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難哭了!成都媽媽陪娃寫作業到深夜11點,感慨智商不夠用

前幾天,團長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不少孩子的作業一定會等到假期最後一天才完成。

結果,這篇文章也戳中了不少家長的痛處,不少爸媽紛紛在朋友圈吐槽:“是的,沒錯,國慶長假最後一天下午我開始陪娃寫作業了,

害怕他晚上寫不完!”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為什麼一定要陪娃,孩子才能完成作業?究竟是孩子寫作業不認真,還是作業太多太難?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位成都媽媽陪娃寫作業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1

成都媽常陪娃寫作業到晚上11點

感慨自己智商不夠用

“我覺得自己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在成都某醫院擔任眼科醫生的伍女士,說到自己正在讀小學五年級,

11歲的大兒子多多時,滿是愧疚。

至於為什麼要愧疚,伍女士繼續說道,這幾年在娃娃的學習上,她也沒少用勁兒,但越來越感覺到力不從心。

比如,伍女士最近就為兒子多多的作業問題操碎了心。

“五年級開始孩子作業就特別多,除了書面的語文、數學作業,

還有一些作業需要在APP上面完成。”伍女士說,孩子高年級了,自己也特別緊張。

伍女士透露,學校還給家長們發了個家校聯繫本,“每一項作業都需要家長簽字,如果哪項作業完成得不好或是沒有簽字,就會被老師電話追問。”

那麼,多多每天的作業到底有多少呢?或許,我們從伍女士下班回家的日常活動來看就知道了。

“娃娃每天4點放學,而我要6點過才能回到家,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作業,然後再讓他用我的手機做APP上面的作業。”除了輔導多多做作業,伍女士還需要陪娃娃背誦,“我兒有些拖拉,有時候晚上做作業會拖得很晚,甚至曾經還整到11點,大人娃娃都受不了!”

同時,讓伍女士隨時神經緊張的還有孩子班級的微信群。因為有些作業,老師不會在課堂上佈置,而是在群裡面佈置,有時候遇到一些家長在群裡刷屏,她就會特別緊張,

因為真的遇到過看漏作業的情況。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個成都媽焦慮的僅僅是作業太多,就太天真了!讓她更為苦惱的是——孩子日常作業中的不少題目,她都無奈坦言“做不來”,感慨自己智商不夠。

“現在小學生的題太難了,比如數學裡面的B卷好多都是奧數題,

老師佈置的每日一題也大多是奧數題,我試了半天也做不來啊,還能怎麼辦呢!只能讓他去問老師!”孩子的這些作業題,伍女士讀書時可能一個都沒見過。

伍女士說道,多多讀三四年級的時候,伍女士都是堅持自己為孩子輔導,“但今年,我實在是來不起了,一方面是工作上太忙,我稍微晚點回家,娃娃的作業就要拖到十一二點才能完成,二是有些題我無法輔導他。”

2

家長要不要陪娃寫作業

教育專家這樣說

這位成都媽媽的故事大概也是你的縮影。可是,家長們卻都對此表示無奈:陪娃寫作業太累了,但是不陪的話,孩子作業又無法完成,怎麼辦呢?

四川師範大學教科學院的盧德生老師認為,對於孩子的作業問題,我們首先該考慮的不是家長要不要陪娃寫作業,而是該思考如何優化這類作業的數量和形式。

同時,盧德生老師也不贊同家長包辦孩子的作業。他說,若作業太多,難度太大,孩子忙不過來或者沒有辦法實質性地參與,最後家長包辦,不但違背佈置作業的初衷,讓孩子沒有辦法鍛煉,不能促進親子互動 ,反而增加家長負擔。

對於家庭作業負擔,盧老師對小學教師提出建議,可以提倡家長檢查作業,也可以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並簽字,但是不宜硬性要求家長一定檢查。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雖然有交叉也有需要銜接的地方,但是也有其邊界。要求家長保證孩子作業品質的做法本身就沒有考慮到家庭情況的多樣性。

盧老師表示,家長有義務督促孩子重視學校作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檢查孩子的作業品質,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如果因為自己干涉太多養成了孩子做作業過程中的依賴個性,得不償失。

3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家長可以這樣做

雖然,孩子作業數量的多少以及難度的大小,不是家長能控制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盡可能地去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至少,獨立能力越強的孩子,越能自己想辦法獨自完成作業。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或許,各位家長可以參考這9張漫畫:

所以,平時你家孩子的作業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你也要陪娃寫作業嗎?不妨在下方留言中聊聊吧!

編 | Kyo

2

家長要不要陪娃寫作業

教育專家這樣說

這位成都媽媽的故事大概也是你的縮影。可是,家長們卻都對此表示無奈:陪娃寫作業太累了,但是不陪的話,孩子作業又無法完成,怎麼辦呢?

四川師範大學教科學院的盧德生老師認為,對於孩子的作業問題,我們首先該考慮的不是家長要不要陪娃寫作業,而是該思考如何優化這類作業的數量和形式。

同時,盧德生老師也不贊同家長包辦孩子的作業。他說,若作業太多,難度太大,孩子忙不過來或者沒有辦法實質性地參與,最後家長包辦,不但違背佈置作業的初衷,讓孩子沒有辦法鍛煉,不能促進親子互動 ,反而增加家長負擔。

對於家庭作業負擔,盧老師對小學教師提出建議,可以提倡家長檢查作業,也可以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並簽字,但是不宜硬性要求家長一定檢查。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雖然有交叉也有需要銜接的地方,但是也有其邊界。要求家長保證孩子作業品質的做法本身就沒有考慮到家庭情況的多樣性。

盧老師表示,家長有義務督促孩子重視學校作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檢查孩子的作業品質,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如果因為自己干涉太多養成了孩子做作業過程中的依賴個性,得不償失。

3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家長可以這樣做

雖然,孩子作業數量的多少以及難度的大小,不是家長能控制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盡可能地去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至少,獨立能力越強的孩子,越能自己想辦法獨自完成作業。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或許,各位家長可以參考這9張漫畫:

所以,平時你家孩子的作業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你也要陪娃寫作業嗎?不妨在下方留言中聊聊吧!

編 | K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