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欣欣:在職場和創業之間,你該如何選擇?

我職業生涯的前16年,都是在做職業經理人。而在2015年11月,

距離現在大概1年多之前,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創業者。

我是大學畢業就加入了微軟,但雖然在微軟工作16年,可我的經歷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我幾乎每隔幾年,都會自己申請想辦法爭取換到一個新的崗位上。這使得我在16年裡的前十年,有機會做了銷售,市場,產品管理,管道管理,公司策略等一系列的,和銷售市場相關的第一手工作,這個經驗對我來說特別寶貴,

它使我對於一個公司銷售市場的整體運營和綜合考量有了深刻的全域觀。

這之後,我到了微軟研究院,有幸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來自世界範圍的頂級技術創新。而我的工作,就是把這樣的創新結合落地到今天的商業場景和價值中去。

這之後,我成為了微軟創投加速器在中國的CEO。在微軟創投的這段經歷,又使把之前對於創新技術和商業結合的經驗再次升級,擴大到了更廣闊的整個早期創新創業領域。

而基於這個經驗,在那三年半的時間裡,也就是我職業經理人生涯裡最後的三年半,我和我們的團隊從0建立起了微軟創投加速器,建立起了一個我們到今天都為之驕傲的,結果與口碑並存的品牌。

而在那之後,在2015年11月,我決定辭職,離開我所熟悉的職業經理人生涯,為了我和我的小夥伴想為之奮鬥的,我們的事業,我們想做到的價值,

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創業者,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創辦了將門,開始了充滿挑戰的新征程。

將門是一家專注於發掘、加速、及投資技術創新啟動商業價值的創業公司的創投機構。將門創業服務專注于為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連接標杆用戶、落地行業資源。將門技術垂直社群專注于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

將門投資基金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啟動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

今天的話題是“在職場和創業之間,該如何選擇“。這個話題特別大,既有職場內的選擇,又有職場和創業之間的選擇,還有選擇自己創業和加入創業公司的選擇。

那我想,既然脈脈上的朋友幾乎全部都是已經在職場中的朋友,關注今天這個話題的,我猜測可能相當多的朋友是,心裡有了自己創業的打算和想法的。

所以呀,我把這個話題縮小了一下,聊專注些,先縮小到在職場的朋友,正在考慮要自己去創業的這個範圍,針對這種選擇來聊聊。如果你正在職場,考慮著自己創業的這個選擇和可能性,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當你做了創業這個選擇,你將要面對什麼樣的歷程。

所以呀,我想用接下來的時間,和大家分享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當你想要創業之前,你應該知道的事兒。希望能夠幫助到有創業這個想法,或者對創業好奇的新朋友們在選擇職場還是創業時做判斷。

那既然說到當你要創業之前,應該知道的事兒這個話題,因為我就是一個從職場人到創業人的特別典型的例子,我就用自己的情況來和大家分享吧。

誠如剛才說的,在一年多前,我從微軟創投辭職,創業了。而在創業之前,我做了16年的職業經理人。在做職業經理人的日子裡,我對我的生活非常滿足,我也過著在別人眼中應該知足的日子。

我身上的標籤,有外企高管,CEO,百萬年薪…..各種在別人眼中似乎值得羡慕的詞語。而於我自己來說,我做著有挑戰有學習,同時又遊刃有餘的工作,我還有家庭的責任,我有一個6歲的,對我充滿依戀,特別需要我照顧的可愛女兒。生活在職業經理人的生涯裡,是美好的而平衡的。

但是,我終於,還是做了這個選擇。選擇放棄讓我心裡特別有安全感的,我所習慣的職業經理人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創業者。

而在成為創業者之前,在我做職業經理人最後三年半的日子裡,誠如剛才說的,我是微軟創投加速器在中國的CEO。那個時候,我的工作就是發掘,服務和扶持最有潛質的創業者。

在那三年半裡,我和我的團隊和超過5000個創業團隊接觸溝通過,深度服務了126家在我們眼中最創新的創業團隊,陪伴著他們從0,成長到整體估值超過380億的高速成長企業。

我覺得我非常瞭解創業者們。不僅瞭解他們在創業工作中的艱難和挑戰,我還瞭解他們在心理上的苦與樂。因為除了發掘,服務了這麼多創業者外,我的先生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我一直都是一名創業者家屬,而我們的朋友,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創業者。我的生活從來都是和創業這件事密不可分的。因此,當我準備創業之前,我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我覺得我非常瞭解我將面對的一切。

可是,這一年來,創業帶給了我太多全新的感受和體驗,是我之前完全沒有體會到的。因此,當趁今天有這個機會,我就想把我所深刻體驗到的,分享給每一位,和我一樣有著創業夢想的朋友,一起聊聊,當做出創業這個選擇前,應該知道的事兒。

如果你心裡已經有了創業的打算,我覺得,第一個你要特別誠實去問自己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要創業?

我聽到過各種各樣的回答。絕大多數的回答,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我有一個夢想,我想做什麼什麼什麼“;還有一種是“我看到一個問題,因此看到一個機會,我要抓住他,所以我創業了“。這兩種都值得深究,都值得你再次的問自己,我真的要創業嗎?真的只有創業我才能實現夢想,提供價值嗎?

為什麼要再問?因為創業,太難了。如果你沒有對於創業原因絕對的堅信,是很難堅持的。而不過沒有堅持,創業是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創業,真的是九十九死一生的。創業是從0開始,一點點建立一切的過程。作為創業者,你要定戰略,建團隊,找資金,每天的每一個抉擇都可能決定著公司的未來與生死。而對外,要做產品,做使用者,要小心前方可能的被行業大鱷吞噬,還要防備後方無數競爭對手的窮追不捨。創業成功是絕對的小概率事件。

在你踏上創業這條路之前,你是否真的準備好了90%以上的可能性,你會失敗?面對這麼小的成功可能,你還會創業嗎?你一定要誠實的回答自己。對自己誠實,其實是特別特別難得事情。在創業這件事裡,你一定要誠實的回答自己,你,是真的,即使有那麼低的成功率,你也義無反顧的,不管多難的決定上路了嗎?因為創業維艱,沒有絕對的堅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誠實的讓自己深究創自己業的原因,還因為,創業也是最重的責任。你選擇了創業,他絕不會讓你更自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對你的用戶要負責,對你的合夥人和團隊要負責,對你的投資人要負責。你要擔當起一切。面對這麼多的責任,你準備好了嗎?你也要誠實的回答自己。

我想分享兩個當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有關責任我深刻體會到的感受。

第一個感受就是基於信任而帶來的壓力。

我還記得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非常幸運,在創業的第一周我們就完成了融資,並且一周內全部到賬。我記得當融資到賬那一刻,我的合夥人給我打電話,她和我說:“到賬了,你高興嗎?”我特別記得我那時候的感受,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壓力。我記得我和她說“從現在開始,夢想這兩個字就是咱們放在心裡的東西了。咱們要還給投資人,一門好生意”。

在這一年裡,我所感受到的壓力從沒有一天降低,而是不斷增加的,這不光是對投資人的,還有對我們的使用者的-也就是我們服務的創業者們的,還有我們一起打拼的同事們的。但是變了的,是我自己,越來越能做到化壓力為動力了。這可能就是創業的成長吧。

基於信任的創業壓力,是你必須要把你的公司做好,壯大,對的起最早信任你的人們。這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你要去正面的面對他,適應他,把壓力變成動力。

關於責任這一點,在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之間,還有一個特別的不同的是,我在創業之前做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如果我不想做了,我隨時可以在安排好的情況下,去結束,去改變。但是創業不同,當你開始了,你是停不下來的。你不可能因為你覺得壓力大,就停止下來。如果你創業了,這就再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你要對用戶負責,對投資人負責,對團隊負責。創業真的是條停不下來的,不歸路。這是一個真的長期的承諾。想好了,再上路。

因此,當你要考慮創業的時候,你要誠實面對自己,深究你創業的原因。要問自己,即使將面對這麼大的壓力,這麼停不下來的責任,這麼小的成功率,你,還會創業嗎?

那麼,創業這麼難,到底為什麼要創業呢?

我拿我自己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和分析創業的原因吧。我想了想,我創業的核心原因有兩個。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原因是:我特別,特別,特別熱愛我做著的這個事業,熱愛到想做一輩子。太熱愛了!這個重到想做一輩子的熱愛,是我們創業,最誠實最基礎的原因。

人這一輩子,如果說睡覺占到8小時,那生活和工作各占掉了另外的8小時。如果說在生活裡,輩子最驚心動魄,最強烈的感受是熱戀。而同樣的,在和生活占到你一輩子同樣多時間的工作中,如果說生活中你體驗到了對於人的熱戀,那麼在工作中,你是否有機會體驗過對於工作的熱愛呢?

人的一輩子,遇到熱愛工作的概率,遠遠低於遇到熱戀的人。因為你不可能像遇到那麼多人一樣頻繁的嘗試著新的工作。那麼,如果你對你所要做的事情,產生了如熱戀般的熱愛,我覺得,你應該不顧一切地去做。我就是這麼選擇的。

創業最誠實而基礎的原因,源於巨大的熱愛。因為只有擁有這麼強烈的熱愛,你才能在面對任何的難面前,堅持下來。

第二個原因,還真是源於我發現了一個巨大問題,我想去解決它,想去在今天,在現在,盡一切努力卻解決它。我白天想,晚上想,做夢都想。後來我就明白了,夢想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當你做夢都想的時候,就是夢想。

記得當我們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們為什麼要創業呀?”。因為在我們決定辭職創業的時候,我們從零用心做起來的微軟創投加速器正終於獲得了創業者和創投圈夥伴們的認可,而我們當時所在的我們心裡特別尊重的雇主公司-微軟,也給予了我們充分的支持,我們心裡熱愛的和當時正在做著的,看似並不矛盾,那為什麼非要放棄這一切,非要去創業呢?

更別說一年前的那個時候,正值資本寒冬的開始,對任何想創業的人來說,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而對於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來說,在那個時候,創業也絕對是一個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決定,不僅是對個人的,還有對我們每個人所在的家庭的。

那為什麼,非要走上這條路呢?因為,當我們我們越做著這份工作,越熱愛這個事業。而越熱愛,卻越焦慮。在那幾年服務創業者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超多5000多個技術創新的初創團隊。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問題。

在我們最熟悉,最熱愛,最相信的技術領域,技術創新型的創業者卻面臨著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巨大的挑戰。我們看到很多的技術創新的創業公司,他們在早期一定沒有龐大的用戶數或者一飛沖天的收入來背書,他們的技術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艱澀難懂,價值很難在早期被理解,從而使得他們,得不到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和支援,而逐漸消失了;我們看到那些有能力,有潛質的技術創新創業團隊在早期一定不完美,他們的技術越強,銷售市場能力反而越是短板,找不到使得他們的創新可以迅速得到驗證的對的用戶,無法驗證自己的商業價值,也逐漸消亡了。

我們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看著它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不斷的發生,看著那些創新者眼睛裡的光,一點一點的黯淡了下去,這讓我們特別,特別的難過。讓我們開始,每天,每小時,每一分鐘,都問自己:我,我們,現在,馬上,能些什麼,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什麼?

當這個世界,只為成功者鼓掌,而對那些有勇氣,有潛力,但不完美的,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創新者,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那些為技術創新而奮鬥著的,我們是否可以伸出正在為成功者鼓掌的雙手,用我們的力量,去拉住他們,一起加油把他們拉過這條不應該倒下的生死線,讓他們站上真正的,屬於他們的戰場,去打一場暢快淋漓的仗?我們想這麼做。我們要這麼做。於是,我們,毅然決然的創業了。

所以呀,如果你有了如熱戀般熱愛的那件事,如果你有了做夢都想要去做的那件事,我覺得,你必然應該,去踏上創業之路。

如果你找到了創業的原動力,義無反顧的準備創業了,那第二塊兒我想說的,有關創業之前必須知道的事兒,就是我要提醒你一件特別特別基本的事。這是我們對所有創業者都會說的。這件事,你一定要想的清楚,做好準備,這件事就是,你“進場的權利”,你“活下來的能力”。創業九死一生,那既然做了決定,就要盡可能的活下來,活的好。因此,你一定要能夠有活下來的能力,有進場的權利。

為了這個權利,第一個你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是,你到底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這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最難的。甚至在你創業的過程中,還會因越想越清楚,你解決的問題會發生變化。

你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是真實存在的。什麼是真實的,就是你千萬別把自己當用戶,別覺得你的問題就是真的問題。

你可能說,我和我很多身邊的人聊過,他們都覺得這是問題,這可能也不是真的需求,因為你身邊的人可能跟你的行為習慣特別一致,還不代表真的需求。

你要真的深度思考,來判斷這是個真的問題,針對相對多,足以撐起一個好的創業的一類人群的共同問題。這個問題,對這類人群來說足夠疼,疼的當你提供了解決方案之後,他會有立刻嘗試,反復使用的可能。

第二個你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是由你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市場是充分競爭的,那為什麼你和你的團隊能比別人解決的好?你在這個時間節點,有什麼樣的能力和資源,比別人解決的好?比別人解決的巧?

創業的核心是解決問題,提供價值。但創業的本質還是一門生意,一個商業。創業初期,百事待興,要以小博大,只能靠解決真的問題,提供好的價值。如果你選擇創業,這是你必須要不斷思考,反復打磨的。

說了這麼多重的,但最想和大家說的,其實是,創業,會帶來你無法想像的快樂。因為,你的每一步努力都看的見。當你的使用者因為你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受益的時候,當你和小夥伴們用心血建立起來的那個品牌名字被人記住,用好的感受提起時,那種成就感,那種快樂,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他無法比擬。而創業中的同行夥伴,如同打仗中的戰友,那種信任與情誼是真的一輩子的事。

創業,痛並快樂著,是最極致的人生體驗。我覺得,真正的創業者,無論創業最後失敗還是成功,都會非常非常珍惜和熱愛這個極致的體驗的。

這就是我利用今天比較短的咱們聊天的時間,想和大家說的,在創業之前,你應該知道的一些事兒。希望能對身在職場,但想要自己創業的朋友有所幫助。時間關係,沒有辦法再細聊很多話題,比如在職場中的選擇問題,或者雖不是自己創業,但加入創業公司的小夥伴們的話題。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和大家繼續就這些話題繼續聊。謝謝大家!

Q:您覺得是創業好還是打工好?

A:每一個人都是見仁見智的,創業只是實現夢想的一種手段。不管你是在職場還是在創業,只要這件事情是你熱愛的,你覺得你做的事有價值,對你自己有成長,你每天都沒有白過,就是好的。職場創業的選擇是沒有對和錯的,只有合適不合適。

Q:您覺得AR領域創業怎麼樣,比如AR遊戲。

A:我看好人機交互相關技術,每一次人機交互的改變都啟動了更多的用戶。從鍵盤到觸屏,真正啟動了我們今天的很多人,未來AR、VR、MR,會啟動更多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兒童。同時會帶來全新的場景,體驗和價值。它是大勢所趨,這樣的技術發展是歷史的必然。但如何切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受一個唇齒相依的生態系統的成熟度影響的。但在這個領域我是非常看好的。

Q:在創新領域中如何判斷時機?

A:我就說我所在的技術創新領域。就技術創新而言,第一要看技術大方向,這個技術創新方向是否是必然會推動商業變革的大方向,比如機器智慧(人工智慧)、物聯網、人機交互、企業計算等;第二,在這樣的技術大勢下,如何在大市場的細分行業下某一個細分場景下可以率先啟動;第三,判斷啟動的時間節點,生態系統成熟度等。

Q:我今年畢業,請問有什麼好的建議?對現在火熱的人工智慧是不是越早進入越好?

A:對於剛剛畢業的同學來說,大學生創業是很有創造力的。但也有不利的條件,因為創業不是擁有一個技能就可以,它是綜合技能的大比拼,剛畢業的人可能對於行業的理解、對於資源的掌握都不太足,相比那些有經驗的人是有困難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你永遠不要擔心錯過而著急入場創業。對於人工智慧是否越早進入越好這個問題,人工智慧是技術是一個數十年的學術了,最近如火如荼,源自它已經可以在商業場景上進行嘗試了,但是它的路非常非常長,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從創業角度來說不可以盲目入場。技術永遠是實現商業價值的手段,你要探討的還是商業的本質。

但是從學習來說,你可以繼續學習這一塊,人工智慧的人才有一個非常大的缺口。

Q: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A:我們家是一個雙創家庭,我自己對我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中在現階段是滿意的,有幾個竅門。我是一個對人生有原則的人,我覺得我女兒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我會固定去陪伴她。我每天5點多起床,然後工作,等她起床起床就陪伴照顧她,送她去學校;每天晚上我也會在她睡覺之前一個小時左右回家陪伴她,直到她睡覺我再出門開會或自己工作直到12點左右。我會把所有的其他時間和碎片化時間全部用來工作,同時把工作效率做到最好。犧牲掉的一定是睡眠,這是我下一步要注意和提高的,保護好健康打長久戰。。

更多優質職播,敬請關注“脈脈app-人脈辦事-職場進階”。

本文基於將門CEO高欣欣於2017年3月30日的脈脈職播分享整理

你應該知道的事兒。希望能夠幫助到有創業這個想法,或者對創業好奇的新朋友們在選擇職場還是創業時做判斷。

那既然說到當你要創業之前,應該知道的事兒這個話題,因為我就是一個從職場人到創業人的特別典型的例子,我就用自己的情況來和大家分享吧。

誠如剛才說的,在一年多前,我從微軟創投辭職,創業了。而在創業之前,我做了16年的職業經理人。在做職業經理人的日子裡,我對我的生活非常滿足,我也過著在別人眼中應該知足的日子。

我身上的標籤,有外企高管,CEO,百萬年薪…..各種在別人眼中似乎值得羡慕的詞語。而於我自己來說,我做著有挑戰有學習,同時又遊刃有餘的工作,我還有家庭的責任,我有一個6歲的,對我充滿依戀,特別需要我照顧的可愛女兒。生活在職業經理人的生涯裡,是美好的而平衡的。

但是,我終於,還是做了這個選擇。選擇放棄讓我心裡特別有安全感的,我所習慣的職業經理人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創業者。

而在成為創業者之前,在我做職業經理人最後三年半的日子裡,誠如剛才說的,我是微軟創投加速器在中國的CEO。那個時候,我的工作就是發掘,服務和扶持最有潛質的創業者。

在那三年半裡,我和我的團隊和超過5000個創業團隊接觸溝通過,深度服務了126家在我們眼中最創新的創業團隊,陪伴著他們從0,成長到整體估值超過380億的高速成長企業。

我覺得我非常瞭解創業者們。不僅瞭解他們在創業工作中的艱難和挑戰,我還瞭解他們在心理上的苦與樂。因為除了發掘,服務了這麼多創業者外,我的先生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我一直都是一名創業者家屬,而我們的朋友,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創業者。我的生活從來都是和創業這件事密不可分的。因此,當我準備創業之前,我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我覺得我非常瞭解我將面對的一切。

可是,這一年來,創業帶給了我太多全新的感受和體驗,是我之前完全沒有體會到的。因此,當趁今天有這個機會,我就想把我所深刻體驗到的,分享給每一位,和我一樣有著創業夢想的朋友,一起聊聊,當做出創業這個選擇前,應該知道的事兒。

如果你心裡已經有了創業的打算,我覺得,第一個你要特別誠實去問自己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要創業?

我聽到過各種各樣的回答。絕大多數的回答,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我有一個夢想,我想做什麼什麼什麼“;還有一種是“我看到一個問題,因此看到一個機會,我要抓住他,所以我創業了“。這兩種都值得深究,都值得你再次的問自己,我真的要創業嗎?真的只有創業我才能實現夢想,提供價值嗎?

為什麼要再問?因為創業,太難了。如果你沒有對於創業原因絕對的堅信,是很難堅持的。而不過沒有堅持,創業是絕對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創業,真的是九十九死一生的。創業是從0開始,一點點建立一切的過程。作為創業者,你要定戰略,建團隊,找資金,每天的每一個抉擇都可能決定著公司的未來與生死。而對外,要做產品,做使用者,要小心前方可能的被行業大鱷吞噬,還要防備後方無數競爭對手的窮追不捨。創業成功是絕對的小概率事件。

在你踏上創業這條路之前,你是否真的準備好了90%以上的可能性,你會失敗?面對這麼小的成功可能,你還會創業嗎?你一定要誠實的回答自己。對自己誠實,其實是特別特別難得事情。在創業這件事裡,你一定要誠實的回答自己,你,是真的,即使有那麼低的成功率,你也義無反顧的,不管多難的決定上路了嗎?因為創業維艱,沒有絕對的堅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誠實的讓自己深究創自己業的原因,還因為,創業也是最重的責任。你選擇了創業,他絕不會讓你更自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對你的用戶要負責,對你的合夥人和團隊要負責,對你的投資人要負責。你要擔當起一切。面對這麼多的責任,你準備好了嗎?你也要誠實的回答自己。

我想分享兩個當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有關責任我深刻體會到的感受。

第一個感受就是基於信任而帶來的壓力。

我還記得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非常幸運,在創業的第一周我們就完成了融資,並且一周內全部到賬。我記得當融資到賬那一刻,我的合夥人給我打電話,她和我說:“到賬了,你高興嗎?”我特別記得我那時候的感受,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壓力。我記得我和她說“從現在開始,夢想這兩個字就是咱們放在心裡的東西了。咱們要還給投資人,一門好生意”。

在這一年裡,我所感受到的壓力從沒有一天降低,而是不斷增加的,這不光是對投資人的,還有對我們的使用者的-也就是我們服務的創業者們的,還有我們一起打拼的同事們的。但是變了的,是我自己,越來越能做到化壓力為動力了。這可能就是創業的成長吧。

基於信任的創業壓力,是你必須要把你的公司做好,壯大,對的起最早信任你的人們。這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你要去正面的面對他,適應他,把壓力變成動力。

關於責任這一點,在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之間,還有一個特別的不同的是,我在創業之前做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如果我不想做了,我隨時可以在安排好的情況下,去結束,去改變。但是創業不同,當你開始了,你是停不下來的。你不可能因為你覺得壓力大,就停止下來。如果你創業了,這就再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你要對用戶負責,對投資人負責,對團隊負責。創業真的是條停不下來的,不歸路。這是一個真的長期的承諾。想好了,再上路。

因此,當你要考慮創業的時候,你要誠實面對自己,深究你創業的原因。要問自己,即使將面對這麼大的壓力,這麼停不下來的責任,這麼小的成功率,你,還會創業嗎?

那麼,創業這麼難,到底為什麼要創業呢?

我拿我自己的例子來和大家分享和分析創業的原因吧。我想了想,我創業的核心原因有兩個。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原因是:我特別,特別,特別熱愛我做著的這個事業,熱愛到想做一輩子。太熱愛了!這個重到想做一輩子的熱愛,是我們創業,最誠實最基礎的原因。

人這一輩子,如果說睡覺占到8小時,那生活和工作各占掉了另外的8小時。如果說在生活裡,輩子最驚心動魄,最強烈的感受是熱戀。而同樣的,在和生活占到你一輩子同樣多時間的工作中,如果說生活中你體驗到了對於人的熱戀,那麼在工作中,你是否有機會體驗過對於工作的熱愛呢?

人的一輩子,遇到熱愛工作的概率,遠遠低於遇到熱戀的人。因為你不可能像遇到那麼多人一樣頻繁的嘗試著新的工作。那麼,如果你對你所要做的事情,產生了如熱戀般的熱愛,我覺得,你應該不顧一切地去做。我就是這麼選擇的。

創業最誠實而基礎的原因,源於巨大的熱愛。因為只有擁有這麼強烈的熱愛,你才能在面對任何的難面前,堅持下來。

第二個原因,還真是源於我發現了一個巨大問題,我想去解決它,想去在今天,在現在,盡一切努力卻解決它。我白天想,晚上想,做夢都想。後來我就明白了,夢想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當你做夢都想的時候,就是夢想。

記得當我們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們為什麼要創業呀?”。因為在我們決定辭職創業的時候,我們從零用心做起來的微軟創投加速器正終於獲得了創業者和創投圈夥伴們的認可,而我們當時所在的我們心裡特別尊重的雇主公司-微軟,也給予了我們充分的支持,我們心裡熱愛的和當時正在做著的,看似並不矛盾,那為什麼非要放棄這一切,非要去創業呢?

更別說一年前的那個時候,正值資本寒冬的開始,對任何想創業的人來說,都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而對於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來說,在那個時候,創業也絕對是一個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決定,不僅是對個人的,還有對我們每個人所在的家庭的。

那為什麼,非要走上這條路呢?因為,當我們我們越做著這份工作,越熱愛這個事業。而越熱愛,卻越焦慮。在那幾年服務創業者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超多5000多個技術創新的初創團隊。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問題。

在我們最熟悉,最熱愛,最相信的技術領域,技術創新型的創業者卻面臨著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巨大的挑戰。我們看到很多的技術創新的創業公司,他們在早期一定沒有龐大的用戶數或者一飛沖天的收入來背書,他們的技術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艱澀難懂,價值很難在早期被理解,從而使得他們,得不到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和支援,而逐漸消失了;我們看到那些有能力,有潛質的技術創新創業團隊在早期一定不完美,他們的技術越強,銷售市場能力反而越是短板,找不到使得他們的創新可以迅速得到驗證的對的用戶,無法驗證自己的商業價值,也逐漸消亡了。

我們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看著它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不斷的發生,看著那些創新者眼睛裡的光,一點一點的黯淡了下去,這讓我們特別,特別的難過。讓我們開始,每天,每小時,每一分鐘,都問自己:我,我們,現在,馬上,能些什麼,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什麼?

當這個世界,只為成功者鼓掌,而對那些有勇氣,有潛力,但不完美的,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創新者,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那些為技術創新而奮鬥著的,我們是否可以伸出正在為成功者鼓掌的雙手,用我們的力量,去拉住他們,一起加油把他們拉過這條不應該倒下的生死線,讓他們站上真正的,屬於他們的戰場,去打一場暢快淋漓的仗?我們想這麼做。我們要這麼做。於是,我們,毅然決然的創業了。

所以呀,如果你有了如熱戀般熱愛的那件事,如果你有了做夢都想要去做的那件事,我覺得,你必然應該,去踏上創業之路。

如果你找到了創業的原動力,義無反顧的準備創業了,那第二塊兒我想說的,有關創業之前必須知道的事兒,就是我要提醒你一件特別特別基本的事。這是我們對所有創業者都會說的。這件事,你一定要想的清楚,做好準備,這件事就是,你“進場的權利”,你“活下來的能力”。創業九死一生,那既然做了決定,就要盡可能的活下來,活的好。因此,你一定要能夠有活下來的能力,有進場的權利。

為了這個權利,第一個你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是,你到底解決一個什麼問題。

這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最難的。甚至在你創業的過程中,還會因越想越清楚,你解決的問題會發生變化。

你要解決的問題,必須是真實存在的。什麼是真實的,就是你千萬別把自己當用戶,別覺得你的問題就是真的問題。

你可能說,我和我很多身邊的人聊過,他們都覺得這是問題,這可能也不是真的需求,因為你身邊的人可能跟你的行為習慣特別一致,還不代表真的需求。

你要真的深度思考,來判斷這是個真的問題,針對相對多,足以撐起一個好的創業的一類人群的共同問題。這個問題,對這類人群來說足夠疼,疼的當你提供了解決方案之後,他會有立刻嘗試,反復使用的可能。

第二個你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是由你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市場是充分競爭的,那為什麼你和你的團隊能比別人解決的好?你在這個時間節點,有什麼樣的能力和資源,比別人解決的好?比別人解決的巧?

創業的核心是解決問題,提供價值。但創業的本質還是一門生意,一個商業。創業初期,百事待興,要以小博大,只能靠解決真的問題,提供好的價值。如果你選擇創業,這是你必須要不斷思考,反復打磨的。

說了這麼多重的,但最想和大家說的,其實是,創業,會帶來你無法想像的快樂。因為,你的每一步努力都看的見。當你的使用者因為你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而受益的時候,當你和小夥伴們用心血建立起來的那個品牌名字被人記住,用好的感受提起時,那種成就感,那種快樂,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形容,他無法比擬。而創業中的同行夥伴,如同打仗中的戰友,那種信任與情誼是真的一輩子的事。

創業,痛並快樂著,是最極致的人生體驗。我覺得,真正的創業者,無論創業最後失敗還是成功,都會非常非常珍惜和熱愛這個極致的體驗的。

這就是我利用今天比較短的咱們聊天的時間,想和大家說的,在創業之前,你應該知道的一些事兒。希望能對身在職場,但想要自己創業的朋友有所幫助。時間關係,沒有辦法再細聊很多話題,比如在職場中的選擇問題,或者雖不是自己創業,但加入創業公司的小夥伴們的話題。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和大家繼續就這些話題繼續聊。謝謝大家!

Q:您覺得是創業好還是打工好?

A:每一個人都是見仁見智的,創業只是實現夢想的一種手段。不管你是在職場還是在創業,只要這件事情是你熱愛的,你覺得你做的事有價值,對你自己有成長,你每天都沒有白過,就是好的。職場創業的選擇是沒有對和錯的,只有合適不合適。

Q:您覺得AR領域創業怎麼樣,比如AR遊戲。

A:我看好人機交互相關技術,每一次人機交互的改變都啟動了更多的用戶。從鍵盤到觸屏,真正啟動了我們今天的很多人,未來AR、VR、MR,會啟動更多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兒童。同時會帶來全新的場景,體驗和價值。它是大勢所趨,這樣的技術發展是歷史的必然。但如何切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受一個唇齒相依的生態系統的成熟度影響的。但在這個領域我是非常看好的。

Q:在創新領域中如何判斷時機?

A:我就說我所在的技術創新領域。就技術創新而言,第一要看技術大方向,這個技術創新方向是否是必然會推動商業變革的大方向,比如機器智慧(人工智慧)、物聯網、人機交互、企業計算等;第二,在這樣的技術大勢下,如何在大市場的細分行業下某一個細分場景下可以率先啟動;第三,判斷啟動的時間節點,生態系統成熟度等。

Q:我今年畢業,請問有什麼好的建議?對現在火熱的人工智慧是不是越早進入越好?

A:對於剛剛畢業的同學來說,大學生創業是很有創造力的。但也有不利的條件,因為創業不是擁有一個技能就可以,它是綜合技能的大比拼,剛畢業的人可能對於行業的理解、對於資源的掌握都不太足,相比那些有經驗的人是有困難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你永遠不要擔心錯過而著急入場創業。對於人工智慧是否越早進入越好這個問題,人工智慧是技術是一個數十年的學術了,最近如火如荼,源自它已經可以在商業場景上進行嘗試了,但是它的路非常非常長,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從創業角度來說不可以盲目入場。技術永遠是實現商業價值的手段,你要探討的還是商業的本質。

但是從學習來說,你可以繼續學習這一塊,人工智慧的人才有一個非常大的缺口。

Q: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A:我們家是一個雙創家庭,我自己對我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中在現階段是滿意的,有幾個竅門。我是一個對人生有原則的人,我覺得我女兒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我會固定去陪伴她。我每天5點多起床,然後工作,等她起床起床就陪伴照顧她,送她去學校;每天晚上我也會在她睡覺之前一個小時左右回家陪伴她,直到她睡覺我再出門開會或自己工作直到12點左右。我會把所有的其他時間和碎片化時間全部用來工作,同時把工作效率做到最好。犧牲掉的一定是睡眠,這是我下一步要注意和提高的,保護好健康打長久戰。。

更多優質職播,敬請關注“脈脈app-人脈辦事-職場進階”。

本文基於將門CEO高欣欣於2017年3月30日的脈脈職播分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