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家精神 | 新明珠陶瓷葉德林:不畏艱難, 創新求變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創的鄉鎮企業,到現代建陶行業“航母”;從單一品牌到十幾個品牌擴張;從南莊企業到佈局全國……

他見證了中國陶瓷行業發展的路,不畏艱難,踩准關鍵節點;他帶領企業迅速擴張,成為行業巨頭;他牽頭成立南莊陶瓷產業促進會、眾陶聯等平臺……他是有著堅定信念,而又順應市場變化,人稱“德叔”的新明珠陶瓷集團董事長、總裁——葉德林。

插畫/羅燦

不畏艱難 在陶瓷界樹起一面旗

“低調而不低志,務實而創新。”這是佛山企業界對葉德林的評價。

認准實業,不畏艱難,這一精神融入葉德林及新明珠的血液中,也正是這種精神不斷推動新明珠向前發展。

和不少佛山企業家相比,葉德林的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相反還充滿了坎坷。最被外界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就是,

上個世紀90年代,廠長葉德林與副廠長背著瓷磚到廣州推銷。看到葉德林遞上的名片,當時瓷磚銷售店鋪老闆都不相信,一個陶瓷廠廠長竟然能背著瓷磚到一家家銷售店推銷產品。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向人之所罕至焉。”正是抱著做成的志向,葉德林有著一股子不畏艱難、不服輸的韌勁。

葉德林的不畏艱難隱含著一種親力親為的勇,一種有智慧、有方法的勇。

明珠廠創建不久,葉德林就耗資700多萬元,進口三台德國壓機和兩台乾燥機,搶佔生產效率前沿。

隨著企業的轉制和做大,如何選擇發展路徑再次擺在葉德林的面前。1999年後,葉德林不顧他人反對,收購、兼併周邊瀕臨破產的工廠。“雖然有些同行對倒閉的工廠唯恐避之不及,但利用現有廠房可以迅速投入生產,扭虧為盈。”

正是憑著這種不畏艱難的幹勁,新明珠4年連續並購了4家企業,

成為南莊規模最大的陶瓷企業之一。

創新求變 時時踏准市場節奏

“企業出路靠創新,市場份額看性價比。”過去30多年來,陶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從一葉扁舟成長為建陶行業“航母”的新明珠,無疑和葉德林有著莫大關係。

1993年至2006年,葉德林像變魔術一樣,一個接一個地為新明珠“變”出了九大陶瓷品牌,冠珠、薩米特、格萊斯等一個個響亮的品牌奠定了新明珠的“建陶航母”地位。

這讓眾多隻做單一品牌的陶瓷企業大呼不可思議:“新明珠多品牌行銷能走多遠?”面對質疑,葉德林不露聲色,他心裡明白,鞋子穿在自己腳上,合不合適自己清楚。

品牌多元化的背後,是跨產區提升產能的步伐。“企業必須賺錢才能生存,這個‘賺’字就是由‘貝’和‘兼’組成,貝是錢,兼則是兼併。”2003年後,新明珠跨地區興建工業園,先後在佛山三水、廣東肇慶、江西高安等建設生產基地,以輻射全國。

技術出身的葉德林,對技術與創新比一般企業家有著更加敏感的觸角,這也就決定了新明珠產品的定位是以“技術與創新”為根本的。

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新明珠在業內掀起設計師創意獎,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拉開序幕。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葉德林相信創新的力量。善於求變為新明珠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機遇。

沒有污染的企業,只有污染的老闆。為堅持不做污染的老闆,葉德林一直自覺繃緊自己的環保神經,在捨得投入鉅資引入國際先進生產設備的同時,堅持自主創新,並在業內率先成立北京新明珠綠色陶瓷研究所和新明珠創新研發中心。

以德服人 勇擔社會責任

“作為企業家,要誠信守法,遵守市場的遊戲規則,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塑造出健全的人格魅力,生意才能做得長久。”在3月舉辦的北大佛山創二代企業家培訓班上,葉德林動情地對參加培訓的48名二代企業家說,企業家要愛國敬業,勇擔責任;守法誠信,以德服人;創新發展,實幹興業。

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這次講話,葉德林早早就開始籌備,他不講套話,更多的是言傳身教,向新一代企業家講責任,講“企德”和“人德”。

而在德上,人稱“德叔”的葉德林身上的那份社會責任和其為人的“以德服人”更是深深感染和影響了身邊的人。2011年,葉德林當選佛山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第13屆執委會主席。時值金融危機,葉德林可謂臨危受命,由“中國磚王”變成佛山商界新領袖,開啟佛山企業家從單打獨鬥到集體“出海”的轉變。

在就職會上,這個訥於言、敏于行的實幹家,還是保持自己一向的本色,沒有長篇大論、沒有誇誇其談,只是簡單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們做企業,做生意,就是做人;缺錢,缺人手,缺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缺德。”

葉德林相信德行的力量,並開闢出一個全新的企業文化。在新明珠創立之初,葉德林就立下這樣一個“葉氏規矩”:在新明珠,做人要有本心本事。本心是德,本事是才,有德有才之人,才能在新明珠做事。

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在這種企業文化下,新明珠有了一批別人怎麼挖也挖不走的業務骨幹和高管。有人甚至說:“除非德叔不要我了,不然別人出再多錢我也不會走。”

“大城脊樑”朋友圈

我眼中的葉德林

葉德林是我相當敬佩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沉靜型的領導者,用人有道但為人低調;他是一個專家型的企業家,治企有方,但為人厚道;他還是一個教練型的老闆。他想做一名校長,辦一所中國陶瓷行業的“黃埔軍校”,把自己的經驗和思想傳經育人,不僅是為新明珠,也是為整個陶瓷行業培育新型人才。

——北大領導力研究中心原主任楊思卓

我的啟蒙老師和人生老師,都是我父親。他做人很堅強,很有積極進取精神,做什麼都很用心,很有意志力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的價值觀是:做企業就是負起對社會的責任,造福一方;做人就要做受社會尊重的人,做企業要做受社會尊重的企業。

——新明珠陶瓷集團常務副總裁葉永楷

我們都稱他為“德叔”。德叔是一位有功德、有道德、有當代商德的老師。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以利他的精神,德行天下,為其他企業指點迷津。德叔也是一位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他以“工匠精神+國際品牌文化”為理念,通過文化與藝術的引領,賦予產品靈魂,讓新明珠集團成為當之無愧的新一代“磚王”。

——南海“創二代”、廣東大福摩托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詩敏

策劃/陳曉大

統籌/趙宗祥、王麗萍

撰文/佛山日報記者孟偉、謝煒君

以輻射全國。

技術出身的葉德林,對技術與創新比一般企業家有著更加敏感的觸角,這也就決定了新明珠產品的定位是以“技術與創新”為根本的。

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新明珠在業內掀起設計師創意獎,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拉開序幕。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葉德林相信創新的力量。善於求變為新明珠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機遇。

沒有污染的企業,只有污染的老闆。為堅持不做污染的老闆,葉德林一直自覺繃緊自己的環保神經,在捨得投入鉅資引入國際先進生產設備的同時,堅持自主創新,並在業內率先成立北京新明珠綠色陶瓷研究所和新明珠創新研發中心。

以德服人 勇擔社會責任

“作為企業家,要誠信守法,遵守市場的遊戲規則,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塑造出健全的人格魅力,生意才能做得長久。”在3月舉辦的北大佛山創二代企業家培訓班上,葉德林動情地對參加培訓的48名二代企業家說,企業家要愛國敬業,勇擔責任;守法誠信,以德服人;創新發展,實幹興業。

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這次講話,葉德林早早就開始籌備,他不講套話,更多的是言傳身教,向新一代企業家講責任,講“企德”和“人德”。

而在德上,人稱“德叔”的葉德林身上的那份社會責任和其為人的“以德服人”更是深深感染和影響了身邊的人。2011年,葉德林當選佛山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第13屆執委會主席。時值金融危機,葉德林可謂臨危受命,由“中國磚王”變成佛山商界新領袖,開啟佛山企業家從單打獨鬥到集體“出海”的轉變。

在就職會上,這個訥於言、敏于行的實幹家,還是保持自己一向的本色,沒有長篇大論、沒有誇誇其談,只是簡單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我們做企業,做生意,就是做人;缺錢,缺人手,缺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缺德。”

葉德林相信德行的力量,並開闢出一個全新的企業文化。在新明珠創立之初,葉德林就立下這樣一個“葉氏規矩”:在新明珠,做人要有本心本事。本心是德,本事是才,有德有才之人,才能在新明珠做事。

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在這種企業文化下,新明珠有了一批別人怎麼挖也挖不走的業務骨幹和高管。有人甚至說:“除非德叔不要我了,不然別人出再多錢我也不會走。”

“大城脊樑”朋友圈

我眼中的葉德林

葉德林是我相當敬佩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沉靜型的領導者,用人有道但為人低調;他是一個專家型的企業家,治企有方,但為人厚道;他還是一個教練型的老闆。他想做一名校長,辦一所中國陶瓷行業的“黃埔軍校”,把自己的經驗和思想傳經育人,不僅是為新明珠,也是為整個陶瓷行業培育新型人才。

——北大領導力研究中心原主任楊思卓

我的啟蒙老師和人生老師,都是我父親。他做人很堅強,很有積極進取精神,做什麼都很用心,很有意志力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的價值觀是:做企業就是負起對社會的責任,造福一方;做人就要做受社會尊重的人,做企業要做受社會尊重的企業。

——新明珠陶瓷集團常務副總裁葉永楷

我們都稱他為“德叔”。德叔是一位有功德、有道德、有當代商德的老師。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以利他的精神,德行天下,為其他企業指點迷津。德叔也是一位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他以“工匠精神+國際品牌文化”為理念,通過文化與藝術的引領,賦予產品靈魂,讓新明珠集團成為當之無愧的新一代“磚王”。

——南海“創二代”、廣東大福摩托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詩敏

策劃/陳曉大

統籌/趙宗祥、王麗萍

撰文/佛山日報記者孟偉、謝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