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熱點|長城寶馬將“聯姻” 都是為了滿足積分要求?

隨著雙積分政策落地時間的逼近,各家企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新能源積分配額,為了能夠繼續在中國這塊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興風作浪”,抱團成長成為了戰略中的上上之選。

“長城與寶馬正在全國範圍內選址,今年年底應該會有初步的結果。雙方的這個合作在四、五個月前就展開了。”昨天常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招商的人士表示。與鹿晗公佈戀情的消息炸開娛樂圈一樣,這條消息炸開了汽車圈。

消息一出,

眾人紛紛去證實其真實性,長城和寶馬雙方回復同步為“需進一步核實,暫時無可奉告”。如此含糊的回答更是讓人給其貼上了默認的標籤。

據瞭解,雙方目前正在不斷修正方案,盡力以最大優勢將“長城寶馬”落地常熟,成為奇瑞捷豹路虎、觀致汽車之後的第三家整車廠。

與大眾和江淮、福特和眾泰一樣,在新能源放開合資限制的東風下,寶馬和長城合作應該是針對目前備受政府寵愛的電動汽車。

畢竟對於2020年銷量要突破200萬輛的長城汽車來說,根據2018年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8%的積分要求,在2018年需要完成11萬左右的新能源積分。

資料顯示,目前長城僅有一款C30 EV新能源車,續航能力僅200公里,而在銷量榜上看不到其蹤影,

資料顯示今年前5月C30 EV僅賣出了30多輛新車。顯然這樣的銷量並不能滿足即將到來的8%的積分要求。

同樣,對於寶馬而言,儘管其已經通過進口和合資自主在國內推廣了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在內的多種產品,但相對較高的定價,令寶馬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一直難以獲得大的突破。

或許通過根長城的這種另一種思路能幫助其達到越來越高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

如今,新能源開放合資限制,給了寶馬絕佳的機會,長城在國內車企中年銷量過百萬,目前還沒有與任何海外車企合資,兩者合資各取所需,登上更高的臺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儘管如此,強強聯合必定有一方做出一定的退讓。據透露,雙方合資選址出了常熟外還有山東等地,常熟並不是長城認為的最佳選擇,常熟經管委的人士表示,能不能把長城寶馬這一專案留在常熟,就要看是“誰的話語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