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魯迅之所以這麼犀利,原來是因為他啊,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魯迅

關於魯迅,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簡稱文思革),

他的多篇文章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是他,他是一名為民請命的戰士,是中國的脊樑,他文筆犀利,對待惡勢力甚至破口大駡,他的文章讓反對派害怕,他的話語讓黑暗勢力膽寒,而魯迅這樣的功底除了他自身的正氣和努力外,還因為有一個比他還厲害的祖父。

周伯宜

一般而言,兒子一般都像父親,然而魯迅的父親卻沒有遺傳給魯迅這種犀利的基因,魯迅的父親叫周伯宜,是一名秀才,因為多次應考鄉試不中,就一直在家閑著,但他思想還比較開明,比較認同當時的洋務運動,後來因為其父親,也就是魯迅的祖父科場舞弊被揭發,

他也就被割了職,從此鬱鬱不得志,借酒消愁,疾病纏身,後來生了場大病卻遇到了庸醫而死,所以周伯宜並沒有給魯迅帶來那麼多的血性。

周福清

接下來就說一下本文主人公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原名叫周致福,他出生於當地比較有聲望的大家族裡,

是同治年間的進士,但他說話很尖酸刻薄,口無遮攔,行為也向來我行我素,非常有個性,這一點像極了魯迅,後來,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回憶說,周福清脾氣特別怪,刻薄備極,不管是他的兒孫還是官場上的官員,甚至是當時的皇上,周福清都罵過,當然,這點已經無法考證,就因為他的這些“特點”,他在官場得罪了很多人,後來當時的兩江總督沈葆楨借機把周福清給參掉了,
後來又在官場浮沉數十年,在1893年卻因為科場舞弊案,整整坐了八年的牢獄之災,從此,周氏家族開始衰落了。

周福清塑像

但周福清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曾寫詩集《桐華閣詩鈔》、家訓《恒訓》,還是對其後人有一定的影響的,而且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寫日記,

寫了一輩子的日記,這一點,魯迅和周作人受其影響,也寫了一輩子的日記,不管怎麼說,周福清對魯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