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國藩一副對聯,道盡人間大智慧!

曾國藩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曾國藩 曾有一幅自誡自勉書室聯。上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下聯: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處著眼,小處著手,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意為從大的目標去觀察,從小的地方去動手。比喻既要從全域和長遠的觀點出發去考慮問題,也要在具體事情上一件件地做好。

從大的方面觀察、思考問題,抓住主要矛盾。大處著眼是一種格局。格局決定結局。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怎樣的人生。古人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域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體現了一個人修養。曾國藩的處世修身之道在今天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一句精魄莫不在一個“口”字,口一字有千鈞之力。出口既成言,

人活在這世上不可能一言不發。發言簡單,但如何發好這個言則是一門藝術。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常常想著別人對自己的好處,你就會善待對你好的每一個人。那麼你就願意為他付出,你就願意與他進一步接好,你就會使這種友誼不斷鞏固和發展。