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些事並不是越早學習越好

寶寶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寶寶出生下來,很多事情都需要學習,從無到會,很多媽媽都覺得寶寶快快學,才能比別人快一步,不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有些事情可以慢慢做,

寶寶有自己的成長軌跡,給他一個過渡和適應期,過早的揠苗助長只會百害而無一利。

不宜過早學走路

孩子不宜過早學走路

有些寶寶10個多月就練走路,個人覺得太早了,成長應該一步一個腳印,什麼月齡就學做什麼,12月齡以下的寶寶建議多爬,

鍛煉四肢的協調性。當然不排除學走路學得特別快的寶寶,成長也是因人而異的。

過早危害

12月齡前,寶寶骨骼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過早學走路,寶寶身體的重量會加重腿部負擔,造成腿部O形或X形。學走過程中,脊柱為了支撐身體的重量,可能發生變形,長期下去,造成脊柱畸形。

不宜過早把屎把尿

不宜過早把屎把尿

有些爸爸媽媽受家裡老人影響,或寶寶原本就由祖輩帶。這時祖輩會直接把屎把尿,還口口聲聲說,你們小時候就這麼長大的,也沒見有什麼問題啊。可現在年代不同了,育兒應更科學,你要勇敢的對他們說不。

過早危害

過早把屎把尿的危害一大堆,隨便都能羅列:對脊椎不好、對括約肌不好、成年後易生痔瘡、可能脫肛等,

對身體不好的同時對寶寶心裡也可能會有影響:擔心拉不出來被罵、想拉又不敢作聲等,總之危害多多。

寶寶輔食裡不宜過早添加調味品,要添加等一周歲以後

寶寶的輔食都是淡而無味不添加任何調料的,有些老一輩的思想,覺得寶寶吃的東西太過淡,需要加點鹽才能有力氣,於是趁著媽媽不在家,私自在輔食里加作料,長此以往殊不知會給寶寶腎臟造成多大傷害,

寶寶在一周歲前建議都不要加調料,讓寶寶體驗食物本身的味道!

讓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孩子不宜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現在大人,即使有的老人都是智慧手機不離身,光鮮動感的畫面,手指一滑動就能產生的奇特效果很能吸引小寶寶,

有些大人引以為豪,覺得我家孫子2歲就會玩手機了很驕傲,這個我們無需羡慕。

過早危害

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不利於正常語言發育,阻礙孩子正常交流。除此之外就是影響視力發育,電子產品的畫面多採用明亮的色彩,過長時間的注視,會引發孩子視神經疲勞,誘發近視。

不宜過早鍛煉如廁

學會上廁所是寶寶向獨立邁出的重要一步,但教會他們這項技能,需要合適時機、足夠耐心,甚至是讀懂他們需要上廁所的各種表情。

過早危害

一般寶寶如廁訓練可在1.5歲~2歲左右開始,太早訓練不僅起不到任何效果,還可能使原本排便規律的寶寶因突然轉換的排便方式便秘,造成排便恐懼症。

甚至是讀懂他們需要上廁所的各種表情。

過早危害

一般寶寶如廁訓練可在1.5歲~2歲左右開始,太早訓練不僅起不到任何效果,還可能使原本排便規律的寶寶因突然轉換的排便方式便秘,造成排便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