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豆瓣日記: 韋斯·安德森|鬼才導演與書的奇妙情緣

本文作者“新經典”,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有這樣一位導演,被稱之為鬼才, 他全面介入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比如編劇,攝影,美術設計,配樂選曲等,他對色彩和構圖有強烈的偏執,讓人過目不忘。

不管你喜歡與否,都不會忘記他風格上的鮮明特色,可是,大多數人一定不會注意到他對圖書的偏愛,無論是直接地展示,還是靈感的來源,都被他悄然地隱藏在電影作品中,他就是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電影中的圖書展示

韋斯·安德森電影中的靈感源泉

塞林格

提起塞林格,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本小說的主人公霍爾頓是一個美國的中學生,就像16歲時的大多數中學生一樣,面對父母的耳提面命總是很煩,課堂如同監獄,考試就像受刑,充滿了叛逆與躁動。

霍爾頓不愛學習,喜歡談性,喜歡在女人堆中留戀輾轉,一次又一次地學校被開除。直到第四次被開除後,因為不敢回家而跑到紐約晃蕩了一天兩夜。

但成年人的世界,中學生自然是玩不起的。霍爾頓在成年人的虛偽以及企圖尋找心靈歸宿之中感覺到了巨大的落差,最終精神崩潰。

為什麼說塞林格是韋斯·安德森的靈感源泉呢?

因為在韋斯·安德森早期的電影裡,我們總是可以從主人公的人物設定裡或多或少地找到霍爾頓的影子。

《瓶裝火箭》和《青春年少》裡面,男主人公迪格南和馬克斯與《麥田》裡的男主霍爾頓一樣,

他們都是年輕人,都在日復一日平淡的生活中感到厭倦,希望通過冒險來滿足內心的躁動與不安。馬克斯和霍爾頓通過更多地參加課外活動以及培養新的愛好來填補內心的空白,迪格南則在高中畢業後選擇參與犯罪活動。

但少年人玩大了,總是會玩脫的。

馬克斯和霍爾頓被掃地出門;迪格南則因為企圖偷盜而被捕入獄。

青春年少 Rushmore8.1主演:詹森·舒瓦茲曼 Jason Schwartzman/比爾·默瑞 Bill Murray/奧莉維亞·威廉姆斯 Olivia Williams/西摩·卡塞爾 Seymour Cassel/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梅森·甘布 Mason Gamble/薩拉·塔娜卡 Sara Tanaka/Stephen McCole/康妮·尼爾森 Connie Nielsen/盧克·威爾遜 Luke Wilson/迪派克·帕拉納 Dipak Pallana/安德魯·威爾遜 Andrew Wilson導演:韋斯·安德森類型:美國/青春/WesAnderson/韋斯·安德森/喜劇/成長/美國電影/1998/Wes_Anderson/BillMurray麥田裡的守望者8.1作者:(美) 塞林格/J.D.Salinger出版社:譯林出版社類型: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外國文學/青春/小說/美國/理想/文學/守望/美國文學

當然,

如果說韋斯·安德森只借鑒了《麥田裡的守望者》這一部小說的話,那塞林格還遠遠不能稱得上是他的電影源泉。

後來在韋斯·安德森的第三部電影《天才一族》裡,他借鑒了塞林格作品下一整個家族——格拉斯家族的故事。這一個家族的故事分別被寫進了三本小說裡——《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

這三部小說以格拉斯家族的二子巴蒂為主要轉述者,講述了生活在紐約的格拉斯家族在1924年到1955年的故事。格拉斯家族的七個孩子們個個都是天才,都被視為神童——大哥西摩年紀輕輕便成為了大學教授,二哥巴蒂同樣也是大學老師,最小的妹妹弗蘭妮是名校英語專業學生,祖伊具有優秀的表演天賦,其智慧程度僅次於大哥西摩。

這樣聰明的人設如果按照我們尋常的觀點來看,那他們未來必定是一片光明。

然而並沒有,別忘了,他們可是塞林格筆下的人物。

大哥西摩自殺,沃爾特死於戰火,弗蘭妮則沉迷於宗教不能自拔……

人們都知道《麥田裡的守望者》,卻很少有人知道格拉斯家族系列才是塞林格耗盡一生的心血,甚至有人評價說:“塞林格愛格拉斯家族比上帝愛他們的都多。”

我們再將目光投向電影《天才一族》,這部影片講述的是特倫鮑姆一家的故事,大兒子查斯12歲就對生意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捷度,二女兒儘管是被抱養的,但卻似乎繼承了這一家子的聰慧,年少便憑藉劇本獲獎,小兒子瑞奇熱愛運動,還得了全美公開賽冠軍。

看到這裡你也許有了一定的頭緒,特倫鮑姆家族和格拉斯家族的天才兒童設定多像啊。既然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是塞林格筆下的格拉斯家族,那他們的未來也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沒錯,是這樣的。

大兒子查斯因為一場事故惶惶不可終日,二女兒瑪葛則陷入了一場死氣沉沉的婚姻,再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而小兒子瑞奇則因為比賽失利而一蹶不振……

當這幫孩子逐漸長大,他們身上的光環漸漸消失,迷失在尋求自身生命意義的過程裡,最終漸漸失去靈魂。格拉斯家族和特倫鮑姆家族都是如此,失去了尊嚴與榮耀,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漸漸斷裂,出現了代溝。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塞林格還是韋斯·安德森,他們筆下的人物、鏡頭中的人物似乎總是不斷在路上奔逃,匆匆忙忙而又漫無方向。

《麥田裡的守望者》裡面,霍爾頓厭倦了學校生活,厭倦了家庭生活,於是想要去西部大冒險;《天才一族》裡,瑞奇滿世界航海;《月升王國》裡的薩姆和蘇茜相約一起出逃私奔;《穿越大吉嶺》裡的三兄弟一起跑去印度旅遊等。

天才一族 The Royal Tenenbaums8.1主演:吉恩·哈克曼/安傑麗卡·休斯頓/本·斯蒂勒/格溫妮斯·派特洛/盧克·威爾遜/歐文·威爾遜/比爾·默瑞/丹尼·格洛弗/西摩·卡塞爾/庫瑪·帕拉納/亞曆克·鮑德溫/格蘭特·羅森梅耶/約拿·梅耶森/Aram Aslanian-Persico/愛琳·戈洛瓦婭導演:韋斯·安德森類型:美國/WesAnderson/喜劇/家庭/美國電影/2001/韋斯·安德森/劇情/GwynethPaltrow/電影九故事8.8作者:(美)J. D. 塞林格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類型:塞林格/小說/J.D.塞林格/美國文學/美國/短篇小說/外國文學/短篇/短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弗蘭妮與祖伊8.8作者:(美)J.D.塞林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塞林格/小說/美國/J.D.塞林格/美國文學/外國文學/弗蘭妮與祖伊/J.D.Salinger/文學/外國小說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8.7作者:[美] J.D.塞林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J.D.塞林格/塞林格/小說/美國/美國文學/外國文學/J.D.Salinger/文學/格拉斯一家/美國小說

韋斯·安德森的這些早期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顏色豔麗,構圖嚴謹。但韋斯·安德森的電影雖然大多數名為喜劇,但觀眾看完之後卻隱隱覺得有些悲傷與孤寂。他用色彩活潑情境幽默的鏡頭強化了人物主角的悲傷。正如陳佩斯所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的內核。

其實我們可以借由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看到塞林格的哲學思想:人的成長並沒有那麼美好,反而是一場必經的潰爛。

茨威格

當然提及韋斯·安德森,大多人還是從他的奧斯卡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認識他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講述了一個作家為了專心創作而來到了一個名叫“布達佩斯”的飯店,他在這裡碰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這位主人則向他講述了這座飯店前主人的故事。

這個前主人名叫古斯塔夫,那時的穆斯塔法還是他的一個小門童。一天這個小門童突然收到了D夫人的死訊。當古斯塔夫先生和門童一起去參與D夫人的追悼會的時候,卻因為一幅畫成為了眾矢之的。

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除了大家一直驚歎稱讚的用色、構圖外,還有很多觀眾評價“這部影片太難懂了”。

其實關於如何理解這部影片,韋斯·安德森在影片的最後給出了答案。在電影的最後寫著這樣一句話:“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如果我們想要看懂這部影片,就必須要瞭解一下茨威格的生平以及他的思想主張,因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劇情是緊緊與這些聯繫在一起的。

茨威格出生于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熱愛旅行,喜歡周遊世界,喜歡到處結交朋友。青年時期的茨威格,就像是一個活在烏托邦的文藝青年。他熱愛文學與藝術,厭惡政治,熱愛具有深厚文化素養的家鄉維也納。他說:“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人們不知不覺中都變成了一個超民族主義者、世界主義者和世界公民。”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說茨威格是一個堅定的歐洲傳統文化的捍衛者。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歐洲理應是一體的,歐洲應該是一個國家的意識。但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他意識到所謂的精神家園不過是一個空中樓閣。

二戰之後,納粹迫害猶太人,茨威格放棄國籍開始流亡,然而此刻不光是歐洲,全世界都處於一片兵荒馬亂之中。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眼見和平無望,茨威格與妻子綠蒂雙雙服毒自盡。

韋斯·安德森在影片中以布達佩斯大飯店為縮影,構建出了一個“昨日的歐洲”——一個優雅、夢幻、知性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而古斯塔夫先生就像是這座世外桃源的守護者,他將每個人都照料得穩穩當當,在充滿儀式感與禮儀的酒店管理之下,進出的人們不必考慮外面紛亂的世界,只要安心享受就可以。他輾轉于各大名流人士之間,貴婦視他如知己,比如D夫人就認為古斯塔夫是唯一真心對待她的人。

古斯塔夫優雅,浪漫,隨和,對於優雅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堅持,即使狼狽地奔波在逃亡路上也絕不能放棄香水,即便身處危機也要吟詩。

然而這一切平和隨著D夫人死訊的到來被打破。古斯塔夫先生一行人因為D夫人的遺產《蘋果男孩》而遭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更由此陷入了種種混亂。當古斯塔夫和零歷經千難萬阻終於回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時,卻發現此刻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已經不幸淪為了軍隊的營地。

影片中有一段滑稽讓人忍俊不禁的槍戰,每個人都穿著不同的制服,手持著不同的槍械,在兩個面對面的過道中互相擊射。如果有對二戰時期不同國家軍制以及槍支瞭解的人們,一定會發覺韋斯·安德森這樣安排的深意。

茨威格曾在《昨日的世界》裡說過這樣一句話:“歐洲是一個共同體的感情,歐洲是一個國家的意識開始形成”,而戰爭卻讓一切都變了——法國變得貪婪無比,奧地利想兼併波士尼亞,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與土耳其勢不兩立……每個國家都劍拔弩張。

當故事的最後,古斯塔夫先生、零和愛葛莎一起前往盧茲的時候,卻在路上遇到了面臨了重重的盤查,而這是韋斯·安德森埋下的又一個隱喻。

茨威格曾在《昨日的世界》裡表達了對護照制度的不滿。在戰爭爆發前,“世界是屬於所有人的”。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戰爆發後,各國為了防止間諜和人員的流竄,開始大規模使用護照,人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自由往返於各個國境,人人都充滿了“病態的不信任”,這對喜歡到處出行的茨威格來說,這無疑是個晴天霹靂。

“我在那幾年裡填了不知多少表格,在每一次旅行時寫了不知多少聲明、稅賦說明、外匯證明、過境和居日許可證明、申報和註銷,我在領事館和官署的前廳裡站立了不知多少小時,坐在不知多少官員面前。”

二戰爆發後,茨威格被驅逐出境,流亡巴西,他在《昨日的世界》裡這樣寫道:“我在戰前曾享受過最充分的個人自由,但在戰後卻嘗到了數百年來最大的不自由。”

而最大的自由是什麼呢?死亡。

“人和動物相比,唯一的優越之處在他什麼時候想死就可以去死,不只是到了非死不可的時候才死。這也是人的一生偷不去的、搶不走的、一直可以享用的、唯一的一點點自由吧,這就是毀滅生命的自由。”

茨威格在悲觀與絕望之中選擇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不同的是,儘管古斯塔夫先生優雅浪漫克制,但面對納粹還是選擇了正面對抗,為了保護零,他憤怒地將酒杯砸向軍官,即使被壓制也還是要將滿腔的憤懣宣洩出來,最終死亡於納粹的槍口之下。

對於影片中不同事物的代表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代表的是那個昨日的家園,古斯塔夫、作家代表的是茨威格本人;也有人認為大飯店和古斯塔夫先生代表的是歐洲,作家代表的是茨威格。

其實這些事物的所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影片的結局,古斯塔夫先生死去,布達佩斯大飯店也已衰落,只有那個引起了一切的《蘋果男孩》還掛在牆上,就像茨威格眼中的歐洲一樣,它分明存在於那裡,但卻一切都變了。

在電影中除了種種隱喻外,《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構也致敬了茨威格。

在這部影片裡,韋斯安德森用了套娃式的三層結構來講述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在採訪中他說,因為這種形式是茨威格常用的形式。茨威格的小說非常喜歡用套娃式的敘事結構,一層套一層,《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這樣,《看不見的收藏》也是如此。

影片中的第一層出現在開頭和結尾,是一個小女孩站在作家的雕塑前,拿著一本名叫《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這也暗示了我們這部影片的結構其實是書本式的結構,我們所看到的故事是這本書上講的。

第二層是這本書的作者向我們轉述了他從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現任看門人那裡聽到的故事。

第三層是零向作家講述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

影片開頭拿著書的女孩,對著作家的雕像,在文字的描寫下回憶著布達佩斯大飯店昔日的模樣;而螢幕前的我們,借著韋斯安德森的鏡頭,在茨威格的靈魂裡,回憶著那個昨日的歐洲。

讓人耐人尋味的是,最後作家問零,你是為了紀念古斯塔夫留下了這家酒店的嗎。

而零的回答則是,不,我是為了我的妻子。

昨日的歐洲已不再,憑空的弔唁也再無意義。

古斯塔夫先生房間的鑰匙

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8.7主演:拉爾夫·費因斯/托尼·雷沃羅利/艾德里安·布洛迪/威廉·達福/裘德·洛/愛德華·諾頓/西爾莎·羅南/蒂爾達·斯文頓/比爾·默瑞/蕾雅·賽杜/歐文·威爾遜/詹森·舒瓦茲曼/馬修·阿馬立克/F·默里·亞伯拉罕/湯姆·威爾金森/傑夫·高布倫/哈威·凱特爾導演:韋斯·安德森類型:黑色幽默/美國/喜劇/文藝/劇情/2014/人性/經典/人生/德國昨日世界9.3作者:[奧] 茨威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茨威格/回憶錄/奧地利/歷史/傳記/自傳/人物/外國文學/世界大戰/識:傳記

童書

你要說韋斯·安德森只會從這些嚴肅的文學作品汲取靈感的話,那你就錯了,他還在可愛而又夢幻的童書裡面獲取了拍電影的靈感。

喜歡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不光要自己喜歡,還要搬上螢幕讓更多的人喜歡。

動畫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就是改編自同名漫畫。韋斯安德森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這是他童年最喜歡的書。

馬克·吐溫是我們都熟知並且喜歡的一位作家,韋斯·安德森也不例外了。

《月升王國》裡那個和蘇茜一見鍾情,一起私奔的小正太薩姆的原型,就是參照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天才一族》裡瑪葛·特倫寫了一部戲劇,這部劇的角色住在樹上面的靈感則是源自於《海角一樂園》。

在韋斯·安德森的新電影《犬之島》裡,不知道他又會怎樣將他喜歡的文學融入電影裡呢?

其實與其說是這些書籍授予了韋斯·安德森的靈感來源,倒不如說他總是積極地在各個元素中汲取養分。

正如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開頭,那位作家所說的一樣,“一旦大家都知道你是個作家,他們就會帶著人物和故事來找你,你只要好好觀察,專心聆聽就可以。而這些故事會跟隨你一輩子。”

本文首發於 新經典 公眾號 編輯 鱻生 圖片來自網路和電影截圖

(全文完)

本文作者“新經典”,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10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新經典”關注Ta。

那塞林格還遠遠不能稱得上是他的電影源泉。

後來在韋斯·安德森的第三部電影《天才一族》裡,他借鑒了塞林格作品下一整個家族——格拉斯家族的故事。這一個家族的故事分別被寫進了三本小說裡——《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

這三部小說以格拉斯家族的二子巴蒂為主要轉述者,講述了生活在紐約的格拉斯家族在1924年到1955年的故事。格拉斯家族的七個孩子們個個都是天才,都被視為神童——大哥西摩年紀輕輕便成為了大學教授,二哥巴蒂同樣也是大學老師,最小的妹妹弗蘭妮是名校英語專業學生,祖伊具有優秀的表演天賦,其智慧程度僅次於大哥西摩。

這樣聰明的人設如果按照我們尋常的觀點來看,那他們未來必定是一片光明。

然而並沒有,別忘了,他們可是塞林格筆下的人物。

大哥西摩自殺,沃爾特死於戰火,弗蘭妮則沉迷於宗教不能自拔……

人們都知道《麥田裡的守望者》,卻很少有人知道格拉斯家族系列才是塞林格耗盡一生的心血,甚至有人評價說:“塞林格愛格拉斯家族比上帝愛他們的都多。”

我們再將目光投向電影《天才一族》,這部影片講述的是特倫鮑姆一家的故事,大兒子查斯12歲就對生意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捷度,二女兒儘管是被抱養的,但卻似乎繼承了這一家子的聰慧,年少便憑藉劇本獲獎,小兒子瑞奇熱愛運動,還得了全美公開賽冠軍。

看到這裡你也許有了一定的頭緒,特倫鮑姆家族和格拉斯家族的天才兒童設定多像啊。既然這部影片的靈感來源是塞林格筆下的格拉斯家族,那他們的未來也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沒錯,是這樣的。

大兒子查斯因為一場事故惶惶不可終日,二女兒瑪葛則陷入了一場死氣沉沉的婚姻,再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而小兒子瑞奇則因為比賽失利而一蹶不振……

當這幫孩子逐漸長大,他們身上的光環漸漸消失,迷失在尋求自身生命意義的過程裡,最終漸漸失去靈魂。格拉斯家族和特倫鮑姆家族都是如此,失去了尊嚴與榮耀,父母與孩子的感情漸漸斷裂,出現了代溝。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塞林格還是韋斯·安德森,他們筆下的人物、鏡頭中的人物似乎總是不斷在路上奔逃,匆匆忙忙而又漫無方向。

《麥田裡的守望者》裡面,霍爾頓厭倦了學校生活,厭倦了家庭生活,於是想要去西部大冒險;《天才一族》裡,瑞奇滿世界航海;《月升王國》裡的薩姆和蘇茜相約一起出逃私奔;《穿越大吉嶺》裡的三兄弟一起跑去印度旅遊等。

天才一族 The Royal Tenenbaums8.1主演:吉恩·哈克曼/安傑麗卡·休斯頓/本·斯蒂勒/格溫妮斯·派特洛/盧克·威爾遜/歐文·威爾遜/比爾·默瑞/丹尼·格洛弗/西摩·卡塞爾/庫瑪·帕拉納/亞曆克·鮑德溫/格蘭特·羅森梅耶/約拿·梅耶森/Aram Aslanian-Persico/愛琳·戈洛瓦婭導演:韋斯·安德森類型:美國/WesAnderson/喜劇/家庭/美國電影/2001/韋斯·安德森/劇情/GwynethPaltrow/電影九故事8.8作者:(美)J. D. 塞林格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類型:塞林格/小說/J.D.塞林格/美國文學/美國/短篇小說/外國文學/短篇/短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弗蘭妮與祖伊8.8作者:(美)J.D.塞林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塞林格/小說/美國/J.D.塞林格/美國文學/外國文學/弗蘭妮與祖伊/J.D.Salinger/文學/外國小說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8.7作者:[美] J.D.塞林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J.D.塞林格/塞林格/小說/美國/美國文學/外國文學/J.D.Salinger/文學/格拉斯一家/美國小說

韋斯·安德森的這些早期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顏色豔麗,構圖嚴謹。但韋斯·安德森的電影雖然大多數名為喜劇,但觀眾看完之後卻隱隱覺得有些悲傷與孤寂。他用色彩活潑情境幽默的鏡頭強化了人物主角的悲傷。正如陳佩斯所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的內核。

其實我們可以借由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看到塞林格的哲學思想:人的成長並沒有那麼美好,反而是一場必經的潰爛。

茨威格

當然提及韋斯·安德森,大多人還是從他的奧斯卡影片《布達佩斯大飯店》認識他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講述了一個作家為了專心創作而來到了一個名叫“布達佩斯”的飯店,他在這裡碰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這位主人則向他講述了這座飯店前主人的故事。

這個前主人名叫古斯塔夫,那時的穆斯塔法還是他的一個小門童。一天這個小門童突然收到了D夫人的死訊。當古斯塔夫先生和門童一起去參與D夫人的追悼會的時候,卻因為一幅畫成為了眾矢之的。

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除了大家一直驚歎稱讚的用色、構圖外,還有很多觀眾評價“這部影片太難懂了”。

其實關於如何理解這部影片,韋斯·安德森在影片的最後給出了答案。在電影的最後寫著這樣一句話:“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如果我們想要看懂這部影片,就必須要瞭解一下茨威格的生平以及他的思想主張,因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劇情是緊緊與這些聯繫在一起的。

茨威格出生于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熱愛旅行,喜歡周遊世界,喜歡到處結交朋友。青年時期的茨威格,就像是一個活在烏托邦的文藝青年。他熱愛文學與藝術,厭惡政治,熱愛具有深厚文化素養的家鄉維也納。他說:“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人們不知不覺中都變成了一個超民族主義者、世界主義者和世界公民。”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說茨威格是一個堅定的歐洲傳統文化的捍衛者。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歐洲理應是一體的,歐洲應該是一個國家的意識。但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他意識到所謂的精神家園不過是一個空中樓閣。

二戰之後,納粹迫害猶太人,茨威格放棄國籍開始流亡,然而此刻不光是歐洲,全世界都處於一片兵荒馬亂之中。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眼見和平無望,茨威格與妻子綠蒂雙雙服毒自盡。

韋斯·安德森在影片中以布達佩斯大飯店為縮影,構建出了一個“昨日的歐洲”——一個優雅、夢幻、知性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而古斯塔夫先生就像是這座世外桃源的守護者,他將每個人都照料得穩穩當當,在充滿儀式感與禮儀的酒店管理之下,進出的人們不必考慮外面紛亂的世界,只要安心享受就可以。他輾轉于各大名流人士之間,貴婦視他如知己,比如D夫人就認為古斯塔夫是唯一真心對待她的人。

古斯塔夫優雅,浪漫,隨和,對於優雅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堅持,即使狼狽地奔波在逃亡路上也絕不能放棄香水,即便身處危機也要吟詩。

然而這一切平和隨著D夫人死訊的到來被打破。古斯塔夫先生一行人因為D夫人的遺產《蘋果男孩》而遭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更由此陷入了種種混亂。當古斯塔夫和零歷經千難萬阻終於回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時,卻發現此刻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已經不幸淪為了軍隊的營地。

影片中有一段滑稽讓人忍俊不禁的槍戰,每個人都穿著不同的制服,手持著不同的槍械,在兩個面對面的過道中互相擊射。如果有對二戰時期不同國家軍制以及槍支瞭解的人們,一定會發覺韋斯·安德森這樣安排的深意。

茨威格曾在《昨日的世界》裡說過這樣一句話:“歐洲是一個共同體的感情,歐洲是一個國家的意識開始形成”,而戰爭卻讓一切都變了——法國變得貪婪無比,奧地利想兼併波士尼亞,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與土耳其勢不兩立……每個國家都劍拔弩張。

當故事的最後,古斯塔夫先生、零和愛葛莎一起前往盧茲的時候,卻在路上遇到了面臨了重重的盤查,而這是韋斯·安德森埋下的又一個隱喻。

茨威格曾在《昨日的世界》裡表達了對護照制度的不滿。在戰爭爆發前,“世界是屬於所有人的”。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戰爆發後,各國為了防止間諜和人員的流竄,開始大規模使用護照,人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自由往返於各個國境,人人都充滿了“病態的不信任”,這對喜歡到處出行的茨威格來說,這無疑是個晴天霹靂。

“我在那幾年裡填了不知多少表格,在每一次旅行時寫了不知多少聲明、稅賦說明、外匯證明、過境和居日許可證明、申報和註銷,我在領事館和官署的前廳裡站立了不知多少小時,坐在不知多少官員面前。”

二戰爆發後,茨威格被驅逐出境,流亡巴西,他在《昨日的世界》裡這樣寫道:“我在戰前曾享受過最充分的個人自由,但在戰後卻嘗到了數百年來最大的不自由。”

而最大的自由是什麼呢?死亡。

“人和動物相比,唯一的優越之處在他什麼時候想死就可以去死,不只是到了非死不可的時候才死。這也是人的一生偷不去的、搶不走的、一直可以享用的、唯一的一點點自由吧,這就是毀滅生命的自由。”

茨威格在悲觀與絕望之中選擇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不同的是,儘管古斯塔夫先生優雅浪漫克制,但面對納粹還是選擇了正面對抗,為了保護零,他憤怒地將酒杯砸向軍官,即使被壓制也還是要將滿腔的憤懣宣洩出來,最終死亡於納粹的槍口之下。

對於影片中不同事物的代表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代表的是那個昨日的家園,古斯塔夫、作家代表的是茨威格本人;也有人認為大飯店和古斯塔夫先生代表的是歐洲,作家代表的是茨威格。

其實這些事物的所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影片的結局,古斯塔夫先生死去,布達佩斯大飯店也已衰落,只有那個引起了一切的《蘋果男孩》還掛在牆上,就像茨威格眼中的歐洲一樣,它分明存在於那裡,但卻一切都變了。

在電影中除了種種隱喻外,《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構也致敬了茨威格。

在這部影片裡,韋斯安德森用了套娃式的三層結構來講述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在採訪中他說,因為這種形式是茨威格常用的形式。茨威格的小說非常喜歡用套娃式的敘事結構,一層套一層,《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這樣,《看不見的收藏》也是如此。

影片中的第一層出現在開頭和結尾,是一個小女孩站在作家的雕塑前,拿著一本名叫《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這也暗示了我們這部影片的結構其實是書本式的結構,我們所看到的故事是這本書上講的。

第二層是這本書的作者向我們轉述了他從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現任看門人那裡聽到的故事。

第三層是零向作家講述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

影片開頭拿著書的女孩,對著作家的雕像,在文字的描寫下回憶著布達佩斯大飯店昔日的模樣;而螢幕前的我們,借著韋斯安德森的鏡頭,在茨威格的靈魂裡,回憶著那個昨日的歐洲。

讓人耐人尋味的是,最後作家問零,你是為了紀念古斯塔夫留下了這家酒店的嗎。

而零的回答則是,不,我是為了我的妻子。

昨日的歐洲已不再,憑空的弔唁也再無意義。

古斯塔夫先生房間的鑰匙

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8.7主演:拉爾夫·費因斯/托尼·雷沃羅利/艾德里安·布洛迪/威廉·達福/裘德·洛/愛德華·諾頓/西爾莎·羅南/蒂爾達·斯文頓/比爾·默瑞/蕾雅·賽杜/歐文·威爾遜/詹森·舒瓦茲曼/馬修·阿馬立克/F·默里·亞伯拉罕/湯姆·威爾金森/傑夫·高布倫/哈威·凱特爾導演:韋斯·安德森類型:黑色幽默/美國/喜劇/文藝/劇情/2014/人性/經典/人生/德國昨日世界9.3作者:[奧] 茨威格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類型:茨威格/回憶錄/奧地利/歷史/傳記/自傳/人物/外國文學/世界大戰/識:傳記

童書

你要說韋斯·安德森只會從這些嚴肅的文學作品汲取靈感的話,那你就錯了,他還在可愛而又夢幻的童書裡面獲取了拍電影的靈感。

喜歡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不光要自己喜歡,還要搬上螢幕讓更多的人喜歡。

動畫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就是改編自同名漫畫。韋斯安德森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這是他童年最喜歡的書。

馬克·吐溫是我們都熟知並且喜歡的一位作家,韋斯·安德森也不例外了。

《月升王國》裡那個和蘇茜一見鍾情,一起私奔的小正太薩姆的原型,就是參照了《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天才一族》裡瑪葛·特倫寫了一部戲劇,這部劇的角色住在樹上面的靈感則是源自於《海角一樂園》。

在韋斯·安德森的新電影《犬之島》裡,不知道他又會怎樣將他喜歡的文學融入電影裡呢?

其實與其說是這些書籍授予了韋斯·安德森的靈感來源,倒不如說他總是積極地在各個元素中汲取養分。

正如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開頭,那位作家所說的一樣,“一旦大家都知道你是個作家,他們就會帶著人物和故事來找你,你只要好好觀察,專心聆聽就可以。而這些故事會跟隨你一輩子。”

本文首發於 新經典 公眾號 編輯 鱻生 圖片來自網路和電影截圖

(全文完)

本文作者“新經典”,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10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新經典”關注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