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袁世凱的墓本來想叫“袁陵”,被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字皆大歡喜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回國後用西法編練一支新軍,

並且在這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逼溥儀退位,推翻了清朝,組建中華民國並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自稱皇帝,準備成立中華帝國。但是此舉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遭到了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蔡鍔、唐繼堯等人在雲南宣佈起義,討伐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宣佈退位。沒過多久袁世凱就憂憤成疾,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癥不治而亡,

享年57歲。

袁世凱死後,當時主政的北洋政府遵照他生前的遺願,在河南安陽選了一塊140畝的墓地。由德國設計師設計,耗資70多萬銀元,經過兩年多的時候,於1918年6月建成中西合璧風格的墳墓。

中國古代帝王、諸侯的墳墓都稱為陸墓。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認為他的父親做過皇帝,雖然只有83天,但畢竟做過皇帝,因此袁克定想效仿歷代帝王,將袁世凱的墓地稱為“袁陵”。但是卻遭到了當時國務卿徐世昌的反對。

徐世昌24歲時認識袁世凱,兩人一見傾心,袁世凱還資助他赴應天府考試。後來,徐世昌成為了袁世凱督練新軍的參謀長,並且成為同道盟友,很受袁世凱的器重。1915年袁世凱想恢復帝制,徐世昌認為帝制不得民心,不可為,但見袁世凱野心勃勃,他只能沉默離開。在袁世凱去世後,他於1918年10月被選為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在河南安陽的墓地安葬之後,袁克定找到了徐世昌,想請徐世昌為他父親的墳墓題寫“袁陵”二字。徐世冒表示,只有帝王的墓才能稱為陵,項城生前並沒有稱帝成功,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而且他自己取消了“洪憲”年號,所以他並非帝王,如果稱為袁陵並不合適。而且這個做法必然會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

聰明的徐世昌引《說文解字》上所載說,陵與林二字諧音,可相互借用,既能避陵之名,又有陵之實,將陵改為林,稱為袁林。徐世昌的話還是有分量的,袁克定想了一下,孔子的墓地稱為“孔林”,關羽的墓地稱為“關林”。自己父親的墓地不能稱“袁陵”,稱為“袁林”也是不錯。於是,袁克定便放棄了“袁陵”而稱“袁林”。

袁林採用中西合璧的構築手法,既採用我國傳統建築規制,又吸取西洋建築風貌。目前,建築格局仍保存完好,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袁林採用中西合璧的構築手法,既採用我國傳統建築規制,又吸取西洋建築風貌。目前,建築格局仍保存完好,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