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裝備這五年,數說亮點

述說農業裝備這五年,先來幾張圖片賞析!

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鄉加入村村民將聯合收割機收穫的小麥裝袋。

(何蓬磊攝)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新軍屯鎮鄭八莊村村民翟順來用植保無人機給芥菜噴灑農藥。(朱大勇攝)

山東省青島市目前有7500多台花生收穫機械,今年花生綜合機械化水準有望達到83%。(張華攝)

農業裝備這五年,都有哪些業績和亮點?

1、機械化水準

農機作業由耕種收環節為主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拓展,由種植業向養殖業、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延伸。

2016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2%,比2012年提高8個百分點;

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4.2%、79.2%、83.1%;

水稻機插、玉米機收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水準取得顯著突破,棉油糖等主要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取得實質性進展。

2、裝備總量

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7億千瓦,較2012年提高了20%;

大中型拖拉機、插秧機、聯合收穫機保有量分別達到645.4萬台、77.1萬台和190.2萬台,分別是2012年的1.3倍、1.5倍和1.5倍;

深松、秸稈還田和綜合利用、穀物烘乾等綠色環保機具快速增長;

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養殖業、林果業機械穩定增長;

高效率、高性能和複式作業機具占比持續提高。

3、科技創新

農機農藝融合的全程機械化技術創新集成加快,成果廣泛應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種、化肥深施、秸稈還田等綠色發展技術大範圍推廣,應用規模分別達到10882千公頃、41971千公頃、35142千公頃和48000千公頃,分別是2012年的1.1倍、1.1倍、1.1倍和1.4倍。

4、農機社會化服務

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機經營主體不斷湧現;

跨區作業、代耕代種、土地託管、訂單作業、“互聯網+農機作業”等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2016年,全國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達到18.7萬個,比2012年增加2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達6.3萬多個;

全國農機經營總收入達到5388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12.7%。

農業裝備這五年,機械化水準逐漸提升,裝備總量大幅上漲,科技創新加快,社會化服務不斷擴張,總體來說,行業仍在不斷向前發展,

農業機械化的明天也將更加美好!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