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鋼琴學英語只為了幫你帶娃 這樣的婆婆你要嗎?

聽了那麼多雞飛狗跳的婆媳事件和寶媽們對婆婆的吐槽,

看了那麼多狗血家庭劇,我基本認清了一個現實:即使你的要求不高,要在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裡找到理想的公公婆婆,也一定是一個很大的生活難題。就在我差點就以為天底下的兒媳婦和婆家都是天敵時,這兩位老人出現了,一個婆婆,一個公公,來自不公家庭。他們,直接讓身邊的女同事高呼:我咋就沒成為他們家兒媳婦。

先來說下這位婆婆。週末帶娃外出回來時,

忽然聽到走廊裡傳出悅耳的琴聲,彈琴的是我的新鄰居,一位阿姨,白淨、精神、苗條,和藹。打過幾次招呼後逐漸瞭解得多了起來。原來我們是同鄉,她剛剛在外地的省會城市退休,這裡的房子是她買給兒子的婚房,但兒媳婦的娘家買了套更大的,小倆口目前住在另一套房子裡。

鋼琴是她退休後才開始學的,而且,她還在學英語。聽了這些,我真的忍不住要探個究竟了。

一個退休阿姨,學學鋼琴閒情雅致一下也就罷了。學英語是幹嘛呢?準備留學嗎?

“現在孩子不是都早教嗎?我打聽了早教的價錢都挺貴的。我尋思著我現在學學,以後帶孫子時候我就可以教TA了。”說到這,她笑了笑,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如果他們(兒子和兒媳婦)讓我幫著帶孩子的話。”

她,簡直樹立起了一個女神級婆婆的形象。一個買婚房而又不干預生活的婆婆,一個學習型的奶奶,

一個知進退的婆婆——時刻準備為你帶娃還要你願意的前提下。我不清楚她距離抱孫子還有多遠,但她這一心撲在孫子教育上的激情,很多爸媽都未必有。不清楚她的鋼琴和英語學到了什麼地步,也不知道她距離抱孫子還有多久,但這股學習的盡頭,這股擺正自己位置的心態,又有多少老年人能夠追得上呢?

有次公司同事聚餐,已經退休的趙師傅問我們年輕人討論一道小學數學題,“你們看我理解得多不多?”開始還以為他在考大家,“這是我孫子的數學題,我認為有兩個答案,他們書上只給一個標準答案。”

趙師傅的孫子今年小學一年級,週一到週五,孫子住在爺爺奶奶家。接送、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上課外的英語輔導班、作業輔導,

全由爺爺奶奶負責。孩子的父母安心工作。週末,孩子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兒子的婚房是趙師傅全額付的,沒貸款。裝修時,兒子問趙師傅“借錢”。換車時,兒子問趙師傅“借錢”,趙師傅都答應了。理由是:我現在給他用,他還要說聲“謝謝爸”,等我兩腿一蹬,連個好也落不到了。趙師傅這麼一說,惹得同事們都笑起來。

趙師傅的口頭禪是“我兒媳婦跟我說什麼我都說好,不說好能怎麼樣呢?我兒子日子就不好過了。”

有這樣的老人在,家裡有什麼理由起婆媳衝突,雞飛狗跳呢?總結這兩位來自不同家庭的老人自身條件特點和他們的做法,很很多相似點:

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是願意為年輕人分擔壓力的前提。人老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就是最大的資本,即使什麼都沒有。一副好身體不僅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質奠定基礎,也是帶給全家人最大的福利。

有收入 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矛盾因錢而起,收入暫時不理想的年輕人暫且還需要一份來自外界的資助,如果年邁的父母再需要子女在資金上的付出,即使子女為了一份養育之恩和法律上的贍養義務責無旁貸,也無疑為子女平添了一份重擔。老人有一份自己的收入一為自給自足,如有富餘,適當資助或者在必要時候幫子女讀過難關,都是皆大歡喜的。

終身學習 一般而言,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思想就陷入僵化,因為不再接受新的東西,這也是代溝產生的原因,子女和父輩在溝通上的最大障礙。很多知識在幾十年時間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育兒,如果固守老一套,怎麼會不起衝突?

聰明 在一個家庭當中,聰明不需要多高的智商,無非是明事理,擺青自己的位置,不強勢干預孩子們的生活。在孫子面前說落“都是你媽沒管好”,為了孩子應該把尿還是用紙尿褲而爭執,“你們從小我都是這樣的”等等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言語不和,很影響家庭和諧。

上面的公婆,是我老年的榜樣,等我老了,就喊上老公,做這樣的公婆。從現在開始,就準備起來吧。

有這樣的老人在,家裡有什麼理由起婆媳衝突,雞飛狗跳呢?總結這兩位來自不同家庭的老人自身條件特點和他們的做法,很很多相似點:

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是願意為年輕人分擔壓力的前提。人老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就是最大的資本,即使什麼都沒有。一副好身體不僅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品質奠定基礎,也是帶給全家人最大的福利。

有收入 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矛盾因錢而起,收入暫時不理想的年輕人暫且還需要一份來自外界的資助,如果年邁的父母再需要子女在資金上的付出,即使子女為了一份養育之恩和法律上的贍養義務責無旁貸,也無疑為子女平添了一份重擔。老人有一份自己的收入一為自給自足,如有富餘,適當資助或者在必要時候幫子女讀過難關,都是皆大歡喜的。

終身學習 一般而言,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思想就陷入僵化,因為不再接受新的東西,這也是代溝產生的原因,子女和父輩在溝通上的最大障礙。很多知識在幾十年時間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育兒,如果固守老一套,怎麼會不起衝突?

聰明 在一個家庭當中,聰明不需要多高的智商,無非是明事理,擺青自己的位置,不強勢干預孩子們的生活。在孫子面前說落“都是你媽沒管好”,為了孩子應該把尿還是用紙尿褲而爭執,“你們從小我都是這樣的”等等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言語不和,很影響家庭和諧。

上面的公婆,是我老年的榜樣,等我老了,就喊上老公,做這樣的公婆。從現在開始,就準備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