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孤獨經濟崛起!網紅自煮火鍋能PK掉火鍋店的生意嗎?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文 張郁 實習生王訪賢 圖

朋友圈熱傳的《國際孤獨等級表》,

“一個人吃火鍋”被排在第五級,但這個孤獨的消費場景卻被海底撈等商家做成了生意。

當然,這不是當你在店裡一個人吃火鍋的時候在對面放一個玩偶,而是讓你隨時隨地,只用一瓶自來水,就能一個人吃上熱騰騰的火鍋。

投資5000萬海底撈入局網紅食品“自煮火鍋”

一夜入秋冬,火鍋無疑是屬於這個季節的美食。不過,在很多時候,只能在朋友圈裡看著別人吃你心心念念所想的火鍋。

很多時候,是突發奇想吃火鍋卻約不到人一起。這時候有人就會說了,那有什麼了不起的,一個人照樣可以出去吃火鍋。

但是,不說一個人出去外面吃火鍋,一個鍋底要花費數十元錢,接下來,可能面對點一整份的菜根本吃不完的浪費。

而最遭受“暴擊”的大約是,你一個人吃火鍋,還要看著隔壁桌的情侶們秀恩愛。火鍋沒吃完,卻吃了一肚子“狗糧”。

正因如此,在《國際孤獨等級表》上,一個人吃火鍋是第五級。雖然這個場景有點兒悲涼,但並不妨礙眾多商家將這一“痛點”轉化為商機,將自煮火鍋推為今年的網紅食品。

今年7月份,海底撈關聯企業——頤海上海與新派上海公佈,將成立合資公司,拿出5000萬從事方便火鍋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此外,大龍燚、味蜀吾、小龍坎、德莊等眾多品牌餐企,甚至是賣零食的良品鋪子也在9月27日,宣佈推出自己研發十個月的新品自煮火鍋。

一瓶自來水就能吃的方便火鍋

自煮火鍋一般塑膠盒包裝,就像一盒大號的速食麵。

與傳統的火鍋需要電或是燃氣來加熱不同,自煮火鍋無需額外的熱源。

自煮火鍋一般上下兩層的塑膠盒,只需要將底層放加熱包,上層放牛油底料包、蔬菜包、混菜包、川粉包,然後分別倒上涼水再蓋上蓋子,等上10-15分鐘,“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方便火鍋就做好了。

其實,這種自加熱方便食品並不是今年的新鮮產品,早在幾年前這類技術從軍用轉民用,當時曾出現了一系列自加熱米飯產品,

三全食品就曾經推出過自加熱的方便米飯。

但河南商報記者發現這類產品只是在一些景區和超市內銷售,但人們對這類產品並沒有什麼興趣,很快也就銷聲匿跡。

有趣的是,同樣的技術這次被應用在了火鍋身上,卻讓自煮火鍋卻掀起了新一輪的消費風潮,成為網紅食品。

除了海底撈等知名品牌入局,河南商報記者在淘寶平臺上發現,這一類自煮火鍋的品牌至少有幾十個,銷量第一的老城南自煮火鍋,月銷量已經高達13.6萬份,德莊的微火鍋月銷量也在12萬份以上,儘管入局稍晚,但海底撈銷量最大的清由麻辣嫩牛自煮火鍋月銷量也超過5萬份,9月末剛上線的良品鋪子自煮火鍋,目前銷量也近4000份。

口味好不好,食客眾說紛紜

儘管品牌不同,但這些方便火鍋單價一般在30元左右,保質期通常為一年,一般都是按照一人份來設計的,口味一般是川味火鍋,工廠的地址一般也集中在四川和重慶。

不過,各品牌火鍋的配料和口味卻並不相同,除了底料,素菜一般搭配木耳、蓮菜、土豆、杏鮑菇等,此外還有牛肉、火腿腸、午餐肉等葷菜,甚至有品牌還配有黃喉、毛肚等特色火鍋配菜。

不過口味如何就要看個人的需求,有消費者認為煮熟的成品在外形和口感上與火鍋類似,但也有人感覺杏鮑菇之類的配菜根本煮不熟。

當然,除了買自煮火鍋一個人在家過癮,也有人是買了在旅途中吃的。

淘寶一家自煮火鍋賣家說,國慶假期之前自煮火鍋的銷量增長非常明顯,這也說明了自煮火鍋不是宅在家裡的年輕人的專利,在火車上來一盒自煮火鍋,也算是實現了吃著火鍋唱著歌的夢想了。

銷量第一的老城南自煮火鍋,月銷量已經高達13.6萬份,德莊的微火鍋月銷量也在12萬份以上,儘管入局稍晚,但海底撈銷量最大的清由麻辣嫩牛自煮火鍋月銷量也超過5萬份,9月末剛上線的良品鋪子自煮火鍋,目前銷量也近4000份。

口味好不好,食客眾說紛紜

儘管品牌不同,但這些方便火鍋單價一般在30元左右,保質期通常為一年,一般都是按照一人份來設計的,口味一般是川味火鍋,工廠的地址一般也集中在四川和重慶。

不過,各品牌火鍋的配料和口味卻並不相同,除了底料,素菜一般搭配木耳、蓮菜、土豆、杏鮑菇等,此外還有牛肉、火腿腸、午餐肉等葷菜,甚至有品牌還配有黃喉、毛肚等特色火鍋配菜。

不過口味如何就要看個人的需求,有消費者認為煮熟的成品在外形和口感上與火鍋類似,但也有人感覺杏鮑菇之類的配菜根本煮不熟。

當然,除了買自煮火鍋一個人在家過癮,也有人是買了在旅途中吃的。

淘寶一家自煮火鍋賣家說,國慶假期之前自煮火鍋的銷量增長非常明顯,這也說明了自煮火鍋不是宅在家裡的年輕人的專利,在火車上來一盒自煮火鍋,也算是實現了吃著火鍋唱著歌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