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愚人節說個歷史愚人事件,這也是晉文公重耳即位的前奏

臨近寒食清明節,又恰逢西方愚人節,說到清明前一天寒食節的來歷,是因為晉文公火燒綿山逼介子推出來受封,介子推卻不願出山,寧抱柳樹而死,晉文公深感自己的愧疚,

下令每年的這天百姓都不許生火做飯。而晉文公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在逃亡的19年了,介子推一直跟隨,並為自己“割股充饑”,後來晉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即位,我們說的這個愚人事件,就是晉文公為什麼會獲得秦穆公支持的原因,也是他能夠即位的前奏。

網路供圖

晉文公之所以逃亡,源于他的父親晉獻公時妃子亂晉,致使太子被殺,公子重耳和夷吾外逃。待晉獻公死後,大臣克裡接連殺了兩位國君(公子奚齊和卓子),準備迎立在外逃亡的重耳和夷吾回國即位,重耳不願回,夷吾便準備回國即位,但想到克裡曾殺了兩位國君,便懷疑有詐。於是向秦穆公許諾以晉國河西一片地方作為回報,希望秦穆公派兵送自己回去;另一方面又許諾克裡高官厚祿,

就這樣夷吾回到晉國即位,成為晉惠公。

網路供圖

等待晉惠公做了國君後,立馬就背信棄義,決定不給秦國河西之地,秦穆公派人來索要,晉惠公便對使者說“河西之地是我祖宗留下來的,我哪能輕易將之送與他人,

我已經和群臣據理力爭,可他們就是不同意,我也沒辦法”,秦穆公聽說後非常氣憤,然困於時局,並未發貨,就這樣晉惠公算是把秦穆公愚弄了一次,同時又逼迫克裡自殺。

網路供圖

之後有一年,晉國遇到饑荒,無奈,晉惠公只得厚著臉皮又向秦穆公求救。

秦穆公這邊謀士百里奚建議秦穆公隱忍而發,先忘記仇恨,給晉國送了糧食。第二年,秦地也鬧了饑荒,變成了秦國向晉國借糧,對於是否給秦國送糧,晉國大臣間出現了分歧,一種傾向于秦穆公雖然在被一次愚弄後,仍肯借糧,這種以德報怨,晉國應該送糧;另一種認為這樣會增長秦國實力,削弱自身實力,不能送糧。就這樣,無任何信譽的晉惠公決定繼續無義下去,
不給秦國送糧,這樣晉惠公算是又一次愚弄了秦國。

網路供圖

事情發生到這一個地步,秦穆公實在忍無可忍,便派兵攻下晉國都城,俘虜了晉惠公,由於“秦晉之好”的姻親緣故,秦穆公還是把晉惠公放了,後來晉惠公死了,他的兒子即位晉懷公,再後來就是晉文公重耳又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殺了自己的侄子晉懷公。這也就是晉文公即位,後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這整個愚人事件就叫做“晉惠公戲耍秦穆公”。

再後來就是晉文公重耳又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殺了自己的侄子晉懷公。這也就是晉文公即位,後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這整個愚人事件就叫做“晉惠公戲耍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