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LYNK & CO、長城WEY首款車型長成這樣 你會買嗎?

最近點開各大汽車門戶網站,你會發現來自吉利集團麾下的LYNK & CO品牌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顯眼的“頭條”位置上,這似乎預示著吉利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次“拔高”進程已經正式起航。

再具體到吉利高端子品牌的第一款量產車型LYNK & CO 01,無論是前衛的設計語言還是類似于廠商內部代號的產品名稱,給人的感覺仍然是停留在概念展示的初級階段。但大量的事實證明,LYNK & CO品牌的首款車型,真的就長這個樣。

不過,相比LYNK & CO 01那身驚世駭俗的設計,

更能引起話題的是其劍指合資車型“第一陣營”的預售價。

吉利斥資200億“豪賭”一個全新的高端子品牌在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主機廠中絕非孤例,長城旗下的高端子品牌WEY,幾乎同步於LYNK & CO在去年的廣州車展前夕正式發佈。

豪賭有風險,入局需謹慎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

吉利與長城發佈高端子品牌的熱潮尚未退去,曾經被奇瑞寄予厚望卻瀕臨被市場遺忘的觀致汽車,在推出2017款觀致3的同時也進行了低調的價格“官降”。

此次小改款後的觀致3三廂轎車從入門版到頂配版,官方價格相比2013年上市初期都有了1.5萬元的優惠,再算上店頭促銷附贈的一些“小恩惠”,其實目前觀致3的實際成交價已經被迫與自家的艾瑞澤7“廝殺”。

觀致品牌在奇瑞汽車的產品架構中,

定位正變得愈發的尷尬。

懷揣“高端夢”的中國車企當然不止在乘用車領域雷聲大雨點小的那幾家,說起華晨的華頌7商務MPV,“生命週期”最短的“貴族品牌”一定非它莫屬。

2015年初上市的華頌7,共用了當時仍在不少BMW車型中服役的N20渦輪增壓引擎,

這款品相與帳面資料均與別克GL8旗鼓相當的全新品牌的首款車型,最終在與市場“標杆”的擂臺戰中可謂把求生的信念都輸了個精光。

其實,華頌7的“失敗”真的不能全怪華晨團隊,不信你把最新一代的別克GL8換上上汽大通的LOGO,哪怕價格降個5萬也同樣會以華頌7的結局草草收場。

走高端路線就非得另起爐灶麼

抄襲、山寨、模仿,這些不太光鮮的詞彙似乎一直都在伴隨著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主機廠的成長。不可否認的是,逆向研發向來就是後來者們走向強大的必經之路。

他們一旦完成了初級階段的積累,自然會謀劃著向更高的層次進階。但想要扔掉企業創業初期留下質廉價低的品牌形象,無疑比攻克產品研發上的技術瓶頸更難。

早在2010年,吉利汽車就曾被拆分成全球鷹、英倫、帝豪三個定位與側重點各不相同的子品牌,吉利自然也從品牌名稱榮升成為集團招牌。

品牌溢價相對最高的帝豪基本可以視為吉利汽車的高端子品牌,但由一個吉利拆分成三個全新品牌之後,不同銷售管道的吉利系車型很難做到在運作節奏上保持一致,最後甚至還出現了一家人聚在同一個價格區間內相互殘殺的尷尬。

奇瑞汽車在與以色列量子公司組建觀致之前,也曾在那個連車標都高仿了賓利的瑞麟品牌中吃盡了苦頭,當時重金簽下足壇巨星梅西為其瑞麟品牌新車代言的奇瑞,對於打造高端子品牌的野心一點也不比吉利差。

但如今的奇瑞似乎變得更為務實,只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高品質而不再對所謂的“高端”心存幻想。

反映到產品層面上,哪怕是讓苟延殘喘的觀致品牌改走平民路條也未必能夠奇跡生還,但奇瑞也沒敢再往觀致身上張貼標榜豪華的“金箔”標籤賭上最後一把。

依靠產品力打市場並非沒有出路

憑空捏造一個沒歷史沒故事的“貴族”汽車品牌,還得再花上一筆高昂的公關費用去宣傳和包裝,這樣的運作模式無異於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但廣汽傳祺GS8的熱銷則證明了腳踏實地做好產品才是最穩妥的出路。

傳祺GS8是典型的靠產品力打拼出來的“爆款”,從行銷策略上看,還頗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同樣的價格得到的配置比合資競品更多,而相近的配置卻比合資對手便宜得多。

傳祺GS8在性價比環節為銷量做出的貢獻,並不亞于原賓士首席設計師張帆賜予GS8那張帥氣的臉。

傳祺新旗艦的熱銷也反映出了國人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接受度正在提高,具體到廠商動態上,榮威RX8即將快馬殺到,大通D90則吊足了市場的胃口。

上汽集團似乎並不擔心手上那幾張形象低調的“王牌”,會影響到高端車型的推廣與銷售。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LYNK & CO的首款量產車型不僅共用了富豪品牌的諸多配套,就連研發流程與品質標準可能都執行於同一套。

但受限於吉利與富豪之間簽訂的保護協定,技術層面的東西還是不便於擺到檯面上宣傳,這點倒是保障了LYNK & CO 01的產品力與競爭力。

———— END ————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歡迎加入QQ交流群(289815028)探討買車用車問題。

早在2010年,吉利汽車就曾被拆分成全球鷹、英倫、帝豪三個定位與側重點各不相同的子品牌,吉利自然也從品牌名稱榮升成為集團招牌。

品牌溢價相對最高的帝豪基本可以視為吉利汽車的高端子品牌,但由一個吉利拆分成三個全新品牌之後,不同銷售管道的吉利系車型很難做到在運作節奏上保持一致,最後甚至還出現了一家人聚在同一個價格區間內相互殘殺的尷尬。

奇瑞汽車在與以色列量子公司組建觀致之前,也曾在那個連車標都高仿了賓利的瑞麟品牌中吃盡了苦頭,當時重金簽下足壇巨星梅西為其瑞麟品牌新車代言的奇瑞,對於打造高端子品牌的野心一點也不比吉利差。

但如今的奇瑞似乎變得更為務實,只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高品質而不再對所謂的“高端”心存幻想。

反映到產品層面上,哪怕是讓苟延殘喘的觀致品牌改走平民路條也未必能夠奇跡生還,但奇瑞也沒敢再往觀致身上張貼標榜豪華的“金箔”標籤賭上最後一把。

依靠產品力打市場並非沒有出路

憑空捏造一個沒歷史沒故事的“貴族”汽車品牌,還得再花上一筆高昂的公關費用去宣傳和包裝,這樣的運作模式無異於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但廣汽傳祺GS8的熱銷則證明了腳踏實地做好產品才是最穩妥的出路。

傳祺GS8是典型的靠產品力打拼出來的“爆款”,從行銷策略上看,還頗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同樣的價格得到的配置比合資競品更多,而相近的配置卻比合資對手便宜得多。

傳祺GS8在性價比環節為銷量做出的貢獻,並不亞于原賓士首席設計師張帆賜予GS8那張帥氣的臉。

傳祺新旗艦的熱銷也反映出了國人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接受度正在提高,具體到廠商動態上,榮威RX8即將快馬殺到,大通D90則吊足了市場的胃口。

上汽集團似乎並不擔心手上那幾張形象低調的“王牌”,會影響到高端車型的推廣與銷售。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LYNK & CO的首款量產車型不僅共用了富豪品牌的諸多配套,就連研發流程與品質標準可能都執行於同一套。

但受限於吉利與富豪之間簽訂的保護協定,技術層面的東西還是不便於擺到檯面上宣傳,這點倒是保障了LYNK & CO 01的產品力與競爭力。

———— END ————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歡迎加入QQ交流群(289815028)探討買車用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