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豪擲的1000億含金量如何?盤點對比全球科技企業研發投入

這兩天國內科技行業最熱話題就是阿裡巴巴宣佈成立達摩院,未來3年將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啟動資金。

達摩院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人才,公佈的首批學術諮詢委員會的十人名單裡,其中有3位中國兩院院士、5位美國科學院院士。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

很多人在驚歎3年1000億的技術投入,如果做一個對比,

2016年看城市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其中北京1479.8億元,上海1030.00億元,深圳800億元,成都258億元。這樣看,阿裡的技術投入的確驚人。

但這一投入規模在全球的科技企業中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準?

華為:國內科研投入最大

華為是國內對於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華為研發2002年就開始起步,在全球建立了十多個研發中心,例如莫斯科數學研究所、法國美學研究所、倫敦光網路研究所等。同時建立和國內多家研究所和36個聯合創新中心。

從華為2016年度財報中可以發現,華為2016年的銷售收入約為521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4%,其中的淨利潤約為371億元,而研發投入的費用竟高達83.58億歐元,占銷售收入的14.6%。

圖據網路

華為堅持將每年10%以上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

18萬全球員工,其中約8萬多是研發人員,占比員工總數的45%。

在今年4月的華為2017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表示,華為目前累計研發投入達到3100億元,未來每年將保持200億美金的投入。

百度:死磕人工智慧

隨著李彥宏的“All in AI”戰略,百度絕大部分科研經費都投入在了AI領域。

根據其去年財報,2016年全年營收705.49億人民幣,全年淨利潤為116.32億,研發支出這一項就投入了101.5億人民幣,基本要與淨利潤持平了。

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中,百度在研發上的投入就高達兩百億,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投入到了人工智慧上。根據財報顯示,百度從2014年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瘋狂砸錢。相對應的,百度成立了三大實驗室押寶人工智慧。

中興通訊:研發投入金額耀眼

今年上半年中興研發投入人民幣66.8億元,占比達12.4%。其中研究方向主要是5G和物聯網雲計算和AI等新興領域。

中興通訊歷年研發投入累計近千億元,單一年度研發投入已超百億元。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中興通訊第三次位居PCT專利申請量排名全球第一。

根據資料顯示,中興在中國、美國、瑞典、法國、日本及加拿大等地設立了20個研發中心。中興通訊與領先運營商成立了10多個聯合創新中心。

騰訊:搶佔人工智慧

騰訊方面,去年整個財年的營收為220億美元,研發經費為1.4億,研發占比為0.6%。根據騰訊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1,061.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

研發方面,騰訊認為人工智慧(“AI”)是必備能力,可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加強精准定向技術及賦能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方式,讓騰訊的業務受益。

公司內部研發人員近期在圍棋人工智慧程式、面部識別以及醫學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具有戰略意義,騰訊會持續進行長期投資,以加強騰訊在機器學習、計算器視覺、語音辨識及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技術能力。

國外企業:早十年佈局研究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佈的2016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除去第一的德國大眾,2-5名均是科技公司:三星、英特爾、穀歌的Alphabet、以及微軟。

我們熟知的蘋果、思科、甲骨文等企業隨便一個公司的研發經費放在國內都是前三。國外企業在研發的投入上,又跟國內有什麼不一樣呢?

微軟研究院目前研究領域已經涉及18個方面,囊括了運算法則、電腦視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至今累計發表論文數量超過20000多篇,論文數量甚至超過很多國內外一流大學。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ILC),則是英特爾在中國的核心。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主攻人工智慧、智慧自主系統和智慧互聯基礎設施的研究。

穀歌方面,也已達到每年139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主要在AI、人工智慧方面進行科研。

即便阿裡巴巴增加科研近經費,但仍不及亞馬遜的三分之一。亞馬遜公司上財年研發投資達161億美元,高居全球首位。

而像三星,研發能力之強,能實現造手機全部用自己家配件,況且配件還是全球頂尖水準。即便是蘋果、華為也做不到。

根據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100強企業排行榜,阿裡巴巴僅僅是位列30名。而2016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阿裡巴巴排位列第13名。如此看來,放在全球來說,阿裡這次宣佈的1000億怎麼看都不覺得多。

虎哥說:

連電商出身的阿裡巴巴都願意投鉅資用於研發,科技公司就更沒有理由不去搞科研了。中國科技行業發展的速度太快,你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下一波風口可能會創造出什麼新的准巨頭,所以科技巨頭才需要更加焦慮地跨行業投資。

中國企業一直以創新力不佳、研發投入不足而被市場所詬病。同時,中國企業往往卻並不是市場的研發主體,研發力量多集中於高校研究院、政府研究機構等組織,也存在著專利保護上的不足等問題。

但是近幾年國內企業在創新上的投入持續增長,根據2016年《全球創新1000強企業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以增長18.6%位列世界第一。

虎哥還記得當年風光無限的貝爾實驗室,為世界造就了上千名電腦工程師,造就了默文•凱利、比爾•肖克利、克勞德•申農等一系列人才,推動了人類科技極大進步。或許馬雲對達摩院的願景正是如此吧。

天虎科技 尚志

根據資料顯示,中興在中國、美國、瑞典、法國、日本及加拿大等地設立了20個研發中心。中興通訊與領先運營商成立了10多個聯合創新中心。

騰訊:搶佔人工智慧

騰訊方面,去年整個財年的營收為220億美元,研發經費為1.4億,研發占比為0.6%。根據騰訊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1,061.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7%。

研發方面,騰訊認為人工智慧(“AI”)是必備能力,可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加強精准定向技術及賦能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方式,讓騰訊的業務受益。

公司內部研發人員近期在圍棋人工智慧程式、面部識別以及醫學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具有戰略意義,騰訊會持續進行長期投資,以加強騰訊在機器學習、計算器視覺、語音辨識及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技術能力。

國外企業:早十年佈局研究

根據歐盟委員會發佈的2016年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除去第一的德國大眾,2-5名均是科技公司:三星、英特爾、穀歌的Alphabet、以及微軟。

我們熟知的蘋果、思科、甲骨文等企業隨便一個公司的研發經費放在國內都是前三。國外企業在研發的投入上,又跟國內有什麼不一樣呢?

微軟研究院目前研究領域已經涉及18個方面,囊括了運算法則、電腦視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至今累計發表論文數量超過20000多篇,論文數量甚至超過很多國內外一流大學。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ILC),則是英特爾在中國的核心。英特爾中國研究院于1998年成立,主攻人工智慧、智慧自主系統和智慧互聯基礎設施的研究。

穀歌方面,也已達到每年139億美元的研發經費,主要在AI、人工智慧方面進行科研。

即便阿裡巴巴增加科研近經費,但仍不及亞馬遜的三分之一。亞馬遜公司上財年研發投資達161億美元,高居全球首位。

而像三星,研發能力之強,能實現造手機全部用自己家配件,況且配件還是全球頂尖水準。即便是蘋果、華為也做不到。

根據2016年全球研發投入100強企業排行榜,阿裡巴巴僅僅是位列30名。而2016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阿裡巴巴排位列第13名。如此看來,放在全球來說,阿裡這次宣佈的1000億怎麼看都不覺得多。

虎哥說:

連電商出身的阿裡巴巴都願意投鉅資用於研發,科技公司就更沒有理由不去搞科研了。中國科技行業發展的速度太快,你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下一波風口可能會創造出什麼新的准巨頭,所以科技巨頭才需要更加焦慮地跨行業投資。

中國企業一直以創新力不佳、研發投入不足而被市場所詬病。同時,中國企業往往卻並不是市場的研發主體,研發力量多集中於高校研究院、政府研究機構等組織,也存在著專利保護上的不足等問題。

但是近幾年國內企業在創新上的投入持續增長,根據2016年《全球創新1000強企業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以增長18.6%位列世界第一。

虎哥還記得當年風光無限的貝爾實驗室,為世界造就了上千名電腦工程師,造就了默文•凱利、比爾•肖克利、克勞德•申農等一系列人才,推動了人類科技極大進步。或許馬雲對達摩院的願景正是如此吧。

天虎科技 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