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完結)|有故事的人

圖片源於網路

坐上莫斯科到北京的伊爾飛機後心情很不平靜。

這一段的航程很長,飛機上的餐食供應不錯,還有機會吃到了久負盛名的魚籽醬。飛行途中向下看去,雲層之上看不到地面也就算了,能看到地面時的很長一段時間,只見渺渺乎黃沙一片。快到北京時,才看到了綠色,隨後飛機也就開始下降了。下降時風很大,飛機抖動得厲害,抖得我頭昏腦脹,很不舒服。

注:文中人名地名均為作者隱筆,墨非共和國指莫三比克共和國,

普泰市指馬布多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748個作品

作者:楊 志 源

九、在莫工作三年半後,終於回國了

參加第一期援墨非共和國打井工程,加上留守期間以及第二期的援莫簡易供水工程期間結束時,我在墨非共和國參加援墨非共和國工程項目競然連續工作了三年半,一次也沒能回國!期間,我曾多次表示要回國、或回國探親,但被工程組領導、特別是國內的上級單位即當時的省局領導以各種理由和託辭否決了。

記得當第一期的打井工程結束時,省局ZC局長,加上部裡來的HO工程師、還有一個年青人叫HEJ的等幾個人員組成的工程品質驗收組來到馬布多我們的駐地後,ZC局長還口頭向我表示,這麼多年因工作需要沒能回國探親,以後可以把本應回國探親的飛機票款的一半獎勵我個人。

當時他只是口頭說說而已,我呢,既沒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個膽量要ZC書面寫下承諾,

因此這樣的口頭承諾有等於沒有。那時正值一九八九年天安門發生大事的那個特殊時期。從國內傳到我們耳中的說法也特別地多。看墨非共和國的電視臺新聞節目,也看到了天安門廣場上的一片混亂場景,使人唏噓。在當時那種氣氛下,我們甚至擔心到了北京後,安全是否成問題。

回國的路線是普泰市直達莫斯科,由莫斯科轉乘飛機到北京,

這裡面有節省旅費的考慮。加上還有機會由當時蘇聯方面的航空公司免費招待我們在莫斯科時的三天食宿。記得我們工程組人員回國的時間是1989年8月底的一天,具體是哪一天也記不清了。

8月份正是莫斯科的夏天,氣候不冷不熱。到得莫斯科的雪列梅也沃國際機場後,機場的一輛大巴把我們拉到了城裡的旅館。那家旅館很大,樓層並不高,建築老舊象個很普通的公寓樓,

整個旅館內住客很少,除我們一行人之外,幾乎看不到別的住客了。

雖說正處於莫斯科的夏天,應當是當地最好的時節了,氣候不冷不熱,但因為住客很少的縁故吧,又加上那天莫斯科還時不時地下著雨,置身在住客很少的這幢大樓裡總使人感到有點陰冷。

不過還好,一位上了年紀的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提著一隻古色古香的小銅壺給我們斟上了熱茶水,還熱情地向我們問好致意,顯得非常地和藹可親,使我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貫身,不禁想起了"外婆的澎湖灣"那首歌。

原來世界上甭管在哪個國家,善心老太太的舉止都有幾份神似。那時正值蘇聯要解體的前夊,當地人心躁動,年輕人幾乎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到旅館飯廳吃飯時,幾個年輕的招待員,火急火燎地給我們端上乳酪之類的食品,就嚷嚷著說要出去有事了。然後整個飯廳就不見旅館方面的一個人影,由著我們自取自用。

但問題是,飯廳裡能供應我們吃的東西雖然量大,但太簡單了,都是什麼乳製品,沒有一丁點兒的米飯面餅之類,幾頓吃下來,吃得我們胃口全倒,也不消化。不得已,我們就結伴到紅場附近百貨店裡的小吃攤上胡亂吃點東西,有咖啡和荷包雞蛋,別的也很難再找到適合我們口味的食品。

既然有機會來到莫斯科,紅場是必得要去的地方,尤其想能到克里姆林宮參觀一下。但事不湊巧,那幾天克里姆林宮不對外開放,另外還下著毛毛細雨,因而只是到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無名烈士墓,瓦西裡大教堂,古姆商場等處看了一下。乘莫斯科的地鐵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大姑娘坐轎第一次。

記得地鐵車廂離地面很深,電動扶梯很陡也很快。車內人很多,大多行色匆匆,似乎總有急事要辦。我們幾個人到了一處離我們所住旅館不遠的廣場玩時,每個人各買了一個紙杯霜淇淋。那紙杯大得出奇,只是紙杯品質也差得出奇:紙色淡黃,沒有任何圖畫或線條點綴外,紙質也很粗糙。

不過,紙杯裡的霜淇淋量大,味道也不錯,價格又很便宜。記得我是在近中午吃的這杯霜淇淋,吃後口裡就老泛這霜淇淋味兒,肚子裡老感到飽脹,連晚飯也懶得吃。我還和一個俄羅斯男小孩在廣場的紀念碑下一起照了相。這個小男孩,現在也一定已長大成人並工作了吧?他現在在幹什麼事呢,拿出舊日和這小男孩在一起的照片,不免浮想聯翩。

從普泰市到莫斯科之前,小心翼翼把掙得的部分美元和蘇聯在普泰市的航空售票處兌換了幾張盧布。到了莫斯科逛商場時才知道,這幾張盧布是沒有多大作用的:用來買大件東西時錢不夠。買小商品吧,看來看去又沒有什麼值得買的。

幾經猶豫,還是買了一件刮鬍子刀具。沒有找到小巧玲瓏裝電池的那種電須刀,只有電動插頭的,大而無當。回國後,作為禮物送給了我的N校老師SUNM。當時在國內還算是一件很看重的禮品,他收到後很是珍惜,有機會出國時,還帶在身邊時時陪伴著他。

回到國內時,我的人事編制已經不屬於N校,而是到了當時的省局DY所。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我因為在墨非共和國參加由省局承包的援墨打井供水工程,作為葡萄牙語翻譯,憑心而論是幹得不錯的,受到了用人單位相當好的評價,以至於他們到N校我那時工作的WN系去反映了對我工作的滿意度,要求續訂聘用合同。

當時N校WN系和全校別的系科一樣,正在搞人員定人定編,客觀上要求我回到N校才能安排我的工作。所以,省局某某大隊的負責人P就想乾脆把我調到他們所在的省局。因為當時我還在國外,於是他們就一封一封的給我寫信動員我調到省局機關,還答應給我分配一套房子。

在接到他們幾次動員信和電話後,我未予理會,但在最後一封他們來信時,看到"可以分配我一套房",我有點心動才表示"讓我考慮考慮吧"。或許因為我的表態有所鬆動,省局某某大隊居然打著我已同意的名義,和N校辦理了我調動工作的手續。

這其實是在我並不很知情的情況下辦理的,因此當我還在國外工作時,我的人事關係也就由N校WN系轉到了省局的DY所了。尤其使我很不滿的是,他們本來說是調到省局機關的,但實際落實單位是省局DY所,也就是我現在的退休的省局DT院。

後來我從國外回到國內到N校時也聽人說到,WN系系主任HUANW老師在系教職工全體大會上談到我借調在外的工作情況時顯得很滿意。總之,我沒有給N校借調出去的人丟臉,也為自已爭了氣。記得當年出國還真不容易,系裡一位負責人說什麼就是不同意派我出國,是不是他心中已另有人選呢?不得而知。

好在系主任HUANW老師在系領導層的會議上竭力主張並堅持"讓小Y出去鍛練鍛練"。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最後還是順利地被借調成功出了國。HUANW老師是英文專業的老師,我平常和他並不熟悉。只是在系裡舉行的第二外語(英文)的過關考試中,系裡象我這樣年齡相對比較年輕而資歷又淺的人當中,英語作為第二外語考試而獲得通過的第一批合格者中,好象我還是第一個。

在系辦公室貼出來的第一批考試合格人員的大紅喜報上,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或許,因為這一樁幸事,HUANW老師才對我有點印象吧。不是他的堅持,在1986年那個年代,我哪能爭取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因此,我對HUANW老師始終懷著感激之情,雖不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第一次出國回來之後,我總想見到他,想當面表達我的謝意,但最終還是沒能找到他。

據說,他在我回國之前就已移民到加拿大工作了。沒有能向他表達我的謝意,至今我仍深感遺憾。總之,我出國時是N校的編制,回國後人事關係就轉到了當時的省局DY所了。在那兒上了不到一年的班,因為完全不對行,該研究所根本沒有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地方,上班時我基本上無所事事,看看書打發時日而已。

十、在援莫供水工程項目期間

在省局所屬DY所工作直到1991年5月,省局又委派我出國當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葡萄牙語翻譯。這次出國,從北京是坐的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飛機,經停卡拉奇,並在卡拉奇的機場旅館住了三天,有機會去拜訪了巴國國父真納的陵墓。乳白色的陵墓莊重肅穆,一塵不染。

拜謁者得脫鞋光腳進去。門前衛兵臉色凝重但很有禮貌,不收任何費用。進得陵墓大廳,我看了看著前來膜拜的人,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一個個寂聲靜氣地向這位巴國的偉人致敬。除此之外,我們還逛了卡拉奇的街市,參觀了一家華人開設的工藝品商店,還到菜市場和卡拉奇的港口去轉了轉。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著,仍坐巴航飛機飛肯亞首都奈洛比,再從奈洛比飛普泰市。在奈洛比,我們一行人又停了三天,就住在中國JINS國際公司的活動板房裡。雖說住房條件不乍樣,但吃飯和洗浴都很方便。

在我們住處前面,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裡花木扶疏,草坪碧綠。氣候不冷不熱,感覺很是愜意。

從奈洛比飛普泰市是哪一天呢?現在也記不清了。總之,是在1991年5月的某一天吧。回到普泰市郊的工程組駐地,分外感到親切。畢竟在第一期打井供水工程階段,我連續工作了三年多。三年多,人生能有多少三年呢?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包括了打井和留守階段,以及初期的手搖泵供水工程階段。這次的工程項目,是實施正式的供水工程。

每個水井旁,要建起像樣的泵房和水塔。工程組的負責人是ZHUANH,他是第二次來墨非共和國了,這確實是工作的需要,因為他除了對水文地質方面的知識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之外,ZHUANH組長對工程技術方面也有特別的專長。

在建造供水塔架時,塔架的受力情況、包括基礎鋼筋水泥塊的強度要求,他都了然於心,不輸專業的民用建築工程師的水準。可笑的是,CUJ此人瞄著這個機會又參加到這一期的中國援墨非共和國簡易供水工程項目中來了。CUJ是這一期的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伙食方面的事務長,專事伙食記帳及採購食材,同時也搞搞焊接。

伙食記帳,他不必求助於我。但到外面採購食材,總得要我陪同才行,因為他沒有任何英語或所在墨非共和國的葡萄牙語或當地語言方面的知識,談不上對外有什麼溝通能力。為了工程組專案成功的大局,我還只能配合他。去採購食材時,我必得陪他前去。而他焊接工作時所需的氧氣和乙炔,只要有需要,我都馬上聯繫幫他購買,直接開車拉回來交給他就行了。

事實上,就算氧氣和乙炔,市場上常常缺貨,我都千方百計找關係搞到手,一點也不耽誤他的使用。只是我很奇怪,賣菜的TAN先生夫婦對"CUJ"特別地客氣,有一次還居然把一塊純自然的"牛黃"送給"CUJ"。

TAN太太送給"CUJ"的一塊牛黃,那可是從普泰市的屠宰場的牛肚子裡掏出來的寶貝。牛的肚子裡能有這種寶物,實屬機會難得,稀罕得很。而自然的牛黃,在國內市場上算是奇貨可居,價格不菲,常常還有價無市,根本買不到。TAN太太送給"CUJ"一塊牛黃,應當是"CUJ"向TAN太太深表感謝才是,可現在反過來了,是TAN太太送了"CUJ"禮物,還忙不迭地向"CUJ"一再道謝。

這其中的奧妙,我此後才從TAN太太的口中得知,原來"CUJ"多次幫TAN先生家安裝防盜門,還幫TAN先生家賣菜的回廊空地上圍起了好大一處用鋼筋焊好的防護柵欄,這就難怪TAN太太要送給他牛黃外,還要千恩萬謝地表示感謝了。

不過,我知道個中的原委後,對工程組的任何人都沒有講,連工程組的ZHUANH組長可能也不知道"CUJ"從TAN太太得到了純自然的牛黃。因為那時候,我也不知道純牛黃是那麼地珍貴,不太把它當回事。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懶于去管別人的閒事。為參加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組的工作,我再次來到了位於普泰市郊區的工程組駐地。

紅瓦白牆的住房,雖然房子不高,內室卻很敞亮乾淨。這個地方,在此之前我已整整呆了差不多三年半,多少日的辛辛苦苦,多少日的不眠之夜,這次又舊地重遊了,真是感慨萬千!這次留守組人員共兩人,他們是原省省局某某大隊的XAIN,和從N校借調來的LIX。工作交接後不久,XAIN繼續留下工作,LIX不久也就回國了。

在ZHUANH組長的領導下,有關施工方面的各項工作都緊鑼密鼓地開展了起來。誠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首先就得把全工程組人員的吃飯睡覺安排好。其實問題也不大,住的方面有兩個問題:宿舍裡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數量可觀的跳蚤,咬得人睡不安穩。

特別麻煩的是,在我們住地外面的沙土地裡就有很多的跳蚤。再一個問題是,洗澡還得用電爐絲燒水,很不方便。我找到了當地一家專門幫客戶進行消毒和殺蟲服務的公司,記得這家公司叫"卡富翁"。

在當地的報紙上,常有該公司的廣告,廣告上畫著一架長槍模樣的噴霧器。畫面上可看到:在殺蟲劑霧氣四散噴發之下,蟑螂跳蚤等害蟲四散奪命而逃。廣告辭則寫的是"CAFUMCAFUM,N?OESCAPAUM"(讀如"卡富翁,卡富翁,儂埃斯卡巴烏翁",意思是"卡富翁公司一出手,一個害蟲也逃不了")。但因為是廣告辭,用辭未免簡約。而在外文的表達上,如果太簡約的話,就有可能在理解上發生歧義。

有一次,這家殺蟲服務公司在對我們駐地噴發殺蟲劑和消毒過後幾天,我們發現屋外的沙土地上又有跳蚤在"歌舞昇平,嘣嘣跳跳"了,我就去找到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要求他們重新來噴發藥劑殺蟲,我笑著對他們說"CAFUMCAFUM,N?OESCAPAUM,POREM,ESCAPADOIS,TRES,QUATRO,CINCO.....EINUMERO.(讀如"卡富翁,卡富翁,儂埃斯卡巴烏翁,包燃埃斯卡巴道義斯,德雷斯,呱德羅.....依努曼若",意思是"卡富翁公司啊,害蟲不只逃掉了一隻,而是兩隻,三隻,四隻,五隻.....以致於無數隻"),說得他們聽了後,也哄堂大笑了起來。

後來這家殺蟲劑公司來我們駐地又噴灑了幾次藥劑後,駐地的跳蚤家族也就徹底"嗚呼哀哉"了。

至於安裝熱水器的問題,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因為普泰市內就有一家熱水器生產廠家---可能也是墨非共和國全國唯一的一家熱水器生產廠家。該廠的老闆是個葡萄牙裔的白人,高挑的個子,穿著衣服總挺刮板直,打著領帶,看人時那眼神烱烱有神,不言而威。看得出,廠裡的職工對他總唯唯諾諾,恭敬有加。

但從我和他的接觸中,我感到此人其實也有溫文爾雅的一面,有時候說起話來,還比較風趣。我和他認識是在早先向他訂購手搖水泵的時候,他的廠主產手搖水泵和熱水器。這兩樣產品,也大多是照客戶訂單生產。一般來講,廠裡並無產品存貨。

為了儘快能拿到他為我們工程組生產的熱水器,我拜會他時,會時不時地會帶點兒小禮品送給他,如指甲鉗或清涼油之類。他對清涼油特別感興趣,拿到後會笑吟吟地告訴我"這東西還真管用"。然後還會講一點"黃段子"和我開玩笑。我知道他所說的"管用"意味著什麼,不知什麼時候,當地的墨非國人總認為"清涼油"有壯陽的作用,於是外用或摻到水裡喝下去,真是不可思議!

也許是心理暗示起了一定的作用吧?不管清涼油是否起了他們所希望的作用,但因我送了他們清涼油等小禮品後,對催促那白人老闆儘早交付我們所訂購的熱水器和手搖泵時,無疑起到了確切的作用:因為工廠老闆要工人加班加點,我們工程組駐地不久也就都能安上了熱水器,大家每天有事沒事,都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熱水澡了。

其實,工程組要解決的後勤方面的問題有比熱水器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保障工程組的工人們吃飽吃好。墨非共和國瀕臨印度洋,魚蝦之類的海產豐富,又價廉物美。普泰市中心菜場有蔬菜,華人農場也有蔬菜賣,因此採購蔬菜也不難。

唯有採購豬肉有點犯難。由於墨非共和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供墨非共和國達官貴人所享用的特供卡已不復存在,我們援墨打井供水工程組憑特供卡大快朵頤吃豬肉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於是又別開途徑,到普泰市郊區托拉地方"崩蘇伊諾"(葡語BONSUINO的譯音,即"優質豬")屠宰場買豬肉。

一來二去,和屠宰場的那位印巴人模樣的經理混得很熟,我有時也到他在城裡的家中送點兒我們中國特有的禮品,關係搞得很熱絡。屠宰場裡的豬肉也是供不應求,在我們需要購肉時,他都能特地幫我們留下。只不過好景不長,這家屠宰場因入不敷出,虧本經營不下去而關了門,我只好陪工程組的會計到養豬場去購活豬宰殺。

後來,感覺當地的豬因不去勢,宰殺後的豬肉除了總有點異味外,肉吃起來也不香。便買來小豬苗關在工程組後院裡圈著養。開頭只養這麼一頭豬,剩飯剩菜,盡可倒了喂豬。到後來增加了幾頭苗豬,剩飯剩菜就不夠喂豬了。我打聽到當地的啤酒廠有酒糟下腳料,這東西喂豬很適合。通過向酒廠打報告申請,居然也打開了酒糟供應管道。

工程組的工人有不少出身農村,殺豬的技藝在他們不算話下。我們圈養去過勢的豬,殺出來的肉品質果然不一樣。經廚師烹製後的豬肉,滿大院子裡都飄散著誘人的香味,吃得工程組各位咂咂稱道。

工程組的ZHUANH組長有時還把新殺出來的豬肉時不時地送些給醫療組的醫生和使館的人員嘗嘗。真所謂:同在異鄉身為客,說來皆是一家人。除了肉食之外,我們吃的菜蔬也不缺。謝天謝地,在普泰市的中心菜場能買到冬瓜、青菜之類,水果攤子上居然還有荔枝,更別說當地五花八門的熱帶水果了。冬瓜、青菜包括有刺的黃瓜,都出自墨非共和國的華人農場。

在這期間,我除了在工程組的工作之外,和當地人的交往也更頻繁了。就在我們駐地房子的北面,也有好幾排的紅瓦白牆的房子,房子格式和我們駐地的房子完全一樣,也是當年鐵路局的房子,現住著墨非國好幾個單位的人家。我認識的有墨非共和國全國水利局的一家人,記得名字叫費爾南多吧?

另外有一套房是墨非共和國國家軍樂隊一位軍官的住處,他的名字現在也回想不起來了,但此人又高又大,但長得很勻稱。我們工程組施工所需的汽油柴油等需要到墨非共和國全國水利局申領支票後才能到供貨點提取。在先我到水利局辦事,常常不能及時找到負責辦事的人,自從認識住在我們駐地附近的水利局的那一家人後,我就請費爾南多先生在到水利局上班時,預先幫我溝通聯繫好,這樣我一到那兒,很快就能拿到的支票。

要和水利局的負責人會商有關工程上的事項也能及時找到人,這給我工作上帶來很多方便。除了這兩家之外,住的幾乎全是年輕單身漢,但都是曾經留學古巴的知識份子。當年的古巴是個有社會主義革命激情的國家,接受了不少非洲國家的留學生,除灌輸有關思想外,還教給他們各樣不同的工作技能。

我很主動地想要認識這幾個從古巴回來的留學生,因為葡萄牙語是他們的母語,現在他們又會西班牙語,而我原學西班牙語,向他們學習葡萄牙語就會有很大便利。他們當中,我交往得最多的是一個叫瑪律克斯的小青年。他那圓潤的臉上,眼睛又大又亮,眼睫毛很長,又是雙眼皮,身高大約總在1.75以上。

墨非國人的普遍身高和我們中國人的身高好像差不多,不能和坦尚尼亞或其它國家高個子非洲黑人身高相比。因此,瑪律克斯憑著的這樣的身高,憑著使人一看就很討喜的臉蛋,他也算得上是墨非國的一個美男子了。

另外,墨非國人的膚色,一般地來講,都不算太黑,小夥子很愛美,在他宿舍的四面牆上,貼了好幾張的美女招貼畫,還都是白人美女的照片,敢情他也心儀某個白人小女子?不過事實上,一般的墨非國人比起別的非洲國家的黑人不算黑,膚色有點象我們整日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因曬太陽太多而形成的那種黝黑色,並且墨非國的黑人比較崇尚膚色以白為美。

就在我們工程組駐地後面住著的其中一家人是年青的黑人混血姐妹倆,她們的穿戴在黑人中也比較時髦,倆姐妹每天都要花費好長時間在臉上塗抹一種白粉。在我們看來,那白粉總遮不住那棕黑的臉色,但她們太崇尚"白膚美"了吧?每天都要花時間在臉上搽白粉,樂此不疲。

我以為瑪律克斯房間裡的牆壁上貼上好幾張的白人女子的靚照,也是因為對"白膚美"情有獨鍾吧?不過,瑪律克斯結婚時還是娶了一位黑人女子。因為結了婚,瑪律克斯就搬離了單身時的住房,在普泰市市內租了一套房。他成家之後,邀我到他家作客,我欣然地帶上點禮品去了。我到他在普泰市的家中作客時,他已有了一個大約幾個月大的胖墩墩的小兒子了。

當時,瑪律克斯在一家蘇聯籍的遠洋捕魚船上工作。那遠洋漁船經常會捕到鯊魚,把鯊魚分解包裝後,那鰭也就不要了。鯊魚的鰭在我們中國人說來可就是被稱為"魚翅"的好東西。瑪律克斯平常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知道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魚翅,也很看重魚翅。

於是在上遠洋漁船上班時,他就有意識地收集起了不為蘇聯人看得上的鯊魚鰭,把這些鯊魚鰭晾乾曬乾後,整整裝了兩大麻袋送給我。兩大麻袋的魚翅呢,那是什麼概念?因為回國後才聽說,國內一支魚翅的價格就不菲,有時可能還會有假的人工制魚翅,那真正的兩麻袋的魚翅的價值就可想而知了!

記得我收到瑪律克斯送給我的兩麻袋的魚翅後,因為未加工過的幹魚翅,總還強烈地散發出一股難聞的魚腥味,我就把這兩麻袋的魚翅放在用帆布搭成的工棚內,那工棚是用來安放幾台車床用的,本身就不擋風也難避雨,不多久那兩麻袋魚翅就在風吹雨打之下淋潮了,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腥味。

不過還好,魚翅一點也沒變質,但這總不好就這樣任其變潮變濕,時間長了的話,魚翅品質也會變壞的。於是聽從高人指點,我用打水用的鐵桶燒開了滿滿一桶水,把那魚翅浸泡在裡面,泡的時間一長,慢慢地那挺硬實的魚翅就散了架,用手輕輕一搓,晶瑩剔透象龍口粉絲一樣的魚翅就出現在了面前。我用舊報紙把這些象粉絲樣的魚翅攤在牆頭上曬。

因為牆頭比較矮,有一次居然被我們工程組所豢養的黑狗吃掉了好多。真是好奇怪噢!難道這畜牲也知道魚翅很有營養?我和瑪律克斯的友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在我的腦海中是那麼地栩栩如生,敢情如我有繪畫技能的話,我可以把他的形象真實地描摹出來。

可惜的是,我沒有這種能耐。更為遺憾的是,那時我手頭沒有照相機,也沒有想到用照相機留下在國外的一些珍貴鏡頭。在和這些留學古巴的墨非共和國的青年人的交往中,另有兩位青年人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的一位已成家結了婚,他特別愛好收集各國的國旗。我到他家時,他便拿出了分屬於不同國家的好幾十面的國旗給我看,當時我就感到這個墨非共和國小年青不簡單,有國際視野。

我記得另一位年青人叫尤馬,他是一位機械師,懂得維修電機馬達。此人和別的墨非共和國人不一樣,他有著比較強烈的自尊心。在和我交談中,有時會因某個問題爭論起來。

比如說,我講到他們的農業技術有待提高,特別是農田耕作時不設壟溝排水,對農作物生長不利。其實我也沒有別的意思,也是好意向他介紹一定的農耕技術,他卻多了心,直接回答我:"你們中國也很落後噢!"。我知道他誤解了我的意思,得耐心地向他說明,他也就釋然了。

不過,那時我們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之初,要等到再後幾年,我估計尤馬也不至於講我們中國也是落後國家了。由此,我也深切的感到,如果我們國家不搞改革開放,不把經濟及各方面建設搞好的話,連黑人也會看不起我們。

這段時間裡,我還認識了在普泰市電信局工作的一個名叫"安娜"的姑娘,長相完全象我們中國的一個女孩子,只是膚色略顯暗黃些。她幫過我很大的忙,我得記住她。

當時的墨非共和國通信比較落後,我們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組的駐地雖然離馬布多市距離並不遠,從駐地開車到普泰市城滿打滿算應當不超過20分鐘吧?但因為駐地沒有通上電話,給我們工作上帶來很大不便。

當工程上有些事項雖不算多重要但又必須和墨非共和國方面協商時,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總還得開車去和墨方人員見個面商量後才能決定下來。有時即使開車到墨方單位,如遇不到我們要聯繫的人,也還是白搭,徒然浪費了時間。還有,我們工程組在國外總屬於大使館領導,沒有通訊電話,彼此聯絡也有些困難。

加上援墨工程組還有所屬的國內上級單位,彼此有時要進行聯繫,因工程組駐地沒有電話,也深感諸多不便。因此工程組ZHUANH組長和我商量,希望我能在普泰市電信局做做工作,請他們幫我們工程組駐地安上電話。

也許,從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來看,新裝電話算多大的事呢?還不就是拉上通訊線,辦手續安上電話也就行了嗎?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當時的墨非共和國各方面都很落後,不用說新裝電話使用者,能夠保證原有電話使用者正常使用服務就算很不錯了。

因此,剛開始我到普泰市電信局申請安裝電話碰了不少壁,任憑我就在駐地安上電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申述多少理由,普泰市電信局的部門負責人總是推三阻四地不予答應,向我說明了種種不能安裝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我們工程組的駐地在郊區,要把電話線拉到城外去,他們目前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幫我們安裝。

找他們電信局的局長吧,不是說"局長今天沒有來"就是"他今天有事安排不開,你下次再來吧"。記得為裝駐地電話而白跑的那些天,只能說我是"心裡窩著火在培養自已的耐心"。

我遇到那個名叫"安娜"的女孩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的。那天,我開車再次到普泰市電信局去,電信局接待室的黑人小姐秘書吩咐我坐到一邊等一等,還遞給了我一小杯熱氣騰騰且香味四溢的咖啡。喝著香鬱的咖啡,想想在非洲辦事,耐心和磨蹭勁兒都還是必須的,心裡也就坦然了許多。隨手拿起放在接待室旁邊的一本雜誌,我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看不一會兒,眼睛稍稍一抬,正好看到有一個中國人模樣的小姑娘在交待那黑人秘書什麼事情呢。

我很奇怪,原來在普泰市的電信局,居然還有我們炎黃子孫在這兒工作呢。一點不錯,她說著葡萄牙語,穿著普泰市電信局特有的工作服。毫無疑問,她就是電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真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裝電話的事我得請她幫幫忙。我趕忙向她打招呼,哪知道她中文一點也不懂,只能講葡萄牙語。在相互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她確實是中國人後裔,不過已經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第三代中國人後裔了。

在得知我申請裝電話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後,她很爽快地答應我要她幫忙協助解決此問題的請求,原來她還是電信局裡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呢。後來,在她的協調之下,我終於見到了普泰市電信局的局長。事情很快得到了落實,在電信局長作出批示後沒幾天,就有電信局的兩個工人到我們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駐地佈線安裝電話機了。

說來電信局能幫我們工程組安裝電話也確實不容易,因為在郊區範圍內都沒有安裝電話線的單位,需要特別拉上好長距離的一段電話線才能達到我們的住處。

在住地電話安裝好接通後,和中國駐墨非共和國使館的電話暢通了,和墨非共和國合作單位的電話暢通了,甚至和國內的電話也暢通了,確實給我們工作和生活上帶來了很大方便。為了感謝安娜,一天我陪我們工程組ZUANH組長特地帶了些禮品到安娜家中拜訪,表示謝意。

在安娜家中見到了她妹妹,個子比安娜稍高些,也更白些,因此也更象我們中國人。只是她媽媽比較地黑瘦,一看就是個混血種人,但臉型還是象我們中國人。她媽告訴我們,她爸是中國人,她媽卻是個黑人,至於她爸哪年哪月來到墨非國,也說不清了。

在她長大成人後,遵照父親的願望,她很不容易才找到個中國人成立了家庭,生下了安娜及她妹妹。不幸的是,丈夫因病在前幾年就去世了,留下她們母女仨艱難度日。

如今作為母親最操心的是,兩個女兒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再找個中國人成立家庭就比較難了,而她非常希望兩個女兒都能找到中國人結婚生子,這樣她們又可以回到中國人的血統中去了。

我和ZHUANH組長聽到她那麼直白的表示,心情異常地複雜,這其中既有感歎,也有某種心酸的感覺。首先,我知道安娜母親口中所說的她當初"找了個中國人成立了家庭",應該只能算是已加入了墨非國籍的中國人,或稱為"華裔墨非國人"。

現在她居然希冀她的兩個女兒也尤如她當年那樣的運氣,這樣的憧憬就有點渺茫。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怎麼在墨非共和國的華裔,如HUO小姐姊妹和弟弟,LIAN小姐姊妹等,寧可老大年齡獨身不結婚,也要苦苦等待,希望有可能碰上華裔墨非共和國人或中國人才能結婚成家呢?可見,當年他們的先輩迫于生計,飄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是多麼的無可奈何啊!

另一方面,我感到,我們炎黃子孫看來總和世界上別的民族有點不一樣,這也是促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所謂"上述現象",當然,我指的就是海外華人或華裔外國人寧可不結婚也要找個華人或華裔外國人成個家。因為後來我又到南美的秘魯工作了幾年,更加深了我的這種看法。

移民秘魯的華人在秘魯人口中的占比高達10%,華人或華裔秘魯人就達200多萬。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和秘中商會的人很熟,參加過多次該商會組織的各類商業或節慶日的娛樂等活動。

從1849年10月算起,華裔中國人移民到秘魯已經有一百好幾十年了。但在這些場合,我見到的多數人和他們的配偶及子女都長著和我們中國人一樣的面孔,雖然不會或只能講簡單的中文。

那時,我就感到華夏兒女移民外國成了華裔外國人後,總傾向于和華人或華裔外國人結婚成家,這似乎不是個別現象。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我也只是泛泛而談,並不排除例外的情況。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我們中國人的涉外婚姻比前多得多了,再也不是因為生活困頓而勉強成婚的。

不多說了,還是回到援外工程的正題上去吧。總之,自從我們工程組駐地安上了電話之後,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正是因為工程組駐地安裝上了電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對外聯繫。

這段時間裡,我的工作量也很大。首先是資料翻譯任務:這期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實施所包含的工作門類比較多,其中包括在規劃中的供水點建立相應的供水塔,與供水塔相連結的水管佈線的施工,供水塔相應的機井泵房的建設等。而這一系列的工程施工是按專案設計書上的計畫進行的,但專案設計書只有中文文本,沒有葡萄牙文的文本。

墨非共和國國家水利局和普泰市自來水公司需要有一本葡萄牙文的專案設計書,我是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葡萄牙語翻譯,把中文本的供水專案設計書翻譯成葡萄牙文文本是我的職責,責無旁貸。

由於設計書內容較多,且內容中多有技術方面的描述,所以這筆頭翻譯就花費我不少的時間。該設計書包括在《普泰市郊簡易供水工程峻工報告》中,涵蓋了七個大的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擬定好和墨非共和國建設和水利部水利局有關的中文合同後,相應的葡萄牙文合同也要由本人翻譯。加上平時需要逞交給墨非共和國方面的井水水質報告,混凝土的強度及拉力報告等等,本人筆頭翻譯量也不可小覷。

總之,除口譯任務外,有關的筆頭翻譯費了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一旦完成後,還是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精神上得到了一定的愉悅,工作再忙也就不覺得累了。說起我所任翻譯工作,如我在前文所述,是包含方方面面的,不止于翻譯而已,但翻譯工作畢竟是我的正業,一點馬虎不得。

在這方面,我很注意有關知識的積累。如何書寫和墨非共和國有關機構來往的公文,包括項目階段性的驗收報告等,我都一絲不苟地認真撰寫,儘量做到準確無誤。我把墨非共和國當地報紙和雜誌上的所出現的公文常常作了剪紙儲存起來,備我查閱參考。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一次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竟當面表揚我說:"你寫的公文比我們公司一般的工作人員寫的還要正規些"。說實話,當時我心裡就別提有多高興了。記得米蓋爾.阿爾維斯說這話時,ZHUANH組長也在場,我把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講的話也譯給他聽了,如果ZHUANH組長不健忘的話,也應當記得當時有這麼回事。其實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表揚,也不是多大了不得的事。

因為我心裡明白,我只是認真了一點,我把平時在報紙和雜誌上看到的一些公文格式以及墨非共和國方面給我們的多方面的來文當作了我起草公文時的"老師",融會變通地"泡制"出了我寫給他們的公文,居然合規合矩,給這位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的總經理留下了好印象。

在原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瑪律丁斯先生離任後,我們和繼任的總經理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住宅位於"七二四"大道上,是一座單門獨院的別墅。

他也曾邀請ZHUANH組長和我到他家作客。我們第一次到他家時,才認識了他的夫人和兩個都差不多是十幾歲的男孩子。夫人個頭不高,膚色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一樣,是印度或巴基斯坦那一帶人的膚色。

我知道,普泰市的印巴後裔的墨非國人是很多的,我們當初那些年在墨非共和國實施援外專案時,普泰市林林總總的雜貨店及布店等,據說百分之七十都是印巴後裔人開的。至於他們中誰是印度人後裔,誰是巴基斯坦人後裔,我就傻傻分不清了。出於禮貌起見,我一直沒有向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打聽他作為墨非國人的移民史。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夫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但似乎顯得有點內向,有點靦腆。我們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寒喧或談事時,她常和我們打個招呼後就閃到一邊忙她的事情去了。

兩個小男孩也不是很活躍,話語不多,對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吩咐的話,立即遵照執行,沒有一點違拗或心裡不痛快的跡象。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平時喜歡收集瓷器,在他家客廳的牆面上,精心掛上了好多精美的磁片。

後來我們也曾邀請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全家到我們工程駐地餐敘,到底只是他一個人來了,夫人和兩個兒子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來。那次請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到我們工程駐地用餐,ZHUANH組長和我對此都非常重視。

幸虧我在先瞭解到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是不吃醬油的,這很使廚師做菜時為難。好在廚師細心準備精心烹製,應當說,所準備的幾樣菜品,色香味俱全,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還是很滿意的。

比較瑪律丁斯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兩家,我強烈地感覺到他們兩家在文化背景上的不同。回想當年,我們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之間相處得很融洽很真誠。我們有什麼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他都儘量幫忙解決。

看得出,他在工作上有著一絲不茍的認真和細心。除了委派工地代表拉畢先生經常到我們工地點上監理工程品質外,他常常親力親為,未見他通知我們,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突然出現在我們的工地上了。

雖然有時他來得意外,但我們反倒是歡迎和欣賞他這種踏實的工作作風,因為我們援外工程技術人員本來就對施工品質很重視,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突訪可以使他更能瞭解我們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作風,而同時,如果我們在施工中存在原材料不足或其它需要莫方配合解決的問題,也能及時得到他的幫助。

因此,在拉畢先生之後,我們面臨新的BLS國工程監理在工作中對我們有意無意的刁難時,也能應付裕如,並且還順利地簽下了第四期維修工程的合同,能有這樣的成功,也應當感謝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在諸多事情上的配合和幫助。

十一、結束在援外工程組的工作

在第三期的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專案期間,記得那時第三期供水專案工程也快要竣工結束了,有一天我到中國駐墨非共和國大使館有事,使館DJ參贊把我喊到了他的辦公室,詢問我願不願意借調到使館辦公室工作。當時,我有些愕然,其實心裡也有幾分竊喜。

從援墨非共和國工程組轉任到使館工作,對我說來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有什麼不願意呢?我當即表態"願意"。DJ參贊囑我暫時不要公開,因為雖然他和XA大使商量過借調我到使館工作這件事,但還是要由使館向外交部申報得到批准後,才能實行。回到工程組駐地,我還是向ZHUANH組長透露了這件事。ZHUAN組長待人真誠可信,工程技術業務精湛。

除此之外,他知識廣博,除卻具有水文地質及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專長外,對寶石鑒別等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因為相處久了,我瞭解他的為人正如他瞭解我的為人一樣,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工作上相互配合,生活上互相關心。他得知我的好消息後,也為我高興。

就這樣,工程組的同事們也陸續知道了這件事。為此,ZHUANH組長向國內單位作了彙報,要求再派一個翻譯以替代我在工程組的角色。後來N校的LI老師的老伴把她曾經的同學LGR介紹了過來繼任我的工作當翻譯。

此是後話,當時我還不知道是誰來接替我在工程組的工作呢。好在當我確切地知道我被外交部借調到使館工作時,第三期的供水專案工程也已圓滿峻工。對於參加援墨非共和國的共三期打井供水工程項目而言,我也算告一段落。並且在我臨離開專案工程組之前,還竭盡所能地爭取到了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的後期維修專案,也算是有始有終了。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一)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二)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三)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四)

責編:笑笑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有 | 故 | 事 | 的 | 人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合作郵箱:story@ifeng.com

還熱情地向我們問好致意,顯得非常地和藹可親,使我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貫身,不禁想起了"外婆的澎湖灣"那首歌。

原來世界上甭管在哪個國家,善心老太太的舉止都有幾份神似。那時正值蘇聯要解體的前夊,當地人心躁動,年輕人幾乎惶惶不可終日。我們到旅館飯廳吃飯時,幾個年輕的招待員,火急火燎地給我們端上乳酪之類的食品,就嚷嚷著說要出去有事了。然後整個飯廳就不見旅館方面的一個人影,由著我們自取自用。

但問題是,飯廳裡能供應我們吃的東西雖然量大,但太簡單了,都是什麼乳製品,沒有一丁點兒的米飯面餅之類,幾頓吃下來,吃得我們胃口全倒,也不消化。不得已,我們就結伴到紅場附近百貨店裡的小吃攤上胡亂吃點東西,有咖啡和荷包雞蛋,別的也很難再找到適合我們口味的食品。

既然有機會來到莫斯科,紅場是必得要去的地方,尤其想能到克里姆林宮參觀一下。但事不湊巧,那幾天克里姆林宮不對外開放,另外還下著毛毛細雨,因而只是到克里姆林宮附近的無名烈士墓,瓦西裡大教堂,古姆商場等處看了一下。乘莫斯科的地鐵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大姑娘坐轎第一次。

記得地鐵車廂離地面很深,電動扶梯很陡也很快。車內人很多,大多行色匆匆,似乎總有急事要辦。我們幾個人到了一處離我們所住旅館不遠的廣場玩時,每個人各買了一個紙杯霜淇淋。那紙杯大得出奇,只是紙杯品質也差得出奇:紙色淡黃,沒有任何圖畫或線條點綴外,紙質也很粗糙。

不過,紙杯裡的霜淇淋量大,味道也不錯,價格又很便宜。記得我是在近中午吃的這杯霜淇淋,吃後口裡就老泛這霜淇淋味兒,肚子裡老感到飽脹,連晚飯也懶得吃。我還和一個俄羅斯男小孩在廣場的紀念碑下一起照了相。這個小男孩,現在也一定已長大成人並工作了吧?他現在在幹什麼事呢,拿出舊日和這小男孩在一起的照片,不免浮想聯翩。

從普泰市到莫斯科之前,小心翼翼把掙得的部分美元和蘇聯在普泰市的航空售票處兌換了幾張盧布。到了莫斯科逛商場時才知道,這幾張盧布是沒有多大作用的:用來買大件東西時錢不夠。買小商品吧,看來看去又沒有什麼值得買的。

幾經猶豫,還是買了一件刮鬍子刀具。沒有找到小巧玲瓏裝電池的那種電須刀,只有電動插頭的,大而無當。回國後,作為禮物送給了我的N校老師SUNM。當時在國內還算是一件很看重的禮品,他收到後很是珍惜,有機會出國時,還帶在身邊時時陪伴著他。

回到國內時,我的人事編制已經不屬於N校,而是到了當時的省局DY所。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我因為在墨非共和國參加由省局承包的援墨打井供水工程,作為葡萄牙語翻譯,憑心而論是幹得不錯的,受到了用人單位相當好的評價,以至於他們到N校我那時工作的WN系去反映了對我工作的滿意度,要求續訂聘用合同。

當時N校WN系和全校別的系科一樣,正在搞人員定人定編,客觀上要求我回到N校才能安排我的工作。所以,省局某某大隊的負責人P就想乾脆把我調到他們所在的省局。因為當時我還在國外,於是他們就一封一封的給我寫信動員我調到省局機關,還答應給我分配一套房子。

在接到他們幾次動員信和電話後,我未予理會,但在最後一封他們來信時,看到"可以分配我一套房",我有點心動才表示"讓我考慮考慮吧"。或許因為我的表態有所鬆動,省局某某大隊居然打著我已同意的名義,和N校辦理了我調動工作的手續。

這其實是在我並不很知情的情況下辦理的,因此當我還在國外工作時,我的人事關係也就由N校WN系轉到了省局的DY所了。尤其使我很不滿的是,他們本來說是調到省局機關的,但實際落實單位是省局DY所,也就是我現在的退休的省局DT院。

後來我從國外回到國內到N校時也聽人說到,WN系系主任HUANW老師在系教職工全體大會上談到我借調在外的工作情況時顯得很滿意。總之,我沒有給N校借調出去的人丟臉,也為自已爭了氣。記得當年出國還真不容易,系裡一位負責人說什麼就是不同意派我出國,是不是他心中已另有人選呢?不得而知。

好在系主任HUANW老師在系領導層的會議上竭力主張並堅持"讓小Y出去鍛練鍛練"。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最後還是順利地被借調成功出了國。HUANW老師是英文專業的老師,我平常和他並不熟悉。只是在系裡舉行的第二外語(英文)的過關考試中,系裡象我這樣年齡相對比較年輕而資歷又淺的人當中,英語作為第二外語考試而獲得通過的第一批合格者中,好象我還是第一個。

在系辦公室貼出來的第一批考試合格人員的大紅喜報上,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或許,因為這一樁幸事,HUANW老師才對我有點印象吧。不是他的堅持,在1986年那個年代,我哪能爭取到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因此,我對HUANW老師始終懷著感激之情,雖不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第一次出國回來之後,我總想見到他,想當面表達我的謝意,但最終還是沒能找到他。

據說,他在我回國之前就已移民到加拿大工作了。沒有能向他表達我的謝意,至今我仍深感遺憾。總之,我出國時是N校的編制,回國後人事關係就轉到了當時的省局DY所了。在那兒上了不到一年的班,因為完全不對行,該研究所根本沒有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地方,上班時我基本上無所事事,看看書打發時日而已。

十、在援莫供水工程項目期間

在省局所屬DY所工作直到1991年5月,省局又委派我出國當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葡萄牙語翻譯。這次出國,從北京是坐的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飛機,經停卡拉奇,並在卡拉奇的機場旅館住了三天,有機會去拜訪了巴國國父真納的陵墓。乳白色的陵墓莊重肅穆,一塵不染。

拜謁者得脫鞋光腳進去。門前衛兵臉色凝重但很有禮貌,不收任何費用。進得陵墓大廳,我看了看著前來膜拜的人,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一個個寂聲靜氣地向這位巴國的偉人致敬。除此之外,我們還逛了卡拉奇的街市,參觀了一家華人開設的工藝品商店,還到菜市場和卡拉奇的港口去轉了轉。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著,仍坐巴航飛機飛肯亞首都奈洛比,再從奈洛比飛普泰市。在奈洛比,我們一行人又停了三天,就住在中國JINS國際公司的活動板房裡。雖說住房條件不乍樣,但吃飯和洗浴都很方便。

在我們住處前面,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裡花木扶疏,草坪碧綠。氣候不冷不熱,感覺很是愜意。

從奈洛比飛普泰市是哪一天呢?現在也記不清了。總之,是在1991年5月的某一天吧。回到普泰市郊的工程組駐地,分外感到親切。畢竟在第一期打井供水工程階段,我連續工作了三年多。三年多,人生能有多少三年呢?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包括了打井和留守階段,以及初期的手搖泵供水工程階段。這次的工程項目,是實施正式的供水工程。

每個水井旁,要建起像樣的泵房和水塔。工程組的負責人是ZHUANH,他是第二次來墨非共和國了,這確實是工作的需要,因為他除了對水文地質方面的知識有深厚的專業背景之外,ZHUANH組長對工程技術方面也有特別的專長。

在建造供水塔架時,塔架的受力情況、包括基礎鋼筋水泥塊的強度要求,他都了然於心,不輸專業的民用建築工程師的水準。可笑的是,CUJ此人瞄著這個機會又參加到這一期的中國援墨非共和國簡易供水工程項目中來了。CUJ是這一期的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伙食方面的事務長,專事伙食記帳及採購食材,同時也搞搞焊接。

伙食記帳,他不必求助於我。但到外面採購食材,總得要我陪同才行,因為他沒有任何英語或所在墨非共和國的葡萄牙語或當地語言方面的知識,談不上對外有什麼溝通能力。為了工程組專案成功的大局,我還只能配合他。去採購食材時,我必得陪他前去。而他焊接工作時所需的氧氣和乙炔,只要有需要,我都馬上聯繫幫他購買,直接開車拉回來交給他就行了。

事實上,就算氧氣和乙炔,市場上常常缺貨,我都千方百計找關係搞到手,一點也不耽誤他的使用。只是我很奇怪,賣菜的TAN先生夫婦對"CUJ"特別地客氣,有一次還居然把一塊純自然的"牛黃"送給"CUJ"。

TAN太太送給"CUJ"的一塊牛黃,那可是從普泰市的屠宰場的牛肚子裡掏出來的寶貝。牛的肚子裡能有這種寶物,實屬機會難得,稀罕得很。而自然的牛黃,在國內市場上算是奇貨可居,價格不菲,常常還有價無市,根本買不到。TAN太太送給"CUJ"一塊牛黃,應當是"CUJ"向TAN太太深表感謝才是,可現在反過來了,是TAN太太送了"CUJ"禮物,還忙不迭地向"CUJ"一再道謝。

這其中的奧妙,我此後才從TAN太太的口中得知,原來"CUJ"多次幫TAN先生家安裝防盜門,還幫TAN先生家賣菜的回廊空地上圍起了好大一處用鋼筋焊好的防護柵欄,這就難怪TAN太太要送給他牛黃外,還要千恩萬謝地表示感謝了。

不過,我知道個中的原委後,對工程組的任何人都沒有講,連工程組的ZHUANH組長可能也不知道"CUJ"從TAN太太得到了純自然的牛黃。因為那時候,我也不知道純牛黃是那麼地珍貴,不太把它當回事。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懶于去管別人的閒事。為參加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組的工作,我再次來到了位於普泰市郊區的工程組駐地。

紅瓦白牆的住房,雖然房子不高,內室卻很敞亮乾淨。這個地方,在此之前我已整整呆了差不多三年半,多少日的辛辛苦苦,多少日的不眠之夜,這次又舊地重遊了,真是感慨萬千!這次留守組人員共兩人,他們是原省省局某某大隊的XAIN,和從N校借調來的LIX。工作交接後不久,XAIN繼續留下工作,LIX不久也就回國了。

在ZHUANH組長的領導下,有關施工方面的各項工作都緊鑼密鼓地開展了起來。誠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首先就得把全工程組人員的吃飯睡覺安排好。其實問題也不大,住的方面有兩個問題:宿舍裡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數量可觀的跳蚤,咬得人睡不安穩。

特別麻煩的是,在我們住地外面的沙土地裡就有很多的跳蚤。再一個問題是,洗澡還得用電爐絲燒水,很不方便。我找到了當地一家專門幫客戶進行消毒和殺蟲服務的公司,記得這家公司叫"卡富翁"。

在當地的報紙上,常有該公司的廣告,廣告上畫著一架長槍模樣的噴霧器。畫面上可看到:在殺蟲劑霧氣四散噴發之下,蟑螂跳蚤等害蟲四散奪命而逃。廣告辭則寫的是"CAFUMCAFUM,N?OESCAPAUM"(讀如"卡富翁,卡富翁,儂埃斯卡巴烏翁",意思是"卡富翁公司一出手,一個害蟲也逃不了")。但因為是廣告辭,用辭未免簡約。而在外文的表達上,如果太簡約的話,就有可能在理解上發生歧義。

有一次,這家殺蟲服務公司在對我們駐地噴發殺蟲劑和消毒過後幾天,我們發現屋外的沙土地上又有跳蚤在"歌舞昇平,嘣嘣跳跳"了,我就去找到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要求他們重新來噴發藥劑殺蟲,我笑著對他們說"CAFUMCAFUM,N?OESCAPAUM,POREM,ESCAPADOIS,TRES,QUATRO,CINCO.....EINUMERO.(讀如"卡富翁,卡富翁,儂埃斯卡巴烏翁,包燃埃斯卡巴道義斯,德雷斯,呱德羅.....依努曼若",意思是"卡富翁公司啊,害蟲不只逃掉了一隻,而是兩隻,三隻,四隻,五隻.....以致於無數隻"),說得他們聽了後,也哄堂大笑了起來。

後來這家殺蟲劑公司來我們駐地又噴灑了幾次藥劑後,駐地的跳蚤家族也就徹底"嗚呼哀哉"了。

至於安裝熱水器的問題,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因為普泰市內就有一家熱水器生產廠家---可能也是墨非共和國全國唯一的一家熱水器生產廠家。該廠的老闆是個葡萄牙裔的白人,高挑的個子,穿著衣服總挺刮板直,打著領帶,看人時那眼神烱烱有神,不言而威。看得出,廠裡的職工對他總唯唯諾諾,恭敬有加。

但從我和他的接觸中,我感到此人其實也有溫文爾雅的一面,有時候說起話來,還比較風趣。我和他認識是在早先向他訂購手搖水泵的時候,他的廠主產手搖水泵和熱水器。這兩樣產品,也大多是照客戶訂單生產。一般來講,廠裡並無產品存貨。

為了儘快能拿到他為我們工程組生產的熱水器,我拜會他時,會時不時地會帶點兒小禮品送給他,如指甲鉗或清涼油之類。他對清涼油特別感興趣,拿到後會笑吟吟地告訴我"這東西還真管用"。然後還會講一點"黃段子"和我開玩笑。我知道他所說的"管用"意味著什麼,不知什麼時候,當地的墨非國人總認為"清涼油"有壯陽的作用,於是外用或摻到水裡喝下去,真是不可思議!

也許是心理暗示起了一定的作用吧?不管清涼油是否起了他們所希望的作用,但因我送了他們清涼油等小禮品後,對催促那白人老闆儘早交付我們所訂購的熱水器和手搖泵時,無疑起到了確切的作用:因為工廠老闆要工人加班加點,我們工程組駐地不久也就都能安上了熱水器,大家每天有事沒事,都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熱水澡了。

其實,工程組要解決的後勤方面的問題有比熱水器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保障工程組的工人們吃飽吃好。墨非共和國瀕臨印度洋,魚蝦之類的海產豐富,又價廉物美。普泰市中心菜場有蔬菜,華人農場也有蔬菜賣,因此採購蔬菜也不難。

唯有採購豬肉有點犯難。由於墨非共和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供墨非共和國達官貴人所享用的特供卡已不復存在,我們援墨打井供水工程組憑特供卡大快朵頤吃豬肉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於是又別開途徑,到普泰市郊區托拉地方"崩蘇伊諾"(葡語BONSUINO的譯音,即"優質豬")屠宰場買豬肉。

一來二去,和屠宰場的那位印巴人模樣的經理混得很熟,我有時也到他在城裡的家中送點兒我們中國特有的禮品,關係搞得很熱絡。屠宰場裡的豬肉也是供不應求,在我們需要購肉時,他都能特地幫我們留下。只不過好景不長,這家屠宰場因入不敷出,虧本經營不下去而關了門,我只好陪工程組的會計到養豬場去購活豬宰殺。

後來,感覺當地的豬因不去勢,宰殺後的豬肉除了總有點異味外,肉吃起來也不香。便買來小豬苗關在工程組後院裡圈著養。開頭只養這麼一頭豬,剩飯剩菜,盡可倒了喂豬。到後來增加了幾頭苗豬,剩飯剩菜就不夠喂豬了。我打聽到當地的啤酒廠有酒糟下腳料,這東西喂豬很適合。通過向酒廠打報告申請,居然也打開了酒糟供應管道。

工程組的工人有不少出身農村,殺豬的技藝在他們不算話下。我們圈養去過勢的豬,殺出來的肉品質果然不一樣。經廚師烹製後的豬肉,滿大院子裡都飄散著誘人的香味,吃得工程組各位咂咂稱道。

工程組的ZHUANH組長有時還把新殺出來的豬肉時不時地送些給醫療組的醫生和使館的人員嘗嘗。真所謂:同在異鄉身為客,說來皆是一家人。除了肉食之外,我們吃的菜蔬也不缺。謝天謝地,在普泰市的中心菜場能買到冬瓜、青菜之類,水果攤子上居然還有荔枝,更別說當地五花八門的熱帶水果了。冬瓜、青菜包括有刺的黃瓜,都出自墨非共和國的華人農場。

在這期間,我除了在工程組的工作之外,和當地人的交往也更頻繁了。就在我們駐地房子的北面,也有好幾排的紅瓦白牆的房子,房子格式和我們駐地的房子完全一樣,也是當年鐵路局的房子,現住著墨非國好幾個單位的人家。我認識的有墨非共和國全國水利局的一家人,記得名字叫費爾南多吧?

另外有一套房是墨非共和國國家軍樂隊一位軍官的住處,他的名字現在也回想不起來了,但此人又高又大,但長得很勻稱。我們工程組施工所需的汽油柴油等需要到墨非共和國全國水利局申領支票後才能到供貨點提取。在先我到水利局辦事,常常不能及時找到負責辦事的人,自從認識住在我們駐地附近的水利局的那一家人後,我就請費爾南多先生在到水利局上班時,預先幫我溝通聯繫好,這樣我一到那兒,很快就能拿到的支票。

要和水利局的負責人會商有關工程上的事項也能及時找到人,這給我工作上帶來很多方便。除了這兩家之外,住的幾乎全是年輕單身漢,但都是曾經留學古巴的知識份子。當年的古巴是個有社會主義革命激情的國家,接受了不少非洲國家的留學生,除灌輸有關思想外,還教給他們各樣不同的工作技能。

我很主動地想要認識這幾個從古巴回來的留學生,因為葡萄牙語是他們的母語,現在他們又會西班牙語,而我原學西班牙語,向他們學習葡萄牙語就會有很大便利。他們當中,我交往得最多的是一個叫瑪律克斯的小青年。他那圓潤的臉上,眼睛又大又亮,眼睫毛很長,又是雙眼皮,身高大約總在1.75以上。

墨非國人的普遍身高和我們中國人的身高好像差不多,不能和坦尚尼亞或其它國家高個子非洲黑人身高相比。因此,瑪律克斯憑著的這樣的身高,憑著使人一看就很討喜的臉蛋,他也算得上是墨非國的一個美男子了。

另外,墨非國人的膚色,一般地來講,都不算太黑,小夥子很愛美,在他宿舍的四面牆上,貼了好幾張的美女招貼畫,還都是白人美女的照片,敢情他也心儀某個白人小女子?不過事實上,一般的墨非國人比起別的非洲國家的黑人不算黑,膚色有點象我們整日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因曬太陽太多而形成的那種黝黑色,並且墨非國的黑人比較崇尚膚色以白為美。

就在我們工程組駐地後面住著的其中一家人是年青的黑人混血姐妹倆,她們的穿戴在黑人中也比較時髦,倆姐妹每天都要花費好長時間在臉上塗抹一種白粉。在我們看來,那白粉總遮不住那棕黑的臉色,但她們太崇尚"白膚美"了吧?每天都要花時間在臉上搽白粉,樂此不疲。

我以為瑪律克斯房間裡的牆壁上貼上好幾張的白人女子的靚照,也是因為對"白膚美"情有獨鍾吧?不過,瑪律克斯結婚時還是娶了一位黑人女子。因為結了婚,瑪律克斯就搬離了單身時的住房,在普泰市市內租了一套房。他成家之後,邀我到他家作客,我欣然地帶上點禮品去了。我到他在普泰市的家中作客時,他已有了一個大約幾個月大的胖墩墩的小兒子了。

當時,瑪律克斯在一家蘇聯籍的遠洋捕魚船上工作。那遠洋漁船經常會捕到鯊魚,把鯊魚分解包裝後,那鰭也就不要了。鯊魚的鰭在我們中國人說來可就是被稱為"魚翅"的好東西。瑪律克斯平常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知道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魚翅,也很看重魚翅。

於是在上遠洋漁船上班時,他就有意識地收集起了不為蘇聯人看得上的鯊魚鰭,把這些鯊魚鰭晾乾曬乾後,整整裝了兩大麻袋送給我。兩大麻袋的魚翅呢,那是什麼概念?因為回國後才聽說,國內一支魚翅的價格就不菲,有時可能還會有假的人工制魚翅,那真正的兩麻袋的魚翅的價值就可想而知了!

記得我收到瑪律克斯送給我的兩麻袋的魚翅後,因為未加工過的幹魚翅,總還強烈地散發出一股難聞的魚腥味,我就把這兩麻袋的魚翅放在用帆布搭成的工棚內,那工棚是用來安放幾台車床用的,本身就不擋風也難避雨,不多久那兩麻袋魚翅就在風吹雨打之下淋潮了,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腥味。

不過還好,魚翅一點也沒變質,但這總不好就這樣任其變潮變濕,時間長了的話,魚翅品質也會變壞的。於是聽從高人指點,我用打水用的鐵桶燒開了滿滿一桶水,把那魚翅浸泡在裡面,泡的時間一長,慢慢地那挺硬實的魚翅就散了架,用手輕輕一搓,晶瑩剔透象龍口粉絲一樣的魚翅就出現在了面前。我用舊報紙把這些象粉絲樣的魚翅攤在牆頭上曬。

因為牆頭比較矮,有一次居然被我們工程組所豢養的黑狗吃掉了好多。真是好奇怪噢!難道這畜牲也知道魚翅很有營養?我和瑪律克斯的友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在我的腦海中是那麼地栩栩如生,敢情如我有繪畫技能的話,我可以把他的形象真實地描摹出來。

可惜的是,我沒有這種能耐。更為遺憾的是,那時我手頭沒有照相機,也沒有想到用照相機留下在國外的一些珍貴鏡頭。在和這些留學古巴的墨非共和國的青年人的交往中,另有兩位青年人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的一位已成家結了婚,他特別愛好收集各國的國旗。我到他家時,他便拿出了分屬於不同國家的好幾十面的國旗給我看,當時我就感到這個墨非共和國小年青不簡單,有國際視野。

我記得另一位年青人叫尤馬,他是一位機械師,懂得維修電機馬達。此人和別的墨非共和國人不一樣,他有著比較強烈的自尊心。在和我交談中,有時會因某個問題爭論起來。

比如說,我講到他們的農業技術有待提高,特別是農田耕作時不設壟溝排水,對農作物生長不利。其實我也沒有別的意思,也是好意向他介紹一定的農耕技術,他卻多了心,直接回答我:"你們中國也很落後噢!"。我知道他誤解了我的意思,得耐心地向他說明,他也就釋然了。

不過,那時我們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之初,要等到再後幾年,我估計尤馬也不至於講我們中國也是落後國家了。由此,我也深切的感到,如果我們國家不搞改革開放,不把經濟及各方面建設搞好的話,連黑人也會看不起我們。

這段時間裡,我還認識了在普泰市電信局工作的一個名叫"安娜"的姑娘,長相完全象我們中國的一個女孩子,只是膚色略顯暗黃些。她幫過我很大的忙,我得記住她。

當時的墨非共和國通信比較落後,我們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組的駐地雖然離馬布多市距離並不遠,從駐地開車到普泰市城滿打滿算應當不超過20分鐘吧?但因為駐地沒有通上電話,給我們工作上帶來很大不便。

當工程上有些事項雖不算多重要但又必須和墨非共和國方面協商時,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總還得開車去和墨方人員見個面商量後才能決定下來。有時即使開車到墨方單位,如遇不到我們要聯繫的人,也還是白搭,徒然浪費了時間。還有,我們工程組在國外總屬於大使館領導,沒有通訊電話,彼此聯絡也有些困難。

加上援墨工程組還有所屬的國內上級單位,彼此有時要進行聯繫,因工程組駐地沒有電話,也深感諸多不便。因此工程組ZHUANH組長和我商量,希望我能在普泰市電信局做做工作,請他們幫我們工程組駐地安上電話。

也許,從我們一般人的觀點來看,新裝電話算多大的事呢?還不就是拉上通訊線,辦手續安上電話也就行了嗎?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當時的墨非共和國各方面都很落後,不用說新裝電話使用者,能夠保證原有電話使用者正常使用服務就算很不錯了。

因此,剛開始我到普泰市電信局申請安裝電話碰了不少壁,任憑我就在駐地安上電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申述多少理由,普泰市電信局的部門負責人總是推三阻四地不予答應,向我說明了種種不能安裝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是,我們工程組的駐地在郊區,要把電話線拉到城外去,他們目前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幫我們安裝。

找他們電信局的局長吧,不是說"局長今天沒有來"就是"他今天有事安排不開,你下次再來吧"。記得為裝駐地電話而白跑的那些天,只能說我是"心裡窩著火在培養自已的耐心"。

我遇到那個名叫"安娜"的女孩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認識的。那天,我開車再次到普泰市電信局去,電信局接待室的黑人小姐秘書吩咐我坐到一邊等一等,還遞給了我一小杯熱氣騰騰且香味四溢的咖啡。喝著香鬱的咖啡,想想在非洲辦事,耐心和磨蹭勁兒都還是必須的,心裡也就坦然了許多。隨手拿起放在接待室旁邊的一本雜誌,我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看不一會兒,眼睛稍稍一抬,正好看到有一個中國人模樣的小姑娘在交待那黑人秘書什麼事情呢。

我很奇怪,原來在普泰市的電信局,居然還有我們炎黃子孫在這兒工作呢。一點不錯,她說著葡萄牙語,穿著普泰市電信局特有的工作服。毫無疑問,她就是電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真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裝電話的事我得請她幫幫忙。我趕忙向她打招呼,哪知道她中文一點也不懂,只能講葡萄牙語。在相互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她確實是中國人後裔,不過已經是生活在非洲大陸的第三代中國人後裔了。

在得知我申請裝電話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後,她很爽快地答應我要她幫忙協助解決此問題的請求,原來她還是電信局裡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呢。後來,在她的協調之下,我終於見到了普泰市電信局的局長。事情很快得到了落實,在電信局長作出批示後沒幾天,就有電信局的兩個工人到我們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駐地佈線安裝電話機了。

說來電信局能幫我們工程組安裝電話也確實不容易,因為在郊區範圍內都沒有安裝電話線的單位,需要特別拉上好長距離的一段電話線才能達到我們的住處。

在住地電話安裝好接通後,和中國駐墨非共和國使館的電話暢通了,和墨非共和國合作單位的電話暢通了,甚至和國內的電話也暢通了,確實給我們工作和生活上帶來了很大方便。為了感謝安娜,一天我陪我們工程組ZUANH組長特地帶了些禮品到安娜家中拜訪,表示謝意。

在安娜家中見到了她妹妹,個子比安娜稍高些,也更白些,因此也更象我們中國人。只是她媽媽比較地黑瘦,一看就是個混血種人,但臉型還是象我們中國人。她媽告訴我們,她爸是中國人,她媽卻是個黑人,至於她爸哪年哪月來到墨非國,也說不清了。

在她長大成人後,遵照父親的願望,她很不容易才找到個中國人成立了家庭,生下了安娜及她妹妹。不幸的是,丈夫因病在前幾年就去世了,留下她們母女仨艱難度日。

如今作為母親最操心的是,兩個女兒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再找個中國人成立家庭就比較難了,而她非常希望兩個女兒都能找到中國人結婚生子,這樣她們又可以回到中國人的血統中去了。

我和ZHUANH組長聽到她那麼直白的表示,心情異常地複雜,這其中既有感歎,也有某種心酸的感覺。首先,我知道安娜母親口中所說的她當初"找了個中國人成立了家庭",應該只能算是已加入了墨非國籍的中國人,或稱為"華裔墨非國人"。

現在她居然希冀她的兩個女兒也尤如她當年那樣的運氣,這樣的憧憬就有點渺茫。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怎麼在墨非共和國的華裔,如HUO小姐姊妹和弟弟,LIAN小姐姊妹等,寧可老大年齡獨身不結婚,也要苦苦等待,希望有可能碰上華裔墨非共和國人或中國人才能結婚成家呢?可見,當年他們的先輩迫于生計,飄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是多麼的無可奈何啊!

另一方面,我感到,我們炎黃子孫看來總和世界上別的民族有點不一樣,這也是促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所謂"上述現象",當然,我指的就是海外華人或華裔外國人寧可不結婚也要找個華人或華裔外國人成個家。因為後來我又到南美的秘魯工作了幾年,更加深了我的這種看法。

移民秘魯的華人在秘魯人口中的占比高達10%,華人或華裔秘魯人就達200多萬。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和秘中商會的人很熟,參加過多次該商會組織的各類商業或節慶日的娛樂等活動。

從1849年10月算起,華裔中國人移民到秘魯已經有一百好幾十年了。但在這些場合,我見到的多數人和他們的配偶及子女都長著和我們中國人一樣的面孔,雖然不會或只能講簡單的中文。

那時,我就感到華夏兒女移民外國成了華裔外國人後,總傾向于和華人或華裔外國人結婚成家,這似乎不是個別現象。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我也只是泛泛而談,並不排除例外的情況。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我們中國人的涉外婚姻比前多得多了,再也不是因為生活困頓而勉強成婚的。

不多說了,還是回到援外工程的正題上去吧。總之,自從我們工程組駐地安上了電話之後,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正是因為工程組駐地安裝上了電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對外聯繫。

這段時間裡,我的工作量也很大。首先是資料翻譯任務:這期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實施所包含的工作門類比較多,其中包括在規劃中的供水點建立相應的供水塔,與供水塔相連結的水管佈線的施工,供水塔相應的機井泵房的建設等。而這一系列的工程施工是按專案設計書上的計畫進行的,但專案設計書只有中文文本,沒有葡萄牙文的文本。

墨非共和國國家水利局和普泰市自來水公司需要有一本葡萄牙文的專案設計書,我是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工程項目的葡萄牙語翻譯,把中文本的供水專案設計書翻譯成葡萄牙文文本是我的職責,責無旁貸。

由於設計書內容較多,且內容中多有技術方面的描述,所以這筆頭翻譯就花費我不少的時間。該設計書包括在《普泰市郊簡易供水工程峻工報告》中,涵蓋了七個大的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擬定好和墨非共和國建設和水利部水利局有關的中文合同後,相應的葡萄牙文合同也要由本人翻譯。加上平時需要逞交給墨非共和國方面的井水水質報告,混凝土的強度及拉力報告等等,本人筆頭翻譯量也不可小覷。

總之,除口譯任務外,有關的筆頭翻譯費了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一旦完成後,還是油然而生一種成就感,精神上得到了一定的愉悅,工作再忙也就不覺得累了。說起我所任翻譯工作,如我在前文所述,是包含方方面面的,不止于翻譯而已,但翻譯工作畢竟是我的正業,一點馬虎不得。

在這方面,我很注意有關知識的積累。如何書寫和墨非共和國有關機構來往的公文,包括項目階段性的驗收報告等,我都一絲不苟地認真撰寫,儘量做到準確無誤。我把墨非共和國當地報紙和雜誌上的所出現的公文常常作了剪紙儲存起來,備我查閱參考。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一次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竟當面表揚我說:"你寫的公文比我們公司一般的工作人員寫的還要正規些"。說實話,當時我心裡就別提有多高興了。記得米蓋爾.阿爾維斯說這話時,ZHUANH組長也在場,我把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講的話也譯給他聽了,如果ZHUANH組長不健忘的話,也應當記得當時有這麼回事。其實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表揚,也不是多大了不得的事。

因為我心裡明白,我只是認真了一點,我把平時在報紙和雜誌上看到的一些公文格式以及墨非共和國方面給我們的多方面的來文當作了我起草公文時的"老師",融會變通地"泡制"出了我寫給他們的公文,居然合規合矩,給這位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的總經理留下了好印象。

在原普泰市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瑪律丁斯先生離任後,我們和繼任的總經理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住宅位於"七二四"大道上,是一座單門獨院的別墅。

他也曾邀請ZHUANH組長和我到他家作客。我們第一次到他家時,才認識了他的夫人和兩個都差不多是十幾歲的男孩子。夫人個頭不高,膚色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一樣,是印度或巴基斯坦那一帶人的膚色。

我知道,普泰市的印巴後裔的墨非國人是很多的,我們當初那些年在墨非共和國實施援外專案時,普泰市林林總總的雜貨店及布店等,據說百分之七十都是印巴後裔人開的。至於他們中誰是印度人後裔,誰是巴基斯坦人後裔,我就傻傻分不清了。出於禮貌起見,我一直沒有向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打聽他作為墨非國人的移民史。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夫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但似乎顯得有點內向,有點靦腆。我們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寒喧或談事時,她常和我們打個招呼後就閃到一邊忙她的事情去了。

兩個小男孩也不是很活躍,話語不多,對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吩咐的話,立即遵照執行,沒有一點違拗或心裡不痛快的跡象。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平時喜歡收集瓷器,在他家客廳的牆面上,精心掛上了好多精美的磁片。

後來我們也曾邀請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全家到我們工程駐地餐敘,到底只是他一個人來了,夫人和兩個兒子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來。那次請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到我們工程駐地用餐,ZHUANH組長和我對此都非常重視。

幸虧我在先瞭解到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是不吃醬油的,這很使廚師做菜時為難。好在廚師細心準備精心烹製,應當說,所準備的幾樣菜品,色香味俱全,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還是很滿意的。

比較瑪律丁斯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兩家,我強烈地感覺到他們兩家在文化背景上的不同。回想當年,我們和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之間相處得很融洽很真誠。我們有什麼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他都儘量幫忙解決。

看得出,他在工作上有著一絲不茍的認真和細心。除了委派工地代表拉畢先生經常到我們工地點上監理工程品質外,他常常親力親為,未見他通知我們,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突然出現在我們的工地上了。

雖然有時他來得意外,但我們反倒是歡迎和欣賞他這種踏實的工作作風,因為我們援外工程技術人員本來就對施工品質很重視,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突訪可以使他更能瞭解我們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作風,而同時,如果我們在施工中存在原材料不足或其它需要莫方配合解決的問題,也能及時得到他的幫助。

因此,在拉畢先生之後,我們面臨新的BLS國工程監理在工作中對我們有意無意的刁難時,也能應付裕如,並且還順利地簽下了第四期維修工程的合同,能有這樣的成功,也應當感謝米蓋爾.阿爾維斯先生的在諸多事情上的配合和幫助。

十一、結束在援外工程組的工作

在第三期的援墨非共和國供水專案期間,記得那時第三期供水專案工程也快要竣工結束了,有一天我到中國駐墨非共和國大使館有事,使館DJ參贊把我喊到了他的辦公室,詢問我願不願意借調到使館辦公室工作。當時,我有些愕然,其實心裡也有幾分竊喜。

從援墨非共和國工程組轉任到使館工作,對我說來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有什麼不願意呢?我當即表態"願意"。DJ參贊囑我暫時不要公開,因為雖然他和XA大使商量過借調我到使館工作這件事,但還是要由使館向外交部申報得到批准後,才能實行。回到工程組駐地,我還是向ZHUANH組長透露了這件事。ZHUAN組長待人真誠可信,工程技術業務精湛。

除此之外,他知識廣博,除卻具有水文地質及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專長外,對寶石鑒別等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因為相處久了,我瞭解他的為人正如他瞭解我的為人一樣,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工作上相互配合,生活上互相關心。他得知我的好消息後,也為我高興。

就這樣,工程組的同事們也陸續知道了這件事。為此,ZHUANH組長向國內單位作了彙報,要求再派一個翻譯以替代我在工程組的角色。後來N校的LI老師的老伴把她曾經的同學LGR介紹了過來繼任我的工作當翻譯。

此是後話,當時我還不知道是誰來接替我在工程組的工作呢。好在當我確切地知道我被外交部借調到使館工作時,第三期的供水專案工程也已圓滿峻工。對於參加援墨非共和國的共三期打井供水工程項目而言,我也算告一段落。並且在我臨離開專案工程組之前,還竭盡所能地爭取到了援墨非共和國打井供水工程的後期維修專案,也算是有始有終了。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一)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二)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三)

連載:我在1980年代支援非洲的日子(四)

責編:笑笑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有 | 故 | 事 | 的 | 人

投稿郵箱:istory2016@163.com

合作郵箱:story@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