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藥與健康》適不適宜進入中小學課堂?

2017年,浙江省小學5年級開始統一使用《中醫藥與健康》,此事引起了線民熱議。

反對方認為:中醫是偽科學。給孩子灌輸不能用科學實驗證明的知識,就是誤人子弟。

支持方認為:中醫是傳統文化,

讓下一代瞭解和接受中醫藥,有利於傳播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日漸衰落

一直以來,中醫藥備受質疑,引發不少爭議。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在瑞典發表演講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

加以提高。”

這無疑給瀕臨信任危機的逐漸衰落的中醫藥打了強心針,讓更多的中醫粉向老祖宗致敬了!

其實,傳承中華文化沒錯,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該是選擇教材的原則。

中華文化有京劇、麻將、周易、茶道、圍棋、中國象棋、書法、中國畫、武術等等,難道也要學生去學習呢?

如果靠政策保護和民族感情來振興中醫,靠強制學生從小瞭解中醫,長大認同中醫,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初中名著備考篇目。在《父親的病》這篇文章裡,魯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揭示了陳蓮河這些庸醫、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庸醫用原配的一對蟋蟀做藥引,點在舌尖的“神丹”、瞎扯前世的事,都是對病人公然的欺騙。

有人會爭辯,這庸醫誤人的事是個別現象。但此文和《中醫藥與健康》對比學習,學生會作何感想?

方舟子博士曾提出了“廢醫驗藥”的觀點。

他認為中醫的唯一出路是廢棄其非科學性的理論的體系,用現代醫學方法檢驗中藥和其他中醫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醫藥的教育關係祖國未來

中醫藥是否適宜學生學習,除了教材,還有重要的一方面,

就是授課教師。

據悉,浙江省急急忙忙組織中醫師編寫教材,匆匆忙忙組織科學課的教師進行了一天的中醫知識的培訓,就給學生開課了。

很多科學課老師對中醫是一無所知的,這樣的催促培訓,老師上課就只能照本宣科了。

沒有一點科學態度,這樣的學科教學靠譜嗎?

如此迫不及待的做法,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次課程設置是否科學、是否合理了。

此教材由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方劍喬主編,

據方劍喬向《中國新聞週刊》透露,該項目受到省財政廳的支援,每年會得到五六百萬元撥款。難道這是一塊肥肉?個人自己腦補。

最重要的是,當代學生理應培育科學精神,而不應該是似是而非的強制的盲目學習。

中醫藥有很多模棱兩可的學說,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有些中醫藥知識和科學是相違背的。比如“吃腎補腎”、“青少年患糖尿病是因為飲食無度”、“恐懼傷腎”、“思慮傷脾”,學生應該學習科學的生理解剖知識。

靠中醫來傳遞科學價值和精神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中小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前提是所學知識必須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理念,應該以現代醫學為依據。

科學的標準應該用可檢驗性、可證偽性、可測量性來衡量。

我們不能用孩子來做實驗,不能先入為主,強迫孩子接受爭議性如此大的中醫課程。

總而言之,《中醫藥與健康》不宜做中小學生的教材,反而《急救知識》、《預防性侵犯教育》更應該進課堂。

我們不能把拯救中醫的任務強加到學生們的頭上!

我們的教育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不能害了孩子!

——謝謝關注點評轉發!

中醫藥關乎人的性命

學生應該學習科學的生理解剖知識。

靠中醫來傳遞科學價值和精神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中小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前提是所學知識必須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理念,應該以現代醫學為依據。

科學的標準應該用可檢驗性、可證偽性、可測量性來衡量。

我們不能用孩子來做實驗,不能先入為主,強迫孩子接受爭議性如此大的中醫課程。

總而言之,《中醫藥與健康》不宜做中小學生的教材,反而《急救知識》、《預防性侵犯教育》更應該進課堂。

我們不能把拯救中醫的任務強加到學生們的頭上!

我們的教育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不能害了孩子!

——謝謝關注點評轉發!

中醫藥關乎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