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廚房的溫度,就是一個家庭的溫度

有人說,婚姻好不好,看廚房就知道。這話有一葉落而知秋的意味。

一對夫妻,走出去,可以扮演光鮮恩愛的表像,但是夫妻感情、家庭氣氛究竟如何,透過一些以為沒有聯繫實際上密切相關的部分去看,根本無法掩飾。

比如廚房。廚房的溫度,差不多就是這個家庭的溫度。

你儘管去看吧,一個冷冷清清的家庭,不會呈現出熱氣騰騰的廚房。反之,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庭,必然有一個飯菜飄香的灶台。

古人言,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日常飲食起居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一項內容。

想把家經營好,未必要上得廳堂,但至少得有一個人,下得廚房,並且樂此不疲。

因為,廚房的煙火、醬醋的香味,比外面價格昂貴卻不帶情感溫度的商品更容易把一個家暖起來。

——如果溫馨、溫暖屬於此人追求的話。

聽蔣勳的生活美學系列有聲書。

在《創造環境之美》一節中,他說,會經常回想小時候的生活。記憶中,媽媽每天會講美麗的故事,

會打漂亮的毛衣,會做可口的飯菜。那時候經濟條件有限,物資匱乏,不像現在有機會品嘗山珍海味,但是,依然懷念。

因為他的母親,每天都會做非常好的晚餐,等著下班的丈夫和放學的孩子。僅僅一道麵食,她都別出心裁,每天換花樣切成不同形狀,做出變化萬千的款式。

這對小時候的蔣勳來說,是推開家門的驚喜,是放學回家的幸福。因為每天由飯菜帶來的新奇,因為媽媽的愛,

他非常願意回家。

怎樣的生活,算得上審美呢?

我想,所謂生活美學,並非要刻意做各種物質上的修飾與裝潢,如果缺乏情感依戀,裝修再典雅的空間,也不會帶來歸宿感,造型再精美的珍饈美饌,也難以引起一個人的食欲。

真正值得花精力去維護的居住環境,

並非看得見的金粉金沙、雕樑畫棟,而是在於內心感受的塑造。

美,來自內心柔情。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家人。

阿姨明年五十了,依然紮很高的馬尾辮,依然要強,易怒。她把半生精力全部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在飲食方面,阿姨對家人的照顧從不馬虎。逢年過節,洗刮剖切,炒蒸炸溜……從清早開始,忙忙碌碌,忙到鍋爐的熱氣散到窗玻璃上,水氣淋漓,飯菜飄香,而她自己都抽不空來喝一口水。

每次回去,想打下手幫忙,總被拒絕,因為我慢慢吞吞的風格,在風風火火的阿姨眼裡瞧不上,能做的是泡杯茶,見縫插針遞到她手裡。

阿姨倘若在網上看到某道菜的做法,覺得不錯,便會記下來,可能再加上一些改造,就成為餐桌上一道新菜。這次中秋回去,阿姨做了炸薯條,剛端上桌,就被兩個弟弟“搶售一空”,被評價說有肯德基裡薯條的味道。

阿姨愛整潔,每頓飯做畢、吃好,收拾完殘羹冷炙,她都要把不銹鋼灶台從裡到外、由上至下清潔一遍。我建議她兩天洗刷一次,反正中午搞好了,晚上又要煮,太累。她寧願讓自己受累,因為廚房在車庫,如果不搞乾淨,讓鄰居看到了不像樣,自己看也會覺得不舒服。

每次回去,總看到廚房內蒸蒸煮煮、熱氣騰騰的樣子,與之伴隨的,有餐桌上推杯置盞的溫情,有互相關懷的天倫之樂。

冬天,大人小孩都在家,阿姨會炸地瓜丸子、煎紫菜餅。這是我家一個飲食習慣。第一批剛出鍋,她便喊:孩兒們,快來吃好吃的!話音剛落,兩個弟弟哄搶而上。看著這一情景,外婆樂呵呵,感懷地講起——

以前,村裡有戶人家,過年了,人家都開始做肉丸子,這對老夫妻當然也做。做著做著,兩人哭了起來。為什麼呢?膝下無兒無女,本應熱熱鬧鬧的新年,此刻冷冷清清,碗裡的肉丸子越積越多,沒人來吃……

所以,阿姨讓我和倆弟弟一起搶著吃才好,哪怕她來不及做,也是開心的。

《飲食男女》這部影片看過兩遍,其中就有濃濃的煙火氣息。

故事中的父親是位廚師,很有名氣。已退休,每個週末會做一大桌佳餚,等三位女兒回窩吃飯。女兒們有自己個性,忙著各自的工作、戀愛。週末聚餐這一習慣,在這個家裡成為維繫父女四人情感的紐帶,也是他們相互溝通的時刻,品著美食,說說最近遇到的趣事、煩人的人、自己的戀情新進展。

電影開頭部分,是父親做菜的特寫鏡頭,兩分多鐘。寡言內斂的男人,一個人剖魚,和麵,將魚尾拎起,在麵粉裡翻兩翻,再下油鍋慢煎,同時將五花肉去皮切片,橐橐橐橐,刀工嫺熟。在他爐火純青的廚藝背後,含著父親對兒女的關愛,還有對日漸冷淡下去的家的氣氛的盡心呵護。

可惜,當她們一個個即將飛出去,飛向屬於自己的新窩,都不再願袒露心跡,聚餐淪為形式,再鮮美的佳餚也開始食之無味。

這也讓我想到與之相反的——演員趙又廷給人彬彬有禮、謙遜低調且不乏文藝氣質的印象,這跟他從小所受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趙又廷說,父母給予他和哥哥很傳統的教育,使得他養成一些好習慣,比如每天保持閱讀,比如吃飯時候不玩手機,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將注意力集中在飯菜和家人之間的交流上面。這些習慣,會讓他裨益終生。

老屋內有一張菜櫥,黃漆雕花的櫥門上有兩句對聯,小時候認字不多,每一次都讀不完整,自然也無法懂得。

此刻,我突然回想起來,原來是這樣兩句——一人巧作千人食,五味調和百味香。十四個字,有對天地食物的讚美,也含著對家庭和美的祝願。調和的,既是菜肴也是人生的酸甜苦辣鹹。

每頓飯做畢、吃好,收拾完殘羹冷炙,她都要把不銹鋼灶台從裡到外、由上至下清潔一遍。我建議她兩天洗刷一次,反正中午搞好了,晚上又要煮,太累。她寧願讓自己受累,因為廚房在車庫,如果不搞乾淨,讓鄰居看到了不像樣,自己看也會覺得不舒服。

每次回去,總看到廚房內蒸蒸煮煮、熱氣騰騰的樣子,與之伴隨的,有餐桌上推杯置盞的溫情,有互相關懷的天倫之樂。

冬天,大人小孩都在家,阿姨會炸地瓜丸子、煎紫菜餅。這是我家一個飲食習慣。第一批剛出鍋,她便喊:孩兒們,快來吃好吃的!話音剛落,兩個弟弟哄搶而上。看著這一情景,外婆樂呵呵,感懷地講起——

以前,村裡有戶人家,過年了,人家都開始做肉丸子,這對老夫妻當然也做。做著做著,兩人哭了起來。為什麼呢?膝下無兒無女,本應熱熱鬧鬧的新年,此刻冷冷清清,碗裡的肉丸子越積越多,沒人來吃……

所以,阿姨讓我和倆弟弟一起搶著吃才好,哪怕她來不及做,也是開心的。

《飲食男女》這部影片看過兩遍,其中就有濃濃的煙火氣息。

故事中的父親是位廚師,很有名氣。已退休,每個週末會做一大桌佳餚,等三位女兒回窩吃飯。女兒們有自己個性,忙著各自的工作、戀愛。週末聚餐這一習慣,在這個家裡成為維繫父女四人情感的紐帶,也是他們相互溝通的時刻,品著美食,說說最近遇到的趣事、煩人的人、自己的戀情新進展。

電影開頭部分,是父親做菜的特寫鏡頭,兩分多鐘。寡言內斂的男人,一個人剖魚,和麵,將魚尾拎起,在麵粉裡翻兩翻,再下油鍋慢煎,同時將五花肉去皮切片,橐橐橐橐,刀工嫺熟。在他爐火純青的廚藝背後,含著父親對兒女的關愛,還有對日漸冷淡下去的家的氣氛的盡心呵護。

可惜,當她們一個個即將飛出去,飛向屬於自己的新窩,都不再願袒露心跡,聚餐淪為形式,再鮮美的佳餚也開始食之無味。

這也讓我想到與之相反的——演員趙又廷給人彬彬有禮、謙遜低調且不乏文藝氣質的印象,這跟他從小所受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

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趙又廷說,父母給予他和哥哥很傳統的教育,使得他養成一些好習慣,比如每天保持閱讀,比如吃飯時候不玩手機,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將注意力集中在飯菜和家人之間的交流上面。這些習慣,會讓他裨益終生。

老屋內有一張菜櫥,黃漆雕花的櫥門上有兩句對聯,小時候認字不多,每一次都讀不完整,自然也無法懂得。

此刻,我突然回想起來,原來是這樣兩句——一人巧作千人食,五味調和百味香。十四個字,有對天地食物的讚美,也含著對家庭和美的祝願。調和的,既是菜肴也是人生的酸甜苦辣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