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終幻想14純萌新向攻略大全(二)

戰鬥進階

職業難度:

上手難度(初始):坦克

進階難度(35級後):治療>坦克>輸出(35級以後的副本,

治療多需要解除debuff“減益狀態”,給好持續治療以及應對機制,T需要應對更變怪物站位的機制,dps……劃水)

精通難度(50級以後):坦克=治療=輸出(每個位置的本分體現的更為重要,T的仇恨要做穩、反應額外出現的敵人、應對機制,治療、解debuff要及時,DPS不能再劃水,要處理對應傷害量的機制,以及參與分攤、遠離人群等。總的來說用心研究都能精通,不研究永遠都是鹹魚)

也許有人結合上文會說,轉職前能拿10個技能,那我不轉職玩到60不也行麼?行啊,那你30級以後的技能就都別拿了,30-50每5級一個技能,52-60每2級一個技能,總共10個本職業技能,加5個通用技能,而且轉職還有屬性加成,其中的得失,自行考慮

職業進階

坦克(主要職責:防護、拉怪、起手、引導地圖 ,副職責:傷害輸出)起始推薦:劍術師

騎士:(需要30級劍術師、15級幻術師)。大型任務中擔任MT:主T

騎士是一個傳統的純坦克防護類職業,

從職業的介紹和宣傳海報中就能看出。

優點:本職業擁有遊戲中最高的減傷,有無敵、有初始嘲諷,是一個絕佳的初始T職業,後期玩其他T職業也需要拿到騎士的嘲諷、閃光、漸愈、警覺(各取所需)

缺點:沒有戰技型群拉技能(只有一個耗魔力的閃光、另一個非共CD群拉技能要50級)、魔力耗完時面對群怪一臉懵逼,40級之前群怪能力太弱,遇到4個人一人打一隻的情況,

只能閃光到沒藍,戰逃CD時輸出很低

綜上所述,騎士有穩定的單拉能力(前期),高防禦,高數值和多樣的減傷技能,輸出能力欠佳,適合穩妥性格的人使用,40級時可通過職業任務獲得忠義之盾(提高仇恨減少所受傷害),一定要拿。

初始推薦指數:5

戰士:(需要30級斧術師、15級劍術師)。大型任務中擔任ST:副T

戰士雖為T,但也有著優秀的輸出能力,尤其是60級時,大型任務中在不需要擔任主T以及擔任副T時沒有過多機制需要處理時,

傷害甚至會高於一些DPS。

優點:前期就擁有穩定的群拉技能、有多種提高傷害的buff、有自我恢復的手段

缺點:相對于騎士更需要操作和算好各種增益技能的使用、狀態buff不加減傷(守護)、沒有魔力消耗的群拉技能(初始時)

綜上所述,戰士適用于群拉,並且擁有很強的受療(被治療量)以及強大的輸出,但在新手較多的副本中,可能會經常命懸一線,

讓人提心吊膽、催人尿下

初始推薦指數:3

暗黑騎士:需要完成2.x版本的所有主線,並進入3.0伊休伽德後才能使用。大型任務中M、ST兼可

持大劍、以黑暗為信仰,秉持正義。在副本中比較靈性、泛用率高,但相對中庸,比騎士脆一點,比戰士輸出低。

優點:有獨特的魔防buff,有假無敵(活死人)、魔力充足、有回魔增益和戰技、非共CD技能多、唯一一個能突進的T

缺點:開活死人時沒有宏的話奶媽很難判斷以導致死亡、技能動作很小家子氣、沒有古武、沒有職業校服(不算禁書套)

綜上所述,DK的泛用性很高,且初始等級就是30級,免去一部分升級時間。

推薦指數:4

推薦初始使用劍術師,30級學會漸愈、閃光、挑釁3個技能後,轉為斧術師,拿到預見、嗜血2個技能後再玩相應自己想用的T職業

治療(主要職責:治癒隊友、解除DEBUFF、處理一些遠端機制,副職責:傷害輸出、處理一些拉怪的機制如38副本 老1,燈塔easy老2)起始推薦:幻術師

白魔法師:(需要30級劍術師、秘術師15級)。大型任務中擔任:強力群療、治療、輔助輸出

優點:穩定和高效的治療,治療職業中輸出最高的職業,群療能力很強、擁有多個初始必須技能(護盾、石膚、戰姿)

缺點:費藍、費藍、費藍

治療中的初始職業,非常傳統的治療型職業(牧師),也是典型的戰鬥奶媽,不過上手容易精通難(這裡指快速的切換奶和輸出),還有就是特別耗藍。

初始推薦指數:4

學者:(需要30級秘術師、15級幻術師)大型任務中擔任:單體治療、減傷,副職責:輔助輸出

優點:強力的單體治療、治療技能附加護盾、有多種隊友減傷技能、有對怪物的減益技能、有召喚獸輔助治療

缺點:群療較弱、小仙女死後一臉懵逼、輸出不高、多數技能需要“乙太之力”狀態

學者非常適合新手使用,召喚獸輔助的存在,使得新手治療者有了一定的容錯率和反應時間,但多數技能需要乙太之力buff去觸發,很可能導致你慌忙打了輸出後沒有buff去施放減傷技能,且在沒有拿到瞬發的情況下,小仙女死後一時間會陷入慌亂

初始推薦指數:5

占星術士:開啟方法同DK。大型任務中擔任:治療、增益,副職責:傷害輸出

優點:3治療中唯一一個擁有多種增益效果的職業,唯一一個有狀態的職業(黑、白學派)完全不缺藍

缺點:單體和群療都不是很高,抽卡增益很看臉

占星適合喜歡多樣化輔助的人使用,其增益中涵蓋了:增傷、減傷、減複唱、加攻速(減少施放和複唱以及普通攻擊的間隔)、回藍、回黃(技力),但相對操作也更為繁瑣,需要一定的手法

推薦指數:3

傷害輸出(主要職責:打怪、處理機制,副職責:劃水、躺屍)

沒有初始職業,每個職業都有相應需要拿的技能

槍術師:進階後為龍騎士(需要30級槍術師、15級斧術師)

優點:高爆發、帥氣的技能、靈動(各種跳躍)、防禦相對較高

缺點:一不留神就躺屍、需要計算和手法(60級)、依賴捨身

龍騎士公認的最帥職業(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覺得最帥的),技能華麗,傷害爆發高,是很多新手的初始選擇職業,前期的操作也相對簡單(比起武僧),但跳躍和後跳的不可控力以及不穩定的判定,都有可能是造成躺屍最大原因,總的來說就是用生命去戰鬥。

初始推薦指數:4

吟游詩人:(需要30級弓箭手、15級格鬥家)

優點:遠端物理輸出、54級之前異常的靈活、有很強的群怪輸出、團隊核心、多種團隊增益+1種對敵減益、遠程輸出的起始職業

缺點:後期單體輸出不如大多數職業,切歌後輸出大幅下降、後期機動性差

54級之前的弓箭手和大多數遊戲裡的一樣,靈活的走打,超遠的射程,適合絕大多數新手使用,54級以後由於技能的變動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在站樁,以及大型副本中奶媽要求開歌後自身輸出會下降

初始推薦指數:5

武僧:(需要30級格鬥家、15級槍術師)

優點:滿層被動buff後輸出爆炸、多種技能組合、超強力單體輸出

缺點:不適合新手的多種身位輸出、過於依賴被動、慢熱

武僧的輸出在整個遊戲中也能算上數一數二的,但過於依賴被動導致出現經常丟失目標的BOSS時,每次續被動就成了一個麻煩事。還有新手不習慣打身位也會造成傷害很低。

初始推薦指數:2

黑魔法師:(需要咒術師30級、弓箭手15級)

優點:超強力的群怪、單體輸出,不用擔心藍、法師類的起始職業(學習技能:即時詠唱)

缺點:遇到機制頻繁的地圖很影響輸出,不會疊buff和用技能的話完全沒有傷害

黑魔對於新手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在不熟悉其技能效果的情況下,多數新手使用黑魔是完全打不出傷害的(多為前中期無限冰、不疊BUFF用核爆、無腦火3、可以群怪但還是無限火1、3,有3層火、冰buff還用星靈移位、雷1/2/3各用一次),黑魔的輸出手法很值得研究,具體的會在下一個各職業注意事項篇中提起。

初始推薦指數:3

召喚師:(需要秘術師30級、咒術師15級)

優點:有召喚獸輔助攻擊、單體群怪皆可、多種不同的召喚獸選擇

缺點:依賴召喚獸、有時需要控制召喚獸、多重操作

召喚師的輸出能力也很強,但不能很好控制召喚獸的話有時會給隊伍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初始推薦指數:4

忍者:(需要雙劍師30級(主線任務10十級後在海之都開啟)、格鬥家15級)

優點:全隊易傷、花樣忍術、高攻速

缺點:離開風遁輸出大減、手累、群怪差

忍者在隊伍中更傾向于輔助,易傷、減仇恨、仇恨轉移等,忍術的多樣化給這個職業增添了不少樂趣,但對於新手來說光記忍術可能就要好一陣子。

推薦指數:3

機工士:非初始職業,開啟方法同DK

優點:相當於有召喚獸的弓箭手、可給團隊回藍、回黃

缺點:技能繁瑣、看臉

機工的炮臺為輸出提供了不小的收益,必要時還能提供魔力、技力的回復,但1-2-3的迴圈輸出在沒有增益技能的情況下太看臉,非洲人可能會持續陷入11111的狀態

推薦指數:4

綜上所述,DK的泛用性很高,且初始等級就是30級,免去一部分升級時間。

推薦指數:4

推薦初始使用劍術師,30級學會漸愈、閃光、挑釁3個技能後,轉為斧術師,拿到預見、嗜血2個技能後再玩相應自己想用的T職業

治療(主要職責:治癒隊友、解除DEBUFF、處理一些遠端機制,副職責:傷害輸出、處理一些拉怪的機制如38副本 老1,燈塔easy老2)起始推薦:幻術師

白魔法師:(需要30級劍術師、秘術師15級)。大型任務中擔任:強力群療、治療、輔助輸出

優點:穩定和高效的治療,治療職業中輸出最高的職業,群療能力很強、擁有多個初始必須技能(護盾、石膚、戰姿)

缺點:費藍、費藍、費藍

治療中的初始職業,非常傳統的治療型職業(牧師),也是典型的戰鬥奶媽,不過上手容易精通難(這裡指快速的切換奶和輸出),還有就是特別耗藍。

初始推薦指數:4

學者:(需要30級秘術師、15級幻術師)大型任務中擔任:單體治療、減傷,副職責:輔助輸出

優點:強力的單體治療、治療技能附加護盾、有多種隊友減傷技能、有對怪物的減益技能、有召喚獸輔助治療

缺點:群療較弱、小仙女死後一臉懵逼、輸出不高、多數技能需要“乙太之力”狀態

學者非常適合新手使用,召喚獸輔助的存在,使得新手治療者有了一定的容錯率和反應時間,但多數技能需要乙太之力buff去觸發,很可能導致你慌忙打了輸出後沒有buff去施放減傷技能,且在沒有拿到瞬發的情況下,小仙女死後一時間會陷入慌亂

初始推薦指數:5

占星術士:開啟方法同DK。大型任務中擔任:治療、增益,副職責:傷害輸出

優點:3治療中唯一一個擁有多種增益效果的職業,唯一一個有狀態的職業(黑、白學派)完全不缺藍

缺點:單體和群療都不是很高,抽卡增益很看臉

占星適合喜歡多樣化輔助的人使用,其增益中涵蓋了:增傷、減傷、減複唱、加攻速(減少施放和複唱以及普通攻擊的間隔)、回藍、回黃(技力),但相對操作也更為繁瑣,需要一定的手法

推薦指數:3

傷害輸出(主要職責:打怪、處理機制,副職責:劃水、躺屍)

沒有初始職業,每個職業都有相應需要拿的技能

槍術師:進階後為龍騎士(需要30級槍術師、15級斧術師)

優點:高爆發、帥氣的技能、靈動(各種跳躍)、防禦相對較高

缺點:一不留神就躺屍、需要計算和手法(60級)、依賴捨身

龍騎士公認的最帥職業(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覺得最帥的),技能華麗,傷害爆發高,是很多新手的初始選擇職業,前期的操作也相對簡單(比起武僧),但跳躍和後跳的不可控力以及不穩定的判定,都有可能是造成躺屍最大原因,總的來說就是用生命去戰鬥。

初始推薦指數:4

吟游詩人:(需要30級弓箭手、15級格鬥家)

優點:遠端物理輸出、54級之前異常的靈活、有很強的群怪輸出、團隊核心、多種團隊增益+1種對敵減益、遠程輸出的起始職業

缺點:後期單體輸出不如大多數職業,切歌後輸出大幅下降、後期機動性差

54級之前的弓箭手和大多數遊戲裡的一樣,靈活的走打,超遠的射程,適合絕大多數新手使用,54級以後由於技能的變動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在站樁,以及大型副本中奶媽要求開歌後自身輸出會下降

初始推薦指數:5

武僧:(需要30級格鬥家、15級槍術師)

優點:滿層被動buff後輸出爆炸、多種技能組合、超強力單體輸出

缺點:不適合新手的多種身位輸出、過於依賴被動、慢熱

武僧的輸出在整個遊戲中也能算上數一數二的,但過於依賴被動導致出現經常丟失目標的BOSS時,每次續被動就成了一個麻煩事。還有新手不習慣打身位也會造成傷害很低。

初始推薦指數:2

黑魔法師:(需要咒術師30級、弓箭手15級)

優點:超強力的群怪、單體輸出,不用擔心藍、法師類的起始職業(學習技能:即時詠唱)

缺點:遇到機制頻繁的地圖很影響輸出,不會疊buff和用技能的話完全沒有傷害

黑魔對於新手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在不熟悉其技能效果的情況下,多數新手使用黑魔是完全打不出傷害的(多為前中期無限冰、不疊BUFF用核爆、無腦火3、可以群怪但還是無限火1、3,有3層火、冰buff還用星靈移位、雷1/2/3各用一次),黑魔的輸出手法很值得研究,具體的會在下一個各職業注意事項篇中提起。

初始推薦指數:3

召喚師:(需要秘術師30級、咒術師15級)

優點:有召喚獸輔助攻擊、單體群怪皆可、多種不同的召喚獸選擇

缺點:依賴召喚獸、有時需要控制召喚獸、多重操作

召喚師的輸出能力也很強,但不能很好控制召喚獸的話有時會給隊伍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初始推薦指數:4

忍者:(需要雙劍師30級(主線任務10十級後在海之都開啟)、格鬥家15級)

優點:全隊易傷、花樣忍術、高攻速

缺點:離開風遁輸出大減、手累、群怪差

忍者在隊伍中更傾向于輔助,易傷、減仇恨、仇恨轉移等,忍術的多樣化給這個職業增添了不少樂趣,但對於新手來說光記忍術可能就要好一陣子。

推薦指數:3

機工士:非初始職業,開啟方法同DK

優點:相當於有召喚獸的弓箭手、可給團隊回藍、回黃

缺點:技能繁瑣、看臉

機工的炮臺為輸出提供了不小的收益,必要時還能提供魔力、技力的回復,但1-2-3的迴圈輸出在沒有增益技能的情況下太看臉,非洲人可能會持續陷入11111的狀態

推薦指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