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羊水穿刺手術?

昨天寫的文章《我做羊水穿刺的全過程》,遭到了很多孕媽媽的關注,有不少孕媽媽留言問,一般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羊水穿刺?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什麼是唐氏篩查:唐氏綜合征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

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檢測母體血清中國年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危險係數越高,患唐氏綜合征的概率越高,但不論高危還是低危,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也都有可能不會生出唐氏兒。

為什麼要做唐氏篩查:無論孕婦年齡多大,

有無生育史、有無家族遺傳史,都要做唐氏篩查,因為任何孕媽媽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

唐氏兒有哪些症狀:心臟/消化系統五官發育異常;骨骼及肌肉發育不全/面型古怪肢體畸形/嚴重智力障礙精神遲鈍

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又有什麼關係呢?唐氏篩查受孕婦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的影響,準確率為80%左右。

如果唐氏篩查結果為高危,僅僅表明胎兒患唐氏兒高於標準值,

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為唐氏兒。為了確認胎兒是否真的是唐氏兒,醫生會建議做羊水穿刺或者無創DNA進行確診;

生產時年齡超過35周歲,醫生也會建議直接做羊水穿刺;

還有一種情況,孕媽媽為了確定腹中胎兒是否健康,可以要求直接做羊水穿刺,也有孕媽媽做完唐氏篩查或者無創DNA,即便是低危,也再做羊水穿刺進行確診;

什麼是羊水穿刺術:在超聲探頭的引導下,

用一個長約10cm的針頭,刺入宮腔,抽出20-30毫升的羊水,培養胎兒脫落在羊水中的細胞,檢測細胞的染色體。

羊水穿刺術的優勢:相比唐氏篩查和無創DNA,羊水穿刺的準確率為100%;

羊水穿刺的劣勢:需要將相關設備深入到孕婦體內進行取樣,有被感染的可能性,有羊水洩露和流產的風險,官方公佈的流產的可能性為1/1000。

從檢測出唐氏高危,到確定做羊水穿刺手術,長達一個多月之久,我為什麼經歷了這麼長時間?

心理上的猶豫。檢測出唐氏高危的時候,只是在接到醫生電話的那一瞬間,有些緊張,很快便冷靜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

1、即便唐氏高危,也只是一個概率而已,高危不一定會生出唐氏兒;

2、受孕婦年齡、孕周、體重等各方面的影響,

唐氏篩查的結果並不百分百準確。我已經34歲,唐氏假性高危的概率會高一些。

綜合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從心理上,是不太願意去做羊水穿刺的,所以去預約羊水穿刺的時間推遲了幾天。

北京只有6家醫院可以做羊水穿刺,預約的過程比較麻煩。

第一次去,相當於排個隊,預約下次正式見大夫的時間;

第二次去,大夫和孕媽媽相互瞭解相關情況,確定「要不要進行進一步檢測」,如果要,『那麼是做羊水穿刺還是做無創DNA』,然後『確定檢測時間』;

ps:通常情況下,大夫不會給出建議,只會客觀陳述利弊,讓孕媽媽自己選擇。當時因為我比較抗拒做羊水穿刺,但21三體高危(不是中危,更不是低危),想抱僥倖心理但又害怕萬一。所以讓醫生給建議,醫生建議直接做羊水穿刺手術,不過她也說明了,羊水穿刺手術是有一定風險的。綜上所述:基本上,出於最保險的做法,醫生都會建議進一步檢測,但最終還是孕媽媽自己選擇。

第三次去,才是真正做檢測的時間。

例行孕檢和羊水穿刺手術時間衝突,羊水穿刺手術往後推了2周。其實是有些逃避心理的,羊水穿刺手術約在10月29日,正好和例行孕檢的時間一樣,也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考慮的時間(當時想的是,如果能不做更好),所以跟大夫協商,把時間推遲到了10月11日。雖然月份有些大了,但是不影響檢測結果。

心理上的害怕。因為有可能要做羊水穿刺手術,所以各方面搜集相關資訊,有些說針又細又長,有些說風險有些高,對胎兒有影響,也有些說過程很痛苦,等等。以上這些都是造成心理上恐懼的因素,所以直到做手術的前一天晚上,並沒有100%下定決心要做。

做完羊水穿刺之後,無論從心理上還是什麼理上,都覺得輕鬆了很多,這對胎兒也是有利的。所以,客服心理恐懼是第一位,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性。

親身經歷了才知道,江湖上對羊水穿刺的傳說,遠遠沒有那麼可怕,現在唯一後悔的就是,不應該猶豫那麼久,10月29日就應該把這個術給做了。

以上是經歷了「羊水穿刺事件」之後的一些收穫和心得。

並沒有很專業,所以涉及到專業知識的方面,建議諮詢醫生。畢竟醫生是權威的,無論是看別的文章,還是從網上搜索一些資料,都可能會不全面,甚至會給自己造成誤導。

寫這一系列文章的用意在於,用親身體驗告訴能看到我的經歷的孕媽媽,羊水穿刺不是魔鬼,並不可怕,只有從心理上克服了對ta的恐懼、排斥和抗拒,才能更加理性的作出決定,做,還是不做。

如果要,『那麼是做羊水穿刺還是做無創DNA』,然後『確定檢測時間』;

ps:通常情況下,大夫不會給出建議,只會客觀陳述利弊,讓孕媽媽自己選擇。當時因為我比較抗拒做羊水穿刺,但21三體高危(不是中危,更不是低危),想抱僥倖心理但又害怕萬一。所以讓醫生給建議,醫生建議直接做羊水穿刺手術,不過她也說明了,羊水穿刺手術是有一定風險的。綜上所述:基本上,出於最保險的做法,醫生都會建議進一步檢測,但最終還是孕媽媽自己選擇。

第三次去,才是真正做檢測的時間。

例行孕檢和羊水穿刺手術時間衝突,羊水穿刺手術往後推了2周。其實是有些逃避心理的,羊水穿刺手術約在10月29日,正好和例行孕檢的時間一樣,也是為了給自己更多考慮的時間(當時想的是,如果能不做更好),所以跟大夫協商,把時間推遲到了10月11日。雖然月份有些大了,但是不影響檢測結果。

心理上的害怕。因為有可能要做羊水穿刺手術,所以各方面搜集相關資訊,有些說針又細又長,有些說風險有些高,對胎兒有影響,也有些說過程很痛苦,等等。以上這些都是造成心理上恐懼的因素,所以直到做手術的前一天晚上,並沒有100%下定決心要做。

做完羊水穿刺之後,無論從心理上還是什麼理上,都覺得輕鬆了很多,這對胎兒也是有利的。所以,客服心理恐懼是第一位,遇到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理性。

親身經歷了才知道,江湖上對羊水穿刺的傳說,遠遠沒有那麼可怕,現在唯一後悔的就是,不應該猶豫那麼久,10月29日就應該把這個術給做了。

以上是經歷了「羊水穿刺事件」之後的一些收穫和心得。

並沒有很專業,所以涉及到專業知識的方面,建議諮詢醫生。畢竟醫生是權威的,無論是看別的文章,還是從網上搜索一些資料,都可能會不全面,甚至會給自己造成誤導。

寫這一系列文章的用意在於,用親身體驗告訴能看到我的經歷的孕媽媽,羊水穿刺不是魔鬼,並不可怕,只有從心理上克服了對ta的恐懼、排斥和抗拒,才能更加理性的作出決定,做,還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