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自動駕駛地鐵來了!上海軌道交通演練年底通車

2017年10月13日訊,新華社電 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地鐵網路規模快速擴張,紛紛步入“地鐵時代”。與此同時,全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越來越多城市的軌道交通中得到了應用,為智慧城市注入了“速度與激情”。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全自動運行系統中,列車出發前從休眠狀態自動喚醒,完成自檢之後自動出庫,並開始在正線按照時刻表運營,完成站間行駛、到站停車、自動開關車門、自動發車離站、自動折返,並在完成運營後自動回庫、自動休眠等,

還可實現列車、車站和控制中心之間的自動聯動。

近年來,國內不少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紛紛開始嘗試全自動駕駛技術。記者12日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獲悉,計畫今年年底通車的上海軌交17號線、9號線三期以及浦江線已經開始全線運營跑圖演練。其中,17號線採用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信號系統,實現了包括列車自動運行、自動開關門、自動折返、自動出入庫、自我診斷和維護等全自動駕駛功能,

能進一步確保列車的安全運行,提高列車運行的效率,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另外,正在建設中的上海軌道交通14、15、18號線也是按照全自動運行標準建設的。

近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表示,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將採用全自動運行技術,將在2020年年底前具備開通試運營條件;此外,南京地鐵7號線也將採用全自動駕駛模式,該線試驗段已在建設中。

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汪小勇向記者介紹,全自動運行降低了因人為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提高了線路和車輛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設備故障對公眾出行帶來的影響,它的推廣和應用將極大提升我國軌道交通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以上海軌交10號線為例,保持著較低的故障率,其平均旅行速度較常規線提升7.8%,出入庫時間減少50%。業內人士預期,

網路化、智慧化、資訊化是未來軌道交通的發展方向,全自動駕駛的運用將更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