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0張圖再現哥哥張國榮傳奇一生

他是舞臺上光芒四射的歌星,是香港電影繞不過的靈魂,是無數少男少女的夢中情人,也是最忠於自己內心,自由生活的演員。

他,張國榮,萬千榮迷心中永遠不老的哥哥。

2017年4月1日,

哥哥離開的第5110天,我們想念如初。

今天,毒藥君用一百張圖片,向大家再現哥哥的傳奇人生。

20世紀中期,香港街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邊個唔識Tailor Cheung?”(誰不認識張裁縫?)

香港中環德己立街那高高掛起的金字招牌“張活海”曾是一代人的記憶。

到如今,時過境遷,或許人們早已將他淡忘,但是他的幼子“十仔”卻被人們十幾年如一日的懷念,他就是——張國榮。

哥哥張國榮小時候就是這樣清秀可愛,但他卻沒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從小就把抑鬱的種子深埋在心中。

張國榮評價自己的父親“非常喜歡女人”,

經常約女人在半島酒店“談心“,而母親則會雇傭私家偵探去跟蹤父親,父母這樣的相處模式,讓年幼的他倍感不適。

張活海曾有兩房妻子,二人共侍一夫,張國榮回憶這段時光時曾說:

“我有兩個‘媽媽’,兩個‘媽媽’曾經一起住過,就是我的生母和我的所謂後母……曾經為了嫉妒的問題,我的那個後母試過用尿淋我。”

父親張活海(左一)的洋服店的開張紀念日

張國榮六歲時,父親的朋友問他,爸爸會不會請喝茶,張國榮回答:“我跟他不熟的。”

一句話就把父子間的疏離表達的淋漓盡致,但儘管如此,他懂得父親對他的愛是無保留的,只是不懂表達,相比之下,他跟媽媽之間才更像“路人關係”。

五歲時與母親合影

張國榮與母親之間有著很深的芥蒂,他曾說:“阿爸疼我是無條件的,阿媽對我好是有條件的。如果我不是今天的張國榮,阿媽對我的愛會有所保留。”

張國榮三十二歲那年把年邁的母親接到自己公寓,或許兩個人都曾試圖努力去修復這段關係,儘管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張國榮相差18歲的姐姐張綠萍是他最敬佩的人。她曾在港英政府時期任職多個高位,是香港婦女界的活躍人士,1978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太平紳士等。

張國榮參加姐姐婚禮

八哥張發榮是香港知名風水大師,號智法居士。張發榮曾堅稱弟弟自殺是因“撞邪”,並說他自殺前兩天已經表現出手抖、口抖、講話時語無倫次等症狀。

四歲時與哥哥合影

雖說兄弟姐妹眾多,但是年紀最小的八哥也比他大八歲,儘管八哥很愛護他,但也難免玩不到一起。

猜一猜哪個是哥哥

13歲時,張國榮到英國讀書。

童年時期能夠一直陪伴在他左右的,只有一個女傭“六姐”。張國榮曾說:她是我一生之中對我最好的一個女人。

1977年,21歲的張國榮參加歌唱比賽獲得亞軍,之後簽約麗的電視正式出道。當時月薪只有一千元,但是迫切需要生存的他毫不猶豫地連簽了三年合約。

參賽現場小朋友給哥哥獻花

第一次推出個人英文專輯《I Like Dreamin’》。

因為是新秀歌手,所以發行數量比較少,只有500張,現在這張碟已是“無價之寶”。

之後他又陸續推出幾張唱片,但因為剛從英國回來的他鍾情英文歌,再加上打扮過於前衛,因此不被香港樂壇和歌迷接受,錄歌時還被製作人說是“雞仔”聲。

哥哥回憶有一次他登臺表演時,為配合颱風把頭上帽子拋向觀眾席,卻即時被拋回臺上,他說“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那是段灰色時光,別人不唱的歌由他接唱,別人不做的戲他頂上。

直到1983年,27歲的張國榮以一首《風繼續吹》一舉成名,身價大漲,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星。

1984年演唱的《Monica》成為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 奠定了張國榮歌壇巨星的地位。

1986年他憑一曲《有誰共鳴》擊敗譚詠麟,獲得1986年十大勁歌金曲的壓軸大獎“金曲金獎” ,香港樂壇自此出現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哥哥與譚校長

當時,譚詠麟的歌迷因為受不了哥哥的強勢崛起威脅到了自己的偶像,雙方粉絲公開對罵,令張國榮與譚詠麟被傳有心病。

哥哥說自己有兩怕,一是緋聞,二是阿倫(譚詠麟)

1987年憑藉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

《想你》是張國榮作曲的第一首歌曲,收錄于1988年張國榮發行的粵語專輯《Virgin Snow》中。

“自製自我在每日怨天怨地,情話情意情路情盡都經過也是因你,留下我在昨日過活但如死”

——《想你》

哥哥一生中的演唱會也創造了很多讓人無法忘卻的回憶。

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梅豔芳做嘉賓,兩人共同演唱了《Love Is Over》。

1986年紅館濃情演唱會,華星唱片最後一個演唱會系列共12場,哥哥講了很多話,調皮可愛,那套紅色衣服也成為經典造型。

1988年百事巨星演唱會,張國榮是亞洲第一位百事可樂的代言人。這次他身著十二少的戲服演繹《客途秋恨》和《胭脂扣》,以寧采臣扮相演唱《倩女幽魂》。

1989年,事業正處於高峰期的張國榮急流勇退,宣佈告別樂壇,那年他33歲,於是在紅館舉行33場演唱會,一首《風繼續吹》讓他哭成淚人。

唱完最後的《風再起時》,完成封麥,瀟灑離開。那年的紅館承受了最多的心碎與淚水。

至於哥哥為何要退出歌壇,他的經紀人陳淑芬曾說:

“他不想他的愛人曝光,想退出歌壇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們都很喜歡山口百惠,張國榮覺得山口百惠可以在最光芒的時候退下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他覺得他也可以。”

1995年,哥哥宣佈複出歌壇。

1996年12月舉行一連60場的“跨越97”世界巡迴演唱會。他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給他的母親以及他生命中摯愛的朋友唐先生。

2000 熱·情演唱會是由哥哥親自擔任藝術總監,這次的造型和藝術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哥哥說:“熱是代表快歌,情是代表慢歌,中間分隔那一點,因為我最多用露一點,不會露三點。”

截止到2003年,他已經舉辦了超過300場個人演唱會,在香港紅館舉行了121場個人演唱會。

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追頒張國榮“終身成就獎 ”,以表彰他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貢獻。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 - 世紀10星 永恆篇

對於華語電影,張國榮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他演什麼像什麼,但在每一個角色中卻都流露著自己的靈魂和味道。

林青霞形容曾形容他的演技是神來之筆。

在張國榮的心目中,自己的處☆禁☆女作是1982 年的《烈火青春》,而非1978年被騙去拍攝的那部《紅樓春上春》。

此時的張國榮雖然略顯青澀,卻難掩內心的叛逆和憂鬱的氣質。片中,他還與湯鎮業大膽接吻,在那個年代頗為前衛。

似乎,張國榮就是為文藝片而生的。

1987年,張國榮在《胭脂扣》中飾演十二少,風流,優雅,華美而高貴。他的眼神中有千萬種情愫,卻終究無言。糾結的懦弱,正是如此。

1990年,張國榮開始在王家衛的電影中出現,《阿飛正傳》成為了香港文藝片的代表作品之一。

旭仔孤傲叛逆,自戀也自卑。張國榮用骨子裡的孤獨賦予了這個角色不羈的靈魂,成就了華語電影中少有的性☆禁☆感男人形象。

1993年,張國榮迎來了他演繹生涯對華語電影最重要的角色——程蝶衣。

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的表演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備,人戲不分。當陳凱歌喊停時,張國榮已哭成淚人,久勸不止。陳凱歌曾說,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

1994年,張國榮再次出演王家衛的作品。這一次,他扮演的是《東邪西毒》中的歐陽峰。

鋒芒畢露也好,冷漠淡然也罷,終究抵擋不住內心的苦楚和糾結。張國榮將歐陽鋒的孤獨與悔恨,痛苦與掙扎,詮釋得入木三分。

1995年,張國榮出演了《夜半歌聲》。為追求完美,他堅持現場收聲,歌喉十分有張力,呈現出了藝術家宋丹萍的悲情一生,讓人動容。

1997,張國榮在《春光乍泄》飾演了一個不討巧的角色何寶榮。若不是張國榮,這個角色恐難被觀眾所接受。張國榮恰到好處地找到了既令人討厭又能被人理解的平衡。

在這部戲中,張國榮對肢體、語言、表情等等各個方面運用得爐火純青,何寶榮也是他最認可自己的表現的角色。

更讓人欣慰的是,張國榮並不僅僅是在文藝片中展示他的演技和魅力。

1986年,拍攝《英雄本色》的他笑靨如花,濃濃的兄弟情誼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1987年,《倩女幽魂》問世。自此以後,張國榮便成了哥哥,甯采臣便成了張國榮。扮演善良文弱卻又深情執著的書生,沒有人能及他。

1991年,在《縱橫四海》中,張國榮瀟灑倜儻,看得人熱血沸騰。

1993年,《白髮魔女傳》中的張國榮,一襲長髮,癡情的心靈配上飄逸的外形,風流盡顯。

1994年,在拍攝《東邪西毒》的時候,張國榮也在同時拍攝《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玩嗨了的張國榮儼然一副騷浪賤的小男人形象,同梁家輝的對唱令人忍俊不禁。

1997年,張國榮出演《新上海灘》。他飾演的許文強更加沉靜內斂,有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眼中若有萬語千言。

而且,在演戲的道路上,張國榮從未停止過對自己的探索。

1999年,張國榮參演《紅色戀人》,第一次出演一個革命者。這種完全不同於香港電影的人物角色,被張國榮演繹得十分豐滿,有血有肉,滿懷理想但並不高大全,十分難得。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離開之前的最後一部電影。他將精神分裂的心理醫生那種掙扎苦楚的內心世界刻畫得細膩真實,讓人感同身受。

張國榮,為華語影壇增添了一抹憂鬱和高貴的顏色,以及無數個鮮活動人的螢幕形象,每每思及,歷久彌新。

和事業一起發展的,還有哥哥在遇到真愛之前,那幾段曇花一現的戀情——

初戀發生在英國,和這個女孩只好了兩個星期便分手。對於這份短暫的初戀哥哥談的並不是很多。

哥哥與毛舜筠在拍攝《愛情故事》時,電視臺為宣傳傳出兩人緋聞,但兩人假戲真做,墜入愛河。

兩人交往不久,哥哥便拿著花向她求婚。那時哥哥20歲,毛舜筠只有17歲,這一突如其來的行動嚇到了毛舜筠,她逐漸和他疏遠,結束了這段金童玉女的戀愛。

後來兩個人成了兄妹摯友。

多年後,在毛舜筠的訪談節目中,哥哥說:“如果當年你願意嫁給我,可能會改變我的一生。”

1979年,哥哥在夜店認識了米雪胞妹雪梨。不過這段情也很快風平浪靜。

1981年,哥哥拍《甜甜廿四味》,喜歡了女主角倪詩蓓,兩人交往了兩年多,後來倪詩蓓到英國念時裝設計,感情也淡了下來。

哥哥與楊受成長女楊諾思戀愛了兩年,後來因為聚少離多,和平分手。

現在回顧哥哥的這幾段沒有結果的感情,歸根結底是命運的安排,因為他還沒有發現最愛的人一直在身邊。

提到曾來往于張國榮身邊的女人,不能不說的,還是梅豔芳。

她不是張國榮的某一人女朋友,卻是他身邊永遠不能缺席的女性朋友。

自古王不見王,但這兩大超級巨星卻有過“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的約定。

據毒藥君考證,此話卻有出處,但卻是梅豔芳醉酒後的一句調侃玩笑話,當時哥哥已經有了唐先生,而哥哥也曾為梅豔芳介紹過男朋友。這一玩笑經過媒體的發酵,故事便籠罩了一絲悲涼。

而真實的情況是,二人年輕時是患難之交:

在出道早期,二人在同一間唱片公司,一起到外面登臺,風雲變幻的娛樂圈,他們是最有默契的組合,臺上表演互相説明。

私下裡親如兄妹:梅豔芳在演藝圈,多以照顧別人知心姐姐的角色出現,而二人共事時,梅豔芳則多是被照顧的一方;哥哥患抑鬱症後,胃酸倒流,嗓子很難受,工作心情都有影響,可妹妹梅豔芳有求必應,會忍痛去幫她壓場面。

藝術上的靈魂知音:1997年跨越97演唱會,梅豔芳帶病從外地趕回來作張國榮的演唱會嘉賓。投桃報李,2002年梅豔芳極夢幻演唱會,張國榮帶病(胃疼)作梅豔芳演唱會嘉賓。

所以,二人的關係是搭檔、是兄妹、也是知音。

他們見證了香港最輝煌的時代,卻同在2003年離世。那年,梅豔芳剛好四十歲。

全世界只想你來愛我張國榮 - 陪你倒數

梅豔芳給了張國榮最好的友情,而他真正的愛情,要從遇見唐鶴德開始說起。

唐鶴德是張母的乾兒子,兩人識于微時。但當時兩人年紀尚小,只是見過,並沒有什麼來往。

直到1982年12月9日,張國榮在母親的聚會上,26歲的張國榮遇見了24歲但唐鶴德。一個是歌壇新秀,一個是銀行初丁。

兩人互有好感,所以請人在1983年1月2日組織聚會正式介紹,成為朋友。

當時張國榮在娛樂圈發展的並不順利,身邊鮮有能傾心的朋友,而唐鶴德在他最失落的時候出現,在他身邊支持他、鼓勵他、陪伴他。

有一陣張國榮的生活陷入了困窘——事業低谷、經濟拮据加上家人的不理解。這時剛工作收入不太可觀的唐鶴德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積蓄給哥哥,自己吃了好幾個月的泡面。後來每每提到這件事,哥哥對唐生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80年代張國榮一心撲在事業上,這個時期兩人還未開始。直到1989年,在事業全盛時期退出歌壇,義無反顧地與唐鶴德走到了一起。

兩人奔赴加拿大溫哥華,在世外桃源般的山頂的小屋中,過起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回到香港後,他不再懼怕媒體對兩人戀情的評價。他說: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無論哥哥累了、倦了、笑了、哭了的時候,唐唐一直在身邊。

在唐鶴德面前,張國榮永遠可以放鬆開心的像個孩子。

2001年10月,張國榮和唐鶴德一起出行時,發現有記者盯梢,張國榮毅然牽起了唐鶴德的手。此時唐鶴德回頭看了下記者,留下了這張珍貴的“世紀牽手照”。

雖然也曾有分分合合,但唐鶴德始終是張國榮最愛的人。而這種真摯細膩的愛,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

張國榮說:

“他是我的情人、朋友、弟弟、妹妹,是主賜給我的禮物。”

唐鶴德幫張國榮理財,他所有財產都是與唐鶴德共用的,他開的所有公司都是和唐鶴德聯名的,他形影不離的愛車車號是DC339——“唐張長長久”。

在張國榮的演唱會上,他常常以OK手勢作為暗號,向台下唐鶴德示愛。這也是為什麼,送走哥哥時傷心欲絕被人攙扶的唐鶴德,手裡一致做著OK的手勢,眼睛盯著哥哥的遺像,嘴裡一直喊著哥哥“阿仔”。

唐鶴德為哥哥包辦喪禮,在哥哥的訃文親屬一欄,他以摯愛身份排在首位。

後來,唐鶴德一直住在兩人共同生活過的房子裡,十幾年過去,家裡的裝修陳設一點都沒變。

他還參加哥哥生前好友的各種聚會,替哥哥完成剩下的事。慢慢地,他似乎活成了哥哥。

2015年哥哥祭日時,唐鶴德寫到: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配圖是那張世紀牽手照。這一牽,就是一輩子。就算你不在了,在心裡陪你一輩子。

1997年,在紅磡萬人體育館,張國榮借用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向台下的唐鶴德表達心跡;16年後,唐鶴德站在當年的舞臺,用同一首歌寄送哀思。

1997年演唱會上,張國榮說:這首歌送給媽媽和好友唐先生

逝者已往,生者長哀。

直到現在,還常常有人會詬病張國榮的性取向,甚至說他在《霸王別姬》和《春光乍泄》中完全是本色出演。

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說出這些話的人也能有一個。

現在同性☆禁☆伴☆禁☆侶出櫃都需要慎重思考好久,要預見那些沉重的輿論壓力。更何況是同性戀者不那麼受待見的上個世紀。

張國榮很缺愛,同時又很多情。雙性戀的他,經歷過幾段戀情後都無疾而終。大概是她們真的無法滿足他的精神需求。

而在他最落魄的時候,陪在身邊的恰好是唐鶴德。

雪中送炭的人永遠比錦上添花的人要少得多,唐生就是在我在未成名前給他雪中送炭的那個人。要是換成現在,那只是錦上添花了,未必會有現在珍惜這份感情。

張國榮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個愛我,那麼我也愛他,男人女人都沒關係。

唐鶴德為人謙和、細心、謹慎又有責任感,幾乎具備了好男人的所有特點。他有什麼理由不愛他?

張國榮長得那麼英俊,又如此有才華,完全可以笑一笑躲藏一下來掩蓋自己的性取向,這樣他就不用腹背受敵,不用因為背負了那麼多輿論而夜夜難以入睡。

可是,我們深愛的,大概就是活得如此真實的他吧。

在他牽起唐鶴德的手讓狗仔拍照時,背影瀟灑,但心裡的忐忑與不安,只有他兩人知道。

哥哥的大膽,多麼讓人驕傲。

在這之後,不知有多少在暗處相愛相殺的同性☆禁☆伴☆禁☆侶,攜手走向明處。

愛,本無性別之分。

不知經歷過怎樣的崩潰與絕望,曾幸福如孩童的張國榮會身患抑鬱。

張國榮的姐姐張綠萍認為,他是生理性抑鬱症,和入戲太深、感情不順沒有任何關係。

而後來唐鶴德指出,其實哥哥對事業的追求太高,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無法排解壓力,慢慢精神萎靡。

被張國榮當做姐姐的經紀人陳淑芬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演唱會的失敗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此看來,最終使張國榮感到極大痛苦與壓力的,是事業受挫。

在哥哥患病最嚴重的時期,Twins邀請他出演《你最紅》MV裡的三叔公。當時的抑鬱症已經非常嚴重了,因為胃酸倒流,他在視頻中嗓子都是沙啞的。而這只MV也是他生前最後一隻MV。

2000年熱情演唱會之後,張國榮的事業暫時走到低谷。他曾想轉型做導演,卻並未成功。

一向對事業非常重視的張國榮遇到瓶頸,承受著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接收到的負面評價逐漸超過限度,難過到只能用死亡來結束一切。

抑鬱症的可怕,會讓一個陷入泥潭的人放棄自救。

2002年洶湧而來的病症,短短一年時間,便帶走了那只無腿鳥。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

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於是從2003年起,4月1日不再只是愚人節。

往事還要再提,夢中別來無恙。

謹以此圖集,紀念那抹人間不一樣的花火。

張國榮相差18歲的姐姐張綠萍是他最敬佩的人。她曾在港英政府時期任職多個高位,是香港婦女界的活躍人士,1978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太平紳士等。

張國榮參加姐姐婚禮

八哥張發榮是香港知名風水大師,號智法居士。張發榮曾堅稱弟弟自殺是因“撞邪”,並說他自殺前兩天已經表現出手抖、口抖、講話時語無倫次等症狀。

四歲時與哥哥合影

雖說兄弟姐妹眾多,但是年紀最小的八哥也比他大八歲,儘管八哥很愛護他,但也難免玩不到一起。

猜一猜哪個是哥哥

13歲時,張國榮到英國讀書。

童年時期能夠一直陪伴在他左右的,只有一個女傭“六姐”。張國榮曾說:她是我一生之中對我最好的一個女人。

1977年,21歲的張國榮參加歌唱比賽獲得亞軍,之後簽約麗的電視正式出道。當時月薪只有一千元,但是迫切需要生存的他毫不猶豫地連簽了三年合約。

參賽現場小朋友給哥哥獻花

第一次推出個人英文專輯《I Like Dreamin’》。

因為是新秀歌手,所以發行數量比較少,只有500張,現在這張碟已是“無價之寶”。

之後他又陸續推出幾張唱片,但因為剛從英國回來的他鍾情英文歌,再加上打扮過於前衛,因此不被香港樂壇和歌迷接受,錄歌時還被製作人說是“雞仔”聲。

哥哥回憶有一次他登臺表演時,為配合颱風把頭上帽子拋向觀眾席,卻即時被拋回臺上,他說“這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那是段灰色時光,別人不唱的歌由他接唱,別人不做的戲他頂上。

直到1983年,27歲的張國榮以一首《風繼續吹》一舉成名,身價大漲,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星。

1984年演唱的《Monica》成為香港歌壇第一支同獲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的舞曲, 奠定了張國榮歌壇巨星的地位。

1986年他憑一曲《有誰共鳴》擊敗譚詠麟,獲得1986年十大勁歌金曲的壓軸大獎“金曲金獎” ,香港樂壇自此出現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哥哥與譚校長

當時,譚詠麟的歌迷因為受不了哥哥的強勢崛起威脅到了自己的偶像,雙方粉絲公開對罵,令張國榮與譚詠麟被傳有心病。

哥哥說自己有兩怕,一是緋聞,二是阿倫(譚詠麟)

1987年憑藉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華語唱片在韓國銷量紀錄保持者。

《想你》是張國榮作曲的第一首歌曲,收錄于1988年張國榮發行的粵語專輯《Virgin Snow》中。

“自製自我在每日怨天怨地,情話情意情路情盡都經過也是因你,留下我在昨日過活但如死”

——《想你》

哥哥一生中的演唱會也創造了很多讓人無法忘卻的回憶。

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十場個人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梅豔芳做嘉賓,兩人共同演唱了《Love Is Over》。

1986年紅館濃情演唱會,華星唱片最後一個演唱會系列共12場,哥哥講了很多話,調皮可愛,那套紅色衣服也成為經典造型。

1988年百事巨星演唱會,張國榮是亞洲第一位百事可樂的代言人。這次他身著十二少的戲服演繹《客途秋恨》和《胭脂扣》,以寧采臣扮相演唱《倩女幽魂》。

1989年,事業正處於高峰期的張國榮急流勇退,宣佈告別樂壇,那年他33歲,於是在紅館舉行33場演唱會,一首《風繼續吹》讓他哭成淚人。

唱完最後的《風再起時》,完成封麥,瀟灑離開。那年的紅館承受了最多的心碎與淚水。

至於哥哥為何要退出歌壇,他的經紀人陳淑芬曾說:

“他不想他的愛人曝光,想退出歌壇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們都很喜歡山口百惠,張國榮覺得山口百惠可以在最光芒的時候退下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他覺得他也可以。”

1995年,哥哥宣佈複出歌壇。

1996年12月舉行一連60場的“跨越97”世界巡迴演唱會。他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給他的母親以及他生命中摯愛的朋友唐先生。

2000 熱·情演唱會是由哥哥親自擔任藝術總監,這次的造型和藝術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哥哥說:“熱是代表快歌,情是代表慢歌,中間分隔那一點,因為我最多用露一點,不會露三點。”

截止到2003年,他已經舉辦了超過300場個人演唱會,在香港紅館舉行了121場個人演唱會。

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追頒張國榮“終身成就獎 ”,以表彰他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貢獻。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 - 世紀10星 永恆篇

對於華語電影,張國榮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他演什麼像什麼,但在每一個角色中卻都流露著自己的靈魂和味道。

林青霞形容曾形容他的演技是神來之筆。

在張國榮的心目中,自己的處☆禁☆女作是1982 年的《烈火青春》,而非1978年被騙去拍攝的那部《紅樓春上春》。

此時的張國榮雖然略顯青澀,卻難掩內心的叛逆和憂鬱的氣質。片中,他還與湯鎮業大膽接吻,在那個年代頗為前衛。

似乎,張國榮就是為文藝片而生的。

1987年,張國榮在《胭脂扣》中飾演十二少,風流,優雅,華美而高貴。他的眼神中有千萬種情愫,卻終究無言。糾結的懦弱,正是如此。

1990年,張國榮開始在王家衛的電影中出現,《阿飛正傳》成為了香港文藝片的代表作品之一。

旭仔孤傲叛逆,自戀也自卑。張國榮用骨子裡的孤獨賦予了這個角色不羈的靈魂,成就了華語電影中少有的性☆禁☆感男人形象。

1993年,張國榮迎來了他演繹生涯對華語電影最重要的角色——程蝶衣。

張國榮在《霸王別姬》中的表演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備,人戲不分。當陳凱歌喊停時,張國榮已哭成淚人,久勸不止。陳凱歌曾說,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

1994年,張國榮再次出演王家衛的作品。這一次,他扮演的是《東邪西毒》中的歐陽峰。

鋒芒畢露也好,冷漠淡然也罷,終究抵擋不住內心的苦楚和糾結。張國榮將歐陽鋒的孤獨與悔恨,痛苦與掙扎,詮釋得入木三分。

1995年,張國榮出演了《夜半歌聲》。為追求完美,他堅持現場收聲,歌喉十分有張力,呈現出了藝術家宋丹萍的悲情一生,讓人動容。

1997,張國榮在《春光乍泄》飾演了一個不討巧的角色何寶榮。若不是張國榮,這個角色恐難被觀眾所接受。張國榮恰到好處地找到了既令人討厭又能被人理解的平衡。

在這部戲中,張國榮對肢體、語言、表情等等各個方面運用得爐火純青,何寶榮也是他最認可自己的表現的角色。

更讓人欣慰的是,張國榮並不僅僅是在文藝片中展示他的演技和魅力。

1986年,拍攝《英雄本色》的他笑靨如花,濃濃的兄弟情誼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1987年,《倩女幽魂》問世。自此以後,張國榮便成了哥哥,甯采臣便成了張國榮。扮演善良文弱卻又深情執著的書生,沒有人能及他。

1991年,在《縱橫四海》中,張國榮瀟灑倜儻,看得人熱血沸騰。

1993年,《白髮魔女傳》中的張國榮,一襲長髮,癡情的心靈配上飄逸的外形,風流盡顯。

1994年,在拍攝《東邪西毒》的時候,張國榮也在同時拍攝《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玩嗨了的張國榮儼然一副騷浪賤的小男人形象,同梁家輝的對唱令人忍俊不禁。

1997年,張國榮出演《新上海灘》。他飾演的許文強更加沉靜內斂,有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眼中若有萬語千言。

而且,在演戲的道路上,張國榮從未停止過對自己的探索。

1999年,張國榮參演《紅色戀人》,第一次出演一個革命者。這種完全不同於香港電影的人物角色,被張國榮演繹得十分豐滿,有血有肉,滿懷理想但並不高大全,十分難得。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離開之前的最後一部電影。他將精神分裂的心理醫生那種掙扎苦楚的內心世界刻畫得細膩真實,讓人感同身受。

張國榮,為華語影壇增添了一抹憂鬱和高貴的顏色,以及無數個鮮活動人的螢幕形象,每每思及,歷久彌新。

和事業一起發展的,還有哥哥在遇到真愛之前,那幾段曇花一現的戀情——

初戀發生在英國,和這個女孩只好了兩個星期便分手。對於這份短暫的初戀哥哥談的並不是很多。

哥哥與毛舜筠在拍攝《愛情故事》時,電視臺為宣傳傳出兩人緋聞,但兩人假戲真做,墜入愛河。

兩人交往不久,哥哥便拿著花向她求婚。那時哥哥20歲,毛舜筠只有17歲,這一突如其來的行動嚇到了毛舜筠,她逐漸和他疏遠,結束了這段金童玉女的戀愛。

後來兩個人成了兄妹摯友。

多年後,在毛舜筠的訪談節目中,哥哥說:“如果當年你願意嫁給我,可能會改變我的一生。”

1979年,哥哥在夜店認識了米雪胞妹雪梨。不過這段情也很快風平浪靜。

1981年,哥哥拍《甜甜廿四味》,喜歡了女主角倪詩蓓,兩人交往了兩年多,後來倪詩蓓到英國念時裝設計,感情也淡了下來。

哥哥與楊受成長女楊諾思戀愛了兩年,後來因為聚少離多,和平分手。

現在回顧哥哥的這幾段沒有結果的感情,歸根結底是命運的安排,因為他還沒有發現最愛的人一直在身邊。

提到曾來往于張國榮身邊的女人,不能不說的,還是梅豔芳。

她不是張國榮的某一人女朋友,卻是他身邊永遠不能缺席的女性朋友。

自古王不見王,但這兩大超級巨星卻有過“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的約定。

據毒藥君考證,此話卻有出處,但卻是梅豔芳醉酒後的一句調侃玩笑話,當時哥哥已經有了唐先生,而哥哥也曾為梅豔芳介紹過男朋友。這一玩笑經過媒體的發酵,故事便籠罩了一絲悲涼。

而真實的情況是,二人年輕時是患難之交:

在出道早期,二人在同一間唱片公司,一起到外面登臺,風雲變幻的娛樂圈,他們是最有默契的組合,臺上表演互相説明。

私下裡親如兄妹:梅豔芳在演藝圈,多以照顧別人知心姐姐的角色出現,而二人共事時,梅豔芳則多是被照顧的一方;哥哥患抑鬱症後,胃酸倒流,嗓子很難受,工作心情都有影響,可妹妹梅豔芳有求必應,會忍痛去幫她壓場面。

藝術上的靈魂知音:1997年跨越97演唱會,梅豔芳帶病從外地趕回來作張國榮的演唱會嘉賓。投桃報李,2002年梅豔芳極夢幻演唱會,張國榮帶病(胃疼)作梅豔芳演唱會嘉賓。

所以,二人的關係是搭檔、是兄妹、也是知音。

他們見證了香港最輝煌的時代,卻同在2003年離世。那年,梅豔芳剛好四十歲。

全世界只想你來愛我張國榮 - 陪你倒數

梅豔芳給了張國榮最好的友情,而他真正的愛情,要從遇見唐鶴德開始說起。

唐鶴德是張母的乾兒子,兩人識于微時。但當時兩人年紀尚小,只是見過,並沒有什麼來往。

直到1982年12月9日,張國榮在母親的聚會上,26歲的張國榮遇見了24歲但唐鶴德。一個是歌壇新秀,一個是銀行初丁。

兩人互有好感,所以請人在1983年1月2日組織聚會正式介紹,成為朋友。

當時張國榮在娛樂圈發展的並不順利,身邊鮮有能傾心的朋友,而唐鶴德在他最失落的時候出現,在他身邊支持他、鼓勵他、陪伴他。

有一陣張國榮的生活陷入了困窘——事業低谷、經濟拮据加上家人的不理解。這時剛工作收入不太可觀的唐鶴德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積蓄給哥哥,自己吃了好幾個月的泡面。後來每每提到這件事,哥哥對唐生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80年代張國榮一心撲在事業上,這個時期兩人還未開始。直到1989年,在事業全盛時期退出歌壇,義無反顧地與唐鶴德走到了一起。

兩人奔赴加拿大溫哥華,在世外桃源般的山頂的小屋中,過起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回到香港後,他不再懼怕媒體對兩人戀情的評價。他說: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無論哥哥累了、倦了、笑了、哭了的時候,唐唐一直在身邊。

在唐鶴德面前,張國榮永遠可以放鬆開心的像個孩子。

2001年10月,張國榮和唐鶴德一起出行時,發現有記者盯梢,張國榮毅然牽起了唐鶴德的手。此時唐鶴德回頭看了下記者,留下了這張珍貴的“世紀牽手照”。

雖然也曾有分分合合,但唐鶴德始終是張國榮最愛的人。而這種真摯細膩的愛,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

張國榮說:

“他是我的情人、朋友、弟弟、妹妹,是主賜給我的禮物。”

唐鶴德幫張國榮理財,他所有財產都是與唐鶴德共用的,他開的所有公司都是和唐鶴德聯名的,他形影不離的愛車車號是DC339——“唐張長長久”。

在張國榮的演唱會上,他常常以OK手勢作為暗號,向台下唐鶴德示愛。這也是為什麼,送走哥哥時傷心欲絕被人攙扶的唐鶴德,手裡一致做著OK的手勢,眼睛盯著哥哥的遺像,嘴裡一直喊著哥哥“阿仔”。

唐鶴德為哥哥包辦喪禮,在哥哥的訃文親屬一欄,他以摯愛身份排在首位。

後來,唐鶴德一直住在兩人共同生活過的房子裡,十幾年過去,家裡的裝修陳設一點都沒變。

他還參加哥哥生前好友的各種聚會,替哥哥完成剩下的事。慢慢地,他似乎活成了哥哥。

2015年哥哥祭日時,唐鶴德寫到: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配圖是那張世紀牽手照。這一牽,就是一輩子。就算你不在了,在心裡陪你一輩子。

1997年,在紅磡萬人體育館,張國榮借用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向台下的唐鶴德表達心跡;16年後,唐鶴德站在當年的舞臺,用同一首歌寄送哀思。

1997年演唱會上,張國榮說:這首歌送給媽媽和好友唐先生

逝者已往,生者長哀。

直到現在,還常常有人會詬病張國榮的性取向,甚至說他在《霸王別姬》和《春光乍泄》中完全是本色出演。

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說出這些話的人也能有一個。

現在同性☆禁☆伴☆禁☆侶出櫃都需要慎重思考好久,要預見那些沉重的輿論壓力。更何況是同性戀者不那麼受待見的上個世紀。

張國榮很缺愛,同時又很多情。雙性戀的他,經歷過幾段戀情後都無疾而終。大概是她們真的無法滿足他的精神需求。

而在他最落魄的時候,陪在身邊的恰好是唐鶴德。

雪中送炭的人永遠比錦上添花的人要少得多,唐生就是在我在未成名前給他雪中送炭的那個人。要是換成現在,那只是錦上添花了,未必會有現在珍惜這份感情。

張國榮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個愛我,那麼我也愛他,男人女人都沒關係。

唐鶴德為人謙和、細心、謹慎又有責任感,幾乎具備了好男人的所有特點。他有什麼理由不愛他?

張國榮長得那麼英俊,又如此有才華,完全可以笑一笑躲藏一下來掩蓋自己的性取向,這樣他就不用腹背受敵,不用因為背負了那麼多輿論而夜夜難以入睡。

可是,我們深愛的,大概就是活得如此真實的他吧。

在他牽起唐鶴德的手讓狗仔拍照時,背影瀟灑,但心裡的忐忑與不安,只有他兩人知道。

哥哥的大膽,多麼讓人驕傲。

在這之後,不知有多少在暗處相愛相殺的同性☆禁☆伴☆禁☆侶,攜手走向明處。

愛,本無性別之分。

不知經歷過怎樣的崩潰與絕望,曾幸福如孩童的張國榮會身患抑鬱。

張國榮的姐姐張綠萍認為,他是生理性抑鬱症,和入戲太深、感情不順沒有任何關係。

而後來唐鶴德指出,其實哥哥對事業的追求太高,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無法排解壓力,慢慢精神萎靡。

被張國榮當做姐姐的經紀人陳淑芬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演唱會的失敗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此看來,最終使張國榮感到極大痛苦與壓力的,是事業受挫。

在哥哥患病最嚴重的時期,Twins邀請他出演《你最紅》MV裡的三叔公。當時的抑鬱症已經非常嚴重了,因為胃酸倒流,他在視頻中嗓子都是沙啞的。而這只MV也是他生前最後一隻MV。

2000年熱情演唱會之後,張國榮的事業暫時走到低谷。他曾想轉型做導演,卻並未成功。

一向對事業非常重視的張國榮遇到瓶頸,承受著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接收到的負面評價逐漸超過限度,難過到只能用死亡來結束一切。

抑鬱症的可怕,會讓一個陷入泥潭的人放棄自救。

2002年洶湧而來的病症,短短一年時間,便帶走了那只無腿鳥。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

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

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於是從2003年起,4月1日不再只是愚人節。

往事還要再提,夢中別來無恙。

謹以此圖集,紀念那抹人間不一樣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