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北省邢臺市中心血站楊衛30年如一日,累計獻血總量達7萬多毫升

每月捐獻一次血小板,半年捐獻一次全血,他一堅持就是30年,

累計獻血總量達7萬多毫升,他就是河北邢臺中心血站的楊衛。

本月13日,是楊衛60周歲的生日。國家規定的無償獻血年齡上限為60周歲,也就是說,這一天一到,他將永遠無法再參與無償獻血。而本月13日一到,他也該退休了。如果不是這個契機,很多人恐怕還不知道,血站內部還有這樣的“獻血達人”。

11日上午,在眾多好朋友、志願者的見證下,他在自己馬上要離開的單位,完成了此生最後一次血小板捐獻。

11日9時40分左右,邢臺市中心血站機采二科大廳,穿著一件灰色外套的楊衛在人群中並不顯眼。護士先從他左手手背血管扎針,取幾毫升血樣於試管中,“這是做一個血常規檢驗,看看符不符合獻血條件。”給記者介紹時,楊衛一臉輕鬆,“很多人檢測時血脂、轉氨酶會高,我一般都能過關”。

“他年輕時當過水兵,每次檢驗都合格,你不服不行!”楊衛的同事,邢臺市中心血站宣傳科科長李黔冀說。

楊衛是邢臺人,祖籍南宮市,父親在福建當兵,1957年10月,楊衛出生在福建泉州。他生在福建,長在福建,後來下鄉,1976年,楊衛當了一名水兵。

“1984年,邢臺市中心血站開始籌備,也就是那個時候,我調到了血站工作。”楊衛說。參與無償獻血還得追溯到1987年,當時當地衛生系統第一次組織獻血,楊衛就參加了。“我記得當時血站去了7個人,我是其中之一。”楊衛說,第一次獻血有些緊張,

不過獻血之後,他感覺對身體沒什麼影響。

“想到這次獻血,可能還救了一個人的命,當時就有莫名的自豪感。”楊衛說,從那次之後,他就開始堅持參加獻血。

2012年國家標準規定無償獻血年齡上限首度由55周歲延長到了60周歲,而今年10月13日,正是楊衛60周歲的生日。這一天一到,他就不能再參與無償獻血。

“血常規正常、血壓、心臟都正常,可以獻血了。”得到護士的肯定回答後,

楊衛松了口氣,“就怕13日當天檢驗不合格,才提前了兩天。

一個月獻一次血小板 30年來獻血7萬多毫升

1998年10月1日前,我國實行有償義務獻血和無償獻血兩種獻血方式。有償義務獻血,獻血者每次獻血後,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助,而無償獻血沒有經濟補助。

從最開始,楊衛就堅持無償獻血。“最早的時候,每間隔3個月,可以獻一次全血。後來,獻血法修改後,調整為間隔半年。”楊衛說,他一直按照法定間隔,只要時間到了,就去獻血。

捐獻血小板跟獻全血不同,是把一部分血液抽出分離出血小板,在把其他成分回輸,幾個迴圈,近一小時就完成一個治療量的採集,而每人每次最多可以捐獻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15天就可以獻一次血小板,我基本上是每個月捐獻一次。”楊衛戲稱,他今年60周歲,心肺功能都很好,“獻血後人會感覺舒服,我覺得有益無害。

從1987年到2017年,30年來,楊衛累計捐獻全血9000毫升,捐獻血小板80多次,折合起來,他的獻血總量達到7萬餘毫升。

過年過節用血高峰期 他總是隨叫隨到

常年在血站工作,又經常獻血。血液需求什麼時候緊張,楊衛很清楚。“過年過節、農忙的時候,還有冬天下雪交通不便的時候,血液就相對緊張。”楊衛說。

血站的員工很清楚,過年過節的時候,如果需要緊急獻血,給楊衛打電話絕對沒問題。“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別人都不願意出來獻血。每次過年放假,楊衛都會跟機采二科的同事說,需要血小板就找他。”李黔冀說,在楊衛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多年堅持無償獻血。

2008年,楊衛作為無償獻血的先進個人,參加全國表彰大會。“每個省有兩個代表參會,一個是先進單位代表,一個是先進個人代表。那次會議,當時的衛生部長、紅十字會的領導都參加了,那是我最驕傲的時候。”楊衛說。

多年堅持獻血,楊衛多次獲得榮譽。2008-200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2010-201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012-201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對於這些榮譽,楊衛倍感珍惜。

退休後不會離開無償獻血 會繼續從事志願者工作

目前,楊衛的工作主要是邢臺市無償獻血志願者管理。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近兩年來,邢臺市成立了14支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分隊。在各個縣市區,都有志願者在經常參加無償獻血,並向周圍的人宣傳無償獻血知識。

最初的那些年,邢臺人對無償獻血的認識還不足,參加無償獻血的人也不像現在這麼多。隨著市民們意識的提高,邢臺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公益活動中來。

“都說無償獻血是好事,但是那些醫生、血站員工都很少獻血。”多年從事無償獻血相關工作,楊衛和血站其他工作人員經常聽到這樣的誤解。一些市民誤以為醫務人員很少獻血,實際上,邢臺的血站工作人員、醫院醫生等醫務人員一直是無償獻血的帶頭人。

“7萬余毫升,楊衛的獻血總量在邢臺市能排到前十名。”李黔冀說。“再過兩天,我就滿60周歲,就不能再參加無償獻血了。”楊衛說,他雖然退休離開了心愛的工作崗位,但不會離開無償獻血,他會作為志願者繼續宣傳無償獻血。

(葛連武 李黔冀)

我基本上是每個月捐獻一次。”楊衛戲稱,他今年60周歲,心肺功能都很好,“獻血後人會感覺舒服,我覺得有益無害。

從1987年到2017年,30年來,楊衛累計捐獻全血9000毫升,捐獻血小板80多次,折合起來,他的獻血總量達到7萬餘毫升。

過年過節用血高峰期 他總是隨叫隨到

常年在血站工作,又經常獻血。血液需求什麼時候緊張,楊衛很清楚。“過年過節、農忙的時候,還有冬天下雪交通不便的時候,血液就相對緊張。”楊衛說。

血站的員工很清楚,過年過節的時候,如果需要緊急獻血,給楊衛打電話絕對沒問題。“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別人都不願意出來獻血。每次過年放假,楊衛都會跟機采二科的同事說,需要血小板就找他。”李黔冀說,在楊衛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多年堅持無償獻血。

2008年,楊衛作為無償獻血的先進個人,參加全國表彰大會。“每個省有兩個代表參會,一個是先進單位代表,一個是先進個人代表。那次會議,當時的衛生部長、紅十字會的領導都參加了,那是我最驕傲的時候。”楊衛說。

多年堅持獻血,楊衛多次獲得榮譽。2008-200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2010-201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012-201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對於這些榮譽,楊衛倍感珍惜。

退休後不會離開無償獻血 會繼續從事志願者工作

目前,楊衛的工作主要是邢臺市無償獻血志願者管理。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近兩年來,邢臺市成立了14支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分隊。在各個縣市區,都有志願者在經常參加無償獻血,並向周圍的人宣傳無償獻血知識。

最初的那些年,邢臺人對無償獻血的認識還不足,參加無償獻血的人也不像現在這麼多。隨著市民們意識的提高,邢臺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公益活動中來。

“都說無償獻血是好事,但是那些醫生、血站員工都很少獻血。”多年從事無償獻血相關工作,楊衛和血站其他工作人員經常聽到這樣的誤解。一些市民誤以為醫務人員很少獻血,實際上,邢臺的血站工作人員、醫院醫生等醫務人員一直是無償獻血的帶頭人。

“7萬余毫升,楊衛的獻血總量在邢臺市能排到前十名。”李黔冀說。“再過兩天,我就滿60周歲,就不能再參加無償獻血了。”楊衛說,他雖然退休離開了心愛的工作崗位,但不會離開無償獻血,他會作為志願者繼續宣傳無償獻血。

(葛連武 李黔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