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網路視頻報導(內蒙古篇)賽罕區亮點頻現

日前,由中國文明網發佈的“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網路視頻報導(內蒙古篇)在網上發佈,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等42個旗縣區被評為自治區文明城市。

廣袤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處在祖國的正北方,2500萬各族兒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70年來,全區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為了共同的夢想努力奮進、勇往前行,建設著自己美好的家園,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卓有成效。

完整內容戳下面視頻↓↓↓

文明賽罕

賽罕區最亮麗的名片——賽罕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2017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命名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等21個旗縣(市、區)為第四屆自治區文明城市,這項榮譽既是對賽罕區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充分肯定,

更為首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自開展文明城市創建以來,賽罕區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了富有特色的創建活動,在典型培育、志願服務、市民素質、鄉風文明、文明創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六項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創建全區文明城市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1

堅持系統化、品牌化,

推動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開展精神文明精品示範社區建設工作,共打造精品示範社區11個,其中人民路街道興康社區,在自治區成立70周年期間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一行觀摩指導。在社區組織開展“道德模範”“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運用善行義舉四德榜,宣傳身邊好人、先進典範事蹟,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市民學校、基層講堂等多堂合一,
開展各類講座。安排各機關單位在道德講堂總堂每月一講,社區道德講堂以機關道德講堂為典範,按照各自實際工作情況開展活動。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你我共話文明”“身邊的文明”等活動,提升市民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

2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普及。在現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雙十雙百”工程的基礎上,

繼續加大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宣傳。在中小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美德少年評比表彰等各類主題活動。設計原創動畫人物“草原夢娃特木樂”,在城市社區廣泛普及《呼和浩特市民文明公約》,在學校廣泛熟知《學生守則》,在鄉村廣泛推廣《村規民約》。

3

加強誠信建設。深化“信在賽罕 德潤青城”主題活動,在萬達廣場舉辦了“信在賽罕 德潤青城·誠信我先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全區重點打造了萬達廣場、東影南路、先鋒路小學等誠信建設示範點。在大型商場、商業街開展了誠信經營示範街、店創建活動,打造了金盛國際家居示範店和東影南路為文明誠信經營示範街(區)。拍攝“信在賽罕”主題微電影,在區政府廣場、市民服務中心、金盛國際家居、萬達廣場、東影南路等主要公共場所開展誠信主題宣傳。編印了《賽罕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活動——誠信市民手冊》,開展了“信在賽罕”主題文藝作品徵集創作活動,宣傳普及誠信文化。

4

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中華經典誦讀和優秀童謠徵集傳唱等主題實踐活動。自2012年以來,賽罕區通過自籌資金,爭取中央、自治區彩票公益金支援建設專案、社會捐建等方式共建成學校少年宮20所,並將學校少年宮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深入推進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建設,聯合相關部門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5

繼續夯築志願服務基礎。按照中央文明委《關於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的意見》,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在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內蒙古志願雲)實現了以志願者招募、註冊、活動發佈、積分等功能為一體的科學化管理體系,加強對志願者的管理。全區註冊志願者達6萬人,以黨政機關、城區社區、高等院校等為中心,以廣大党團員、青年和社會愛心人士為骨幹,依託文明單位和各類公益組織,進一步發展壯大志願者隊伍,各類志願者服務隊400多支。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50餘次,賽罕區志願服務廣場正式揭牌運行。並繼續打造“奉獻愛心 助力成長”這一品牌活動,先後為轄區貧困學生捐助6萬元的助學金和學習用品。2017年7月6日,賽罕區志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和昭烏達路街道文體活動中心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觀摩點接待了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喬建東帶隊、全區各盟市領導以及宣傳部長、文明辦主任共100余人觀摩團的參觀與指導,贏得各位領導好評。

通過網路提升活動知曉率和參與度。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賽罕區文明辦聯繫區圖書館、駐區文明單位開展圖書捐贈、圖書互換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為集中展示環境衛生整治及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賽罕區文明辦在網路上開展為期兩周的“最美社區”投票評選活動,網路點擊量高達1萬餘次,參與投票人數達6600人,活動受到廣大市民一致好評,極大程度地提升市民幸福感。同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文明賽罕”頭條號等進行美德少年、道德模範事蹟展播,擴大全區精神文明影響力與號召力。

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作為呼和浩特市首個被命名的城區,賽罕區將以自治區文明城區創建成果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努力在不斷整改、不斷完善中實現超越,實現更高層次和更高水準的提檔升級。

在全區重點打造了萬達廣場、東影南路、先鋒路小學等誠信建設示範點。在大型商場、商業街開展了誠信經營示範街、店創建活動,打造了金盛國際家居示範店和東影南路為文明誠信經營示範街(區)。拍攝“信在賽罕”主題微電影,在區政府廣場、市民服務中心、金盛國際家居、萬達廣場、東影南路等主要公共場所開展誠信主題宣傳。編印了《賽罕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活動——誠信市民手冊》,開展了“信在賽罕”主題文藝作品徵集創作活動,宣傳普及誠信文化。

4

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中華經典誦讀和優秀童謠徵集傳唱等主題實踐活動。自2012年以來,賽罕區通過自籌資金,爭取中央、自治區彩票公益金支援建設專案、社會捐建等方式共建成學校少年宮20所,並將學校少年宮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深入推進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建設,聯合相關部門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5

繼續夯築志願服務基礎。按照中央文明委《關於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的意見》,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在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內蒙古志願雲)實現了以志願者招募、註冊、活動發佈、積分等功能為一體的科學化管理體系,加強對志願者的管理。全區註冊志願者達6萬人,以黨政機關、城區社區、高等院校等為中心,以廣大党團員、青年和社會愛心人士為骨幹,依託文明單位和各類公益組織,進一步發展壯大志願者隊伍,各類志願者服務隊400多支。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50餘次,賽罕區志願服務廣場正式揭牌運行。並繼續打造“奉獻愛心 助力成長”這一品牌活動,先後為轄區貧困學生捐助6萬元的助學金和學習用品。2017年7月6日,賽罕區志願服務組織孵化基地和昭烏達路街道文體活動中心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觀摩點接待了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喬建東帶隊、全區各盟市領導以及宣傳部長、文明辦主任共100余人觀摩團的參觀與指導,贏得各位領導好評。

通過網路提升活動知曉率和參與度。2017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賽罕區文明辦聯繫區圖書館、駐區文明單位開展圖書捐贈、圖書互換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為集中展示環境衛生整治及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賽罕區文明辦在網路上開展為期兩周的“最美社區”投票評選活動,網路點擊量高達1萬餘次,參與投票人數達6600人,活動受到廣大市民一致好評,極大程度地提升市民幸福感。同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文明賽罕”頭條號等進行美德少年、道德模範事蹟展播,擴大全區精神文明影響力與號召力。

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作為呼和浩特市首個被命名的城區,賽罕區將以自治區文明城區創建成果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努力在不斷整改、不斷完善中實現超越,實現更高層次和更高水準的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