道很靜謐,街上無論是行人還是遊客都很少,馬路上也鮮少有車輛經過,只有街道兩旁的建築還在訴說著往日的故事,隱約展現著當年的風采。

遊玩攻略

單純漫步德國風景街。春天在梧桐大道上,陽光穿過樹葉灑在臉上,無比愜意。道路兩旁的德式建築和舊址仿佛將你帶入二十世紀初的館陶路。

這些記錄著青島歷史發展軌跡的街區,

這些承載著青島人無數回憶的地方,

未來又會記錄著怎樣的故事呢?

有時間,一起走遍這些有顏值有故事的地方吧!

-end-

綜合整理自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部分圖片轉自青島新聞網

青島人的深夜食堂丨爽到爆的露營地

避暑,就選青島這9個天然空調丨傳說中的“青島三寶”

好吃又火爆的涼皮店丨騎遊青島風光無限好

上帝眼中的青島丨為什麼青島被稱“東方瑞士”

青島“90”後新地標你認識麼丨私藏高顏值甜品店敲好吃

這樣慢節奏的市井生活是不是也格外嚮往。

遊玩攻略

愜意的週末,在充滿情調的大學路走一下午,在路邊的咖啡店和雜貨鋪裡小憩;愜意的週末,順著魚山路一路上行,尋找老建築上佈滿的爬山虎,還有那市井生活,拍幾張好看的照片;愜意的週末,登上小魚山,將碧海藍天、紅瓦綠樹盡收眼底;愜意的週末,一起尋找名人的足跡,探尋他們的故事……

八大關、匯泉角、太平角歷史文化街區

八大關,最能體現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地方,一年四季風景各不相同。

鬱鬱蔥蔥的樹木,清幽的道路,四季盛開的繁花,正陽關路種滿紫薇;居庸關路的五角楓,深秋時節紛紛揚揚落下,把整個八大關點綴的分外美麗;紫荊關路成排的雪松,四季常青;海棠點綴著甯武關路。

這裡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麥、希臘、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各式建築,逛遍這裡看遍整個世界,“萬國建築博覽會”絕不是浪得虛名!

太平角緊鄰八大關,多了幾分靜謐。長長的木棧道、幽長的小徑、海浪拍岸的聲音、加上道路邊老建築的風韻,這裡的景致絲毫不輸八大關。

遊玩攻略

在四季景色皆不同的八大關狂按快門;逛遍花石樓、公主樓和各國建築;在第二海水浴場踩踩沙子玩玩水,落潮時趕趕海;看看太平灣落日餘暉。

觀海山歷史文化街區

西以聊城路、濟甯路、平原路為界,北至膠州路,東沿江蘇路。

觀海二路是青島著名的環形路,它圍著觀海山轉了一圈,從平原路進去,無論向左、向右都會轉回原處。嚴格說,觀海二路不是“O”形而是“Q”形,因為在西邊有一支路直通觀海山巔。

觀海山海拔66米。觀海山巔,膠澳督辦趙琪建有一處觀海亭,為青島十景之一,詩雲“風帆葉葉遠浮空,海色山光上下同。最是雨餘東望處,紅樓翠岩夕陽中。”

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

每當在老城區,抬頭總會看到三個紅點,近看是三個紅色圓球,這裡便是信號山。德國佔領青島時期在山上建有信旗台,專為船舶入港時傳遞信號,故得名“信號山”。

紅學家俞平伯曾為信號山題寫過一首詩:“故人邀我作東遊,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郁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將信號山風貌描寫的淋漓盡致。

龍山路有曾經風靡一時的地下商城,信號山公園門口幾步之遙的地方是著名的江蘇路基督教堂,對面是青醫附院過去的野戰醫院,南段還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信號山歷史文化街區,值得花上時間逛一逛。

遊玩攻略

登上信號山,俯瞰青島老城區的風貌,登上信號山的旋轉廳,360°無死角俯瞰青島;欣賞漂亮的德國古堡式建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如今依然可見堪比歐洲宮廷般奢華;紅色屋頂搭配綠色尖頂鐘樓,江蘇路基督教堂雖沒有天主教堂那般富麗堂皇,卻不失低調美,別忘登上鐘樓,遠眺大海。

無棣路歷史文化街區

臨邑路以南、熱河路-江蘇路以東、無棣四路-萊蕪二路以西區域。

青島的道路,基本上是按地名來命名,一地一名。無棣路街區算是例外,無棣,是山東的一個縣城,但在青島有無棣路、無棣一、二、三、四等以無棣縣命名的馬路,如果再算上無棣緯一、二、三、四路的話,青島一共有九條馬路以無棣縣命名,這在青島絕無僅有。

這裡是青島市居住建築類型最為豐富的片區。其中集中成片分佈的港務局宿舍區等,都是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城市建設的重要見證。所以來到這裡,就盡情感受青島最傳統的居住建築類型吧!

奧帆中心歷史文化街區

奧帆中心位於浮山灣畔,北海船廠原址,毗鄰五四廣場和東海路,市內的著名風景點“燕島秋潮”位於基地內燕兒島山的東南角,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和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遊玩攻略

奧帆中心遊玩攻略不多說,漫步海邊、逛逛博物館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

西以濟南路為界,北至膠甯高架路,東沿聊城路、禹城路、濟甯路、安徽路,南至德縣路、保定路、大沽路。

幾十年前中山路很繁華,它所輻射的四方路也是繁華的根據地,承載著無數老青島的市井生活和笑容。

一到夏天的傍晚,無數的大嫚小夥聚集於此,喝著啤酒吃著烤肉,酒足飯飽再溜達一圈。

這裡也是一片老字型大小的聚集地,讓我們有歲月可以重溫。

遊玩攻略

來到四方路就去那些仍然堅守的餐廳吃一頓飯吧!再去裡院轉轉,去市場和街頭小店轉轉感受一下老青島曾經最日常的市井生活。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

館陶路,一條在青島老到不能再老的一條路,一條相當有故事的街。早在20世紀初,這裡就稱為青島的金融貿易中心,被譽為“青島的華爾街”、“青島的外灘”。

這條街道很靜謐,街上無論是行人還是遊客都很少,馬路上也鮮少有車輛經過,只有街道兩旁的建築還在訴說著往日的故事,隱約展現著當年的風采。

遊玩攻略

單純漫步德國風景街。春天在梧桐大道上,陽光穿過樹葉灑在臉上,無比愜意。道路兩旁的德式建築和舊址仿佛將你帶入二十世紀初的館陶路。

這些記錄著青島歷史發展軌跡的街區,

這些承載著青島人無數回憶的地方,

未來又會記錄著怎樣的故事呢?

有時間,一起走遍這些有顏值有故事的地方吧!

-end-

綜合整理自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部分圖片轉自青島新聞網

青島人的深夜食堂丨爽到爆的露營地

避暑,就選青島這9個天然空調丨傳說中的“青島三寶”

好吃又火爆的涼皮店丨騎遊青島風光無限好

上帝眼中的青島丨為什麼青島被稱“東方瑞士”

青島“90”後新地標你認識麼丨私藏高顏值甜品店敲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