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零基礎自學水彩,水彩畫入門教程;初學水彩畫的調色與運筆基礎技法

水彩畫絕對不是會被輕易征服的物件,必須在顏料中加入適量的水進行調和後才能畫出想要的色彩,而且落筆時必須極其靈巧。和使用彩色鉛筆或蠟筆進行作畫相比,水彩畫要複雜得多,

繪者必須掌握熟練的技巧方可駕馭它。

所有繪畫形式的兩大基本要求都是結構和顏色。筆者個人認為顏色更為重要。這是因為無論繪者將結構畫得如何出色,只要上色環節出了差錯,畫面看上去就會覺得很奇怪;而相反,即使結構畫得歪歪扭扭,只要上色上得好,整個畫面看上去依然會很美。水彩畫顏色的好壞由兩個環節來決定,第一個環節是在調色盒上進行調色的過程,

第二個環節是在畫紙上進行混合的效果。

利用單色來表現明暗層次請大家用同一種顏色的顏料和不同量的水進行調和後依次畫出五個明暗層次。在畫的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各層次間的過渡要自然,同時注意觀察顏料變幹後變亮的程度。

用混色來表現各種彩度層次

混色的彩度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彩度就是指色彩鮮豔的程度,彩度越高給人的感覺越鮮豔,

相反彩度越低給人的感覺越渾濁。另外,越多種類的顏料混合在一起,彩度就越低。如果想要繪製出明亮鮮豔高彩度的水彩畫,最好使用三種以下的顏料進行混合,同時色彩的調和也很重要。比如要調製高彩度的鮮豔紫色的話,將紫色和紅色混和調製出來的顏色,比在紫色中加入深粉紅調製出來的顏色要鮮豔得多。右側的幾個圖例,從左到右依次分別用兩種、三種、四種顏料混合後呈現出的彩度逐層下降的過程。

各種色調的調和

每個人的愛好不同,調出的色調也不一樣,但有些顏色是公認的,非常適合作為相鄰色來搭配。

左側例圖中的12種顏色,無論取哪兩種顏色搭配看上去都會顯得很協調,

其原因就在於它們的色調相似。請大家參照例圖進行調色練習。

渲染效果調色練習

在水汽殘留的狀態下進行層塗,交界面的兩種顏色就會相互滲透形成中間色帶。水汽越多,畫紙的吸水性越好,中間色帶的長度就會越長。

下圖是在畫紙上無水汽的狀態下,

兩種顏色相撞後形成的結果。

重疊效果調色練習

正如前面已經說明的那樣,所謂重疊效果(玻璃紙效果),就是指第一層顏色幹透之後在上面塗上第二層顏料後形成的混色效果。彩度越高的顏色效果也越明顯,顏色重疊層數越多彩度越低。

下圖顯示了將三原色進行重疊後繪製出來的混色效果。

調和顏色後,與其一開始就盲目地在畫面上胡亂塗抹,不如先在幾張相同大小的小型畫紙上試塗顏色後確認和自己想要的效果是否一致。反復進行這樣的練習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有助於培養我們對色彩的感覺。

調製各種綠色

我們在學生時代都學過,將三原色中的黃色和藍色混合後,就變成了綠色。但其實綠色的種類可達數萬種,綠色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請大家在調色盒中的多種顏料中選擇兩三種顏料混合後,進行從明亮的果綠色到近似黑色的墨綠色、褐綠色等各種綠色的調製練習。

調製各種灰色

練習不使用黑色來調製出灰色,有助於培養出優秀的色彩感覺。請大家嘗試調製出泛著青光的冷灰色和帶有黃色的暖灰色,以及透明的灰色和具有動感的灰色等各種感覺的灰色。

繪製色帶

在著色後顏料未幹之前,接二連三地畫下相近的顏色,如此進行繪製色帶練習。當畫紙處於濕潤狀態時,兩種顏色相交的部分會相互混合起來。

除色練習

有兩種方法可以除去畫紙上的顏色。第一種方法就是用橡皮擦除,第二種方法則是用水清洗。用橡皮擦除時有可能會損傷畫紙表面,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

顏料的成分不同,用水清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顏料在畫紙上的著色程度也不一樣。另外著色越淺的顏色,越是難以洗淨。

繪製長長的色帶並等其乾燥後,用帶水的畫筆清洗表面,再用自己的雙眼確認一下各種變化。

運筆練習

運筆技術是決定水彩畫水準高低的重點因素。為了讓筆觸看起來更優美,應該盡可能地保持握筆的指關節不動,只運用肩膀和肘關節反復進行拉長線練習,同時注意保持線條前後粗細始終一致。

首先開始練習畫水平線和垂直線,同時注意保持線條從頭至尾粗細一致。請大家從畫細線開始練習,之後逐漸加粗。

畫細線時,線的發展方向應該和畫筆的角度保持平行。

畫粗線時,線的發展方向應該與畫筆呈直角,或筆毛緊壓著畫紙一畫到底。

請按照下圖所示分別練習向下畫短線和向上畫短線。

壓住筆端後提筆劃線,再用相同的手勢進行橫向畫線練習。

請參照上圖練習,畫出各種不規則的短線,來表現雜草叢生的畫面。

畫筆筆尖受損後就無法畫出好畫。筆尖大部分都並非是在上色過程中,而是在調色盒上受損的。因此我們應該養成像右圖所示一樣輕輕地斜向壓住畫筆後劃動, 使畫筆吸入顏料的好習慣。

請大家參考下面這些簡單的圖形進行著色練習。

請練習畫出長長的優美的彩色曲線。

請練習繪製自然優美的線條。

畫筆太小的話,筆毛中間的顏色容易脫落, 因此最好使用大一些的畫筆。畫紙的厚度越厚, 紋理越粗,就越能吸收更多的水,畫長線就會有一定的難度。

漸變色著色練習

漸變色(Gradation) 是指亮度或色彩深淺的逐層變化,也是水彩畫著色技法中極其重要的一種。越是吸水性好並且能長時間保持濕潤狀態的畫紙,漸變色著色的效果就越是明顯。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進行顏色從深到淺的漸變色著色練習。可以從裡側支起畫板使其呈稍稍傾斜的狀態,如果畫紙處於濕潤的狀態,畫出來的效果會更加自然。

下面我們來嘗試表現從深到淺逐層變化的天空。

在畫面上方塗刷較深的顏料。

用蘸著顏料的畫筆輕輕蘸取少量的水,在畫紙上左右運筆使顏料和水不斷滲入畫紙。如果在畫紙上一下子塗上大量的水,就會產生明顯的界線,所以進行這個步驟時應該特別小心。

接下來我們再來練習表現從淺到深的漸變色。

畫紙上方只用水塗刷,用畫筆蘸取少量顏料後進行著色,隨著顏料用量增加越是往下顏色也越來越深。一般當畫紙幹了以後分界線部分就不再明顯。可以說如何調節顏料的量決定了整幅畫的漸變效果。

要表現出色調越來越強的逐層變化,比起相反的情況要難得多。實際上在繪畫時往往將畫紙倒置, 從上往下進行刷塗要更容易一些。

接下來我們練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相互滲透後繪製出的漸變效果。

準備好足夠的顏料,在適度潤濕的畫紙上先用最明亮的顏色畫出帶狀花紋。

第一遍著色結束後將畫筆清洗乾淨,然後用相同的方法進行第二遍和第三遍著色。

接下來畫出圖形後進行漸變色著色練習。左圖為在濕紙上著色的效果,右圖為在幹紙上著色的效果。

這幅圖是先用鉛筆繪製物件之後,在輪廓線以內的範圍內用水刷上底色,然後在上面進行漸變色處理後繪製而成的。

這幅圖是在幹紙上畫的。從圖上很難看出兩者之間微妙的差別,但實際兩者的區別很大。

刷濕畫紙後在花瓣的邊緣部位刷塗顏色,使其向花心自然滲透。

這幅圖是在花瓣邊緣部位塗上紫色後用幹畫筆慢慢地將顏料掃向花心,繪製出漸變色效果的。

基礎著色練習

在幹的畫紙上畫出基本圖形後進行著色練習,注意不要在畫面上留下髒汙。幹畫紙會很快地吸收顏料變幹,因此當物件的結構和右圖一樣複雜時,運筆的方向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由於從上面開始著色時,隨著畫筆的移轉,畫面的色感有可能會產生變化,落筆時應該注意要抓住起始點以保證畫筆的移動幅度最小。

當畫筆再次回到起始點時,如果起始點的水分已經蒸發,就肯定會在畫紙上留下痕跡。因此著色時速度是關鍵。

塗刷另一種顏色,在兩種顏色的著色區域之間留下一條從頭至尾粗細一致的帶狀空白區域。注意保證空白細帶不能斷開,否則兩種顏色就會混合在一起。

繪製兩隻相同的煙斗素描圖後,分別用主動塗色法和被動塗色法來進行塗色練習。如果想使畫面各部分的顏色保持一致的話,就需要準備足夠多的顏料。

從起筆到收筆始終採用壓出顏料的運筆方式。

給邊緣部分上色時,應該用畫筆蘸取少量顏料,將畫筆豎起後小心地刷塗。

接下來我們在濕潤的畫紙上進行著色練習。如果水分過多的話,著色區域的邊界線會模糊不清,這一點一定要引起注意。畫紙最好使用水彩畫專用紙,練習時也可以用宣紙代替。

在水分完全蒸發之前畫出花形。

待水分全部蒸發以後畫出影子。

接下來我們對白玫瑰的背景進行著色練習。首先只在草圖的背景上刷水,此時應注意不要只集中在一處,而是要均勻地刷塗整個區域。

將畫筆吸飽顏料後,一邊觀察顏料擴散的程度和形狀,一邊自然地運筆,勾畫出花朵的輪廓。

在濕潤的畫紙上著色時,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握好時機。畫紙濕潤的程度不同,顏料滲透的速度和範圍也會產生變化,色感也會隨之改變。通過反復練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後,我們就可以預測變化的過程。

立體表現練習

接下來我們來練習如何只靠調整顏料濃度來表現出物件的立體感。立體表現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要具備正確把握物件影子的眼力。第二個要點,是要具備讓賞畫者感受到立體感的精湛手藝。請大家根據下面列出的方法進行反復練習。

首先塗上底色。

繪製中間色層。

對暗面進行著色。

接下來我們來練習如何表現出雞蛋的立體感。

雞蛋是我們在學習繪畫基礎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大家可以從最明亮的高光部分開始反復進行逐層漸變著色練習。

右圖對立體表現的四大要素進行了說明。請大家努力學習如何通過留白來表現高光,如何自然且生動地表現出陰影部分的色層,像是與高光部位相對的反光部分以及畫面中最暗的部分。

下圖是以茶杯為物件進行立體表現的過程演示。當我們如右下圖一樣進行背景處理後,物件就會顯得很有立體感。請大家一定要記住:背景左右部分的色彩層次變化與茶杯部分的明暗關係正好相反。

晾乾顏料練習

我們對畫面上色後常常會發現,在濕的狀態下是鮮豔美麗的顏色,而晾乾後看上去仿佛罩了一層霧一樣,變得陰暗渾濁。

當顏料和水混合時顯現出來的顏色和水蒸發之後顯現出來的顏色是互不相同的。我們只能憑經驗來克服這種差別。在繪畫的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伴隨著顏料成分和水量的變化,顏色也會隨之變化。

自然風乾的畫面和用吹風機在短時間內吹幹的畫面,感覺大不相同,並且由於各種畫紙的吸收力不同,也會產生差別。可能有人會因為這些微妙的差異而覺得水彩畫很難,不過只要通過反復練習,積累經驗,克服了這些問題之後,你反而會覺得這些微妙的差異別有一番情趣。

顏料未幹時的狀態。

自然風乾後的狀態。

如果吹風機和畫面靠得太近,就會像右圖所示那樣,顏料在強風吹掃下會向一側偏移,最終導致靠近吹風機的部分畫面模糊,遠離吹風機的部分則顏色過深。

使用吹風機時,注意吹風機應該距離畫面20cm 以上,從畫紙的背面吹幹水分。

下圖顯示了將三原色進行重疊後繪製出來的混色效果。

調和顏色後,與其一開始就盲目地在畫面上胡亂塗抹,不如先在幾張相同大小的小型畫紙上試塗顏色後確認和自己想要的效果是否一致。反復進行這樣的練習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有助於培養我們對色彩的感覺。

調製各種綠色

我們在學生時代都學過,將三原色中的黃色和藍色混合後,就變成了綠色。但其實綠色的種類可達數萬種,綠色的材料也是五花八門。請大家在調色盒中的多種顏料中選擇兩三種顏料混合後,進行從明亮的果綠色到近似黑色的墨綠色、褐綠色等各種綠色的調製練習。

調製各種灰色

練習不使用黑色來調製出灰色,有助於培養出優秀的色彩感覺。請大家嘗試調製出泛著青光的冷灰色和帶有黃色的暖灰色,以及透明的灰色和具有動感的灰色等各種感覺的灰色。

繪製色帶

在著色後顏料未幹之前,接二連三地畫下相近的顏色,如此進行繪製色帶練習。當畫紙處於濕潤狀態時,兩種顏色相交的部分會相互混合起來。

除色練習

有兩種方法可以除去畫紙上的顏色。第一種方法就是用橡皮擦除,第二種方法則是用水清洗。用橡皮擦除時有可能會損傷畫紙表面,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

顏料的成分不同,用水清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顏料在畫紙上的著色程度也不一樣。另外著色越淺的顏色,越是難以洗淨。

繪製長長的色帶並等其乾燥後,用帶水的畫筆清洗表面,再用自己的雙眼確認一下各種變化。

運筆練習

運筆技術是決定水彩畫水準高低的重點因素。為了讓筆觸看起來更優美,應該盡可能地保持握筆的指關節不動,只運用肩膀和肘關節反復進行拉長線練習,同時注意保持線條前後粗細始終一致。

首先開始練習畫水平線和垂直線,同時注意保持線條從頭至尾粗細一致。請大家從畫細線開始練習,之後逐漸加粗。

畫細線時,線的發展方向應該和畫筆的角度保持平行。

畫粗線時,線的發展方向應該與畫筆呈直角,或筆毛緊壓著畫紙一畫到底。

請按照下圖所示分別練習向下畫短線和向上畫短線。

壓住筆端後提筆劃線,再用相同的手勢進行橫向畫線練習。

請參照上圖練習,畫出各種不規則的短線,來表現雜草叢生的畫面。

畫筆筆尖受損後就無法畫出好畫。筆尖大部分都並非是在上色過程中,而是在調色盒上受損的。因此我們應該養成像右圖所示一樣輕輕地斜向壓住畫筆後劃動, 使畫筆吸入顏料的好習慣。

請大家參考下面這些簡單的圖形進行著色練習。

請練習畫出長長的優美的彩色曲線。

請練習繪製自然優美的線條。

畫筆太小的話,筆毛中間的顏色容易脫落, 因此最好使用大一些的畫筆。畫紙的厚度越厚, 紋理越粗,就越能吸收更多的水,畫長線就會有一定的難度。

漸變色著色練習

漸變色(Gradation) 是指亮度或色彩深淺的逐層變化,也是水彩畫著色技法中極其重要的一種。越是吸水性好並且能長時間保持濕潤狀態的畫紙,漸變色著色的效果就越是明顯。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進行顏色從深到淺的漸變色著色練習。可以從裡側支起畫板使其呈稍稍傾斜的狀態,如果畫紙處於濕潤的狀態,畫出來的效果會更加自然。

下面我們來嘗試表現從深到淺逐層變化的天空。

在畫面上方塗刷較深的顏料。

用蘸著顏料的畫筆輕輕蘸取少量的水,在畫紙上左右運筆使顏料和水不斷滲入畫紙。如果在畫紙上一下子塗上大量的水,就會產生明顯的界線,所以進行這個步驟時應該特別小心。

接下來我們再來練習表現從淺到深的漸變色。

畫紙上方只用水塗刷,用畫筆蘸取少量顏料後進行著色,隨著顏料用量增加越是往下顏色也越來越深。一般當畫紙幹了以後分界線部分就不再明顯。可以說如何調節顏料的量決定了整幅畫的漸變效果。

要表現出色調越來越強的逐層變化,比起相反的情況要難得多。實際上在繪畫時往往將畫紙倒置, 從上往下進行刷塗要更容易一些。

接下來我們練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相互滲透後繪製出的漸變效果。

準備好足夠的顏料,在適度潤濕的畫紙上先用最明亮的顏色畫出帶狀花紋。

第一遍著色結束後將畫筆清洗乾淨,然後用相同的方法進行第二遍和第三遍著色。

接下來畫出圖形後進行漸變色著色練習。左圖為在濕紙上著色的效果,右圖為在幹紙上著色的效果。

這幅圖是先用鉛筆繪製物件之後,在輪廓線以內的範圍內用水刷上底色,然後在上面進行漸變色處理後繪製而成的。

這幅圖是在幹紙上畫的。從圖上很難看出兩者之間微妙的差別,但實際兩者的區別很大。

刷濕畫紙後在花瓣的邊緣部位刷塗顏色,使其向花心自然滲透。

這幅圖是在花瓣邊緣部位塗上紫色後用幹畫筆慢慢地將顏料掃向花心,繪製出漸變色效果的。

基礎著色練習

在幹的畫紙上畫出基本圖形後進行著色練習,注意不要在畫面上留下髒汙。幹畫紙會很快地吸收顏料變幹,因此當物件的結構和右圖一樣複雜時,運筆的方向非常重要。也就是說,由於從上面開始著色時,隨著畫筆的移轉,畫面的色感有可能會產生變化,落筆時應該注意要抓住起始點以保證畫筆的移動幅度最小。

當畫筆再次回到起始點時,如果起始點的水分已經蒸發,就肯定會在畫紙上留下痕跡。因此著色時速度是關鍵。

塗刷另一種顏色,在兩種顏色的著色區域之間留下一條從頭至尾粗細一致的帶狀空白區域。注意保證空白細帶不能斷開,否則兩種顏色就會混合在一起。

繪製兩隻相同的煙斗素描圖後,分別用主動塗色法和被動塗色法來進行塗色練習。如果想使畫面各部分的顏色保持一致的話,就需要準備足夠多的顏料。

從起筆到收筆始終採用壓出顏料的運筆方式。

給邊緣部分上色時,應該用畫筆蘸取少量顏料,將畫筆豎起後小心地刷塗。

接下來我們在濕潤的畫紙上進行著色練習。如果水分過多的話,著色區域的邊界線會模糊不清,這一點一定要引起注意。畫紙最好使用水彩畫專用紙,練習時也可以用宣紙代替。

在水分完全蒸發之前畫出花形。

待水分全部蒸發以後畫出影子。

接下來我們對白玫瑰的背景進行著色練習。首先只在草圖的背景上刷水,此時應注意不要只集中在一處,而是要均勻地刷塗整個區域。

將畫筆吸飽顏料後,一邊觀察顏料擴散的程度和形狀,一邊自然地運筆,勾畫出花朵的輪廓。

在濕潤的畫紙上著色時,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握好時機。畫紙濕潤的程度不同,顏料滲透的速度和範圍也會產生變化,色感也會隨之改變。通過反復練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後,我們就可以預測變化的過程。

立體表現練習

接下來我們來練習如何只靠調整顏料濃度來表現出物件的立體感。立體表現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要具備正確把握物件影子的眼力。第二個要點,是要具備讓賞畫者感受到立體感的精湛手藝。請大家根據下面列出的方法進行反復練習。

首先塗上底色。

繪製中間色層。

對暗面進行著色。

接下來我們來練習如何表現出雞蛋的立體感。

雞蛋是我們在學習繪畫基礎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大家可以從最明亮的高光部分開始反復進行逐層漸變著色練習。

右圖對立體表現的四大要素進行了說明。請大家努力學習如何通過留白來表現高光,如何自然且生動地表現出陰影部分的色層,像是與高光部位相對的反光部分以及畫面中最暗的部分。

下圖是以茶杯為物件進行立體表現的過程演示。當我們如右下圖一樣進行背景處理後,物件就會顯得很有立體感。請大家一定要記住:背景左右部分的色彩層次變化與茶杯部分的明暗關係正好相反。

晾乾顏料練習

我們對畫面上色後常常會發現,在濕的狀態下是鮮豔美麗的顏色,而晾乾後看上去仿佛罩了一層霧一樣,變得陰暗渾濁。

當顏料和水混合時顯現出來的顏色和水蒸發之後顯現出來的顏色是互不相同的。我們只能憑經驗來克服這種差別。在繪畫的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伴隨著顏料成分和水量的變化,顏色也會隨之變化。

自然風乾的畫面和用吹風機在短時間內吹幹的畫面,感覺大不相同,並且由於各種畫紙的吸收力不同,也會產生差別。可能有人會因為這些微妙的差異而覺得水彩畫很難,不過只要通過反復練習,積累經驗,克服了這些問題之後,你反而會覺得這些微妙的差異別有一番情趣。

顏料未幹時的狀態。

自然風乾後的狀態。

如果吹風機和畫面靠得太近,就會像右圖所示那樣,顏料在強風吹掃下會向一側偏移,最終導致靠近吹風機的部分畫面模糊,遠離吹風機的部分則顏色過深。

使用吹風機時,注意吹風機應該距離畫面20cm 以上,從畫紙的背面吹幹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