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績前16名晉級季後賽?兩大因素讓聯盟望而卻步

NBA主席蕭華上位後,立足于改革創新,希望能夠給聯盟帶來新氣象。第一次頒獎典禮、樂透選秀概率調整、全明星票選和陣容改制……這些都是蕭華給NBA帶來的變化。下一步變革是什麼?一些球隊老闆已經提出來了,

就是季後賽排位的變革!

最近幾年,全世界都在說西強東弱的話題,不少人覺得季後賽的球隊產生機制不公平,因為西部比東部有更多值得進季後賽的球隊,甚至認為如果按全聯盟戰績排名選出參加季後賽的16支球隊,

西部要占去大部分名額。

不過,這只是印象流,根據過去10年的聯盟戰績排名,西部是強於東部,但只是頭部球隊多,真到了按戰績排位,能擠進聯盟前16位的西部球隊絕大多數是8-9支,最近一次有10支西部球隊戰績能進入聯盟前16強,是在2007-08賽季,那一年,聯盟戰績在41勝41負以上的球隊一共16支,

西部占了10支,分別是湖人、黃蜂、馬刺、火箭、太陽、爵士、小牛、掘金、勇士、開拓者,而勇士和開拓者實際上並沒有參加那一年的季後賽。

這個賽季,很多全明星來到西部,可能導致這一現象更加嚴重。於是有一部分老闆提出,

聯盟應該考慮季後賽排位變革,讓全聯盟戰績最好的16支球隊彙集在季後賽,實現1-16,2-15這樣的對戰。

這個方案,聽上去很美,很公平,但事實上卻很難操作。最重要的一點是東西部之間的飛行距離,在季後賽密集的賽程下,變成一大障礙。特別是2-2-1-1-1的賽制下,如果東海岸的凱爾特人對上西海岸的波特蘭開拓者,

不算其他交通時間,一次單程飛行要6小時10分鐘,這對於球員來說是巨大的考驗,而且如果打七場,他們很可能要來回飛三次!如果旅程過於疲憊,進而就容易影響到球員的場上狀態,比賽觀賞性下降不說,球員們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打球也容易受傷。

飛行時間是一大因素,而另一個制約這一變革的因素,是對傳統的顛覆。NBA一直以來都是東西部格局,從常規賽、全明星賽到季後賽,60多年不曾改變。如果做出這樣的變革,從各項領域,比如資料方面就是一次徹底的顛覆變革。到了總決賽,可能是兩支西部球隊之間爭奪冠軍。

有人也許說了,聯盟在全明星賽上就突破東西部限制了,但必須要指出的是全明星週末是娛樂性質,是要球迷高興,鑒於如今全明星球員西強東弱的格局過於明顯,蕭華這樣的變革讓比賽更有看點,那畢竟只是一場比賽,而一旦把這樣的變革應用于季後賽,那就不是一場比賽的事兒了,牽扯到方方面面,歷史未來,聯盟不得不望而卻步,謹慎再三。

有人也許說了,聯盟在全明星賽上就突破東西部限制了,但必須要指出的是全明星週末是娛樂性質,是要球迷高興,鑒於如今全明星球員西強東弱的格局過於明顯,蕭華這樣的變革讓比賽更有看點,那畢竟只是一場比賽,而一旦把這樣的變革應用于季後賽,那就不是一場比賽的事兒了,牽扯到方方面面,歷史未來,聯盟不得不望而卻步,謹慎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