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吐槽、Workshop……絕對將是你三年裡見過最特別的一次崔牛會年會!

9月份當我們啟動崔牛會年會(企業互聯網冬季論壇,

也稱之為企業服務CEO峰會)時,不少CEO說,這麼早就準備年會啊,有點不適應。

但是,當放完十一長假回來一看,時間卻所剩無幾:

如果以自然日來計算,還有38天,912小時,

如果算工作日,還有30個工作日,換算成小時就是720個小時,

如果每天只能以10小時的工作時間來算,那也就只剩下300個小時了,

賬怕算,看來是時間欺騙我們,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光明正大的遛走了……

還好,我們內容準備的比較早,

從這一屆峰會我們引入了內容出品人的機制,生怕別人搶走第一次,我也就成了此次峰會的出品人。從嘉賓選擇到內容控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自己來確認。

今年的峰會和前兩屆一樣,都選擇在了週五、週六、周日的時間,具體的時間放在了11月17日-19日。關於時間的設置,很多人都問過我為什麼會選在這個時間。我們的考慮是,週五週六大家可以出來,周日一定要讓大家趕回去,

因為大部分的公司有週一例會的習慣,這個是一定不能耽擱的。

17日的活動依然是以破冰為主,延續了前兩年的所有內容,辯論賽和德撲大賽,如果經歷了前兩年辯論賽的,你一定會熟知“娃娃”和“相愛相殺”。當然,為了更好地讓大家放開去辯論,我們今年仍然讓大家可以“小酌二兩上辯論口若懸河,大殺四方搶發言舌戰群儒”

今年不同在於,辯論選手不同,兩隊辯手分別有一名投資人、一名用戶(企業CXO)、兩名企業服務創始人組成。前兩屆,結束後大家覺得太過自嗨,今年我們把用戶引進來,拒絕自嗨。

我們定邀了60位大企業的CXO,看看企業服務的甲方乙方到底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想把廠商、用戶、資本連接起來,並影響他們。

18日上午是峰會的主論壇

內容的角度依然是放到了用戶層面,期待透過他們來看整個行業的成熟度。邀請了萬達集團CIO朱戰備和藍月亮CIO趙春雨主題演講,這兩位元在行業都具有代表性,他們都是離著業務很近的CIO,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都已經超越了CIO的邊界,

為CEO的決策提供了關鍵性的價值。

我們也請了國外的SaaS獨角獸帶來國外的趨勢,嘉賓正在緊張確認中……

巔峰對話,我把主題定在了,CIO,不一樣的SaaS創業者。嘉賓則選擇了幾位不同的創業者:

一位是美的集團CIO、美雲智數的CEO穀雲松,穀總是CIO出身,轉身開始企業服務領域的創業者,從CIO走向CEO,相信體會深刻;

一位是浙江大華的副總裁魏美鐘。我與魏總相識于2008年金蝶,他是大華的財務副總裁,這幾年他們內部孵化了多個SaaS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一位是紅火台餐飲雲總裁塗輝,塗總之前負責用友政務,客戶是TOG的,用友和海底撈合資成立紅火台之後,他轉戰TOB,甚至TOC,離開擅長的政府行業,紮進餐飲這個紅海市場,看老塗的!

而對話的主持人則是紛享銷客的創始人羅旭,對此話題,媒體人出身的老羅將如果向幾位嘉賓發問呢?而幾位嘉賓又將如何應對?拭目以待……

上午最後一個時間段,我們設置了一個TO B版的吐槽大會,每人8分鐘,一共八位,要求觀點犀利紮心,語言詼諧幽默。有同學給出了更嚴苛的要求,聽眾即時投票,如果演講者在4分鐘之內支持率未達到100票,那將被觀眾投票結束演講。

你來試試嗎?

話題也比較刺激,選一個試試:

to B,你愛投不投;

to B,軟體只是載體,資料才是根本;

服務奔未來,軟體看當下?

……

18日下午的設置非常的特別,實戰味十足。一改“一人講多人聽”、“幾個對話多人聽”的老模式,改成了workshop的方式。為什麼要改成這樣,源自前兩屆年會後用戶的心聲:

“聽大家講其實意義不大,如果能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就有點意思了。”

“臺上講的是創始人,台下坐著一群創始人,他講的還不一定有我好。”

“如果能夠有形成專題性的深入討論,價值要大很多。”

“每次年會的收穫只是在社交和人脈上,如果今年能有一些針對性的討論要好很多。”

眾口難調,來吧,今年我們設計了實戰訓練,在行業選擇了6位創始人來擔當每個實訓營的導師,引導大家深入討論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大客戶銷售、管道建設、線上獲客、股期權分配、人才戰略以及財稅風險問題。

這些話題,如果只是用一個對話和一個演講來涉及又不會談的很深入,所以我們選擇了workshop,每個實戰對抗裡招募40位隊員分成5組對抗,10位旁聽者,每位導師先用半個小時拋出問題,再引導和帶領所有組以組為單位來深入剖析二個針對性極強的案例。

每組有思考,有沉澱,有PK,有收穫。每位都可以身臨其境,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然而,與每位元導師的面對面溝通內容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於是我開始了拜訪導師之旅程。

8月31日 距離峰會76天

拜訪地點:易後臺辦公室

拜訪對象:易後臺創始人 姚甯 人稱yao會計

老姚太忙,在微信上基本找不到他,打電話他沒存我號,陌生電話不接,那我只能登門拜訪。

他說術業有專攻,在創業過程中,太多的企業在財和稅上交了太多的學費了,而且學費交得冤的慌。很快,我和老姚把他30分鐘的分享主題定了下來:創業過程中的財稅坑。

打工用的是長板,但是創業暴露的卻是短板,哪塊板短創業者都會刻意地去避,但是卻往往個大坑。

易後臺的辦公地點離著銷售易很“近”,這是老姚說的,他說我溜達著就過去了,但是這一溜達用了整整1小時40分鐘,讓我萬步早早地就結束了。

8月31日 下午2點

拜訪地點:銷售易辦公室

拜訪對象:銷售易創始人 史彥澤

中午從老姚那裡走過來,正好是午飯的時間。我約Allan是下午的2點鐘,今年是第二次去Allan的辦公室拜訪了,每年都要拜訪1-2次,彼此聊聊近況,我也會寫篇文章聊聊我看到的銷售易。

這次則是專程去邀請他擔任大客戶銷售wrokshop的導師的。記得第一次邀請他擔當我們培訓的講師時,他婉拒了,他說自己還在實踐和摸索過程中,一切都不是很成熟,不能好為人師。

我表明了我的來意,也說明了他參與環節的內容,只是邀請他來引導大家一起探討再加上適當的點評就好。他欣然答應了……

SaaS自進入中國以來,一直有個話題是做大客戶還是做小客戶,這些年過去了,關注大客戶的越來越多,大客戶銷售及團隊建設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加入大客戶銷售戰隊,11月18日下午Allan帶你飛……

9月4日 距離峰會72天

拜訪地點:明道辦公室

拜訪對象:明道&梅花網創始人 任向暉

趁著華為全聯接大會,我正好可以去拜訪兩位在上海的導師。在來上海之前就約好了他們的時間。飛虹橋的航班竟然早到了10分鐘,打上快車,下午一點多就到了任向暉(明道&梅花網 創始人)的辦公室。走進他辦公室時他正在和一位朋友一邊吃午餐一邊聊明道,看著我進來他吩咐同事給我要了份速食,向我介紹了這位他湖畔大學的同學。

線上獲客其實有一定的邊界,只能完成一定週期裡的工作,因此線上獲客在銷售的前端,起到捕獲和狙擊的作用。向暉要帶大家一起走進《SaaS行銷獲客的私房董事會》,他說故意用“私房”,他也虛擬了兩個極具代表性的通用案例,一起閒話!

9月5日 距離峰會 71天

拜訪地點:任仕達中國辦公室

拜訪對象:任仕達中國區總裁 高蕾

走進高蕾辦公室時,她正在打電話。我一直在門外等她通完那個電話,她算是崔牛會早期的活躍者,那時她正在創業過程中。40分鐘的溝通過程裡,我聽到了現在很多企業現在用人的窘境,也聽到了現在正在進入職場95後這一群人的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裸辭、用人單位並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合夥人的尋找等等……

再小的企業也需要人才戰略。11月18日,跟著高蕾一起去制定你的人才戰略吧!

9月7日 距離峰會 69天

拜訪地點:銥雲科技辦公室

拜訪對象:易訂貨創始人 馮頡

今年這已經是見馮頡的第三次了,我們相識很多年,每次見他他都會給我一些建議。這次我依然一是來拜訪邀請他來做SaaS管道對抗的導師,二還是想聽聽他的建議。

馮頡經歷了中國第一波SaaS的潮起潮落,結合他在金蝶8年的管道管理經驗,他把第二次創業放在了企業間的協同上。他年初對我說,到年底時自己的管道應該是國內企業服務圈裡比較有競爭力的,說的再直接點就是打造最牛逼的管道體系。對此,我毫不懷疑,因為他的背景,也基於我對他的瞭解。

我邀請他是更早的時間,早在8月2日,他的合夥人謝洋去企業微信學習時我給謝洋說了想邀請他的想法。後來謝洋微信我說,老馮答應去。我想讓老馮把自己管道的家底抖抖,也可以帶領大家實戰分析兩個案例,讓大家可以擁有自己的管道紅寶書。

最後一位導師是股期權實戰的導師,無訟的CEO蔣友毅,他是我唯一一位沒有登門拜訪的導師(但願蔣總不會挑理)。他將引導大家分析創業過程中的股期權分配,相信很多創始人在此都栽過大跟頭。

每年的年會,我們都保證了內容的絕對乾貨,不進行商業演講和其它任何涉及內容的招商,為的是讓大家可以重度參與,深度思考,能夠讓更多創始人來了有收穫,哪怕一個建議。

今年在年會籌備會上我就說,內容的部分不招商,大會費用的問題,通過週邊資源來解決。也希望能夠給行業帶來一場高品質的to B盛宴。

11月17日,我們不見不散!!!

更多TOB乾貨,到TO必問!(專業的SaaS知識分享平臺-www.tobwen.com)

從CIO走向CEO,相信體會深刻;

一位是浙江大華的副總裁魏美鐘。我與魏總相識于2008年金蝶,他是大華的財務副總裁,這幾年他們內部孵化了多個SaaS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一位是紅火台餐飲雲總裁塗輝,塗總之前負責用友政務,客戶是TOG的,用友和海底撈合資成立紅火台之後,他轉戰TOB,甚至TOC,離開擅長的政府行業,紮進餐飲這個紅海市場,看老塗的!

而對話的主持人則是紛享銷客的創始人羅旭,對此話題,媒體人出身的老羅將如果向幾位嘉賓發問呢?而幾位嘉賓又將如何應對?拭目以待……

上午最後一個時間段,我們設置了一個TO B版的吐槽大會,每人8分鐘,一共八位,要求觀點犀利紮心,語言詼諧幽默。有同學給出了更嚴苛的要求,聽眾即時投票,如果演講者在4分鐘之內支持率未達到100票,那將被觀眾投票結束演講。

你來試試嗎?

話題也比較刺激,選一個試試:

to B,你愛投不投;

to B,軟體只是載體,資料才是根本;

服務奔未來,軟體看當下?

……

18日下午的設置非常的特別,實戰味十足。一改“一人講多人聽”、“幾個對話多人聽”的老模式,改成了workshop的方式。為什麼要改成這樣,源自前兩屆年會後用戶的心聲:

“聽大家講其實意義不大,如果能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就有點意思了。”

“臺上講的是創始人,台下坐著一群創始人,他講的還不一定有我好。”

“如果能夠有形成專題性的深入討論,價值要大很多。”

“每次年會的收穫只是在社交和人脈上,如果今年能有一些針對性的討論要好很多。”

眾口難調,來吧,今年我們設計了實戰訓練,在行業選擇了6位創始人來擔當每個實訓營的導師,引導大家深入討論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大客戶銷售、管道建設、線上獲客、股期權分配、人才戰略以及財稅風險問題。

這些話題,如果只是用一個對話和一個演講來涉及又不會談的很深入,所以我們選擇了workshop,每個實戰對抗裡招募40位隊員分成5組對抗,10位旁聽者,每位導師先用半個小時拋出問題,再引導和帶領所有組以組為單位來深入剖析二個針對性極強的案例。

每組有思考,有沉澱,有PK,有收穫。每位都可以身臨其境,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然而,與每位元導師的面對面溝通內容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於是我開始了拜訪導師之旅程。

8月31日 距離峰會76天

拜訪地點:易後臺辦公室

拜訪對象:易後臺創始人 姚甯 人稱yao會計

老姚太忙,在微信上基本找不到他,打電話他沒存我號,陌生電話不接,那我只能登門拜訪。

他說術業有專攻,在創業過程中,太多的企業在財和稅上交了太多的學費了,而且學費交得冤的慌。很快,我和老姚把他30分鐘的分享主題定了下來:創業過程中的財稅坑。

打工用的是長板,但是創業暴露的卻是短板,哪塊板短創業者都會刻意地去避,但是卻往往個大坑。

易後臺的辦公地點離著銷售易很“近”,這是老姚說的,他說我溜達著就過去了,但是這一溜達用了整整1小時40分鐘,讓我萬步早早地就結束了。

8月31日 下午2點

拜訪地點:銷售易辦公室

拜訪對象:銷售易創始人 史彥澤

中午從老姚那裡走過來,正好是午飯的時間。我約Allan是下午的2點鐘,今年是第二次去Allan的辦公室拜訪了,每年都要拜訪1-2次,彼此聊聊近況,我也會寫篇文章聊聊我看到的銷售易。

這次則是專程去邀請他擔任大客戶銷售wrokshop的導師的。記得第一次邀請他擔當我們培訓的講師時,他婉拒了,他說自己還在實踐和摸索過程中,一切都不是很成熟,不能好為人師。

我表明了我的來意,也說明了他參與環節的內容,只是邀請他來引導大家一起探討再加上適當的點評就好。他欣然答應了……

SaaS自進入中國以來,一直有個話題是做大客戶還是做小客戶,這些年過去了,關注大客戶的越來越多,大客戶銷售及團隊建設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加入大客戶銷售戰隊,11月18日下午Allan帶你飛……

9月4日 距離峰會72天

拜訪地點:明道辦公室

拜訪對象:明道&梅花網創始人 任向暉

趁著華為全聯接大會,我正好可以去拜訪兩位在上海的導師。在來上海之前就約好了他們的時間。飛虹橋的航班竟然早到了10分鐘,打上快車,下午一點多就到了任向暉(明道&梅花網 創始人)的辦公室。走進他辦公室時他正在和一位朋友一邊吃午餐一邊聊明道,看著我進來他吩咐同事給我要了份速食,向我介紹了這位他湖畔大學的同學。

線上獲客其實有一定的邊界,只能完成一定週期裡的工作,因此線上獲客在銷售的前端,起到捕獲和狙擊的作用。向暉要帶大家一起走進《SaaS行銷獲客的私房董事會》,他說故意用“私房”,他也虛擬了兩個極具代表性的通用案例,一起閒話!

9月5日 距離峰會 71天

拜訪地點:任仕達中國辦公室

拜訪對象:任仕達中國區總裁 高蕾

走進高蕾辦公室時,她正在打電話。我一直在門外等她通完那個電話,她算是崔牛會早期的活躍者,那時她正在創業過程中。40分鐘的溝通過程裡,我聽到了現在很多企業現在用人的窘境,也聽到了現在正在進入職場95後這一群人的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裸辭、用人單位並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合夥人的尋找等等……

再小的企業也需要人才戰略。11月18日,跟著高蕾一起去制定你的人才戰略吧!

9月7日 距離峰會 69天

拜訪地點:銥雲科技辦公室

拜訪對象:易訂貨創始人 馮頡

今年這已經是見馮頡的第三次了,我們相識很多年,每次見他他都會給我一些建議。這次我依然一是來拜訪邀請他來做SaaS管道對抗的導師,二還是想聽聽他的建議。

馮頡經歷了中國第一波SaaS的潮起潮落,結合他在金蝶8年的管道管理經驗,他把第二次創業放在了企業間的協同上。他年初對我說,到年底時自己的管道應該是國內企業服務圈裡比較有競爭力的,說的再直接點就是打造最牛逼的管道體系。對此,我毫不懷疑,因為他的背景,也基於我對他的瞭解。

我邀請他是更早的時間,早在8月2日,他的合夥人謝洋去企業微信學習時我給謝洋說了想邀請他的想法。後來謝洋微信我說,老馮答應去。我想讓老馮把自己管道的家底抖抖,也可以帶領大家實戰分析兩個案例,讓大家可以擁有自己的管道紅寶書。

最後一位導師是股期權實戰的導師,無訟的CEO蔣友毅,他是我唯一一位沒有登門拜訪的導師(但願蔣總不會挑理)。他將引導大家分析創業過程中的股期權分配,相信很多創始人在此都栽過大跟頭。

每年的年會,我們都保證了內容的絕對乾貨,不進行商業演講和其它任何涉及內容的招商,為的是讓大家可以重度參與,深度思考,能夠讓更多創始人來了有收穫,哪怕一個建議。

今年在年會籌備會上我就說,內容的部分不招商,大會費用的問題,通過週邊資源來解決。也希望能夠給行業帶來一場高品質的to B盛宴。

11月17日,我們不見不散!!!

更多TOB乾貨,到TO必問!(專業的SaaS知識分享平臺-www.tob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