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忽略這4點,孩子在校易遭毆打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是家長擔心又揪心的事,不管老師如何善處,內心終歸難以平靜,畢竟疼子心切。

如果經常遭受欺負,不單造成家長心理承擔壓力,就是連自己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都要受到影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妨嘗試從這4方面培養孩子:

1、建立自己的群體

受欺負的孩子往往比較內向,不愛與人交往,比較自閉,這就給了強勢學生機會——反正勢單力薄,容易下手。

有自己的群體,無論是氣勢還是力量上,都能讓對方掂量掂量。

就是雄獅遇見一群野牛,也得考慮考慮。

培養孩子交往能力,融入群體之中,在矛盾激化前,有同伴阻止、勸慰,往往能免受欺負;就是矛盾激化,也會有人幫腔或幫忙。

要注意的是:建立群體要有選擇性,如果與不良孩子為伍,結果會更糟。

2、鼓勵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

會學習的孩子不僅老師喜歡,家長高興,也令學生羡慕。

這類孩子是老師特別關注的對象,重點“保護”對象。他們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受老師標榜,優異的成績也是老師在班級中樹立的榜樣。

充分自信往往使其成為群體的中心,能掌握充分的話語權,一般不會受到欺負。

再說,誰都不願意跟“潛力股”過不去。

3、培養孩子特長

特長就是孩子的閃光點,能使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表現自我,收穫更多羡慕的目光。

比如:運動會上為班級爭光;文藝聯歡優美的琴聲令人陶醉;生動的美術作品讓人賞心悅目;機器人表演使人腦洞大開……

有特長的孩子令人欽佩、羡慕,能提升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受同伴尊敬。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特長的培養,

如:閱讀、樂器、繪畫、體育、棋類、球類、書法、機器人競賽等。

它不僅能挖掘孩子的潛能,拓寬視野,也能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有效管控自己

管控自己這裡主要指管控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舉止文雅,談吐文明,儀錶端莊,性情溫和的孩子人見人愛。

試想:

一個孩子,今兒打擾別人的學習;明兒又惡作劇;後兒又出口成髒,罵盡全班無敵手……

當別人忍無可忍時,打鬥就會發生。

輕則單挑,重則群毆,如果不能有效管控自己,最終的結局就是炒(轉)學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