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跳繩這種簡單運動,其實該這麼做才能真正健身!

跳繩,對我們來說,這應該是除了跑步,最經濟的健身方式了。

很多人以為跳繩是這樣,跳得越高越牛逼,甩動越大越消耗。

其實我只能呵呵。。。

下面先說一下正確的跳繩動作,然後再和大家解釋其他。

準備動作:繩索在小腿後部,夾臂,收腹,微微含胸,

動作過程:保持大臂夾緊身體,抖動小臂及腕部,將繩索甩向前方,在每次繩索即將觸地時,腳踝輕輕踮起身體,順勢微微屈膝並收腹,使腳掌與地面抬離大概一條繩索直徑的高度,依次迴圈。

注意事項:

1、不要刻意向後撩腿,而要學會用腳踝的力量,向後屈膝只是順勢為之,而不能是主動。

很多朋友在跳繩時喜歡向後撩腿,而且居然還覺得撩得越高越好,例如下圖的妹子,她以為她很美,我卻為他的膝蓋著急,因為這樣後撩腿的跳法,

落地時一般都是腳後跟先觸地,根本無法利用到足弓的減震,導致直接衝擊膝關節,跳不了幾次,就喊膝蓋疼腰疼,還要怪跳繩不好 ,這樣跳你不疼誰疼。

所以,良心建議,一定要學會用腳踝跳,而且在跳繩過程中,腳後跟永遠是離地的,也就是要踮著腳跳,

這樣跳有幾個好處,一是動作幅度小,較為省力;二是在跳繩的同時幫助你加強踝關節的力量,預防日常生活中的崴腳;三是避免了整個身體的大幅度震動,降低了由於跳繩而引起膝痛的發生概率。

順便多說一句,這樣跳繩也更適合愛跳繩卻不敢多跳的大胸妹子哦 。

2、不需要用肩大幅度的揮動跳繩,要學會用小臂以及腕部的力量。

不要揮動跳繩,過大的揮動幅度,是一種無謂的浪費,

而且影響跳動速度。

要像下面這個小姑娘一樣,把大臂夾緊,用小關節的力量去擺動跳繩,所以,推薦大家用較輕的跳繩,不要用那種加重版,會加大對關節的衝擊。

3、不需要拼命跳高,剛好通過才叫厲害。

我們不是要用跳繩來提高彈跳,而是要通過持續的跳躍達到燃脂的效果,所以,在跳繩的時候,跳起的高度正好讓繩索通過腳底是最完美的,優秀的跳繩者,跳繩的時候看不出跳躍,而是一種顫動的感覺。而且,跳得越高,落地時對我們關節的衝擊就越大,所以,這也是不鼓勵過長繩子理由之一。

4、要穿鞋,不要穿滑板鞋,要穿跑步鞋或者底部較軟的鞋。

一切為了健康,降低無謂消耗,尤其是對關節的無謂消耗,所以,不建議光腳跳繩,把鞋穿好,保護好自己的玻璃蓋,避免不必要的疼痛,繩子打到腳真的好疼 。

5、具體強度安排

其實,跳繩和跑步一樣,都是一種運動形式,所以,強度安排是要根據你自己的目標來設計,太細的方案我沒法給,只能給大家一個表格作為參考(表格格式可能不太美觀,請見諒)。

6、拉伸

練完一定要拉伸,主要拉伸部位可以集中在下肢,比如小腿、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這四個部位,是練完必須拉的,其他的部位可以酌情處理,介紹幾種跳完繩拉伸的簡單動作。

小腿後側:撐地拉,30s/側,做兩組

小腿前側:跪坐拉,30s一組,做兩組

大腿前側:扶牆拉,30s/側,做兩組大腿後側:抬腿拉或者坐姿拉,30s/側,做兩組

臀部拉伸:抱腿拉,30s/側,做兩組

7、最後一點,選購跳繩,考慮“重量和長度”兩點即可。

重量:其實整體繩重不那麼重要,但想要用起來順手,需要考慮繩重和手柄重的配比了,我個人比較推薦手柄較輕,繩索稍重的跳繩,在慣性的幫助下,這樣的跳繩能讓我們最輕鬆順暢的完成動作。強調一點: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

所以,一般來講,是選擇雙手握住手柄,一隻腳踩在繩中間,拉直跳繩,手柄高度在胯部以上肋骨以下的跳繩長度,如下圖所示的高度就是過長了。

ok,分享到此為止,覺得有用的請點贊,希望大家能跳出健康跳出美麗。

4、要穿鞋,不要穿滑板鞋,要穿跑步鞋或者底部較軟的鞋。

一切為了健康,降低無謂消耗,尤其是對關節的無謂消耗,所以,不建議光腳跳繩,把鞋穿好,保護好自己的玻璃蓋,避免不必要的疼痛,繩子打到腳真的好疼 。

5、具體強度安排

其實,跳繩和跑步一樣,都是一種運動形式,所以,強度安排是要根據你自己的目標來設計,太細的方案我沒法給,只能給大家一個表格作為參考(表格格式可能不太美觀,請見諒)。

6、拉伸

練完一定要拉伸,主要拉伸部位可以集中在下肢,比如小腿、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這四個部位,是練完必須拉的,其他的部位可以酌情處理,介紹幾種跳完繩拉伸的簡單動作。

小腿後側:撐地拉,30s/側,做兩組

小腿前側:跪坐拉,30s一組,做兩組

大腿前側:扶牆拉,30s/側,做兩組大腿後側:抬腿拉或者坐姿拉,30s/側,做兩組

臀部拉伸:抱腿拉,30s/側,做兩組

7、最後一點,選購跳繩,考慮“重量和長度”兩點即可。

重量:其實整體繩重不那麼重要,但想要用起來順手,需要考慮繩重和手柄重的配比了,我個人比較推薦手柄較輕,繩索稍重的跳繩,在慣性的幫助下,這樣的跳繩能讓我們最輕鬆順暢的完成動作。強調一點: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不要買加粗的配重跳繩。

所以,一般來講,是選擇雙手握住手柄,一隻腳踩在繩中間,拉直跳繩,手柄高度在胯部以上肋骨以下的跳繩長度,如下圖所示的高度就是過長了。

ok,分享到此為止,覺得有用的請點贊,希望大家能跳出健康跳出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