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些病,不要急著治

很多人對於生病來說特別敏感,只要身

體有點不舒服就開始大驚小怪,

開始慌

張。特別是很多小孩子的父母,小孩子

有點什麼不舒服就立馬抱著孩子上醫院

,然後給孩子吃藥、打針。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這麼謹慎。相反,

有些小病小痛,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才是

對身體最大的好處,才能增強身體的抵

抗力。

就像生活一樣,經歷過絕望的人,面對

困難才可以從從容容。

那麼生活中有哪些病是不需要急著去治

療的呢?

嘔吐止吐、咳嗽止咳、發熱降溫、腹瀉

止瀉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殊不知,症

狀是疾病的表現,同時也是人體的一種

自衛反應,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有一

些錯誤的習慣做法:

1.嘔吐立即止吐

對胃有刺激性的物質、有毒物質一進入

胃內即可引起嘔吐,對於人體來說,嘔

吐是保護性反應。若此時採用止吐藥,

無疑不利於有害物質排出。但頻繁嘔吐

,則會導致脫水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在這些情況下應服用止吐藥物。

2.咳嗽立即止咳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可將呼

吸道痰液及異物排出體外,以保持呼吸

道的清潔和通暢。痰和異物排出後,咳

嗽便會緩解。

只要不是過於頻繁地劇烈咳嗽,大可不

必服用止咳藥。如果一發生咳嗽就服用

止咳藥物(特別是使用中樞止咳藥物),

則不利炎症消除,還會使大量的痰液積

在氣管中,造成氣管堵塞,加重呼吸困

難,引起發紺、脈搏加快,

嚴重者還會

發生心力衰竭等危險情況。

3.發熱立即退熱

發熱時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新陳代

謝加快,這對人體抗病是有利的,說明

人體具有一定的反應能力和抵禦能力。

如果在發熱一開始就服用退熱藥,則對

機體不利。當然,發熱超過一定程度,

就會嚴重影響人體代謝,引起消化功能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危及生

命。因此,一般來說當體溫超過38℃時

,考慮退熱處理。

4.腹瀉立即止瀉

對於由細菌病毒感染、飲食不慎和食物

中毒所致的腹瀉,開始時是一種保護性

反應,可將有毒和刺激性物質排出體外

如長期頻繁腹瀉,應考慮使用止瀉藥。

人體有病,不要隨便就掛點滴,這無益

于人的健康,治病要以吃藥和外用藥為

主,不要亂使用靜脈注射的方法治病。

如長期頻繁腹瀉,應考慮使用止瀉藥。

人體有病,不要隨便就掛點滴,這無益

于人的健康,治病要以吃藥和外用藥為

主,不要亂使用靜脈注射的方法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