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奶垢,鵝口瘡傻傻分不清楚,寶寶有鵝口瘡,媽媽護理有妙招

鵝口瘡是寶寶一種常見的疾病,很多媽媽為這很是煩惱。奶垢和鵝口瘡就很類似,很多媽媽傻傻分不清楚。很多媽媽把鵝口瘡誤當成了奶垢,結果導致寶寶食欲不振,嚴重的蔓延全身,

耽誤治療時機。

一、引起寶寶鵝口瘡的原因

1、懷孕期間,孕婦陰☆禁☆道有念球菌感染,寶寶出生時收到感染引起

2、奶瓶奶嘴或者乳☆禁☆頭清潔不徹底引起

3、寶寶口欲期接觸到了食物或者舔玩其他物品感染。

二、如何區分奶垢和鵝口瘡

媽媽如果發現寶寶口中的奶垢擦不掉,就要懷疑是不是鵝口瘡了。奶垢通常可以用沾水的紗布擦拭乾淨,但是鵝口瘡很難擦掉,如果用力過大還會出血。媽媽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寶寶口腔內部和舌頭上顎出現白色的瘡斑,周圍還有為微紅的紅暈。寶寶會有躁動不安、食欲不振、甚至拒絕吃奶的表現。

三、媽媽護理這樣做

1、餵奶前要對奶瓶、奶嘴進行清潔消毒

2、母乳親喂的媽媽要對乳☆禁☆頭、乳暈周邊清潔消毒。日常媽媽的哺乳衣也有要保持清潔乾燥。

3、使用過的奶瓶奶嘴要在沸水中煮泡20分鐘以上,擦乾保存。

4、寶寶病情嚴重的,

需要媽媽和寶寶一起接受治療,避免再度感染復發。

醫院開藥給寶寶後,媽媽要及時給寶寶擦拭患處。也可以在餵奶前將藥擦在乳☆禁☆頭、乳暈上,同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